崤之戰說課稿

崤之戰說課稿

  今天我就課文《殽之戰》第一課時為例,談談我的教學思路與設計。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第五冊第五單元第十六課《殽之戰》。課文講述了春秋時期秦晉之間一場爭奪中原霸權的戰爭。當時晉文公鄭文公相繼去世,秦穆公為了爭霸,不聽老臣蹇叔的意見,悍然出兵襲鄭。鄭愛國商人弦高知道後,一方面犒勞秦師,暗示鄭國已有準備,一方面送信回鄭,致使秦軍無功而返,在班師回朝的路上發生了晉人截擊秦軍的殽之戰。

  一、說教材

  1、闡述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高中課本文言文部分重點六篇,《殽之戰》是其中的壓臺好戲。我們知道,《左傳》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歷史人文色彩極為濃重,而《殽之戰》是其中的精彩篇章,不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這篇有深度有廣度,對高中文言文學習起到總括、昇華作用,是高中語文學習的一個里程碑,值得我們去研究,正適合研究性閱讀。透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分析、綜合思維能力,可以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創新意識,提高學生閱讀鑑賞文學古籍的能力。

  2.說教學目標。高中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透過高中教學,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新的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增加了新的要求,“培養學生髮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調了課題學習,專題研究等研究性學習方式。因此,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育學、心理學的原則,我把《殽之戰》的學習定位為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研究性學習。我將打破傳統常規,第一課時疏理篇章結構,第二課時疏通疑難字詞句,第三課時講析人物形象和外交辭令。

  基礎知識目標:把握思路和內容,把握戰爭的來龍去脈。這是我依據教學大綱對本課的要求而確立的。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培養學生髮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結合我教的這兩個班特點:邏輯思維較強,渴望高層次的發展和深層次的分析,但思維方式較為單一,思維深度欠深刻而確立的

  德育目標:認識“以貪勤民”“驕傲輕敵”必敗的道理,對學生進行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愛國主義教育,進行居安思危,振興中華的教育。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我遵循語文老師在語文課堂中應加強優秀傳統教育的神聖職責而確定的。

  3 .說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文以時間為序、以蹇叔的真知灼見為線索,把紛繁複雜的人物和事件組織得有條不紊。鑑於此,我把第一課時教學重點放在把握思路上,至於人物形象,表現手法,就適當點到為止,不做過多分析。分析結構內容是重點也是難點。我將重點講析開頭一段。因為第一段提示全文的脈絡,可以理清思路,促進學生精讀課文。我希望透過這節課的.教學,激發學生閱讀古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鑑賞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使學生得到滿足感和自信心。

  二、 說教法和學法

  1.交流互動式結構。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就是培養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使學習成為一種活動。交流式結構,即把學生放在主動地位上,讓其在課堂動態交流中學習。學生在討論、辯論和交換看法的過程中,解決語文教學要點、難點、重點,並做到集思廣益,化難為易,化繁為簡,以求達到培養學生語文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教學中學生始終處於激烈的,緊張的、思考的動態性學習環境中,老師只是在關鍵處隨機點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潛力,這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創造力。透過交流,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也正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體現。互動式結構突出了師生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雙向交流的特點。其優點是充分體現老師的“導”和學生的“學”的應有地位。教師作為學長參與學習,共同探究知識。採用互動式的教學結構關鍵是要我們語文老師設計好教學環節和使用的教學手段。

  2.研究性閱讀。所謂研究性閱讀,是指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生去獨立思考、研究探索,去表達、去創造,從而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不僅使學生“學會”,而且“會學”。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訓練學生思維,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人格。其特徵是:以問題研究為中心,問題的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還可以是其他材料,但都必須立足於教材,有大綱教材為依據。英國有句諺語:Dubtistheetn5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