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說課稿(精選8篇)

初中數學說課稿(精選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數學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數學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概念的基礎上,從溫度計表示“溫度高低”這一事例出發,引出數軸的畫法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初步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以使學生藉助直觀的圖形來理解有理數的有關問題。

  數軸不僅是學生學習相反數、絕對值等有理數知識的重要工具,還是以後學習不等式的解法、函式圖象及其性質等內容的重要的基礎知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制定出如下的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數軸的三要素,會畫數軸。

  2. 能將“已知的有理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能說出“數軸上的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理解“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

  3. 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於實踐,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正確理解數軸的概念”和“有理數在數軸上的表示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建立有理數與數軸上的點的對應關係(數與形的結合)”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四學情分析:

  ⑴知識掌握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正負數,對正負數概念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許多學生容易造成知識遺忘,可以給與適當的鞏固複習。

  ⑵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對數軸概念和數軸的三要素,學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畫圖中掉三落四的現象,所以教學中教師應給以深入淺出的分析。

  ⑶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的侷限性,以及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我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教學方法:

  七年級學生往往對直觀具體的圖形很感興趣,因此我使用了教具—溫度計和多媒體輔助教學。同時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啟發式教學法”和“互動式教學法”,讓整節課以觀察、思考、討論的形式貫穿始終。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並教給學生“多觀察、多動腦、大膽猜、多交流”的合作式學習方法。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讓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同時獲得體驗和發展。

  為此,我設計了以下七個教學環節:

  (一)溫故知新,激發情趣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六教學程式設計:

  下面是教學過程的具體設計

  (一)溫故知新,激發興趣:

  首先複習:有理數包括那些數?

  學生回答後讓大家思考:你能說出一些用刻度表示這些數的例子嗎?

  (學生會舉出很多例子),但是由於溫度計與數軸最為接近,它又是學生熟悉的帶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學中我將用它來抽象概括為數軸這一數學模型,於是讓學生觀察一組溫度計(展示準備好的教具),並提問:

  (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0°C 用 -10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後讓大家想一想:能否與溫度計類似,在一條直線上畫上刻度,標出讀數,用直線上的點表示正數、負數和0呢?答案是肯定的,從而引出課題:“數軸”。結合例項,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現實生活,從而對新知識的學習有了期待,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作了思想上的準備。

  (二)得出定義,揭示內涵:

  教師設問:到底什麼是數軸?如何畫數軸呢?

  (1)畫直線,取原點(這裡說明在直線上任取一點作為原點,這點表示0,數軸畫成水平位置是為了讀、畫方便,同時也為了有美的感覺。)

  (2)標正方向(這裡說明我們在水平位置的數軸上規定從原點向右為正方向是習慣與方便所作,由於我們只能畫出直線的一部分,因此標上箭頭指明正方向,並表示無限延伸。)

  (3)選取單位長度,標數(這裡說明任選適當的長度作為單位長度,標數時從原點向右每隔一個單位長度取一點,依次表示1、2、3…負數反之。單位長度的長短,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但同一單位長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於畫數軸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師板書這三個步驟,給學生以示範。

  畫完數軸後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怎樣用數學語言來描述數軸?”

  透過小組交流得到數軸的定義: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至此,我們將一個具體的事物“溫度計”經過抽象而概括為一個數學概念“數軸”,使學生初步體驗到一個從實踐到理論的認識過程。

  (三)手腦並用,深入理解:

  1、讓學生討論:下列圖形哪些是數軸,哪些不是,為什麼?

  (1)------(8)

  (3)(6)(7)三個圖形從數軸的三要素出發,學生可能出現錯誤判斷,給學生足夠的觀察、思考的時間然後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去接觸學生,認識學生,關注學生。

  2、為進一步強化概念,在對數軸有了正確認識的基礎上,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一個數軸,(請同學畫在黑板上)

  學生在畫數軸時教師巡視並予以個別指導,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畫完後教師給出評價,如“很好”“很規範”“老師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語言來激勵學生,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並強調:原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是數軸的三要素,畫數軸時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設計以上兩個練習,一個是動腦想,透過分析、判斷正誤來加深對正確概念的理解;一個是透過動手操作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四)啟發誘導,初步運用:

  有了數軸以後,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表示在數軸上,那麼反過來,數軸上的點是否只表示有理數呢?作為一個問題我讓學生去思考,為後面實數的學習埋下伏筆,這裡不再展開。

  安排課本30頁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題圖形讓學生來操作,教師提出要求:

  1、要把點標在線上

  2、要把數標在點的上方

  透過學生實際操作,可以加深對數軸的理解,進一步掌握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的方法,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當然,此題還可以再說出幾個有理數讓學生去標出點,好讓更多的學生去展示自己,並進一步讓學生從中感受已知有理數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從而加深對數形結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饋矯正,注重參與:

  為鞏固本節的教學重點讓學生獨立完成:

  1、課本30頁練習1、2

  2、課本30頁3題(給全體學生以示範性讓一個同學板書)。

  為向學生進一步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討論:

  (六)歸納小結,強化思想:(我採用引導式小結)

  1、為了鞏固本節課的重點,提問:你知道什麼是數軸嗎?你會畫數軸嗎?這節課你學會了用什麼來表示有理數?

  2、數軸上,會不會有兩個點表示同一個有理數?會不會有一個點表示兩個不同的有理數?

  讓學生牢固掌握一個有理數只對應數軸上的一個點,並能說出數軸上已知點所表示的有理數。

  (七)佈置作業,引導預習:

  為面向全體學生,安排如下:

  1、全體學生都做課本32頁1、2。

  2、最後佈置一個思考題:與溫度計類似,數軸上兩個不同的點所表示的兩個有理數大小關係如何?(來引導學生養成預習的學習習慣)

  七:板書設計:(略)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透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主動發現結論,實現師生互動。

  我認識到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養和學習習慣,只有讓學生學會學習,老師的引導價值才會得到體現。

  初中數學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直線、射線、線段和角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平面內兩條直線相交形成4個角的位置和數量關係,為今後學習幾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證明幾何題提供了一個示範作用,本節對於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推動作用,所以本節課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對頂角和鄰補角的概念,能從圖中辨別對頂角和鄰補角。

  (2)掌握“對頂角相等的性質”。

  (3)理解對頂角相等的說理過程。

  2.過程與方法

  經歷質疑,猜想,歸納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轉化,說理能力和數學語言規範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透過小組討論,培養合作精神,讓學生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樂趣,增強學習興趣;在解題中感受生活中數學的存在,體驗數學中充滿著探索和創造。

  (三)重點,難點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為:

  重點:鄰補角和對頂角的概念及對頂角相等的性質。

  難點:寫出規範的推理過程和對對頂角相等的探索。

  二、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直觀的教具演示和多媒體。增大了教學的直觀性,讓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總結,使學生經歷了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認識過程。

  三、學法指導

  讓學生學會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學會從具體的例項中抽象出一般規律。從中提高他們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能力,並養成動手、動腦、動口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孩子思維活躍,模仿能力強。同時他們也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針對某一問題展開討論並歸納總結。但是受年齡特徵的影響,他們對知識遷移能力不強,推理能力還需進一步培養。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立交橋、防盜網。

  設問:從這些圖片得出什麼幾何圖形?學生會指出:相交線。從而引出了課題:相交線。讓學生藉助已有的幾何知識從現實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建立直觀、形象的數學模型。

  (二)新課探討

  1.對頂角、鄰補角的位置關係。

  讓學生用已備好的剪刀剪紙片、向他們提出以下問題:

  問題1:一把張開的剪刀能聯想出什麼幾何圖形?說一說,剪刀剪開紙片的過程中有關角的變化?

  學生觀察,很容易把剪刀的構造想象成兩條相交直線。在剪刀剪紙片的過程中,把手和刀刃之間的夾角不斷髮生變化,但是這些角之間存在著不變的位置和數量關係。

  透過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幾何圖形,培養他們的空間觀念,發展幾何直覺。

  問題2:任意兩條相交的直線在形成的4個角中,兩兩相配共能組成幾對角?各對角存在怎樣的位置關係?

  學生以事先分好的小組(四人為一組)為單位,透過觀察,思考,討論,並填好表格中的內容。接著我加以適當啟發引導,讓他們歸納出對頂角,鄰補角的概念以及對頂角和鄰補角的判定方法。然後讓學生依據這些判定方法找出圖中的對頂角和鄰補角。有些同學可能概括得不太好,我將肯定他們探討的熱情和發言的勇氣。同時,幫助他們進行糾正。讓他們感覺到老師對他們不拋棄,不放棄,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這樣,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以至解決問題,體現了新型的課改精神。

  2.對頂角的大小關係

  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可以肯定鄰補角互補,也可以猜到對頂角相等,但不是很肯定。為了讓學生的猜想得於肯定,我的做法如下:

  (1)我演示教具(自己製作),也給學生操做。

  (2)讓學生透過量角器測量。

  (3)讓學生把畫好的對頂角剪下來,進行翻折。

  (4)引導學生根據同角的補角相等來推導對頂角相等的性質。

  引導他們寫出推理過程後,我在黑板上板出規範的過程。學生透過觀察,比較,找出自己寫的和老師寫的有哪些異同點。

  學生的自主學習應接受老師的指導與引導,這也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下新型師生關係,即教師是合作者,引導者。透過學生的思考、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嚴謹的治學態度,使學生初步養成言之有據的習慣。

  (三)讓學生舉出生活中對頂角相等的例子

  學生可以透過合作性交流、思考、發表見解。

  讓學生舉出生活中對頂角相等的例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對頂角的性質,體會生活中的對頂角,讓他們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應用於生活。打破了他們一直誤認為數學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這一觀念。增加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例題解析

  例:如圖,直線a, b相交, ∠1=40°,求∠2, ∠3, ∠4的度數。

  引導學生先尋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間的位置關係,再尋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間的數量關係,此題難度不大,讓一位學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學一起來批改。

  (五)習題反饋

  為了再次強化對頂角、鄰補角的概念及對頂角性質的理解,我適當增加些練習,對於習題,循序漸進提高難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於提高,對於趣味題和拓展題,學生透過思考,討論,尋找規律,讓他們進一步感覺“知識來源於實踐”,同時學生的思路得於拓展。

  (六)課堂小結

  1.這節課學了哪些概念和性質?

  2.你還有什麼疑惑?

  3.談談你對本節課的收穫。

  將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和梳理,進一步培養他們歸納,總結能力。

  (七)佈置作業

  我佈置了必做題和選做題,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發展的空間,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反思學習過程的習慣。

  初中數學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本節課是中考考綱中規定的必考內容,它對整章節教學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學好梯形會有舉一反三、以一當十的作用。

  (二)課時安排:

  兩課時。本節課是第一課時,第二課時是梯形的判定及應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梯形的有關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質和五種基本輔助線。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使學生在探究梯形相關的概念和等腰梯形的性質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說理意識;

  ⑵在解決等腰梯形的應用問題的過程中,嘗試多樣化的方法和策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們體會數學活動充滿著思考與創造的樂趣,體驗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愉悅;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分成三個層次:

  1、掌握梯形的定義,認識梯形的其他相關概念;

  2、熟練應用等腰梯形的性質;

  3、透過實際操作研究梯形的基本輔助線作法。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靈活新增輔助線,把梯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或三角形。原因是解決梯形問題往往要轉化成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來處理,經常需要新增輔助線,對於剛剛接觸梯形的學生難免會有無從下手的感覺,往往會有題目一講就明白但自己不會分析解答的情況發生。

  為達成以上的教學目標,解決重點、突破難點,我的課堂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為:努力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五個突破——以學生主體觀念突破教師中心、以學生主體活動突破課堂中心、以學生主體參與突破講解中心、以學生主體經驗突破書本中心、以學生主體能力發展突破考試中心。在這樣的理念下,我設計瞭如下的教法、學法和教學程式:

  二、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本節課我採用“引、動、導、探”教學法,實施“二、四、六”教學模式,即兩個探究層次、四個教學環節、六步教學程式。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在方法上應該是“行”為先,“知”為後。

  三、學習方法:

  初二的學生已經基本具備了《新課標》中要求的“初步的空間觀念”《新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和記憶。為了充分體現《新課標》的要求,本節課採用“做、思、問、辯、議”的五步學習法、正如波利亞所說的:“學習任何知識的途徑,都是自己去發現。”

  四、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小黑板,常用畫圖、剪紙工具,矩形紙片,平行四邊形紙片,信紙

  五、教學程式:

  共有六步

  (一)情境引發

  (二)活動探索、研究發現

  (三)深化建構

  (四)遷移運用

  (五)系統概括

  (六)佈置作業,拓展思維

  這六步教學程式在教案中都詳細介紹了,我只把教學的主線和總的設計意圖說一說。

  在前三個環節我都是以剪紙為主線:俗語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先是利用平行四邊形紙片剪梯形,然後是利用矩形紙片剪特殊梯形,再利用剪出的等腰梯形研究發現等腰梯形的性質,這樣一環扣一環的完成教學目標,並解決本節課的兩個重點。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如《新課標》中所說的“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所以在設計這節課時我沒有一味的照本宣科,而是讓學生們在操作中發現,在操作中探究,在操作中昇華,藉助於優美的課件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舞臺,以自己的行動實踐了一句話“教是為了不教”

  在第四個環節遷移運用裡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在這裡我設計了“練一練,議一議,試一試,想一想”四個環節。

  由學生獨立完成,用實物展臺展示學生解答過程,集體評價、完善,規範學生的解題過程、並著重解決梯形的輔助線問題,由學生歸納、補充、完善,在黑板的主機板面——中間位置逐一列出。

  設計意圖:解決梯形問題的策略很多,在這裡我沒有單純的就輔助線來研究輔助線而是把知識點蘊含在習題中,再歸納總結。華應龍老師說:的課堂,本質上是一種“有助於啟動和啟發思維的酵母”。我就想透過這樣做使學生的思維自然而然的過渡到本節課的難點上,這樣設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透過一題解決一類問題、順利的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

  在第五個環節系統概括裡我沒有采用傳統的學生或老師小結的方式而是以探究課題的方式出現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個作為探究課題:

  1、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區別和聯絡;

  2、我看等腰梯形的特殊性;

  3、解決梯形的常用方法。

  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將探究結果以文章的形式呈現。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這三個題目就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無論學生選擇哪一個,在瀏覽、思考、準備、生成的過程中即達到了概括的目的又發展了學生的能力。

  在第六個環節在作業內容的設計上,我改變了傳統的以鞏固知識為目的的單一的作業形式,留的兩項作業都是考察學生能力的

  1、拓展性作業:在平行四邊形(矩形)紙片上畫一條裁剪直線,將該紙片裁剪成兩部分,並把這兩部分重新拼成如下圖形:

  (1)等腰梯形

  (2)直角梯形(要求:所拼成的圖形互不重疊且不留空隙)

  2、發揮想象,以梯形為基礎圖案設計通鋼三中第九屆運動會的會徽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即是學生樂於接受的又突出體現實踐性、探究性、發展性,使學生所學知識得以昇華,在設計會徽時還可以適當的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同時為下節課的學習埋下伏筆、

  六、有四點說明:

  1、板書設計分為三個部分:(左)梯形定義和性質;(中)梯形五種輔助線的作法及圖形;(右)大螢幕。這堂課的板書力求做到形象直觀,適當運用彩粉筆,突出重難點,便於學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

  2、時間的大體安排:情境引發大約3分鐘,活動探索、研究發現,大約15分鐘,深化建構約8分鐘,遷移運用大約13分鐘,系統概括及佈置作業6分鐘。

  3、教學反思需要課後填寫4、整個設計要突出體現的特色: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實踐驗證,讓學生自己設計,學生能說的我不說,學生能做到的我不做,努力做到“教是因為需要教”。

  七、教學預測:

  本節課內容較多尤其是輔助線的幾種作法在一課時內完成,有部分學生在探究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上可能會有所欠缺。以上是我基於《梯形》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初二學生的認知特點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作出的教學設計,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初中數學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乘除》這一章與七年級《有理數的運算》中冪的乘方,有理數乘法的運算律和《代數式》的內容聯絡緊密,是這兩章內容的拓展和延續。而冪的乘方是該章第二節的內容,它是繼同底數冪乘法的又一種冪的運算。從數的相應運算入手,類比過渡到式的運算,從中探索、歸納式的運演算法則,使新的運算規律自然而然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識之中,使原有的知識得到擴充、發展。在這裡,用同底數冪乘法的知識探索發現冪乘方運算的規律,冪乘方運算的規律又是下一個新規律探索的基礎,學習層次得到不斷提高。

  2、學情分析

  (1)說已有知識經驗

  學生是在同數冪乘法的基礎上學習冪的乘方,為此進行本節課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些知識經驗創設教學情境。

  (2)說學習方法和技巧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好本節課的重要方法。教學中充分利用具體數字的相應運算,再到一般字母,透過觀察、類比、自主探索規律,透過合作交流、小組討論探索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說個性發展和群體提高

  新課標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就是要求教師透過科學的教育教學方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長足的發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尤其關注那些膽子小、能力弱的學生,鼓勵他們大膽動手,勤于思考,敢於質疑,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整個探索活動中;而對那些平時動手能力強的學生,要求他們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在合作探索中養成爭鳴、勇於創新的科學態度,使各類學生都有所收穫、提高和發展。

  3、教材重難點

  重點:冪的乘方的推導及應用。

  難點:區別冪的乘方運算中指數運算與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中的不同。

  二、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以培養學生能力,培養學生興趣為根本目標,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對教材的分析,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透過觀察、類比、歸納、猜想、證明,經歷探索冪的乘方法則的發生過程。

  (2)掌握冪乘方法則。

  (3)會運用法則進行有關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學習的反思能力。

  ⑵體會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轉化的數學思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透過老師的及時表揚、鼓勵,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鑑於初二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數學活動能力和經驗型的抽象邏輯能力,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為指導,主要採用引導探究法。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與同伴交流各自的發現,然後歸納其中的規律,獲得新的認識,同時體驗規律的探索過程。

  學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討式學習,目的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體驗過程,主動建構知識,同時培養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教學手段: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材處理

  1、透過正方形桌面邊長為81cm,即34cm,求其面積從而引出問題,讓學生感受冪的乘方運算也是來源於生活的需要,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領會兩種運算的區別和應用,特補充例2和改錯題。

  3、獲取新知後,設計一個以學生熟悉和喜愛的智力玩具魔方為背景的探究活動,讓學生再次體會冪乘方的自然應用。

  4、課外作業中補充一道極限挑戰,是用冪乘方運算的逆運算來解決的,有一定的難度。既讓學生有足夠的思考空間,又能讓一些學有餘力的學生得到更高的發展,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初中數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探究資料的離散程度及認識“極差”“方差”“標準差”三個量度及其實際意義。主要是運用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當兩組資料的“平均水平”相近時,而實際問題中具體意義卻千差萬別,因而必須研究資料的波動狀況,分析資料的差異,逐步抽象出刻畫資料離散程度的“極差”“方差”“標準差”的三個量度,並掌握利用計算器求方差和標準差。

  2.地位作用:

  縱觀本章的教材安排體系,以資料“收集—表示—處理—評判”的順序展開。資料的波動是對一組資料變化的趨勢進行評判,透過結果評判形成決策的教學,是資料處理解決現實情景問題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本章學習的最終目的和落腳點。透過本節的學習為處理各種較為複雜的現實情境的資料問題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對本節知識的提出的“探索如何表示一組資料的離散程度,會計算極差和方差,並會用它們表示資料的離散程度”要求,確定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

  a、掌握刻畫資料離散程度的“極差”“方差”“標準差”三個量度。

  b、會動手和利用計算器計算“方差”“標準差”。

  (2)過程與方法目標:

  a.經歷感受表示資料離散程度的三個量度的探索過程(“極差”“方差”“標準差)。

  b.透過資料分析的學習,培養學生探索數學規律的能力(“平均數相同的兩組資料,極差越小,波動越小,越穩定”;“一組資料方差越小,波動越小,越穩定”)

  c.突出關鍵環節,判斷兩組資料穩定性就是抓住計算其方差進行比較。

  d.在具體例項中體會樣本估計總體的思想。

  (3)情感目標:透過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認真參與、積極交流的主體意識,透過資料分析,培養學生善於用數學的眼光認識世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

  4.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刻畫資料離散程度的三個量度——極差、標準差和方差,會計算方差的數值,並在具體問題情境中加以應用。

  難點:理解極差、方差的含義及方差的計算公式,並準確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

  二、說教法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啟發學生自主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素質。根據這一原則和本節教學目標,我採用如下的教學方法:

  1.引導發現法。資料分析的三個量度,是十分抽象的概念,要引出三個概念,必須藉助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我設計了一個連線奧運會中韓射箭運動員的場景,並用表格記錄環數,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評判,透過學習分析具體的生活例項來發現當兩組資料的“平均水平”相近,無法用平均數來刻畫時,引入一種新的量度,逐步抽象出“極差”“方差”“標準差”。以此,開啟教學突出教學難點的缺口,充分啟用學生思維,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

  2.比較法。在極差和方差的應用中,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用已有的知識還是難以準確的刻畫一組資料的離散程度,從而引入新的量度。

  3.練習鞏固法。透過練習,強化鞏固概念,熟練計算器的操作。進一步理解本節知識對於實際問題的意義。這樣更能突破重點、解決難點,在運算中深刻理解“極差”“方差”“標準差”的內涵。使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4.選用一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背景。透過一個實際問題情境的匯入和比較,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直觀地估測甲、乙兩名選手的成績,回顧有關資料的另一個量度“平均水平”,同時讓學生初步體會“平均水平”相近,但兩者的離散程度未必相同,僅有“平均水平”還難以準確地刻畫一組資料,從而順理成章地引入刻畫資料離散程度的一個量度—極差;然後,設計了一個“做一做”,因承上面場景的情境,增加了一名選手丙,旨在透過丙與甲、乙的對比,發現有時平均水平相近,極差也相同,但資料的離散程度仍然存在差異,僅用極差還難以精確刻畫一組資料的離散程度,從而引入刻畫一組資料離散程度的另外兩個量度—標準差和方差。指導學生動手計算平均數、極差、方差、標準差,並依次比較,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問題。

  三、說學法:

  教給學生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本節課注重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儘可能地增加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我主要設計的學法指導是:

  (1)引導觀察分析法:連結運動員設計場景,引導學生觀察把環(用眼),關注收集的資料,積極思考,分析兩名運動員設計的穩定程度(動腦),指導學生動手計算(動手)。讓學生學會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引導比較鑑別法:在教學過程中,每出現一個新概念或一個新公式,採取的方法是:一是引導學生讀,二是解釋關鍵詞語,三是讓學生動手計算、鞏固知識,加深理解概念的內涵,四是回頭看實際情形,認識資料的變化規律,在實際背景中比較形成正確的決策。

  (3)引導練習鞏固:注重“做一做”的練習中強化、觀察、切入公式特點、計算、分析、判斷的方法的鞏固,透過強化加深學生對三個量度的理解和應用。讓學生知道數學重在運用,從而檢驗知識的應用情況,找出未掌握的內容和知識。

  (4)引導自學法:學生自學掌握計數器計算方差和標準差的操作功能。

  四、說教學程式:

  1.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展示情景(連結奧運會中韓運動員設計的.情景)。

  <3>、分析思考尋求解決方案(觀察表格資料求平均數)。

  2、新課:

  (由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來引出課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學習本節知識的興趣)

  <1>、概念介紹:

  <3>、引進概念

  <5>、計算引例中的方差和標準差。(作用:一是鞏固“方差”的計算方法;二是用方差來刻畫引例中的資料離散程度,加深學生對方差意義的理解。三是會用運“方差”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2>、P235隨堂練習(1)(透過這道習題鞏固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小結談體會:教師引導回顧所學概念;讓學生談學習、運用的體會。

  5、佈置作業:P199(1)(2)(3-選作題):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為表格式,這樣的板書簡明清楚,重點突出,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便於比較和記憶,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

  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特點組織教學。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和已有的生活和知識經驗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2、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1、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2、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四、教師對教學目標,難點,重點把握要恰當、具體。

  數的計算非常重要,計算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中才能讓學生真正認識計算的作用。首先應當讓學生理解的是面對具體的情境,確定是否需要計算,然後再確定需要什麼樣的計算方法。口算、筆算、估算、計算器和計算機都是供學生選擇的方式,都可以達到算出結果的目的。

  初中數學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分析

  數與形是數學的兩大組成部分,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是數學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方法,而數軸是數形結合的高度統一。數軸是新人教版數學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概念的基礎上再介紹的。透過數軸的學習可加深學生對有理數概念的理解,併為後面引出相反數、絕對值的概念,學習有理數大小比較、有理數運演算法則、平面直角座標系等打下良好的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剛剛步入中學校門的七年級學生,此階段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慾望,而且富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在新知的學習過程中,還是較容易出現理解侷限的問題。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學生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要求,我確定了本節課教學目標如下:

  A、知識技能:

  1、理解數軸概念,會畫數軸。

  2、知道如何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能說出數軸上表示有理數的點所表示的數,知道任何一個有理數在數軸上都有唯一的點與之對應。

  B、數學思考:

  1、從直觀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而建立數軸概念。

  2、透過數軸概念的學習,初步體會對應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

  C、解決問題:會利用數軸解決有關問題。

  D、情感態度:透過數軸的學習,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進而初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絡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四.重點、難點(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教學重點我確定為:數軸的概念。

  因為:只要數軸概念真正理解了,畫數軸、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等也就容易了。

  本節課教學難點我確定為:從直觀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而建立數軸概念。

  因為:七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剛開始萌芽。

  教有教法,學有學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下面談談本節課的教法與學法。

  五.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

  1、教法: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學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知識和方法的思維過程,因為新課標和新理念認為,獲得數學知識的過程比獲得知識更為重。基於本節課的特點:課堂教學採用了“情境—問題—觀察—思考—提高”的步驟,使學生初步體驗到數學是一個充滿著觀察、思考、歸納、類比和猜測的探索過程。

  根據教材分析和目標分析,貫徹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方法,確定本節課主要採用啟發引導探索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營造的“可探索”的環境裡,積極參與,互相討論,一步步地掌握數軸的概念,並透過練習,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軸概念,從而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所採用的教學手段是:多媒體輔助教學

  透過課件演示,創設情境,讓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交流、總結,並派代表發言。教師耐心引導、分析、講解和提問,並及時對學生的意見進行肯定與評議,從而突出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啟發者、引導者、幫助者和參與者的形象。

  2、學法: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交流—思考—概括—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告訴學生,學習數學不是簡單模仿、機械操練,而是探究學習、發現學習、研究學習、合作學習。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成功的一半。

  六.教學準備

  老師:要充分備課,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準備教具

  學生:要認真預習,準備直尺或三角板

  七、教學過程分析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和思維的主戰場。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複習舊知

  透過對已知知識的回顧複習,使學生更易於接受新知識。

  (二)、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為了使學生明白數與形的對應關係,初步認識數形結合的美妙之處,我設計了:

  觀察溫度計的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切身體會數與形的對應關係,為學習數軸概念埋下伏筆。

  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溫度計分小組討論觀察,共同發現數與形的對應關係。

  接下來,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

  在一條東西方向的馬路上,有一個汽車站,汽車站東3m和7.5m處分別有一棵柳樹和一棵楊樹,汽車站西3m和4.8m處分別有一棵槐樹和一根電線杆。隨後我提出問題:“怎樣用數簡明地表示這些樹、電線杆與汽車站的相對位置?”(學生小組討論後再派代表回答)透過這個活動,讓學生們認識到:考慮東西方向的馬路上一些樹、電線杆與汽車站的相對位置關係,既要考慮距離,又要考慮方向,從而需要用正負數描述。

  前面幾個活動之後,學生對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已有所體會,為此我讓學生:

  再次觀察所畫情境圖、溫度計

  並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將其抽象成一條直線。

  這樣,就把正數、0和負數用一條直線上點表示出來。

  (三)、學習概念,解決問題

  透過剛才的觀察、比較,我引出了新課:

  1)學習數軸的概念

  我先進行講解:

  一般地,在數學中人們用畫圖的方式把數“直觀化”。通常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當然這條直線必須滿足以下三點要求:

  (1)在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這個點叫做原點。

  (2)規定直線上從原點向右(或上)為正方向,通常以向右為正方向。

  (3)選取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每隔一個單位長度取一個點。

  再畫數軸

  師生共同歸納畫數軸的步驟,要求學生獨立畫出數軸,並互相交流,老師巡堂並參與交流使學生弄清如何畫數軸。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畫數軸,交流和反思,使學生真正掌握數軸的概念。

  3)在數軸上表示右邊各數:

  4)指出數軸上A,B,C,D各點分別表示什麼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下一個活動,填空:數軸上表示-2的點在原點的()邊,距原點的距()表示3的點在原點的()邊,距原點的距離是()。

  透過填空,老師引導學生做出課本第12頁的歸納

  設計意圖:透過從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歸納出數軸上的點的特徵,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從具體的數到字母表示的數)能力

  課堂練習:

  1)課本第12頁的練習1、2題

  2)強化練習:

  (1)在數軸上標出到原點的距離小於3的整數。

  (2)在數軸上標出-5和+5之間的所有的整數。

  設計意圖:透過練習,鞏固數軸的概念;強化練習是為了培養學生用數軸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結:什麼是數軸?如何畫數軸?如何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

  1)數軸的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2)畫數軸的步驟:

  1.畫直線;

  2.在直線上取一點作為原點;

  3.確定正方向,並用箭頭表示;

  4.根據需要選取適當單位長度。

  作業:課本第17頁習題1.2第2題;學生用書同步訓練

  設計意圖:透過適量的練習有利於學生掌握所學內容,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還應該給他們足夠的發展空間,讓他們多做同步訓練。

  八、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我透過五個活動的教學設計,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初中生的認知特點,指導學生操作、觀察、引導概括,獲取新知;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為主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初中數學說課稿 篇7

  一、說課本:

  1、課本內容:我以為可以明白為探索規則——明白規則——應用規則,進一步表現了新課標中“情境引入——數學建模——表明、拓展與應用的模式”。分式的乘除法與分數的乘除法雷同,以是可透過類比,探索分式的乘除運算規則的歷程,會舉行簡樸的分式的乘除法運算,分式運算的效果要化成最簡分式和整式,也便是分式的約分,要修業生能辦理一些與分式有關的簡樸的現實題目。

  2、教材地位:分式是分數的“代數化”,與分數的約分、分數的乘除法有密切的聯絡,也為後面學習分式的混合運算作準備,為分式方程作鋪墊。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分式的乘除運演算法則

  (2)、會進行簡單的分式的乘除法運算

  能力目標:

  (1)、類比分數的乘除運演算法則,探索分式的乘除運演算法則。

  (2)、能解決一些與分式有關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

  (1)、透過師生觀察、歸納、猜想、討論、交流,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2)、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

  (3)、讓學生感悟數學知識來源於現實生活又為現實生活服務,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4、教學重點:分式乘除法的法則及應用、

  5、教學難點:分子、分母是多項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運算。

  二、說教法:

  教學方法是我們實現教學目標的催化劑,好的教學方法常常使我們事半功倍。新課程改革中,老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啟發式教學。啟發性原則是永恆的,在教師的啟發下,讓學生成為課堂上行為的主體。

  2、合作式教學,在師生平等的交流中評價學習。

  三、說學法:

  學生在小學就已經會很熟練的進行分數的乘除法運算,上一章又學習的因式分解,本章學習的分式的意義,分式的基本性質等,都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知識上的鋪墊。

  1、類比學習的方法。透過與分數的乘除法運算類比。

  2、合作學習。

  四、說教學程式

  1、類比學習,探索法則。(約3分鐘)

  讓學生認真思考教材上提供的4個分數的乘除法的例子(2個乘法,2個除法)

  複習:分數的乘除法法則(抽一學生口答)

  猜一猜:;(a、b、c、d表示整數且在第一個式子中a、c不等於零,在第二個式子中a、c、d不等於零)

  類比: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則(a、b、c、d表示整式且在第一個式子中a、c不等於零,在第二個式子中a、c、d不等於零,a、c中含有字母)

  活動目的:讓學生觀察、計算、小組討論交流,並與分數的乘除法的法則類比,讓學生自己總結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則。

  教學效果:透過類比分數的乘除法的法則,學生明白字母代表數、代表式,這樣很順利的得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則。

  2、理解法則:(約2分鐘)

  (1)文字敘述:兩個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母;兩個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顛倒位置後再與被除式相乘、

  (2)符號表述:×=;÷=×=、

  活動目的:兩種形式鞏固對法則的理解。

  教學效果:理解法則,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符號感。

  3、應用:(約20分鐘)

  (1)牛刀小試

  教材74頁到76頁的例

  1、做一做、例

  2、我準備把例1和例2先學習了。再學習做一做。

  初中數學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相交線》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第一節的教學內容,本節課主要由生活中常見的剪刀入手,透過觀察剪刀4個角的關係,抽象出兩條相交直線形成的4個角的位置和大小關係,同時理解對頂角,鄰補角的意義。本節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射線線段、角的基礎上展開教學的,同時為後續學習相交線中特殊的垂線以及後續其他型別的角的位置關係打下了基礎。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理解教材地位與作用的基礎上,結合新課程標準,特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透過對相交線的學習,在具體的情景中感受相交線相關角之間的關係,加深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學生的觀察與實踐,體驗相交線的學習過程,並且能夠掌握應用相交線所產生的角之間的關係,從而來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生體驗數學的美感,從而瞭解數學,喜歡幾何。

  根據教學三維目標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我將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學生了解兩條直線相交後形成的角,探索它們之間的位置關係。而基於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將本節課的難點確定為:學生掌握兩條直線相交後所產生的4個角之間的關係,並且會應用此關係去解決實際問題。

  二、說學情

  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對於把握和處理教材具有重要作用,接下來我來說一下學情。七年級的學生雖抽象思維佔優勢,但還需感性經驗的支援,這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叛逆心理比較強,教師應關注這些特點,多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說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引導設問法、討論法、練習法等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說學法

  教法為學法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因此,本節課的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學生透過對新知的自主探究,促使學生更深入地去學習數學,樂於探究數學。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新課標教材及學生特點,為真正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參與知識的過程,我將從五個環節展開我的教學。

  1.匯入

  在上課伊始,我會在大螢幕上呈現剪刀剪開布的動態影片,引導學生觀察剪刀把手之間的角度和刀刃之間的角度變化關係,學生會發現二者同時變大或變小,此時我會繼續提出問題:如果把把剪刀的構造看作兩條直線的相交,那大家會發現什麼呢?透過學生動手畫圖,會發現4個角,我會乘勝追擊,再次發問:這4個角之間又怎樣的位置關係?從而引入課題---相交線。

  這樣的匯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從剪刀的構造抽象出兩條直線相交,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接下來的探究做好了鋪墊。

  2.新授

  活動一:初步認知

  學生產生探究慾望以後,我會帶領學生畫出一組兩條直線相交,並在黑板上標出所形成的∠1、∠2、∠3、∠4。此時提出問題:∠1和∠2有怎樣的位置關係?∠1和∠3呢?學生會發現∠1和∠2有條公共邊,∠1和∠3有個公共頂點,此時我會講授:像這樣∠1和∠2有一條公共邊,它們的另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具有這種關係的兩個角互為鄰補角;∠1和∠3有一個公共頂點,∠1的兩邊分別是∠3兩邊反向延長線,具有這種位置關係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同時引導學生同桌之間觀察所畫出的角,會發現∠1和∠2總是鄰補角,∠1和∠3總是對頂角,從而總結規律:不管角如何變化,角的位置關係是不會變的。

  接著繼續讓學生觀察,在這4個角中,是否還有其他的鄰補角和對頂角,數一數一個角有幾個鄰補角,預設學生會發現∠4和∠3互為鄰補角,∠4和∠1也互為鄰補角;∠4和∠2互為對頂角,在學生表述角的關係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可能不理解“互為”的意義,單獨描述∠4是鄰補角,從而出錯,我會及時訂正學生的錯誤。並再次丟擲問題:可以單獨說∠1、∠2、∠3、∠4是領補角或者對頂角嗎?學生藉助∠4和∠2以及∠3的位置關係,會發現∠4既是∠2的對頂角,又是∠3的鄰補角。此時我也會進行總結:鄰補角、對頂角是成對出現的,都是相對於兩個角而言,是指的兩個角的一種位置關係。在相交直線中,一個角的領補角有兩個。

  活動二:深入瞭解

  學生掌握了鄰補角和對頂角的概念,我會繼續帶領學生探究角的大小關係,讓學生運用手中的量角器測量4個角的度數,看看各角有什麼關係,並和同桌交流。藉助平角的意義,學生不難發現∠1+∠2=180,∠2+∠3=180,我會繼續啟發學生髮現∠1=∠3,在表揚學生的同時,我會繼續講授:按照同樣的方法,也可以得出∠2=∠4。為了進一步規範學生的推導過程,我會在大螢幕出示推導的過程:因為∠1與∠2互補,∠2與∠3互補(鄰補角定義),所以∠1=∠3(同角的補角相等)。

  在此基礎之上,我會繼續大螢幕出示剪刀剪布的影片,提出問題:在剪刀把手之間的角變化的過程中,這個角的位置關係還會保持嗎?為什麼?並請同學們動手畫一畫,想一想。學生會發現,不管角度如何變化,角的位置關係總是不變的。此時,我會進一步總結:對頂角相等,鄰補角互補。

  活動三:實際應用

  接下來是應用階段,我會在大螢幕出示題目:兩條直線相交,已知∠1=50,你能其他幾個角的大小嗎?這個問題組織學生前後4人為一小組,進行探討。學生討論的同時,我也會走下講臺,深入學生探究,對於探究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指導,最後師生共同總結解題方法:根據鄰補角的性質,可得∠2=180-50=130;由對頂角相等可得∠3=∠1=50;∠4=∠2=150。

  以上就是本節課的新授過程,透過3個活動層層遞進,激發學生學習探究慾望的同時,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發現知識,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3.練習

  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應用新知,我會大螢幕出示題目,取兩根木棍將他們交叉放到一起,並把它們想象成兩條直線,說出其中的一些鄰補角和對頂角?引導學生和同桌相互說一說,並再次追問,在兩根木棍所形成的角中,如果∠a=35,那其他角等於多少呢?引導學生在作業本上獨立完成,大螢幕出示結果,全班核對答案。

  4.小結

  在本環節,我會讓學生大聲交流討論的方式互相說一說本節課學了那些新知,總結收穫,並進一步總結,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體系。

  5.作業

  最後是佈置作業環節,我會讓學生完成課後習題1、2,並請學生檢視生活中的相交線,並透過測量感受角度之間的關係。

  六、說板書設計

  最後我來說一下我的板書設計,現在呈現在黑板上的就是我的板書。這樣的板書一目瞭然,突出本節課重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