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清明懷思手抄報
四年級清明懷思手抄報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傳統節日。下面是關於四年級清明懷思手抄報的內容,歡迎閱讀!
清明懷思手抄報1
清明懷思手抄報2
清明懷思手抄報3
關於清明節的資料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與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懷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清明節,杜甫的詩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天陰沉沉的,使人的心情也變得壓抑起來了。一大早,父母就收拾好東西帶我去掃墓。可當我滿懷期待的走出家門時,卻發現奶奶的眼睛有些紅腫。爸爸說,奶奶是想念我的曾祖母了。這個時候車來了,奶奶的手上不知什麼時候奶奶不知是在為我解釋還是在自言自語,她低頭看了看,“多美啊,不僅外表美,內心一樣的美。那樣的清雅,卻又那樣的低調。多像啊,多像你曾祖母啊。”語氣中似有清明時節獨有的哀傷,又似有想起曾祖母的愉快。
路上風景退後著,一抹一抹的綠色從我眼前劃過。“下雨了,撐傘吧。”爸爸輕聲說著。隨著爸爸的話,我發現稀稀瀝瀝的小雨籠罩著這個墓林,朦朧之感,彷彿給她披上了一件銀裝,偶爾還有微風吹過。我從未見過曾祖母,可是照片中的這個女人卻讓我感到春風拂過。她那嘴角邊淡淡的笑是那麼美,彷彿是初升的太陽,在天邊發出耀眼的光;彷彿是暴風雨中的小草,有一股堅韌不拔的精神;彷彿是狂風海浪邊的海灣,感覺是那麼的溫暖。
雨漸漸小了,風兒似乎也不吹了,但是曾祖母的模樣,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