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後感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後感1

  看了《問題學生診療手冊》後,我領悟到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多看、多思考、多問一問為什麼,貼近學生的心靈:

  一、老師對待問題學生的態度:遇到問題,先穩住事態。

  作為一個老師來說,對學生有耐心,就能仔細觀察學生的語言和行為,這樣,老師對問題學生的判斷才更加準確。如果沒有耐心,學生的問題行為只會變得更加的糟糕,並且這也不是老師希望看到的,這可能會導致老師的耐心進一步減少。反過來,如果老師對學生有耐心,會發現學生的問題行為的原因,學生的問題行為的處理思路也會變得更清晰,這將促進學生的問題行為的解決。而這結果是老師希望看到的,以後老師對學生也會更有耐心。結合我的經驗來看,我覺得,耐心是問題學生教育的態度基礎。

  書中有這麼一段話,“經驗告訴我們,對待問題學生,只要教師一急噪,就容易把事情弄僵,陷入被動。人在激動的時候,很難理智地思考問題,問題生也多是不善於控制自己感情的,他們衝動起來,可以忘乎所以,老師若跟他們對著幹,不但沒有效果,而且有失身份。所以對問題學生進行診療,前提是教師要冷靜。

  二、遇到事情多想為什麼。

  平時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碰到問題,比如說學生上課不認真聽,作業不按時完成等等問題時,老是抱怨,怎麼辦呢?卻未曾去思考學生為什麼上課不認真聽,為什麼作業不按時完成,就象王老師分析的,不知道不聽講的原因和不完成作業的原因,怎麼能知道對策?好好的反思了下,我想還是因為我們沒有更深入地去了解學生,沒有真正進入學生的心靈世界。所以,教師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應該先思考一下,學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找出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

  三、“只會責備別人,不會反思自己”。

  學生的學習問題是老師最關心的問題,總有這樣的一些學生,他們不注意聽講,上課走神,或者在上課的時候經常玩些小動作,我們會責備學生不認真聽講,影響其他同學學習等等。或向班主任或向家長彙報這種狀況,但我們沒有很好的去想想學生為什麼會出現種種問題呢?是學生的問題還是老師在上課中的課程設計出了問題呢?學生髮生狀況,教師最應該做的應該是反思自己,而不是埋怨學生,埋怨家長,否則,教師本人的能力無法得到切實提高,工作還會繼續碰釘子。

  所以在我的意識裡面他們就是沒有認真聽我講課,我上課的時候也仔細觀察了他們,有時候也突然問他我講了什麼,他也能回答出來。原來這些學生缺乏明確的自我意識,其實他自己也搞不清自己是否在注意聽講,這就需要我們幫助他去分析一下自己的聽講姿態,讓他們作一些小的調整。

  我想,教育是門科學,所以教育出了問題,我們還是要以科學的方法和態度去解決。這需要我們教師有良好的素質和科學的發展觀,要冷靜思考客觀的處理。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後感2

  這個月讀書會指定閱讀了王曉春老師的著作《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收益良多。以前在工作中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有一種忽然開朗的感覺。這也印證了理論與實踐的關係,只有用理論去指導我們的實踐才能更好的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真正做到遊刃有餘。

  這些年一直潛心幫助問題學生,但未進行系統的思考與分析。王曉春老師將問題生主要分成了五大類:

  ①行為習慣型問題生:“懶”。

  這一類學生突出表現在行為習慣方面,比如違反班級紀律,沒有禮貌,馬虎,遲到早退,一般沒有品德問題,只是愛惹“麻煩”。教育這類學生,忌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都得改正。只需要抓破壞性最大的還有糾正起來容易見效的毛病。逐一進步,不求立竿見影。

  習慣問題根源一般在家庭,我和同行老師們一致認為“問題學生一般問題在家”。所以爭得家長的配合很重要。

  ②厭學型問題生:“怠”。

  這類學生品德也沒多大問題,只是不愛學習,一談學習就煩。不喜歡聽課,不寫作業。這類學生不適合用懲罰的辦法,尤其是學習懲罰,比如罰抄,只會讓學生更厭惡學習。關鍵是要找到厭學的原因,背景知識問題還是智力問題,基礎差還是學習型別不適應(比如喜歡交流型學習,不喜歡被動聽講)。知道原因,才能知道怎麼鼓勵和給予信心、學習成就感。

  ③心理型問題生:“怪”。

  這類學生思維方式“與眾不同”,狂躁,攻擊性或者憂鬱多疑,自殘。這類問題比較難處理,因為往往跟家庭和童年經歷相關,老師工作要慎重,以防守為主,注意溝通方式和對其他同學的提醒教育。避免太過主動而適得其反。

  ④品德型問題生:“壞”。

  這類學生不是簡單的“淘氣頑皮”,而是邪氣。打架搶劫,偷竊錢財,不少人屬於“邊緣生”,價值觀有問題,一隻腳已踏入社會,與不良的社會分子有關。這類學生對老師本人的社會經驗和戰鬥能力要求較高,儘量以穩定班級大局為主,穩住學生,不激化矛盾。當然必要時需給予紀律處分,甚至聯合公安等機構。

  ⑤“好學生”型問題生:“駭”。

  這類學生可能具有“雙重人格”,“兩面派”或者抗挫能力差,突然受刺激而爆發出來,做出極端行為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教育好學生關鍵在於不過分捧高他們,讓他們學會接受真實的自我,發現苗頭,預防其崩潰,特別是出事後要讓他們休息一段時間放鬆自己。

  以上是王老師的研究分類,不僅僅說內容予人啟發,更重要的是能讓我更清晰的看清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而才有可能對症治療。

  教育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對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應該是潤物無聲、文火慢燉的過程,沒有哪一種教育方式可以立竿見影,都是需要時間的。教育問題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愛心和耐心,更重要的是智慧,遇到問題要先問“為什麼”,再問“怎麼辦”,進而對症下藥。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指導教育教學工作,讓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效果。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後感3

  這幾天讀了王曉春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書中對問題生的種類,教育措施進行了詳細的指導,語言幽默,淺顯易懂。

  在“問題生教育在教師工作中處於什麼位置?”中,王老師說:據他多年的觀察,在學校的實際工作中,普遍存在著教師精力分配不合理的現象,倒掛現象。這既是教育低效率的表現,也是教育低效率的一個原因。

  他提到了四個倒掛。一是教師用在管理方面的精力多於用在教育教學方面的精力。二是教師的經歷相當一部分用在了脫離教學的教育方面。即使在教學方面,教師的主要精力也常常並非用在真正提高備課水平和講課藝術上,而是用在了教學管理方面,比如催逼作業、分數排隊等等。第三個倒掛是教師面對一個班的學生,本該把注意力的重點放在多數人身上,然而,許多教師實際上是把重點放在問題生身上了。第四個倒掛是老師面對問題生常常想都不想,上手就管,碰了釘子也不琢磨是怎麼回事,只會繼續和學生較勁,給家長打電話,這就正好把主要精力放在次要方面了。

  通觀這四個倒掛,你會發現我們的教育工作科技含量很低,效率很低,是粗放型的。而一名真正優秀的教師,真正用在問題生教育上的時間應該反而更少。每天和問題生對著幹的老師,幾乎可以肯定他是專業水平比較低的,精力倒掛的。王老師說,問題生只是教師工作物件的一小部分,對問題生教育絕不是越重視越好,教師也不該被問題生牽著鼻子走,花費更多的精力。非常值得思考!

  在“問題生教育的中策如何實施”這一部分。作者提到了這樣一點:先問“為什麼”而不是“怎麼辦”。王老師說,問題生出了問題,教師的第一反應太重要了,正是這第一反應決定了教師後來行動的方向。

  他的建議和主張是:教師遇到問題生出問題,第一反應最好像科學家見到不明飛行物的照片一樣,懷著好奇心問道:“這到底是什麼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種反應導向冷靜、導向詢問和研究,最有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大有好處。

  當我們冷靜的把問題生當作一個研究物件的時候,我們的反感和厭惡立刻就會減輕,因為你不大可能討厭你希望瞭解的.東西,好奇心能沖淡厭惡,甚至慾望越強烈,態度就越冷靜,科學家都是這樣的。

  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遇到問題生時常常都是考慮怎麼辦,而不是先問為什麼,不去研究這種現象。所以常常是義憤填膺,用管理主義的怎麼辦去思考問題,這樣我們的思路就不對頭了,因此也常常出現問題處理不當的情況。

  這就提醒我們,在教學中遇到問題要多思考、多研究,不能憑著自己的感覺去處理,也不能急於去下結論。凡事要用科學的態度對待,多加思考,綜合研究,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此書不但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讓我們在教育教學中不但有激情,更有策略。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後感4

  當老師,總會遇到“不懂事”“不聽話”“屢教不改”的讓人頭大頭疼的學生。王曉春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給了我們應對的有效武器。但如果學習這本書僅停留在表面機械的問題分類和應對分類上,是不可能在實踐中運用書中的方法的,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問題也都有自己的起因、發展、特點。如何抓住書中的要義和精神,讓我們的教育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呢?

  一要轉變觀點。

  王曉春老師毫不客氣地指出,很多老師存在理念、情緒、能力方面的不足,不僅不能幫助學生,反而加重了學生的問題,甚至就是學生問題的源頭。首先要認識到這一點,意識到教育者的身份並不能讓我們自然擁有必要的思維方式、分析能力、溝通能力等,受教育的是和教育者一樣的有自己獨立思想意識的人,他們身上的所謂問題都有因果,都能解釋,並不以教育者的主觀意願為轉移。然後我們在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才能用科學思想和研究者心態,去分析、去思考、去診斷。

  二要培養科學思想。

  遇到問題不能簡單粗暴地上綱上線:老師家長都是為你好;道理講了這麼多,怎麼聽不進去;這孩子就是品行有問題,沒救了……而是要冷靜分析:我聽到看到的是不是全部的真相?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問題的緣由是什麼?問題的嚴重程度如何?問題可能解決到什麼程度?有了科學思想做基礎,能力提升才有可能。

  三要多學習,多反思。

  王曉春老師在書中多次提到,雖然給問題學生分了類,但也只能提供參考,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一方面我們要向包括王老師在內的專家學習,增加自己的理論儲備。一方面我們要透過反思,向自己學習。能運用於實踐的知識,經過實踐檢驗的知識,透過實踐獲得的知識,才是有生命力的知識。

  另外,當我們把王曉春老師的理論應用到實踐後,除了提高教育技能,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一、職業焦慮下降,幸福感增加。

  透過學習加實踐,對常見的問題學生和學生問題(龍泉中學的問題學生畢竟較少)能做到心中有數,真遇到了也能心平氣和地應對。處理一段時間後一般都會有一定效果,能收穫學生和家長的肯定,頗能體會到自我價值實現的幸福感。

  二、與學生關係昇華。

  一方面,遇到問題學生和學生問題不會反應過激,能平等、平和地對待,學生是能感受到,並作出積極回應的。另一方面,能真正幫學生解決問題,也能給自己在學生心中形象加分。理想的情況是學生信任、佩服、尊重、親近老師。

  總之,《問題學生診療手冊》不僅僅提升了我們的教育技能,還讓我們真正享受到作為教育者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後感5

  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正是一本為教師提供教育智慧的書……面對作者在書中所展示的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學生’,會不知不覺進入一種教育的情景,並忍不住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探討,進而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學生和教育,在享受閱讀快感的同時受到思想的啟迪。開啟這本書,我們便打開了教育智慧的‘百寶箱’"李鎮西老師的話語打開了我興趣的天窗。

  深入讀進去,書中的內容很快就吸引了我的眼球。 看完十種常見的錯誤思路,不由地感慨,這也正是我所曾犯過的錯誤呀。特別是"迷信權力,迷信管理,迷信說教,迷信懲罰"和"懲罰不見效的時候,又轉而迷信‘愛’"這兩條,曾是我最迷茫的。於是我迫不急待地讀下去,十一種正確思路很快讀完, 記得我剛做班主任的時候火氣是比較大的,很容易在課堂上發脾氣批評學生,有時弄得自己也很難堪下不了臺,而且我發現這種方法批評學生,即使他表面上服氣了但實際上他只是攝於你做班主任的威嚴而心裡不服氣。後來在做班主任的過程中不斷的反思和探索,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招數。第一招叫做: " 退三進一 " ,為什麼撤退呢?是為了更好的向前進攻!我們批評學生一個缺點的時候不妨先表揚他的三個優點,此謂之 " 退三進一 "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作為班主任應該善於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雖然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你透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裡頭的大金礦。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科曾經有這樣一句話: " 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 " ,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劉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也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話: " 一個醜惡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靈美! " ,我們的學生再怎麼調皮也不至於將他同罪犯等同起來吧?我們班有個男生雷益,性格比較反叛,具體表現可以用兩句話來總結概括:班主任說什麼他都不樂意,班幹部做什麼他都認為不對!但是這個學生有一個愛好愛踢足球,口才和反應能力都很不錯,出黑板報也是個人才,一次班會上,我看準時機話題突然一轉: " 但是你有沒有好好想過,你在班上那麼有才幹卻沒有一個人選你當班幹部,你有沒有冷靜的思考過為什麼? " 然後我跟他一一分析原因,開始的時候他還只是點點頭,到了後來他自己主動表態,過了一段時間我又跟他出來長談了一次,慢慢的我發現這個學生在學習態度及與同學相處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觀。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這本書,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論分析,不是抽象談理論;有案例,但是不單純講故事。王老師冷靜而理智地解剖著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的一個個教育難題,從中可以看出王老師對教育的愛正傾注於分析之中。讀這本書,對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是大有幫助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