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的手抄報

歷史人物的手抄報

  手抄報是一種可傳閱、可觀賞、也可張貼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手抄報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它就相當於縮小版的黑板報。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是歷史人物的手抄報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梁啟超(1873年~1929年),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漢族廣府人,廣東新會人士,清光緒舉人。青年時期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並稱“康梁”,是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事敗後出逃,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之後一度入袁世凱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後對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等嚴詞抨擊,並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援五四運動。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梁啟超的故事:妙作鹹魚詩

  梁啟超九歲那年,他的祖父梁維清帶著他乘坐木船,由水路經江門前往廣州參加考試,這個還是梁啟超第一次離開家鄉。

  當時滿船的人都是準備應試的趕考的書生,大家坐在一起都是在討論學問和誇耀才學的。一日在船上吃午飯,剛好吃的是白米飯和蒸鹹魚,有一個考生就提議以鹹魚為題進行吟詩或作對。其實用鹹魚入詩入對,是一個非常難的題目,因為鹹魚雖然是廣東人飯桌上的名菜,但畢竟是登不了大雅之堂,俗話說:“進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但說的仍然是臭,並且是與“入芝蘭之室”相對著的,話題一出,當時滿船的考生都一下子被難倒了,大家紛紛都在抓耳撓腮,苦苦思考。

  梁啟超稍停片刻,便當眾吟誦:“太公垂釣後,膠鬲舉鹽初”。在座的`人聽了,都不約如同地愣了一下,然後大家都拍手叫好,不約而同地稱讚他的詩做得十分切題,風格典雅,詩意濃郁,而且適當地運用典故,不落俗套,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好句。

  到後來有人討論到梁啟超的時候,就有這樣戲言:“廣東鹹魚從此得翻身了,入風流儒雅的一類了”,這個可能都是從梁啟超作鹹魚詩中得到的。

  唐太宗其實也很愛聽假話的

  我們身體健康的時候,百無禁忌,什麼都能吃,什麼吃了都沒事;而當我們身體出了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會對食物百般挑剔,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喝———而且,身體健康時對那些稀奇古怪的食物更是倍感興趣。其實,這也不限於身體,國家社會也是這樣:當這個國家強盛之時,統治者對難聽的真話也是願意聽的;而一旦國家衰亡,則統治者就不喜歡聽真話,而對假話卻情有獨鍾了。

  唐太宗年輕有為,開闢了大唐盛世。當是時也,他心胸開闊,目光遠大,什麼樣的真話都敢聽,也都願聽。他曾下令,要把洛陽破敗了的乾元殿修飾一番,以備作為到外地巡視的行宮。這本來是小事一樁。可是,有一個小官張玄素,卻上了一道奏摺,痛陳此舉不妥。他說,修了阿房宮,秦朝倒了;修了章華臺,楚國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這都是歷史的教訓。現在,我們唐朝百廢待興,國力哪裡比得上當年的隋朝?陛下在國家的破爛攤子上,繼續役使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耗費億萬錢財,大興土木。陛下沒有繼承前代帝王的長處,繼承的卻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從這一點看,陛下的過失遠遠超過了隋煬帝。

  這奏摺有點小題大做:不就修修行宮麼,用得著又是秦朝又是隋煬帝地上綱上線麼?然而,斯時“身體健康”的唐太宗並沒有“天子一怒,流血數里”,而是把張玄素叫來請教:“卿說我不如隋煬帝,那麼,我和夏桀、商紂相比,怎麼樣呢?”這哥們兒實話實說,直截了當:“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紂一樣昏亂。”結果呢?如你所知: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諭旨,停止重修乾元殿,並且表揚了張玄素,同時賞給他500匹絹。

  為什麼會這樣?當然是因為唐太宗正處於健康狀態,這些真話對他只有啟示,沒有傷害。可是,到了身體日漸衰落的老年,尤其是魏徵死後,他就不再喜歡真話,倒是對那些悅耳的假話甘之如飴。貞觀十七年,發生太子廢立事件,更使他疑心更重———魏徵去世前曾反對更易太子,結果太子因謀反被廢為庶人,牽扯進去的侯君集被殺,杜正倫被問罪,而魏徵曾經對太宗說過二人有“為相之才”,再加上有小人進讒言詆譭,結果太宗不但解除了親口答應的與魏徵的兒女婚約,而且還派人砸碎了自己親自為魏徵撰寫的墓碑。

  這種情形外國也有。據戴維·卡恩著的《希特勒的間諜》一書記載:在納粹空軍元帥戈林手下,有一個由羅韋爾主持的特種勤務航空中隊,其任務是擔任高空偵察飛行。從他們拍攝的照片上,甚至可以看到馬其諾防線鋼筋水泥掩體的槍口。在德國戰事順利,橫掃歐洲如卷席之時,戈林對他們的工作十分看好,對其情報也稱讚有加。可是,當戰局不利,德國屢屢吃敗仗後,“當羅韋爾報憂的時候,戈林滿臉不高興。他居然能在航空照片所提供的確鑿證據面前矢口否認事實。每當羅韋爾向他報告照片上發現了新的目標的時候,他總是回答說:‘這不可能!’他常常爭辯說,照片分析員也可能發生錯誤。”相反,對一些明顯是假話的訊息———比如“德國兵力肯定沒有枯竭,他們還有很多後備隊沒有投用”之類卻願意信以為真,把它列在報紙頭條向國民報道。

  魯迅在《看鏡有感》一文中曾有這樣的感慨:“漢唐雖然也有邊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於為異族奴隸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來事物的時候,就如將彼俘來一樣,自由驅使,絕不介懷。一到衰弊陵夷之際,神經可就衰弱過敏了,每遇外國東西,便覺得彷彿彼來俘我一樣,推拒,惶恐,退縮,逃避,抖成一團,又必想一篇道理來掩飾,而國粹遂成為孱王和孱奴的寶貝。”

  謊言,當然也是“國粹”之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