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居筆記》有感15篇

讀《山居筆記》有感15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山居筆記》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山居筆記》有感1

  “示眾只是發難者單方面的想法。如果被示眾者沒有這種感覺,那很可能是一個享受”。讀到餘秋雨先生在《山居筆記》中這樣一段話,腦子頓時閃現日常教學中的一些無可奈何。

  從理論意義上說,教學是人類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種文明層面上的代代遞交,最終著眼於如何做一個品行端莊的文化人。這樣的教育使命誠然是高尚的,但在這高尚的光芒背後同樣存在著一個無法否定的事實:教育不是萬能的。受教者對於施教者而言決不是白紙。他們固有的品性、學識、素養對教育結果的作用不可抹殺。長期以來的“有教無類、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的教育口號,將教師推上了高高的神臺。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更是直白地將教師幻化成了超人。教師自身呢?通常一個老師需要面對百十名個性不一的學生,考試製度又將他們放在同一標準下批次輸出。處在夾板中的教師在職業神聖感和職業成就感之間煎熬,難免出現“出格行為”。每每看到媒體上報道那些違背職業道德的同行的種種行為,憤慨之外也往往有同感:是恨鐵不成鋼啊!

  因此,當我讀到上述餘先生的話時便深有感觸。從神壇到眾矢之的好像也只是須臾。所謂“示眾”,其實在教育活動中常見。“站起來”、“站出去”,學生搖晃著出去,歪斜地站著也不罕見。這裡教師作為發難者的“恨”無非是以教育形勢、考試製度為出發點,為學生好。但一旦與學生的叛逆心理不能產生共鳴,往往成為“示眾者”(學生)的脫離藉口。傳道授業成為鬥智鬥勇,這樣的錯位,原因何在?簡單地歸入職業道德層面當然也能解釋。但凡有事就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去評判,難逃一葉障目之嫌。餘先生文中所述事件也是發生在學校。學校、教師究竟在教育活動該做什麼,止於何處?

  教師的角色定位,想到這個問題腦海中不免閃過一堆讚譽或者定義。想當初孔夫子是如何施教三千弟子的,百家爭鳴能載史冊,何也?“引渡者”,思想與精神的引渡使他們獲得了一大批追隨者。現代教育行業中的名師卻往往以“教育技法”文明,多少有些偏離。教師,職業崗位,不是神人,沒有超能力,過高的期望值難免不結出怪胎。教育是用靈魂去塑造靈魂,在孩子成長的路上陪伴一段,所以做個引渡者而已,才能真正領會“教育教學是慢的藝術”真諦,才能真正按照百年樹人的準則去耕耘吧。

讀《山居筆記》有感2

  接觸山居筆記也算是一種緣分吧!是一個剛認識的朋友極力推薦的。我和他一樣喜歡四處遊覽,於是特別聊得來,迫於最近閒餘無事。於是推薦我看餘秋雨的《山居筆記》,《行者無疆》《文化苦旅》。又說如果看完書再去遊覽,到時候你才會更有目的,更加有感觸。於是就這樣,我先和他結緣,又和餘秋雨結緣了,第一本就是《山居筆記》。

  《山居筆記》的序也別有一番趣味,由於它過於暢銷,盜版盛行,其實這也是中國現代文學上的一個毒瘤吧!山寨比正版賣的還火!讓作家哭笑不得,哭不是因為少了更多的版費,而是黑心商販毀了自己的“孩子”,盜版後,通篇錯字連連,可謂體無完膚。對作者,讀者都是一種迫害。想想自己偶爾貪便宜,買過盜版書籍,不經耳根泛紅。而現在其實更加猖獗的應該是網路上的盜版小說,所以最近韓少等作家聯名控告百度文庫侵權,最後還是百度讓步收場。想想其實都是大家無形中導致了這個毒瘤的生長吧。

  書名中山居二字,開門見山,在山中居住,觀光旅遊,然後寫下此作。山有承德避暑山莊,岳陽樓,嶽麓書院……都是積澱著中華文明的歷史遺蹟,都被賦予了詩一般的色彩。寫出來的東西真的不應該由“筆記”二字帶過。

  書中夾雜著太多史料,正史野史,名人趣事;也有作者對人性的思考,對人生的認識;又有對科舉的評判。有阮籍,嵇康的人生百味,有對自己知之甚少的譴責。談到了山西晉商的興衰歷史,談到了自己與家鄉的複雜情緣……每到一處,餘秋雨大師,他站在高出,引導者我們走進每座山,每一個院落。不僅僅是高堂大院,不僅僅是山清水秀。而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從古至今!

  每一座山留下了每座山的故事,留給後人的只有審視和回味。如果沒有那些英豪,沒有那段往事,也不會有前人的《赤壁賦》,餘秋雨先生也只能寫出遊記,就不會有餘秋雨給我們的這頓文化大餐。

  《山居筆記》勾起了多少人對那個曾經住著乾隆,順治的避暑山莊的嚮往,對那個培養出了朱熹,王陽明,左宗棠,曾國藩……書院的追尋。太多太多的嚮往與衝動,也許是一個念頭,或許它會伴隨著你的一生,或許是餘秋雨改變了了你的人生,又或許……

  我決定我還要走進《文化苦旅》《行者無疆》。

讀《山居筆記》有感3

  近些日子覺得非常煩悶,也許是期中考試沒考好吧,百無聊賴之際便隨手翻閱了書桌上一本餘秋雨的《山居筆記》,姑且不說是想借此消憂,但至少可以當作是來消遣無聊的一種方式吧!

  這次看完《山居筆記》之後,認為感覺有些奇怪。確切地說應該是透過字裡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

  應該說全書沒有詩歌那樣華麗的詞語,也少了雜文那般犀利精闢的筆鋒,但正是由於這樣一種拋棄了浮華的隨性,給了人一種心靈深處的親切感——-自然流露出來的文字往往能帶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作為自述性筆記,初讀起來似乎有些凌亂瑣碎,但通讀全書,卻不難發現作者構思之精妙:那就是從平淡的話題中以小見大,透過質樸的語言風格直指社會現實,從而使得文章中所觸及到的問題與中國當前的現實遙相呼應——-輕快中不乏沉重,從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個社會現實的剖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無形中引發並啟迪人們的深思,從而點明瞭人類應該回歸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題。

  可能我對這些文字的理解很膚淺,而對作者文學心理的解讀也只是停留在很淺薄的層面上,但在某種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吧。的確,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裡,我們多數人都熱衷於名與利的追逐,醉心於粗淺的感官上的享受,卻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關注去體味的東西。我們每天麻木地跟著緊張的社會節奏而躁動,卻在躁動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失去了自我,我們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為珍貴的美麗,卻始終守不住一顆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個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覺到了疲憊……

  還是看看作者在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時所持的心態吧——-即使喧囂聲中夾雜進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遠處飄忽,煙雨渺渺。

  或許從中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心靈找到一絲的寧靜。當鉛華褪盡,我們帶著蒼茫的心態回首走過的路,能夠很坦然地微笑著告訴自己——-我曾經也是那麼充實過的!這其實就是給我們的心靈一個最完滿的交代。

讀《山居筆記》有感4

  有幸讀《山居筆記》這麼好的書,希望有幸結這位老師為朋友,深深吸引我的不是他的名氣,而是他對遺失文學的愛,對中國人歷史的責任感。

  這是本談論政治功業、文化情結,文化靈魂、商業文明、稀有人格的好書,恰入其縫,無語倫比,算不上奇書,也算是實實在在的世態真事。每一字,每一詞,每一句,每一章,時時不表現出被這個世界所遺漏的一些重大問題,高人是要有發覺問題的能力,不像有些作者只在乎收入,不在乎功德,他在乎功德,因而有功有德,我願稱他為高人一等,願陪他一起酣睡寒風中。

  建意各界人士,平常百姓也好,都應低下尊昂的頭廬去認認真真的看這個世界在陳舊黑暗的角落裡,被歷史所拼棄的文化遺產,這都關係到今日社會向前的發展及命脈。關係到至高的中華文明。和毫不誇大偽劣教訓。我們應該記住,應該宣揚好的,糾正錯的觀念觀點,對自己或他人受意非淺,千萬別當作耳邊風,別以為不那麼重要,這是個問題,關係到一個民族成敗的重要話題。

  文明和邪惡不可混淆,歷史和法律不容侮弄,恰恰是這本書的內容。

  歷經千心萬苦,珍惜一線深情。

讀《山居筆記》有感5

  以前愛讀餘秋雨的書,尤其是《文化苦旅》,讀的時候覺得美得無可言說,至今這本書仍然是我最愛讀的書目之一。餘秋雨的文字,美妙,又讓人感覺深邃,他常常把歷史與文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番厚重的文化之感。因此,讀他的文章,除了是文學的享受之外,更是對史學的補充與思考。

  暑假期間,閒來無事到書店逛,看到餘秋雨的《山居筆記》,很是喜歡這個名字,覺得頗符合我所向往的山居之風,隨手翻了幾頁,便買回家中。這一讀不要緊,我又深深陷在餘秋雨的文字裡,徜徉在文學與歷史所交替相容的世界裡,隨著他的文字,遊走在各地,遊走在各朝各代,遊走在各個名人名士身邊。

  跟隨餘秋雨,我走進了清朝的歷史,那破敗王朝的背影,看到歷代流放者那淒涼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無常,誰又能抵擋的了那些事故變遷呢?蘇東坡的突圍,讓我感慨那個朝代對於大師的埋沒,想到歷代大師都經歷的摧殘,想到我們國人嫉妒品質的劣跡其實由來已久,其實根深蒂固,早已化為血液裡一絲我們不願承認的遺傳。

  《愧抱山西》則描述了一代晉商的發家成名史,讓我對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認識,敬佩山西晉商的精名能幹,敬佩他們的審時度勢,敬佩他們的種種。正是這些優秀品質,使得一代晉商在異鄉的土地上紮根發芽,開花結果,遍地的分號,無不訴說著這個人群的智慧。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當一切都發生變化之後,山西晉商似乎一夜蒸發。他們的頹然落幕,是戰爭紛亂的影響,也是時代前進的必然。但是,他們留下的在山西的總票號,卻還在向世人昭示著這裡昔日的繁華,即便是見慣世面的人們,也會為這裡的富貴大氣所震撼。想必,若是山西晉商的風範尚存,山西晉商的經商之道尚存,我國商業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當然,當今的蘇、浙、廣的商人已經遍佈全國,支撐著經濟的繁榮,但他們比起山西晉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長遠的眼光。

  餘秋雨帶我們到他的家鄉餘姚走了一番,那個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裡永遠的記憶,也是永遠的痛。“少小離家”,卻“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沒有迎接的親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頂著名人的稱號,官員的接洽顯得熱鬧些罷了。落葉歸根的觀念,怕是難以實現。越是難以實現,越成為心底裡那柔軟的痛,越是思戀。

  讓我感觸深的,還有《十萬進士》。餘秋雨這個人的眼光,實在比一般人深邃,當代人們除了怒斥科舉制度的殘害人,卻並不想它曾經為我們挑選人才時帶來的好處,也不去探究在哪個環節致使這一妙策變質,成為眾多書生的枷鎖。而餘秋雨的分析,則是犀利深刻,卻又委婉絮叨,這觀點,怕是用在當今高考也適用吧。

  我最愛的一篇是《遙遠的絕響》。原因有二,其一,這主人公阮籍和嵇康,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美男子,大文豪,其中嵇康更是通宵音律,為人瀟灑,不拘禮節,是如我般凡夫俗子所向往而又不能企及的。這些哀嘆,也只能心裡想想,合上書,天亮還要回到這規範的框架裡生活。我註定不能做到那般瀟灑,權且在這羨慕他們吧。

  想不到的是,餘秋雨在書的結尾,提到的卻是小人。小人的確構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歷史的一部分,小人做不得,小人不得不防。這是大師給予的忠告。

讀《山居筆記》有感6

  初中的時候看《文化苦旅》的時候也有過觸動,但是總覺得引起自己觸動的東西離得太遠,還不足以讓我迷失或者說碰觸到靈魂,或許是因為那時的我不夠成熟,積累太少,所以默默的那這份淡淡的觸動埋在心底。

  於是,《山居筆記》出來了,影響了我十多年的東西似乎又在那一瞬間全部聚集,讓我重新拾起失落的信念,讓我不得不再次思考自己的問題。餘秋雨是一個真正值得敬佩的人,他能把深澀嶙峋的思考淬鍊得平易可感,讓人在一瞬間就能觸控到這份真實可貴的感悟。

  文明和邪惡的延續,歷史和法律的公正,永遠是充滿了艱辛。當個人站在歷史的洪流面前,無法掩飾的卑微感會在瞬間擊垮那些自私淺薄無知的人們。

  那麼,我們呢?是該面對歷史、面對文明用肩膀承擔起自己所能承受的那部分微小得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責任,還是隨著大眾,湮沒在滾滾紅塵中?這只是勇氣和責任感的問題。即便你去面對,去承擔,你也得不到任何好處,反而可能會失去很多,而隨波逐流也不需要太大的勇氣,沒有那麼多的艱辛。

  說起來,也很空。承擔的是什麼?不知道,誰能說出個具體的事物來呢?根本就沒有吧。或許只是對歷史,對千年文明的理解和尊重。不知道許多年前,這是不是每個人的責任。

  餘秋雨就在做這個事情,從《何謂文化》《文化苦旅》到《行者無疆》《千年一嘆》,再到《霜冷長河》《山居筆記》。這些年踏過的足跡,寫下的篇章,就是揹負著生命的困惑,對文化的探尋。

讀《山居筆記》有感7

  輕闔上書,書中那抹鉛字散發的迴腸蕩氣久久不散。煙波江上的故鄉、氣宇軒昂的帝王、閒庭信步的詩人、笛聲悠揚的隱士,隨歷史的陣陣煙塵遠去,我才發現,我似乎從未正視過它。一直以來,它似乎是電視劇裡被惡搞的橋段,旅遊時人聲鼎沸的古蹟,甚至不過是歷史書上需要考試的內容,而那覆滿了青苔的石階,被雨水斑駁的門扉,我卻從未思考過它的前世今生,從未傾聽它無聲的訴說。

  “歷史,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操控我們今天所有的生活。”問題是聯絡歷史和今天之間的枝蔓在哪裡,這需要我們逐一梳理,找出脈絡。之後你就發現,哦,原來這些生活是這樣演變的,它來自歷史。因為它已經融入我們骨髓、血液裡太久,你已經找不出歸處及來龍去脈。王維的輞莊,陶潛的桃源,那些寫在大地上的詩所承載的歷史其實並沒有消失,餘先生在山居之中,聽得殘荷雨聲,從歷史中尋得寧靜方圓之地,以現代的視角,倒過來去培育所需要的土壤。歷史的款步悠悠而來,也指引著我們去建設一種歷史風骨猶存的現代化。

  那麼歷史的款步帶給我們的是什麼呢?自是它的文明與野蠻。

  文明者如餘先生筆下的魏晉風度,一曲《廣陵散》,一身薄履素衣,一柄耕犁,一個絕世獨立的背影。如山西晉商,懷揣著最初的夢想朝著西口啟程,打下自己的一番天地。又如像蘇軾一樣突圍人生的文人們,給後世留下千古不滅的絕響。歷史的文明,帶給我們的是無數令人仰止的靈魂,指導著如今不再著青衫長袍的我們面對人生。面對人生須有魏晉的風度,不被世俗濁染;須有晉商的銳意進取,勇敢開闢未來;須有文人們不畏挫折的品質,任憑風吹雨打,吟詠《上邪》。歷史的文明,帶給社會的是明智的前鑑,改革開放以來,商人們就如同當年的晉商一樣,忐忑啟程,揭開了中國發展的新篇章。歷史的文明,款步悠然。

  當然也有野蠻。寧古塔邊,流放的是無數人的青春年華;河姆渡的獵首祭奠儀式,貯存著觸目的殘忍;而歷史的暗角里,可憎的小人吞噬著歷史的浩然正氣。

  歷史的款步中並未掩飾這一切,我們也應直面不諱。正如餘先生所說:“矇昧往往有樸實的外表,野蠻常常有勇敢的假象,我們還躲不開與矇昧和野蠻周旋,因而文明永遠顯得如此珍貴。”而我也願歷史的野蠻可以反哺出如今的文明。

  思及此,再翻開書,我彷彿看見了歷史悠然的款步朝我走來。當我們在日新月異的物質世界裡漸行漸遠漸無書,歷史幫助我們拾起歷經千年才鑄就的風骨,而我也樂於去正視它,正視它的文明與野蠻。

  我與它,正如羈鳥與舊林,池魚與故淵。

  餘秋雨的散文說的常常是歷史與文化,濃重沉鬱中滿是思索和詰問,但他充滿詩情畫意的文風與栩栩如生的細節描寫卻是輕靈活潑的,這往往令中學生們更覺親近,相較於枯燥的歷史典籍,這種負載著鮮活人物與文化知識的文章,經由他深厚的文學底蘊整合,更易於被理解接受。小作者正是透過《山居筆記》,看到了“煙波江上的故鄉、氣宇軒昂的帝王、閒庭信步的詩人、笛聲悠揚的隱士……”看到了歷史與文化的契合,看到了文明與野蠻的交鋒,看到了活了的歷史,並於歷史的煙塵中辨析出自己前行的方向。

讀《山居筆記》有感8

  誰人局面好像下雪了吧?積雪的地皮仍舊埋藏鑼聲對人才的盼望?應該劇終了,我們起家回頭再看一眼,然後離場。

  本日,看了《山居條記》和《山居條記(新版)》,實在,除了裡面的序,兩本書大抵是一樣的!原版的序很長很長……但用餘秋雨的話來說:“權當我給你們送一束花草,還帶著點兒根莖上的土壤……”,而新版的序便是很簡略了……不過兩本書看了候,都有許多感觸:感於餘老師對歷史文明的獨到看法;感於餘老師對現代文明的責任感;更感於他的文章裡所散發出的蜜意、大度的光彩。

  黃州,註定要與這位遍體鱗傷的突圍者進行一場承前啟後的絢麗對話。

  一座繁華的城都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不但會引起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濃重興趣,而且對平凡老黎民也永遠是一個巨大的懸念。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龐貝古城突然湮沒;更古老、更輝煌的都城—雅典消失的不明不白;柬蒲寨吳哥窟的殞落也是一個千年之謎……時間過濾了統統,我們無法再找答覆案。

  黑龍江省寧安即清代著名的放逐地寧古塔,一圈巨大的城牆牆根讓人無法想象在遙遠的現代在這裡屹立過一座什麼樣的都城。現在的它只剩下一道土壤砌成的的基座,但曾經的它可是渤海國百城之首,亞洲最大的都會之一,西南亞地區的緊張商業樞紐!現在的城裡生存最完好的只是一口“八寶琉璃井”,它回想著幾千年來四周發生的統統,波光一閃,就像是一隻看得太多而終於看倦了的冷眼。都城的西部和北部竟還密密地排列著五座跨江大橋橋墩的遺址。

  大概從中我們可以讓本身的心靈找到一絲的平靜。當鉛華褪盡,我們帶著迷茫的心態回首走過的路,能夠很安然地微笑著報告本身———我曾經也是那麼充分過的!這實在便是給我們的心靈一個最完滿的交代。

  這群人物不是英雄豪傑,也未必是首惡巨惡。他們的社會地位可能極低,也可能很高。就文明程度論,他們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學者。很難說他們是好人,但由於他們的存在,許多光顯的歷史形象漸漸變得癱軟、迷頓、急躁,許多簡單的歷史事件逐一變得混沌、曖昧、骯髒,許多祥和的人際干係逐步變得緊張、難堪、兇險,許多響亮的歷史命題逐個變得暗淡、混亂、荒唐。

  由於這本書的篇章很多,以是我由此中選了幾篇來寫我的感觸。當我第一次掀開書時,一看到目錄,我毫不夷由的便先選了「蘇東坡突圍」來讀。別問我為什麼,這是我當時的間接反響,我想……應該是因為蘇東坡是我很喜歡的現代文人之ㄧ吧!蘇東坡,是一個成功的大文豪,也是一個失敗的政治家。但也是因為他在政治上的失敗才使他成為文學史上耀眼的一顆星。

讀《山居筆記》有感9

  人生的道路就是從出生地出發,越走越遠,由此展開的人生就是要讓自己於種種異己的一切打交道。

  ——摘自《山居筆記》

  很少有人能完整地詮釋人生,但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讓人真正領略到了人生的真諦與生命的價值。

  人類從剛剛誕生那一刻起,就無時無刻不在面臨著大自然的挑戰,人類從睜眼看世界的那一剎那便註定了自己的生命將在搏鬥中度過。從跨入校門的那一刻開始到步入社會為止,遊子離自己的家鄉越來越遠,也許是他們需要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吧。

  人生總是要充滿起起落落的,總是悲喜無常的。,這本是世界上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正如遼闊的大海,如果沒有風的加入,能顯示出它博大的胸襟嗎?然而很多人卻不願意選擇面對,他們總是那樣的怯懦,經受不起風吹雨打;平日裡,他們總會發出“陽光總在風雨後”的感慨,如同世界上只有他們懂得這個哲理似的。可磨難總會願意或是喜歡與這些人打招呼,而經受不起時間打磨、歲月洗禮的這些人早已被歲月削平、磨鈍了,沒有一絲稜角了。

  一個人的人生或是真正意義的人生應該是從踏進社會這個大家庭開始的。人的生活圈不能總是那樣的狹窄,不可能每天只在家庭—學校—公司這三個點之間徘徊吧,你總要學會去溝通,去社交-------也許你會在每天的應酬中感到滿足,也許會感到疲倦。但生活就是生活,有時他真的會讓人感到厭倦,因為沒意義的人生總是會一成不變,千篇一律;有時生活會是多姿多彩的,那是因為你在風雨飄搖中找回了自信,找到了航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之路總是充滿探險和求知的味道,。人生之路就存在與你的心中,你是駕馭屬於自己的人生。

讀《山居筆記》有感10

  與這本書的首次“見面”,是一次在書店的邂逅。

  它首先吸引我的當然是它的第一章——一個王朝的背影。它並沒有在開頭就大肆記敘清王朝曾經是多麼的輝煌,而是抱著一份謙虛的心態以一個遊者的身份,在遊歷清王朝所創造的壯觀遺址來走近它,窺探它曾經耀眼的輝煌。這個王朝是個多難的王朝,不過幸得有幾位不錯的君主:康熙、雍正、乾隆。我最為欣賞的是康熙,欣賞他在表態是否繼續修復長城時的那份覺悟: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但我也終究為清王朝敗在一個女人的手裡而嘆惋……

  一章過後我的情思不由地被它牽動,便決定與這本書做“朋友”。

  以前讀過一二本錢老先生的書,覺得他對人對事的分析一針見血,總能以最簡潔到位的語言直達中心。但《山居筆記》卻更多地體現對人與人性的多層次剖析,漸漸為讀者撥開迷霧,看清本質。就像《桃花源記》裡的一句話“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感謝這個朋友讓我看到了歷黑暗的角落,在《蘇東坡的突圍》一章中作者為了展現中國世俗社會機制中的奇特,即“它一方面願意播揚和哄傳一位文化名人的聲譽,利用它、榨取他、引誘他,另一方面從本質上卻把它視為異類,遲早會排斥他、糟踐他、毀壞他”,他一共列舉了五個對蘇東坡進行毀謗的人和事。有兩個是朝中位居高位之人,比如李定,一個不孝之人卻也毀謗蘇軾不學無術、文辭不好。也有在地方任職一個芝麻綠豆小官的李宜之,他非要汙衊蘇軾在遊覽安徽一座園林時作了一首詩,詩詞的內容是叫人不必熱衷做官,他以這首詩缺乏上進心會影響取士的理由給皇上寫信檢舉揭發蘇軾,理由之荒唐真叫人貽笑大方。也許像他這樣的小人物,若不是趕上朝野一股反蘇熱潮並插上一手,他也不會被後人所知道。還有一個詆譭蘇軾的大人物,他就是沈括,我國古代的科學家。他嫉妒蘇軾徒以文筆博得聖上及百姓的讚譽,便常在聖上面前說蘇軾的壞話。由此可見,一個人在一方面的偉大並不妨礙他在另一方面的齷蹉。作者選取的幾個例子看似雜亂卻隱含深意:朝中的大臣詆譭蘇軾就罷了,連芝麻綠豆大的官也敢插上一手,甚至連成就顯赫的“偉人”也不例外,足見中國世俗社會機制的黑暗與悲哀。在這種機制下連蘇軾這等偉人都無法逃脫被陷害的厄運,那麼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文人因此而遭受非人的對待。

  反思現在,這種機制似乎依然存在,有多少人因為得到輝煌的'成就而遭遇多方的關注,進而受到多方的質疑,最終逃脫不了厄運。像海明威和川端康成,取得諾貝爾獎後不久都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環視四周,也許我們自己也曾經聽說或經歷過失勢如山倒,一個人失敗後總會有不少身邊的人對他施加不聞不問的冷暴力甚至對其落井下石。這種機制其實不是中國的專利,也許只是在中國的表現得比較突出。我不敢說這種機制來源於人的劣根性,但我們應該冷靜地反思,至少我們自己不能成為那種卑鄙的小人,妨礙世界創造偉大。

  謝謝《山居筆記》這位朋友,它讓我看到了更深層的問題,我也會以史為鑑,不枉我與它的一場相識。

讀《山居筆記》有感11

  讀完一部不算很厚的《山居筆記》,只覺得心中有些沉甸甸的,歷史的沉澱,文化的積累,餘秋雨先生娓娓道來,千年風雲如高山流水般在面前穿行而過,感覺有如陳子昂在《登幽州臺歌》中描述的那樣:“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於是我在感慨他知識豐富之餘,與他同呼吸:流放者的悽楚,進士們的掙扎,小人們的掙扎…千年畫卷彷彿只有一個“灰”字了得,陰沉沉的讓人難以透氣,這就是中華歷史五千年的繁榮,表面之下掩蓋著怎樣一副頹敗傾軋的景象?人類文明進步了嗎?怎麼有時猛然發現周圍的事有儼然歷史重現?

  不管是帝王是學者或是一個草民,無論地位高貴,地位低賤,他都首先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都是個人選擇,有人為國家,有人為自己在歷史的畫頁上尋找自己的位置,成敗功過自有人評說!

讀《山居筆記》有感12

  有幸讀這麼好的書,希望有幸結這位老師為朋友,深深吸引我的不是他的名氣,而是他對遺失文學的愛,對中國人歷史的責任感。

  這是本談論政治功業、文化情結,文化靈魂、商業文明、稀有人格的好書,恰入其縫,無語倫比,算不上奇書,也算是實實在在的世態真事。每一字,每一詞,每一句,每一章,時時不表現出被這個世界所遺漏的一些重大問題,高人是要有發覺問題的能力,不像有些作者只在乎收入,不在乎功德,他在乎功德,因而有功有德,我願稱他為高人一等,願陪他一起酣睡寒風中。

  建意各界人士,平常百姓也好,都應低下尊昂的頭廬去認認真真的看這個世界在陳舊黑暗的角落裡,被歷史所拼棄的文化遺產,這一一都關係到今日社會向前的發展及命脈。關係到至高的中華文明。和毫不誇大偽劣教訓。我們應該記住,應該宣揚好的,糾正錯的觀念觀點,對自己或他人受意非淺,千萬別當作耳邊風,別以為不那麼重要,這是個問題,關係到一個民族成敗的重要話題。

  文明和邪惡不可混淆,歷史和法律不容侮弄,恰恰是這本書的內容。

  歷經千心萬苦,珍惜一線深情。

讀《山居筆記》有感13

  偶然翻看書架,《山居筆記》映入眼簾,伴著書香,不覺已夕陽西下,不禁感覺有些奇怪,因為我竟然從那些揮灑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許的味道。確切地說應該是透過字裡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或許這就是通常說的所謂心靈上的共鳴吧!

  《山居筆記》以《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以《歷史的暗角》結束,餘秋雨領著我們在一處處山水間瀏覽著歲月的痕跡,在一座座古剎前回味著歷史的興衰,他帶著我們更深刻的去品讀中國那滄桑的歷史。他悲痛地遙望著一個王朝的背影,告訴我們清代的榮辱興衰,從一個避暑山莊讀出了清朝幾代君王的雄才偉略或昏庸無道,興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遙望著一個脆弱的都城,訴說著文明與野蠻,昔日與未來。他又滿懷崇敬的講述著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偉岸與冤屈,瀟灑與悽楚。一切的一切,餘秋雨用他那樸實而又不失華麗的語言,生動且精妙的比喻,緊湊又巧妙的文章佈局向我們講述那中國的沉重、歷史的悠久

  餘秋雨用親身遊歷,切身體驗,為我們探訪了中華文明,他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址和文化現場,然後把驚訝、悲痛、遺憾、感動告訴我們,每一段文字,每一段過往都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不得不歎服餘秋雨先生的見識之廣,領略之深。整本書充斥著他的橫溢的才華與淵博的知識,每一章的內容都填充進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類文學知識等諸多內容。整本書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讓我歎為觀止。

  此外,在閱讀餘秋雨先生在書後寫的答學生問,更是讓我對他徒添一層敬意。有這樣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問:這些年,報刊上有不少對您的評論,有些評論明顯帶有惡意,您為什麼不反駁?——答:有的文章用詞比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個錯誤或疑點。作個比喻,這是包裝粗礪的無價饋贈。你至多隻能說‘惡詞’而不是‘惡意’。”這樣寬宏的心態,這樣容人的大氣,又一次的讓我認識了大師的風範!讓我對這樣一位新時代的文學家肅然起敬。

讀《山居筆記》有感14

  近日翻開在我書櫥中沉睡的《山居筆記》又一次細細的品讀起來。這次閱讀使我受益匪淺,於是先下了這篇讀後感。

  在這本書的開始,餘秋雨老師簡述了他小時候在課堂上的情景,也抒發了他年幼時的愛國之心,但無疑其中夾雜著一些個人情感,我其實並不贊同這個想法。為什麼只有漢族才能統治這個國家呢?試想一下,如果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每個人都以這種心態去面對當權者,那這個社會會怎樣呢?

  我想,無論是什麼人,無論是哪個民族的,只要有這個能力治理好不就可以了麼?我們不能懷著像姓氏正統論那類觀點來對當權者進行主觀的評價,不是麼?一個人是否合適做所謂的人上人並不是取決於他的家世和背景而是看他是否有這能力,在他的統治下人們是否幸福。為什麼我們是漢族的,那些統治者就必須是漢族的呢?漢族的人就一定有這能力麼?其他民族就一定沒有這能力麼?比如說,在巨大的社會災難中迅速開創了“貞觀之治”和“康雍乾盛世”的兩位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都不是漢族人。我們要清楚漢族並不等同於中華!所以,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必須在處理事情時根據客觀依據去評價而不是主觀臆斷。思考時候要冷靜。

  “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長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能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帶,朕皆巡閱,概多損壞,今欲修之,興工勞役,豈能無害百姓?且長城褒數千裡,養兵幾何方能分守?”對於這位不願修築長城的皇帝,我十分佩服。生在這樣一個朝代,怎能不歡喜呢?康熙他另一個聰明之處就是,對於鞏固邊境能做到硬軟結合。硬:對內修德安民;軟:在“木蘭圍場”進行捕獵,這可對北方邊境起到一個威懾作用。所以對待.處理一件事不能只用一種方法,而且,思考時要全面。

  清朝皇帝比明代皇帝更熱愛和精通漢族文化!而且,他對西學也有一番研究。那麼,我們能從這位皇帝身上學到什麼呢?是對一種優秀文化的正確的評價。不因它是一個腐朽的朝代的文化就對它完全否定?是不因自己的國家繁榮昌盛而自以為是而不向其他國家學習?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也應該學會謙虛,虛心求教,虛心納諫。

  一個人當然不可能完美。比如,那位精明的康熙皇帝不也做過一些人讓人一時無法原諒的事,就像文字獄。但是相對於那些明代的“無賴兒郎”(魯迅曾經說明代皇帝是無賴兒郎)來講康熙已經很好了。我們不能因為一個人做錯了一件事就對那個人以及曾經的光榮一起否定。我們怎麼能用如此消極的態度來評價一個人,一件事呢?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以一顆寬容的心來對人對事。人生在世誰能不犯一點錯呢?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是一種境界,善於寬容利人利己。康熙能以寬容的心對那些主張反清復明的人士,這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應該把“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作為寬容的基礎,想人所想,理解之上。

  1929年6月1日,大學者王國維先生在頤和園投水而死。人們都說,他,是死於一種文化,他不會知道按照世界歷史的程序,社會鉅變乃屬必然。一切皆變,只有變是不變的啊!對於那先知識分子,文化變成了他們的生命,他們只有靠生命來擁抱文化。在這個對外開放成為主流的今天,面對外來文化的入侵,我們應該把中華民族文化為基礎,同時吸收國外的優秀文化,並且堅決抵制外來不良文化的入侵。

讀《山居筆記》有感15

  我曾想過要把《山居筆記》中的每一篇文章帶給我的感動都寫下來,有蘇東坡突圍成功的喜悅,有千年庭院日漸沉寂的沉重,有鄉關難尋的迷茫,還有那最震撼人心的遙遠的絕響!

  種種情緒湧上心頭,卻發現這份感動在心頭瀰漫而難以付諸文字。大概這就是餘秋雨先生所說的無言的交流吧。

  細細回想,所謂的一個有文化良知的人到底追求著什麼呢?

  如蘇軾的身上看到了一份純真坦率,在嶽麓書院立言教學的歷代山長用行動向世人表達了一種責任和嚴肅。而遠在他鄉的遊學士子那遙望家鄉方向的目光更多的是依賴和迷惘吧。

  最後的最後,不得不說說那位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巍峨若玉山之將傾的嵇叔夜,那位不顧禮法的嵇叔夜,那位在蘇門山上發出綿綿長嘯的嵇叔夜。歷史上從未有過這般不真實的存在,他純粹得可愛,他代表著那個年代的風度,風姿,風流,風韻,風骨…

  就像一陣風吹過,不留痕跡卻浸入心脾。如此種種,辨不清楚,拋開這些,卻發現心莫名的靜了下來。或許,所謂的文化人格追尋的就是這種內心的安寧?莫道嶺南應不好,此心安處是吾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