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條堅實的路美文摘抄

留下一條堅實的路美文摘抄

  今年初春,我在朋友的畫室裡看到一幅他剛剛創作的油畫:一條狹窄的石徑,穿過山坡上的荒草,蜿蜒地伸向半山腰。一位修路的老人,肩扛著一塊石板,吃力地走在山路上。

  我好奇地問朋友:“你為什麼會創作這樣一幅作品呢?一定是受到了‘愚公移山’故事的啟發吧。”

  朋友微笑著搖了搖頭,然後很認真地告訴我,這是一件完全寫實的作品。隨後,朋友拉著我走到窗戶前,指著前面一座小山對我說:“畫上的故事,就發生在那座小山上。”

  原來,那座小山距朋友所居住的小區不足1000米。小區裡的居民,無論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喜歡到那座小山上晨練。最初,小山上野草茂盛,沒有路。後來,因為上山晨練的人多了,野草被踩平了,便出現了一條羊腸小道。儘管小道的坡勢不是很陡,但終歸是山徑,還是不太好走。尤其是在濃霧或小雨的天氣裡,在這條小道上曾發生過多起老人不慎滑倒的事情。但是,人們還是喜歡到小山上晨練,因為那裡空氣清新。

  後來,有一位剛退休不久的老人在晨練時發現了這個問題。他還發現小山附近有幾大堆修建小區時遺留下來的建築廢料,裡面夾雜著許多石板和水泥塊。只要將它們稍加整理,便可以用來修路。於是,老人便產生了在小山上修條石徑的想法。

  第二天,老人便帶著工具來到山下開始修路。一開始,人們都感到很奇怪,只憑一個人的力量修這條山路那該有多難啊!於是,人們就在背後猜測,老人幹不了幾天就會放棄的。可是,老人這一修就修了將近兩年,風雨無阻。在朋友動筆畫這幅畫的時候,老人已經修了500多米長的山路。

  聽朋友說到這裡,我忽然產生了強烈的想見一下那位老人的念頭。朋友笑著說:“那位老人確實不簡單。自從認識那位老人之後,我也經常到那座小山上散步。除了想看一下老人修路的程序之外,就是想跟他打一個招呼。”

  我和朋友走下樓,朝那座小山走去。遠遠地望去,那條石徑在兩旁荒草的'映襯下,就像一條從半山腰流淌下來的小溪。我已經看到,有一個身影在石徑盡頭忙碌著。

  當我們踏上石徑走近那位修路的老人時,老人正蹲在地上專心地擺弄著一塊石條。朋友搶先開口跟他打招呼。他聽到朋友的聲音,趕緊放下手中的活兒站起身來十分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顯然,他跟我的朋友已經十分熟識了。

  天氣乍暖還寒,我們出門時都穿著厚厚的外衣。可是,老人卻只穿一件薄薄的毛衫。即使這樣,他額頭上仍沁著細細密密的汗水。

  我對老人讚歎道:“這條路是您一個人修的嗎?您真不簡單啊!”

  老人憨厚地笑了笑,眼神裡透出一種孩童般的羞澀,說:“這麼丁點兒事情算啥呢?”

  我繼續問道:“這麼繁重的活兒,您有沒有產生過放棄的念頭?”

  老人坦然地笑道:“這活兒確實不輕快,不過我覺得挺值得的。自從我動手修這條路之後,不但筋骨不疼了,就連感冒也很少發生。這效果,不知比晨練要見效多少倍。再說,那些到這裡晨練的人都跟我成了朋友,好多人經常幫我打一打下手。要不,這條路也不會修得這麼快。”

  我跟老人開玩笑說:“等這條路竣工了,您就用自己的名字來為它命名吧。”

  聽了我的話,老人連連搖頭說:“這就俗了。能讓別人知道這裡有一條好走的小路,來這裡晨練方便就行了。我呢,人老了,還能給大夥兒留下一條小路,心裡挺高興的。”

  當我和朋友提出幫他打一打下手時,老人執意不肯。他告訴我們,中午他們家裡有一位親戚要來串門,他忙完眼前這點兒活兒就準備收工了。或許,是老人不願意給我們添麻煩,故意找出這樣一個藉口。

  辭別老人,當我和朋友踩著略顯粗陋但卻堅實的石徑走下山坡時,我的耳畔一直迴響著老人剛才說過的那句話:“人老了,還能給大夥兒留下一條小路,心裡挺高興的。”

  老人用他善良的胸懷和勤勞的雙手,在世間留下了一條堅實的小路。路雖小,老人的人生情懷卻很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