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年輕人的青春美文

適合年輕人的青春美文

  人生需要正能量,需要勵志的話語激勵我們前行。下面小編帶來的是適合年輕人的青春美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適合年輕人的青春美文1: 你風聲鶴唳,生活就四面楚歌

  人活得擰巴了,日子就水分四去。一截水蘿蔔,從外敗到內,從枯槁走到糟糠,澤潤盡散,便氣象全無。鮮美的日子,其實是一段一段的鮮美心情,氤氳,蒸騰,或者,安靜,散淡。

  生活有時候是這樣,一眼望過去,是平展展的一塊地,等到走過去,發現是個泥坑。心裡是奔著簡單去的,陷進去才發現是複雜。

  凡是抱怨生活的,都是先跟自己過不去。覺得,生活與自己四面為敵。似乎只能往前走,停下來就難受;只能往高走,低一點就恐慌。好多人都沒有了停下來的能力,也失去了甘居人下的淡然。慾望挺大,想法很多,還要生活處處將就著自己。

  你給生活意境,生活才能給你風景。你風聲鶴唳,生活也只好四面楚歌。

  更多的時候,本來衣食無憂,卻還在奔忙,慌亂,周旋,苟且,彷彿自己頂著宇宙,一放手,整個世界就會坍塌。自己把生活攪渾了,然後,一邊抱怨,一邊遙望澄澈。一天到晚,為自我的虛榮買單,還說是被生活所迫。

  生活就在那裡,一動不動,是自己的心在宕動,按捺不住,風起雲湧。等到失敗了,潰散了,又一股腦兒把怨氣撒給生活。

  風雅一杯茶,逍遙一壺酒。即便寄情於茶酒,風也在,雅也有,卻終難見逍遙。素常的一杯茶裡,一壺酒裡,也附加了太多沉重的'東西,金錢,名利,權力,都要在這一片湯色中浮沉。燈紅酒綠,推杯換盞,然後,雞鳴狗盜。當愉悅精神和靈魂的液體裡,也佈下了慾望的天羅地網,就難怪,所有的浮躁和喧囂,都要流轉在人體的血脈裡了。

  不想好好活,自然活不好。無論折騰誰,最終,折損的還是自己。

  當你想著往回走的時候,走不回去了;當你發現燙手的時候,已經放不了手了;當寒意刺骨的時候,已是西風獨自涼。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人生多少風景,終不抵內心的自在和輕鬆。這種醇厚的滋味,其實就是六個字:安靜,乾淨,知足。

  浮華與喧鬧,塵埃般散盡。唯此六字,最得風流。

  適合年輕人的青春美文2:時間,陌生了彼此

  時間長了,不去聯絡,感情真的會變淡。有些人,總是會慢慢的淡出你的世界,慢慢的在你的記憶裡模糊……

  其實人生中,許多的人是應該徹底的忘記,只留下那麼幾個刻骨的足矣;留下那些難忘的點點滴滴,忘記那些薄涼的過程。

  往事又經年,經年又如水,人們總是會在寂寞的時刻撩撥著惆悵的心緒,尋找安放的場所。但是昨日種種已是虛無的雲煙,今日還在寂寥地蹉跎,誰又知道明日會沉淪在哪個闌珊的角落?

  一生中,總會為某個人而洗盡鉛華,雖然往事如風,但風過真的無痕麼? 時光荏苒,紅顏易逝,曾經的好友,也只能隨著歲月的流逝而一個個的漸行遠去……

  委屈了自己,辜負了歲月,等到心灰意冷時,卻忽然發現身邊早已沒有人來傾聽你的委屈。於是,孤獨不再美好,失去了其他人,感到了惶惑不安。終於有一天年華老去、繁華落盡,或許每個人都會像那一枚枚落葉一樣,在趕往秋天的路上漸漸蕭條、逝去……

  適合年輕人的青春美文3:隨和與低調

  隨和,是一種素質,一種文化,一種心態。隨和是淡泊名利時的超然,是曾經滄海後的井然,是狂風暴雨中的坦然。

  隨和不是沒有原則。隨和的人,首先是聰明的人,他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是謙虛的人,他始終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是寬宏大量的人,能夠以謙和的態度對待對方;是沒有貪慾的人,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俗慾望……

  低調,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謙虛謹慎的態度。為人沉斂,胸襟開闊,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懂得欣賞別人,不恃才傲物,把名利得失置之度外,常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

  適合年輕人的青春美文4:君子之道

  一直喜歡“君子”二字,因為它是最能體現中國正道之人的價值取向。

  君子比勇士儒雅,比紳士正義,較之書生少了幾分酸腐之氣,比之英雄少了幾分草莽之氣。君子達可兼濟天下,窮可獨善其身。

  孔孟之道,即是君子之道;可君子之道,卻又不拘泥於孔孟之道。君子之道,在於心繫蒼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為國家,為百姓,文可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武可以投筆從戎,戰死沙場。

  國家安逸時,君子可以退隱山野,泛舟五湖;當國家處於危難時,君子可以慷慨赴死,捨身取義。

  君子之道,在於不事權貴。古往今來,身為君子者,可以入世做事,但始終保持著自己人格的獨立,做到俯仰無愧。

  君子之道,在於藐視金錢,大呼千金散盡還復來;君子所性,大行不加焉,窮居不損焉,人不堪其憂,也不改其樂。

  君子得財,取之有道,廣施天下,無愧己心,恪守禮儀,懂得自制,虛懷若谷,光明磊落。君子之諾,重於泰山,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君子之道,體現著一個真正中國人的靈魂與傲骨,支撐著一個民族的尊嚴與脊樑。做事需先做人,要以君子之道為誡,三修吾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