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談話記錄

學生談話記錄

學生談話記錄1

  作為一名普通老師,我以為不僅有教書的職責,更重要的是育人,讓思想正在形成的中學生養成良好的個人生活學習習慣,樹立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針對班上一名可塑性強,智力教好,但個人習慣不好,自制力教差的學生,在曾經考過很好,但後來一次比一次差,我找他談話,談話過程記錄如下。

  時間:中午

  地點:辦公室

  師:你這段時間學習怎麼樣?

  生:就那樣,還好!

  師:你看你的強項物理這次只考了“43”分,找過原因嗎?

  生:......

  師:俗話說,學無止境,你在物理方面有天賦,但光有天賦,不加後天努力,那天賦資質不就浪費了嗎?若一個人只有天賦但不上學,你說他能直接參加考試並考好嗎?上上次你物理考的很好,只能說明你在那個章節學的好,學得紮實,但我們物理不僅僅只有這一章呀!還有好多呢!你看你前段時間不是下工夫就見效果了嗎?可謂立竿見影,要知道想收穫必須要耕耘。

  生:不好意思}我前段時間沒怎麼下工夫,籃球打多了。

  師:籃球抽時間打打,鍛鍊鍛鍊身體很好,但要注意“度”,看你以前的成績和現在的,給人感覺就象一顆流星,在天空一劃,就消失了,就那麼一下別人會知道你的存在,在那一剎那過後呢,沒人知道。但實際上,你完全可以做一顆恆星,一直髮亮,一直讓別人知道你的存在。可你為什麼選擇前者呢?難道你不願意做恆星,只願做流星?

  生:若有所思}老師我願意做恆星!

  師:恩,好樣的!但只有做恆星的資質和想法沒有行動恐怕也是白搭。

  生:老師,我能做恆星,你看吧,我會一直亮下去的!

  師:好!我也相信,我等著你的好訊息!

  生:放心吧!謝謝你,老師。

學生談話記錄2

  時間:體育課課後 地點:校園操場司令臺旁(無人)

  (在談話中我始終沒有談到他的家庭,因為這是他的“軟肋”,為了維護他的自尊心,我特意不提,教師與學生談話記錄。)

  我:老師讓你留下來是想找你聊聊,你認為自己平時的表現怎樣?

  孫:(手裡拿著籃球,一直在拍,有點不上心。)

  我:不管你以前的表現好與壞,老師現在希望你能認真起來,認真的人才是值得尊重的。其實你很聰明,我們高二了,還有一年多時間就高考了,現在努力還不晚,我們還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未來的命運。只有認真的付出了,將來才能得到回報。像你現在這樣天天打籃球能有什麼前途?能打進NBA?只能是身體得到了鍛鍊,但是光有個好身體,學習不好,前途在哪裡?男孩子應該有責任心,首先要對自己負責,才能對其他的事情負責。希望你能成為一個男子漢,成為有用之才,為自己的前途打下良好的基礎。

  孫:這時雖然沒有說什麼話,但是已經停止了拍球,好像在想寫什麼。

  (我知道我的話對他有所觸動)

  我:那我們現在不要定太高的目標,第一步我們先爭取進步,有什麼困難可以找我,不要管別人學習怎樣,只要我們比自己進步了就行,可不可以?

  孫:沒說什麼,但是行為上我感覺出來他好像接受了。

  效果:在這次談話中,雖然小泉沒有說什麼話,但是從細節上之後我感覺出他有細微的變化,從行為上不一樣了,在我的課上認真了很多。這證明只要耐心一點還是可以起到作用的,再一個作為體育老師,不會讓他覺得很大的壓力,不會產生過多的敵意。

學生談話記錄3

  最近幾周約談了一些學生,一部分是高考時成績較差的,剛剛考入我校或者是單科偏科很厲害的;另一部分是上交了貧困證明和低保證的貧困學生。與每一個學生的談話我都做了記錄,總計85人。

  透過談話教育鼓勵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撇去貧困的自卑心理,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瞭解了一些情況的同時也發現了很多問題,簡單總結如下:

  學習方面:

  一、學習目標不明確 新生來到大學之後,學習目標不明確,基本上是老師和輔導員讓幹嘛就幹嘛,大多數還是很聽話的。另外高中老師的個別言語對學生有一定影響,認為上大學之後不用努力學習的佔大多數。

  二、學習主動性不強。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更沒有涉獵課外知識,多讀課外書籍的想法。就是簡單的上上課,下課後就在寢室逗留,與室友閒談。

  三、自身很多生活習慣不好。 很多學生的高中生活習慣不好,尤其是一些專科生,基本上對於不會的偏科課程聽之任之,破罐子破摔。經常在寢室吸菸,進入網咖。儘管我們對於晚自習要求很嚴,但仍有同學利用白天沒課時間出入網咖,網癮很深。

  貧困生方面:

  目前的貧困生分為三種,

  一種是享受城鎮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低保戶;

  第二種是街道和鄉鎮開具的貧困證明;

  第三種是家庭實際很困難但是沒有任何證明材料的。 貧困原因也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單親家庭,父母一方病逝。家長沒有工作的。這種情況一般都享有低保政策。

  2、父母沒工作,且身體不好,需常年治病的。這種情況一般都想有低保政策或能開具貧困證明。

  3、父母沒工作,或農村耕地較少,今年受災的家庭。這種情況一般都能開具貧困證明。

  4、一個家庭有多個孩子同時讀大學或高中,家庭收入較少者。這種情況一般都能開具貧困證明。

  5、農村家庭,耕地較少。家中有哥哥需要結婚或有爺爺奶奶需要奉養的。這種情況一般不具有貧困證明,但實際情況卻很困難。

  經過與學生面對面的交談,瞭解到了很多新的情況,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但是也存在不足,在談話過程中發現,如果能夠在談話前準備充分些,詳細閱讀學生檔案,制定好溝通的話題,效果會更好!

學生談話記錄4

  談話時間:X月XX日

  談話地點:教室

  師:老師找你是想找你聊聊,你認為自己平時的表現怎樣?

  生:低頭不語。

  師:不管你以前的表現好與壞,老師現在希望你能認真起來,認真的人才是值得尊重的。其實你很聰明,現在來校快一年了,還有一年多時間就實習了,現在努力學習專業還不晚,我們還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未來的命運。只有認真的付出了,將來才能得到回報。學習不好,前途在哪裡?男孩子應該有責任心,首先要對自己負責,才能對其他的事情負責。希望你能成為1個男子漢,成為有用之才,為自己的前途打下良好的基礎。

  生:這時雖然沒有說什麼話,但是已經在認真聽並在思考。

  (我知道我的話對他有所觸動)

  師:那我們現在不要定太高的目標,第1步我們先爭取進步,有什麼困難可以找我,不要管別人學習怎樣,只要我們比自己進步了就行,可不可以?

  生:沒說什麼,但是行為上我感覺出來他好像接受了。

  效果:在這次談話中,雖然曲輝沒有說什麼話,但是從細節上我感覺出他有細微的變化,從行為上不一樣了,在我的課上認真了很多。我佈置的任務他能動手操作,作業能及時交上,這證明只要耐心一點還是可以起到作用的。

學生談話記錄5

  學生:喬佳樂

  情況簡錄:家住城中村,父母均是進城務工人員,工作辛苦,時間較長,沒有時間和孩子交流,孩子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性格乖巧內向,不愛說話。

  談話內容:鼓勵孩子堅持在堅持養成預習習慣

  透過這裡連續三次的模考成績的連續上升,鼓勵孩子堅持下來。

  預習要持之以恆,只有形成良好的習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時應根據化學學科特點、自身情況,靈活安排預習的各項事宜。

  (1)靈活安排預習時間預習時間要在服從學習整體計劃的前提下靈活安排。根據每天的空餘時間,課前預習一般在10分鐘左右,時間多時預習可以充分點,鑽研的深點,放學後可以多搞一點階段預習。

  (2)預習要持之以恆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說:“學習這種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有的同學經過一段時間的預習後,感到學習成績並沒有明顯的提高,就想放棄預習。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學習成績與多種因素相關,只有在搞好預習的同時,要搞好其他學習環節,才能取得滿意的結果。

  (3)要總結出正確的有益自己的預習方法對於九年級沒有養成預習習慣的學生來說。根據自己這學期的預習,總結一下屬於自己的行之有效的預習方法。

  (4)及時提醒自己預習,進行自我監督每個人都有惰性,如果能經常提醒自己、監督自己,並且長期堅持,就會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培養積極、主動、自覺地預習習慣,就是在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每個學生都要重視預習習慣的培養,以便於提高自己的聽課效率。

  (5)克服預習的隨意性有些同學也知道要預習,但在預習時只是把書本隨便翻翻,這樣不但不能收到預習效果,反而會養成馬虎的壞習慣。隨意性還表現為有時間就預習,沒時間就算了。

  高中學生談話記錄2

  學生:李丹丹

  情況簡錄:家住城中村的小姑娘,父母均是進城務工人員,工作辛苦,時間較長,沒有時間和孩子交流,家裡姊妹兩人。經常還要照顧小妹妹,性格開朗活波大方,愛說愛笑。自九年級後,有明顯的學習慾望和動機,但欠賬多,基礎薄弱,壓力大。

  談話內容:減輕孩子的壓力

  心理壓力過大,就會使人產生壓力過度的負面效應焦慮、憂鬱、恐懼和緊張等不良心態,從而損耗人的精力和時間,也會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但我們必須承認,人不能沒有一點兒壓力,適當的壓力,朗使自己進人生活和學習的良性迴圈,使自己發揮出最大的潛能。

  第一。要適應,要有條不紊地、有節奏地生活和學習。

  對於化學學習有壓力時,來找我,我們根據情況一起最後制定月、周、日的具體行動計劃,堅持不懈,一定會有成效的‘,千萬不要再把時間耗費在怨天尤人、胡思亂想上,對自己有一個適當的期望值,這樣就可以減輕壓力。

  第二。要科學分析和正確評價自己。

  考試前,總是會想到上次考試的名次,這次考試能不能把名次往前提,還是會更落後。其實,大可不必為這些事情焦慮,更不要因一次考試成績鎔厲而氣餒。只要我們把精力用在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上,踏踏實實地做對於自己有可行性的事情,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就會體驗到成功,看到希望。我們可以做好計劃不要盲目著急,每次計劃前進五名,到找經驗,沒有不氣餒找原因。變壓力為動力。

  第三。要建立長遠適當的目標。當然,自己在考試前也要有一個基本的目標,但我們也不要把分數高低看得過分重要,只要自己努力去準備,儘量爭取考得好一些,就是我們最切實的目標,分數不是唯一的標準。這就需要我們積極行動,去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如果只是等待積叫苦是無濟於事的不要使壓力積跟過多,而要透過行動使壓力消除,我們應該看到自己天天在進步,任何壓力都可以轉化為動力。我們要把學習的壓力,看做像風霜雨雪那樣普通,像春夏秋冬的變化那麼樣自然,我們就會泰然自若,暢快輕鬆。

  第四。保持輕鬆的心態,不打疲勞戰,提高學習效率,注意預習和複習的重要性。

學生談話記錄6

  這個學期,清明節前和輔導員進行了一次,內容大致有三個方面(以下出現的對話中,我表示本人,輔表示輔導員):

  一、關於經驗

  那次和輔導員的中,一開始輔導員並沒有問我成績上的事,而是讓我聊聊最近的情況,有什麼想法,什麼困惑都可以和他談談,這讓我一下子有很多話特別想和他聊聊。因為其實人在大學兩年,面對很多事情確實有很多困惑。

  我:我是一個特別矛盾的人,很多東西總覺得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好,比如我現在是寢室長,有時候寢室成員之間產生一點誤會,我總覺得身為宿舍長應該要出面調理。但又覺得有些小事情專門去調理反而是把事態嚴重化了,這讓我覺得很矛盾。

  輔:這件事,其實你把它想嚴重了,其實人與人之間成長背景不同,難免會有些分歧誤會,這種小誤會隨著時間會很快過去,我們說的調節都是在當事人自己解決不了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這種事,其實不需要專門的處理。

  我:恩,就是這樣,調節過幾次後,我就發現我的調節並沒有什麼作用,反而人家是自然和好的。

  輔:對啊!不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從這件事中反思產生經驗.下次遇到類似的事不就知道該怎麼辦了嗎?

  二、關於實踐

  輔:有想過以後要從事什麼工作嗎?當老師?

  我:恩,很有可能吧!

  輔:這樣挺好,女孩子做老師是挺不錯的選擇,那有過什麼準備嗎?前一段時間不是有個教師技能大賽挺不錯的,你們去年的班主任就參加過這個比賽。

  我:恩,我聽說了,但是時間正好是星期天,我有家教就沒參加。

  輔:我覺得你們還是要多參加一些這樣的比賽比較好。含金量挺高的,也是一次鍛鍊,你說呢?

  我:恩,是這樣,只是自己有時會分不清側重點,所以錯過了一些鍛鍊的機會。我會記住老師的話的。

  三、關於學習

  輔:這段時間學習怎麼樣呢?

  我:還好吧!就是覺得自己挺笨的,很多東西都聽不懂啊。

  輔:那你題做得多不多?現在好多都是看書挺多,不做題,這樣也光有理論沒有實踐學習也很難提高。

  我:恩,我可能就是這個問題。

  輔:其實你成績還是挺不錯的,不要輕易懷疑自己。多做點題,咱們的.理論知識確實會有些地方比較難,大家都是這樣,好好學就行。

  我:恩,我記住了,謝謝老師。

  以上只是我與輔導員內容的一個簡縮的記錄,並不很完整。那次與輔導員聊了接近一個半小時,輔導員主要告訴了我學會經驗的重要性,學會換位思考的重要性,也給了我一些學習上的建議,多參加實踐活動的建議。讓我覺得獲益匪淺。另外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輔導員經常一忙就忙到顧不上吃飯,老師的認真負責讓我很感動。我想我今後對待工作學習也要拿出這樣的勁頭來。

學生談話記錄7

  我擔任20xx銑工一班《CAXA機械製圖》的教學工作,負責本班第3小組的輔導工作,曲xx是我的主要工作目標。

  學生情況:

  曲xx,20xx銑工一班學生,最大的特點是懶,懶得學習,懶得勞動,懶得動手,懶得寫作業,在校就是在養身體。

  談話記錄一:

  師:老師找你是想找你聊聊,你認為自己平時的表現怎樣?

  生:低頭不語。

  師:不管你以前的表現好與壞,老師現在希望你能認真起來,認真的人才是值得尊重的。其實你很聰明,現在來校快一年了,還有一年多時間就實習了,現在努力學習專業還不晚,我們還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未來的命運。只有認真的付出了,將來才能得到回報。學習不好,前途在哪裡?男孩子應該有責任心,首先要對自己負責,才能對其他的事情負責。希望你能成為1個男子漢,成為有用之才,為自己的前途打下良好的基礎。

  生:這時雖然沒有說什麼話,但是已經在認真聽並在思考。

  (我知道我的話對他有所觸動)

  師:那我們現在不要定太高的目標,第1步我們先爭取進步,有什麼困難可以找我,不要管別人學習怎樣,只要我們比自己進步了就行,可不可以?

  生:沒說什麼,但是行為上我感覺出來他好像接受了。

  效果:在這次談話中,雖然曲xx沒有說什麼話,但是從細節上我感覺出他有細微的變化,從行為上不一樣了,在我的課上認真了很多。我佈置的任務他能動手操作,作業能及時交上,這證明只要耐心一點還是可以起到作用的。

  談話記錄二:

  改變1個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找曲xx談話從來沒有向第3個人透露過,只是想讓他知道有人一直關心他,但是沒有讓他感覺到壓力。

  師:最近學習怎麼樣啊?

  生:可以。

  師:可以是什麼程度啊?

  生:進步了,我上課能聽進老師講課了,每節都有我的收穫。

  師:真的啊!太好了!這證明你努力了,老師真高興,因為我的話你在意了!雖然你沒有表態,但是老師相信你是個有上進心有理想的人。學習進步了,其他方面也要注意啊!其實老師對你好,你的變化其他老師也會發現的。我會一直默默的為你加油的!繼續努力啊!

  生:好的。您放心吧!

  效果:得知他進步了,別提我有多高興了!雖然從成績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隻要有進步就會有希望。原本以為我的話可能不會起作用,但是沒想到我對他的關心他接受了,這說明只要採取適當的方法,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在上課中我並沒有特別對待他,還是一如既往,在表現好時,適當的語言鼓勵,他會知道我一直在關注他。

  談話記錄三:

  有了循序漸進的進步後,我只要讓曲xx知道一直在有人默默的鼓勵他,關心他就行,而且他已經意識到前途的重要性了,只要再適當的鼓勵就會鞏固好效果。

  師:上一星期實習,體會深嗎?

  生:感觸很大,以前不動手做,光看其他同學做,覺得很簡單,真正自己做卻做不出,說明自己眼高手低,以後要多動手鍛鍊自己,力爭專業上1個新臺階。

  師:只要你有目標,不管是什麼,老師都會支援你,這段時間雖然進步很大,那是因為剛開始提高的空間很大,越到最後就越難,要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這樣我們才能把握好心態。只要有信心就一定成功,老師會支援你的。

  效果:這次談話比以往輕鬆了很多,看的出他對我越來越信任了,談話之後我送給他1個帶時間的筆筒,是為了讓他知道時間的重要,特意給他準備的。開始他不要,說不隨便要別人的東西,但是當得知是我對他的鼓勵,他感動的接受了。

  總結:在這幾次談話之後,逐漸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每次我都用尊重,共情和傾聽等方法與他進行談話,不願意回答的絕對不勉強,讓他知道還是有人在關心鼓勵他,一直在默默的支援他。其實開始他的問題很多,對於差生,只要抓住問題的關鍵,採取適當的方式主動去關心他,問題即可迎刃而解。在談話後很多人都發現了他的變化,他變成一名自信、懂事、做事更加積極的陽光男孩!

學生談話記錄8

  案例背景:

  小泉(真實姓名隱去),男,17歲,某高中二年級學生,性格非常叛逆,在上課中總是特立獨行,漠視老師的話,對其很難掌控,語言過於嚴厲,根本不予理睬,好言相勸也只是起到一時效果.起初我以為這位同學是希望別人關注,吸引老師目光來突顯自己.每次上課集合也總是在操場打籃球,讓老師千呼萬喚走過來.後聽說在學農期間有位學生辱罵老師,行為過激.等我一瞭解,原來正是這位小泉.當我聽到這個訊息後,有了想幫助他的想法.雖然沒有底氣,但是我決定試試.

  對學生的基本了

  在有了想幫助小泉的想法後,在課後我找到班主任瞭解他的情況,得知此同學身處離異家庭,父母離異不久,跟隨母親.學習成績年級倒數之列,上課很隨意,老師稍管教就會出於傷人.瞭解到基本情況後我又找了其他任課老師,大都表現出比較失望的表情,說批評過多次都不見效,直接就給小泉定位很難教.在私下我透過同班同學處瞭解,小泉是離異家庭,父親不怎麼管,母親對他也不太關心,缺少家庭的溫暖,但是人很聰明.

  初步分析:

  對於這個時期的男生容易偏執、敵對、適應不良、心理不平衡,“長大未成人”是對他們發展特點的綜合評價.經過多方瞭解小泉情況後,其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心理上得,既然能考上這麼好得高中,證明其實力還是有得,只是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自己不能解決或不願意面對得問題.主要原因也是小泉身處離異家庭,父母都不大關注.老師可能對其採取的方式過於嚴厲.在現代社會中,隨著離婚率的上升,離異家庭對子女心理的負面影響也凸現出來,並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近些年,我國的離婚率呈逐漸上升趨勢,約佔結婚數的10%.父母離異對子女心身健康有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一項有關的研究報告表明:54%離異家庭的孩子在情緒和情感方面存在問題,表現為抑鬱寡歡、心事重重,容易激怒,與同齡孩子關係緊張,甚至自暴自棄,產生心理和行為的偏差.作為體育老師,和其他學科教師有著很大的不同,過多的談論學習上的東西沒多大的效果,我決定採取談話的方式,採用引導、鼓勵的方法.

  時間:體育課課後 地點:校園操場司令臺旁(無人)

  (在談話中我始終沒有談到他的家庭,因為這是他的“軟肋”,為了維護他的自尊心,我特意不提.)

  我:老師讓你留下來是想找你聊聊,你認為自己平時的表現怎樣?

  孫:(手裡拿著籃球,一直在拍,有點不上心.)

  我:不管你以前的表現好與壞,老師現在希望你能認真起來,認真的人才是值得尊重的.其實你很聰明,我們高二了,還有一年多時間就高考了,現在努力還不晚,我們還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未來的命運.只有認真的付出了,將來才能得到回報.像你現在這樣天天打籃球能有什麼前途?能打進NBA?只能是身體得到了鍛鍊,但是光有個好身體,學習不好,前途在哪裡?男孩子應該有責任心,首先要對自己負責,才能對其他的事情負責.希望你能成為一個男子漢,成為有用之才,為自己的前途打下良好的基礎.

  孫:這時雖然沒有說什麼話,但是已經停止了拍球,好像在想寫什麼.

  (我知道我的話對他有所觸動)

  我:那我們現在不要定太高的目標,第一步我們先爭取進步,有什麼困難可以找我,不要管別人學習怎樣,只要我們比自己進步了就行,可不可以?

  孫:沒說什麼,但是行為上我感覺出來他好像接受了.

  效果:在這次談話中,雖然小泉沒有說什麼話,但是從細節上之後我感覺出他有細微的變化,從行為上不一樣了,在我的課上認真了很多.這證明只要耐心一點還是可以起到作用的,再一個作為體育老師,不會讓他覺得很大的壓力,不會產生過多的敵意.

學生談話記錄9

  學生:喬佳樂

  情況簡錄:家住城中村,父母均是進城務工人員,工作辛苦,時間較長,沒有時間和孩子交流,孩子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性格乖巧內向,不愛說話。

  談話內容:

  由於這幾天來透過平時檢查和課前檢查,發現喬佳樂的預習有進步,予以表揚。

  化學作為一門理科課程,它的特點是知識連續性特別強。所以化學課程雖然也可以作及時預習,但集中時間做階段預習、學期預習,學習效率會更高一些。化學課程預習時可採用以下方法:首先,閱讀課文,理解性質、原理、實驗等。性質、原理、實驗、特定的符號等,是學習化學課程的最重要的內容預習時要重點理解,牢牢記住的。其次,掃除絆腳石。化學的知識連續性強,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後面的課程就無法學下去。預習的時候發現學過的概念有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課前搞清楚。最後,試做練習。化學課本上的練習題都是為鞏固所學的知識而出的。用來檢驗自己預習的效果。預習效果好,一般書後所付的習題是可以做出來的。

  我們可以試驗化學從第二章我們周圍的空氣開始,分知識體系進行預習,是分為兩塊,其一,空氣的認識與保護,其二,構成物質的微粒。

學生談話記錄10

  談話時間:20xx年X月XX日

  談話地點:教室

  談話物件:

  談話物件分析:以上這幾個學生在七年級的時候,很喜歡上體育課,課堂表現積極,自從升入八年級後,他們上課總是不認真聽講,課堂技術練習消極,應付。

  談話目的:端正學習體育課的態度,同時重視體育課

  談話要點:

  1、你喜歡體育課嗎?為什麼?

  2、你覺得體育課的學習重要嗎?

  3、那你上課時的表現是怎樣?

  學生認識態度:學生都喜歡體育課,也認識到體育課鍛鍊身體的作用,但是其他課業的繁重讓學生疲憊不堪,到上體育課時光想自由活動,甚至有些學生希望體育課多上自習,來完成文化課老師佈置的大量作業。這反映出一個很嚴重的現實問題,學生注重文化課學習,沒有多餘的時間進行身體鍛鍊,僅有的體育課是他們用來放鬆緊張學習的大腦的,體育課根本沒有起到鍛鍊學生身體的作用。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體育課是用來玩的。

  教師的引導:

  1、正確引導學生認識體育運動的重要性。

  2、讓學生合理分配各學科學習時間,達到各學科均衡發展

學生談話記錄11

  身為一名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工作,我想拉近和學生的心理距離是很重要的,教師的臉要充滿陽光,心理充滿感情。

  今天,我們班的小宇在自然課上隨便說話,擾亂了課堂秩序,結果任課老師因為批評他導致試驗沒有做完。一下課,其他同學紛紛跑來告狀,我當時聽了非常生氣,要是按照以前的做法我會狠狠的批評他。但想來想去,總這樣下去也不行,還是換個方法。過了幾分鐘,上課鈴響了,學生一個個都瞪著眼睛看著我,以為我一定會說說這件事,可我什麼也沒提,照常講課。小宇以為我拿他沒辦法,還顯出一副得意的樣子。下課了,我說了一句:“剛才在自然課上誰擾亂了課堂秩序,請你留下來。”其他同學紛紛離開了教室,唯獨他坐在那裡不動,我走過去問:“你在自然課上幹什麼了?”他小聲的嘟囔著:“老師,我錯了。”聽了這句話,我心裡平靜了許多。於是,我讓他試想一下其他那55名同學因為一個人耽誤了課後的想法、心情。他知道了自己的做法非但影響了課堂秩序,更重要的是影響了自己在同學心目中的形象。接著,我把自己此時的感受和心情告訴了他:“我和你的爸爸媽媽一樣,最不希望聽到的就是別人批評你,說你處處不如人,事事做不好,聽到那些話,我心裡十分難受……”說這些話時我投入了自己的感情,沒想到,一向頑皮的他竟然留下眼淚,哭著對我說:“老師,我知道錯了,其實我也不想總挨批評,但是我也不知為什麼,就是改不了。”聽了他這句發自內心的話,我很感動,我耐心的告訴他:“你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包括老師和同學。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站在他人的角度多想想,大家一定會喜歡你的。”

  透過這件事,他真的有了進步。期末他的學習成績不但在班級中名列前茅,還被同學評選為“進步生”。從中我體會到,對待這樣的個別生,首先要給予的就是尊重,在平等的交流中,讓他感受到老師的愛。

學生談話記錄12

  一、 基本情況

  王XX,男,10歲,小學四年級生,獨子。父母均為農民,大專文化,家庭基本和睦,無老人同住。

  二、 主要問題

  攻擊性行為表現明顯,伴交往不良,學習成績中下。父母主述:孩子在學校經常與同學發生爭執,而且時有動手發生,因此同學關係緊張,很少參加團體性活動,顯得不合群。與老師很疏遠,見到老師不會主動打招呼,並且對老師的批評感到反感,會在課堂上與老師爭執。回到家中,與父母話很少,並且愛發脾氣,不允許他人摸他的頭,即使是親戚們寵愛的表現,也會生氣。因為經常慪氣,所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不喜歡的老師,更不要聽課。作業不會,也不會問老師或父母,也不願意父母管他的功課。因此,學習成績逐日下降。

  三、 分析與診斷

  (一) 有關測試結果

  1. 該兒童的確實存在攻擊性和交往不良傾向;

  2. 該兒童的個性偏外向,有"樂群外向"的特點,與父母所述的"不合群"相矛盾,需具體分析原因;

  3. 該兒童的智力與注意力正常,具有正常的學習能力,成績下降,應著重考慮非智力因素。

  (二) 成長過程

  從小隨父母生活,在幼兒園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溫順,甚至比較膽小,對父母的話很聽。這與父母的性格特點很相似,他們的做人風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經常以息事寧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要與小朋友團結,不可以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開。甚至有時並不是孩子的錯,只要有老師說今天王XX與某個小朋友"搶"玩具(實際上是後者搶前者的,老師也只是習慣性描述罷了),父母就會再次教導:下次別與小朋友搶,給他算了,你再去玩別的。那時候,王XX基本上是個聽話的孩子。

  上了大班後,一次一個小朋友拿繩子去勒王XX的脖子,想牽著他走。王想起媽媽說過:脖子是不可以被隨便勒的,很危險!於是,他反抗了,而且勁很大,一下子搶過了繩子。那個小朋友嚇得跑掉了。據父母稱,自那以後,他開始象變了個人,開始不斷"惹是生非",直至上了小學後,逐漸變成了老師眼裡的"問題兒童"。

  其實,應該說,比起同年齡的孩子,王XX還是讓父母少操了很多心,尤其在學習上。基本上

  這四年來,都是他自己獨立完成作業的,象整理書包之類別的孩子需要父母幫忙的事,他都能自己管好。而且可能是家庭影響,父母都愛看書,所以王XX也非常愛看書,小小年紀,已經將《水滸》、《三國演義》等名著看過了。三年級前,雖然愛打架,但功課還是中上偏優,只是到了四年級,換了個班主任,比較嚴格,經常叫他到辦公室,於是開始反感,不大聽課,成績下降了。

  而且前一週的某節班主任課(數學課)上,明明是他旁邊的中隊長叫他,他才說了一句話,但老師只批評了他,他感到憤憤不平,卻並沒告訴父母,還是父母聽別的同學說的。現在,他脾氣很大,情緒經常很激動,父母問他多了,他就會發火,大喊大叫,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

  (三) 綜合分析與診斷

  該兒童目前要解決的主要有三方面問題:

  攻擊性行為;2.人際關係(師生關係、生生關係及親子關係);3.學習適應性。

  為什麼會有這些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1.攻擊性行為:

  根據兒童的成長經歷,攻擊性行為的產生主要是經驗習得的結果。人的行為都有"趨利避害"的特點,之所以選擇某種行為,主要是這種行為能給當事人帶來某種利益。本案中的"攻擊性行為"的最初形式是"防禦",其核心是"不被傷害",怕小朋友用繩子勒壞了自己而引起的自我保護性反應。當這種行為的結果滿足了個體"免受傷害"這一需要時,就已經在認知上強化了這種行為的合理性;而後又沒有任何的"懲罰"出現,比如:小朋友更厲害的攻擊,老師的不滿等,就再一次證明了這種行為的可行性。"勝利"的體驗比起以往"躲避"等消極反應所帶來的結果要開心得多。因此,小王XX因大班的一次偶然嘗試,將在觀念中形成這樣的推理:受到別的小朋友欺負,不一定要躲開,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武力來保護自己。而且,在"自我保護"的強烈暗示下,往往會對外界資訊過度敏感,以致作出"假想防禦",比如:對別人無意的碰撞,以為是故意的挑釁,因而作出"反抗"。而在他人眼裡,則是一種"攻擊性行為"。

  當行為不斷反覆後,將會變成為一種習慣,甚至成為人格特徵之一,如:攻擊性人格,表現特點即:敏感、多疑、衝動、具破壞性。當然,就王XX的現狀及年齡階段,還根本談不上"攻擊性人格",只能說有攻擊性傾向,也正因此,及時的干預是可以矯正的,否則隨年齡的增長,行為復現率的提高,而使改變難度增大,演變為人格特徵。

  另外,王XX的"攻擊性行為"裡,還有著他特定年齡的意義:一種對"權威"的不滿而發洩在非權威身上,比如:對老師不公正的不滿,不能或不敢直接衝老師宣洩,而指向同學;一種尋求關注的不當方式,因為"攻擊性"而交往不良,少有人理睬,所以乾脆以"攻擊性"尋求注意,尋求理睬。

  2.人際交往問題:

  該兒童的人際交往問題與他的攻擊性行為密切相關。攻擊性行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負",也抱了老師處事不公的怨氣,甚至引起了同學的"注意",但這些行為卻也形成了他在別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動不得、說不得、脾氣大、愛打人、不尊重老師、不團結同學……我們說,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動態變化的過程,交往的基礎是"相互吸引",即喜歡與接納。而面對"攻擊性"的人,誰願意或誰敢輕易接近呢?即使小王的有些行為是暗示"我想跟你們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認同和接受的。

  當然,王XX對班主任老師的不滿,有老師主觀臆斷的責任,需要進一步與老師溝通、澄清,而採取消極的敵對方式,只能更深地強化老師對他的"偏見",更充分地證明了他的"不好",反而進入了一個"惡性迴圈"。

  至於與父母的關係,應該說小王之所以對父母話少,其一是因為他目前的狀況並不理想,學習、人際都存在問題,肯定父母批評、指責,誰喜歡總聽"壞話"呢?其二,仍然要追述其成長經歷,大班前父母的處世教育與大班後"自我拼搏"的結果幾乎相悖。只有孩子認同父母,覺得父母是對的,才會聽話;而也只有父母理解了孩子,才能真正提出可行的建議。而他們之間卻缺乏這種"溝通",孩子認為父母只會批評自己,並不能給自己"保護",父母則認為孩子不懂事,總出狀況。

  3.學習適應性:

  雖然學習退步了,但其有學習基礎,只是發展過程中的適應不良表現。除了以上的行為與人際協調外,主要是對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干預。

  目前,該生所面臨的學習問題主要是如何將情緒與學知識分開,以及給予相應的注意力訓練,提高上課效率,並且這也是促進人際關係的重要方面。一般年齡越小,課堂學習越依賴於對老師的好惡,喜歡這個老師,可能會很專心地聽課,儘可能去表現良好,讓老師喜歡他;反之,則可能不屑一顧,甚至"惡作劇"。因此,必須在認知上明確來學校的目的,在行為上給予積極的建議與指導,兩者結合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攻擊性行為、人際問題、學習問題等之間有著相互影響、相互交織的緊密關係,都有著共同的成長經歷等背景。

  四、諮詢過程(平均1.5小時/次)

  第一次

  目的: 1.瞭解基本情況;2.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3.確定主要問題;4.探尋改變意願;5.進行諮詢分析。

  方法: 晤談、心理測驗

  過程:

  1.填諮詢登記表,詢問基本情況;

  2.兒童做CBCL及CPQ測驗,同時向父母瞭解孩子的成長過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3.確定諮詢主題;

  4.與孩子交談,探尋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改變意願;

  5.將測驗結果反饋父母及孩子,並作出初步問題分析,讓父母與孩子理解"為什麼會這樣"。

  6.留相應諮詢作業:

  (1)"再現"事件:父母與孩子重新討論"老師冤枉"事件,著重讓孩子表達"當時怎麼想,想怎麼做,感覺如何",目的一在於讓孩子宣洩;二在於讓父母學習與演練與孩子的溝通;三可以順勢引導如何更好。

  (2)父母有必要與老師去談一次,讓老師增加對孩子的瞭解,並澄清孩子的"委屈";

  (3)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歡迎的學生。

  第二次

  目的:1. 加深諮詢關係;2.突破"攻擊性"應對策略。

  方法:晤談、仿同法

  過程:

  1. 行為契約法反饋諮詢作業:父母與孩子交流了"委屈"等事件,且母親與班主任老師談了孩子的事,班主任瞭解了"委屈"事件,主動向孩子道了歉,孩子有些不好意思,但上課表現有進步;

  2. 與孩子就"最受歡迎的同學"談"人際交往"問題,找出差異,促進自我覺知;

  3. 初步制定"行為契約",以加強自我控制,並在諮詢室進行演練。

  4. 諮詢作業:

  (1)父母繼續"特意"積極評價:只找孩子的優點,並至少準備10句好話;

  (2)孩子按"行為契約"行事,諸如:不主動打人、不主動罵人、每天早上對著鏡子笑三下、上課"盯"老師、回到家說"我回來了",出門說"我走了"……

  (3)制定反饋表,記錄行為。

  第三次

  目的:1.學會合理評價;2.提高自控力;3.加強親子交流。

  方法:晤談、理情療法、代幣法

  過程:

  1.反饋諮詢作業:"行為契約"完成順利,得到老師表揚,並在某天午餐時有個同學碰了他一下,他也沒有生氣;父母說孩子10好話,讓父母與孩子體驗感受;

  2.進一步分析行為與情緒、人際的關係,強化"合理觀念",並引導對人對事的合理評價,練習評價班主任及父母;

  3.改"行為契約法"為"代幣法",增強親子之間的聯絡。

  4.諮詢作業:

  (1)找班主任老師的3個優點;

  (2)執行"代幣法",以"代幣"量贏得自己願望的滿足,諸如:買某本書、去遊樂場一次、零用錢等等。

  第四次

  目的:1.鞏固諮詢效果;2.發展學習策略;3.增強信心。

  方法:晤談、心理測驗法、認知行為法

  過程:

  1. 反饋作業:完成順利,繼續執行;

  2. 做學習適應性測驗及智商測驗,肯定其學習能力,找出學習策略問題;

  3. 訓練"提問法",以提高課堂效率,將注意力集中在學業上。

  4. 諮詢作業:

  (1)選一門課,每天準備好一個問題,帶入課堂,在課上找答案;

  (2)收集別人對他的"微笑"與"好話";

  (3)父母繼續"代幣"激勵。

  第五次

  目的:

  1.鞏固諮詢效果;2.收束諮詢。

  方法: 晤談

  過程:

  1.反饋作業:評價"提問"應用,調整提問角度;

  2.指出繼續努力的方向:自我監督與控制;

  3.基本結束諮詢。 制定行為目標,加強自我管理能力;

  4.鞏固與父母、老師、同學的關係。

  五、諮詢效果評價

  基本達到預期目標:改善了攻擊性行為,促進了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提高了學習適應性水平。過程較完整,有條理。

學生談話記錄13

  學生:***

  情況簡錄:家住城中村,父母均是進城務工人員,工作辛苦,時間較長,沒有時間和孩子交流,孩子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性格乖巧內向,不愛說話。

  談話內容:

  從孩子的家庭出發,孩子有好好學習的慾望,只是由於基礎的差異及學習習慣和方法的差異導致學生學習成績沒有變化所以沒有學習信心。

  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它能培養我們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有效提高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課前預習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它能明顯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激發你自覺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獲得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從而達到最佳化課堂整體結構以至最佳化課堂細節的作用。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學生透過預習,自己閱讀課文,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並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無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意力,足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有很高的價值。”

  從化學的課時編排特點來看,我們每週四節課,課前預習的量也不是很大,不是每天都要做課前預習,預習時可以從泛讀開始,預習完後和我聊聊這節課的大體情況。 

學生談話記錄14

  時間:5月15日

  地點:辦公室

  學生姓名:陳海

  教師姓名:王昌學

  談心事由:課堂不注意聽課

  談話內容:

  師:最近我發現你上課老是不注意聽課,我想問問是什麼原因,能告訴我嗎? 生:我心裡在想著偷看小說書,是一部神話武打方面的書,從圖書室借來的,可

  能被裡面的情節所吸引,所以,人在課堂心在小說上了。

  師:老師想跟你交流的是,小說能不能看,能看,但上課時間絕不能看,會影響

  文化課的學習;另外看小說一定要有選擇,要多看一些經典名著或關於勵志、勤奮方面的書籍。所以,建議你:一、以後再借書多借些我所說的這方面的書籍看;二、絕不能在上課時看,要合理安排時間,在作業完成好、文化課複習好基礎上可適當看看,可以嗎?

  生:老師,我懂了,以後保證不在課堂上看小說了,也不在借那些武打等方面的書看了,保證按老師要求做。謝謝!

學生談話記錄15

  學生情況:

  曲輝,20xx銑工一班學生,最大的特點是懶,懶得學習,懶得勞動,懶得動手,懶得寫作業,在校就是在養身體。

  談話記錄一:

  師:老師找你是想找你聊聊,你認為自己平時的表現怎樣?

  生:低頭不語。

  師:不管你以前的表現好與壞,老師現在希望你能認真起來,認真的人才是值得尊重的。其實你很聰明,現在來校快一年了,還有一年多時間就實習了,現在努力學習專業還不晚,我們還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未來的命運。只有認真的付出了,將來才能得到回報。學習不好,前途在哪裡?男孩子應該有責任心,首先要對自己負責,才能對其他的事情負責。希望你能成為一個男子漢,成為有用之才,為自己的前途打下良好的基礎。

  生:這時雖然沒有說什麼話,但是已經在認真聽並在思考。

  (我知道我的話對他有所觸動)

  師:那我們現在不要定太高的目標,第一步我們先爭取進步,有什麼困難可以找我,不要管別人學習怎樣,只要我們比自己進步了就行,可不可以?

  生:沒說什麼,但是行為上我感覺出來他好像接受了。

  效果:在這次談話中,雖然曲輝沒有說什麼話,但是從細節上我感覺出他有細微的變化,從行為上不一樣了,在我的課上認真了很多。我佈置的任務他能動手操作,作業能及時交上,這證明只要耐心一點還是可以起到作用的。

  談話記錄二:

  改變一個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找曲輝談話從來沒有向第三個人透露過,只是想讓他知道有人一直關心他,但是沒有讓他感覺到壓力。

  師:最近學習怎麼樣啊?

  生:可以。

  師:可以是什麼程度啊?

  生:進步了,我上課 能聽進老師講課了,每節都有我的收穫。

  師:真的啊!太好了!這證明你努力了,老師真高興,因為我的話你在意了!雖然你沒有表態,但是老師相信你是個有上進心有理想的人。學習進步了,其他方面也要注意啊!其實老師對你好,你的變化其他老師也會發現的。我會一直默默的為你加油的!繼續努力啊!

  生:好的。您放心吧!

  效果:得知他進步了,別提我有多高興了!雖然從成績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隻要有進步就會有希望。原本以為我的話可能不會起作用,但是沒想到我對他的關心他接受了,這說明只要採取適當的方法,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在上課中我並沒有特別對待他,還是一如既往,在表現好時,適當的語言鼓勵,他會知道我一直在關注他。

  談話記錄三:

  有了循序漸進的進步後,我只要讓曲輝知道一直在有人默默的鼓勵他,關心他就行,而且他已經意識到前途的重要性了,只要再適當的鼓勵就會鞏固好效果。

  師:上一週實習,體會深嗎?

  生:感觸很大,以前不動手做,光看其他同學做,覺得很簡單,真正自己做卻做不出,說明自己眼高手低,以後要多動手鍛鍊自己,力爭專業上一個新臺階。

  師:只要你有目標,不管是什麼,老師都會支援你,這段時間雖然進步很大,那是因為剛開始提高的空間很大,越到最後就越難,要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這樣我們才能把握好心態。只要有信心就一定成功,老師會支援你的。

  效果:這次談話比以往輕鬆了很多,看的出他對我越來越信任了,談話之後我送給他一個帶時間的筆筒,是為了讓他知道時間的重要,特意給他準備的。開始他不要,說不隨便要別人的東西,但是當得知是我對他的鼓勵,他感動的接受了。

  總結:在這幾次談話之後,逐漸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每次我都用尊重,共情和傾聽等方法與他進行談話,不願意回答的絕對不勉強,讓他知道還是有人在關心鼓勵他,一直在默默的支援他。其實開始他的問題很多,對於差生,只要抓住問題的關鍵,採取適當的方式主動去關心他,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在談話後很多人都發現了他的變化,他變成一名自信、懂事、做事更加積極的陽光男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