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複習計劃(通用6篇)

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複習計劃(通用6篇)

  複習是學習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大家都經常寫複習計劃吧,複習要穩紮穩打,不要盲目的去複習,每次練習後及時進行反思總結。那麼大家知道複習計劃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複習計劃(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複習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新課程標準為準繩,以教材為依據,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充分利用現有的教材,根據學生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性的複習,同時要面向全體學生,切實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複習,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分學習小組時注重優差搭配,特別注重輔差,適時進行評價,最終使好、中、差不同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複習總目標:

  1、透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理解課本上的科學知識。

  2、透過複習與練習,使學生融會貫通知識點,學會用科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3、查缺補漏,同時學會做題方法。

  4、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做科學實驗的良好習慣。

  學困生:透過科學的複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中等生:透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瞭解、掌握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的看問題、想問題。

  優生:透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瞭解、掌握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的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敢於科學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珍愛生命、欣賞自然、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展。

  三、複習內容及重難點:

  本教材安排了五個單元的內容,分別是《蠶》、《鳳仙花》、《衣服是什麼做的》、《石頭與房子》《電》。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複習重難點:

  1、透過對鳳仙花的學習,知道植物的生長過程,以及植物各部分所起的作用。

  2、透過對蠶的學習,知道動物的生長過程,以及不同生長過程的特點,瞭解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生長過程(包括人)。

  3、學習知道衣服與布料的知識,能解答生活中的科學問題。

  4、學習觀察石頭的特點,明確我們生活中的建築材料。

  5、懂得安全用電的知識,會畫簡單的線路圖。

  四、複習方法及措施

  1、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複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教師要特別關愛。

  2、採取靈活多樣的複習方式,增加學生對複習內容的興趣,正規地、系統地引導學生複習科學知識。

  3、著重進行感觀訓練,讓學生學會有目的、按順序地複習。複習內容以實驗課培養的動手技能為主,鍛鍊他們對知識的應用,從而鞏固所學習的新舊知識。

  4、由於學生有兩極分化現象,再加上學習任務重有些學生對科學課的重視相當不夠。對他們的複習應因材施教,做好系統觀察和定量觀察的指導,讓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學生們的動手操作相結合,並讓學生對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只要能說出理由都給予肯定,給他們信心、給他們動力。

  五、複習時間安排:

  《鳳仙花》

  1課時

  《蠶》

  1課時

  《衣服是什麼做的》

  1課時

  《石頭與房子》

  1課時

  《電》

  1課時

  綜合練習

  2課時

  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複習計劃2

  一、指導思想

  與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充分利用現有的教材,根據學生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性的複習。同時要面向全體學生,切實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複習,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最終是好中差,不同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2、複習目標

  1.透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理解課本上的科學知識。

  2.透過複習練習,使學生融會貫通知識點,學會用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3.查漏補缺,同時學會做題方法。

  4.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做實驗的良好習慣。

  三、複習計劃

  1.複習課本,按單元倒著複習。

  2.背誦課本知識點。

  3.做單元測試卷、期末複習卷。

  四、方法措施

  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複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師生都要特別關愛。認真上好複習課,提高複習效率,精讀精練,加強小組自主交流,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對落後的學生要調查摸底,及時查漏補缺。加強複習時間的過程評價,提高後進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全面和諧發展。

  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複習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以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為重點充分反映我國小學自然學科改革的成果,並積極融入世界科學教育改革的精華。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綱要,在落實知識點的同時更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轉變原來“掌握多少科學知識”的複習教學觀念為“收穫多少資訊與方法”教學觀念,並以是否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為評價複習效率的指標。

  二、複習內容和重點

  這個學期的教材包含四個單元,分別是《植物的生長變化》、《動物的生命週期》、《溫度與水的變化》和《磁鐵》,因此,首先要複習教材1—4單元的基本知識點,幫助學生能把零散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整合,形成比較完整的的知識網路。此外,再進行綜合練習,讓學生能熟悉並能熟練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

  複習重點:

  1、掌握科學的知識,建立科學的概念。

  2、回憶、熟練、掌握各知識點。

  3、熟悉科學試卷的題型。

  三、複習目標

  因為複習課所學的知識內容都是學生已經學過的,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來說缺乏像新授課那樣的新鮮感。但由於學生原先在各節課裡獲得知識是零散的,因此,只是整理自然就成了複習課教學的核心之一,而不同學生已有的知識認構是由差異的,他們對知識的建構的方式也是千差萬別的。透過自主學習,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在這個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進行梳理、整合,溝通內在的聯絡,讓學生親歷知識複習的過程。透過比較、辨析知識之間的聯絡,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網路,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活動的體驗。

  四、複習時間(6月9號------6月25號)

  第一階段 單元複習

  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 2課時

  第二單元《動物的生命週期》 2課時

  第三單元《溫度與水的變化》 2課時

  第四單元《磁鐵》 2課時

  第二階段 綜合練習 4課時

  查漏補缺 2課時

  五、複習方法措施

  (一)認真複習《課堂作業本》、《學習與評價》。

  (二)至少認真翻閱科學書兩次以上,記住其中的實驗(所用材料、實驗方法、實驗現象、實驗結論),還有書中出現的結論性的句子。

  (三)熟悉各單元知識點:

  (四)由於學生有兩極分化的現象,因此對於學生要因材施教,做好系統觀察和定量觀察的指導,讓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學生們的動手操作相結合,並讓學生對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只要能說出理由都給予肯定,給他們信心,給他們動力。

  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複習計劃4

  一、指導思想

  複習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全面而系統地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識的掌握水平,進一步發展能力。複習作為一種引導小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再學習的過程它應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活動過程。在具體實施前必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以增強複習的針對性,提高複習效率。

  二、複習目標

  1、系統地整理知識。實踐表明,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複習中的系統整理,而複習是對所學知識形成一種網路結構。

  2、全面鞏固所學知識。複習的本身是一種重新學習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從掌握水平達到熟練掌握水平。

  3、查漏補缺。學生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問題。所以複習的再學習過程要彌補知識上掌握的缺陷。

  4、進一步提高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複習中應充分體現從“學會”到“會學”的轉化。

  三、方法措施

  1、對於複習內容、過程和時間的計劃安排,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

  2、要注意小學科學知識與中學知識結構上的銜接,適當拓展知識點。

  3、要把握課程標準要求,根據實際需要對計劃的複習內容、過程和時間上做出調整。既要全面學到知識,又要掌握複習知識的深淺程度。

  4、在複習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組織內容,適當滲透,拓展知識面。

  四、複習時間安排

  由於複習是在原有基礎上對已學過的內容進行再學習,所以,學生原有的學習情況直接制約著複習過程的安排。同時,也要根據本班實際複習物件和複習時間來確定複習過程和時間上的安排。結合學生實際,從1月8日進入複習階段,共計6課時,複習時間安排大致如下:

  生活中的食物(一)(1--4課) 1課時

  生活中的'食物(二)(5--7課) 1課時

  飲用水(一)(8--11課) 1課時

  飲用水(二)(12--14課) 1課時

  身邊的玩具(15--18課) 1課時

  家養小動物(19--21課) 1課時

  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複習計劃5

  這個學期時間有些短促,教材講完之後,有些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結構處於雜亂、含糊、無序的狀態,所以在進行期末測驗之前必須對這學期的教學內容進行系統歸類、整理、綜合,幫助和引導學生形成立體的知識結構體系。下面是複習的總體思想和方法:

  一、各個章節之間進行區別比較、分門別類:

  分析知識的意義性質、規律的異同,把各方面的知識像串珍珠一樣連線起來,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知識體系,便於記憶、理解與運用。

  二、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

  對學生知識的缺陷、誤區、理解困難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複習講解。

  三、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

  我先主動的理清知識體系,分層、分類、分項,找出貫穿全冊教材的主線。平時課堂中學生普遍不會的,難理解的,遺漏的重點強調、講解、複習。

  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發動學生歸類分項,發動學生討論,讓學生聯想、發散,主動探索,尋查知識點,讓學生自己形成知識框架。

  五、複習目標:

  1、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科學知識在頭腦中更加紮實、穩固。

  2、能對掌握的科學方法和技能學以致用,為進入四年級的學習奠定基礎。

  3、激發後進生對科學課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

  三年級下冊科學期末複習計劃6

  一、複習目標

  透過複習把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的整理,查漏補缺,使學生對所學的概念、定義和其他科學知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並把各部分知識有機地聯絡起來,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並能融會貫通,綜合應用,全面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的。

  1、透過複習,使學生掌握本學期的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的內容;

  2、透過複習,使後進生能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科學內容;

  3、透過複習,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本學習的科學實驗和方法,並能夠正確的進行操作。

  4、透過複習,使學生明白科學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並且養成熱愛科學學習的興趣和永久學習探究科學的精神。

  二、複習要求與重點

  透過科學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瞭解、掌握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於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的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敢於科學創新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珍愛生命、欣賞自然、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展。

  本次複習具體分為“微小世界”、“物質的變化”、“宇宙”、“環境和我們”四大板塊。

  第一單元、“微小世界”單元,複習用肉眼、放大鏡和顯微鏡的不同觀察方法,瞭解昆蟲、晶體、細胞及微生物的相關內容。

  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單元,世界是有物質構成的,知道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兩種型別,並且還能區別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知道一些典型的物理變化和科學變化。

  第三單元、“宇宙”單元,對月相、環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一定認識,瞭解人類對宇宙的探索,發現越來越多的宇宙奧秘。

  第四單元、“環境和我們”單元,知道垃圾和水汙染的來源、成分和處理方法;認識環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並且能夠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開展環境保護行動。

  三、方法措施

  1、因為我們已經進行了抽考,有些學生會鬆懈下來,所以要特別加強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複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師生都要特別關愛。

  2、認真上好複習課,提高複習效率,精讀精煉,加強小組自主交流,合作學習,取長補短。

  3、加強複習間的過程評價,督緊後進生的複習情況,提高後進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複習成效。

  4、在科學知識的複習過程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複習時間安排

  3.17複習《微小世界》單元知識點概念和練習;

  6.18複習《物質的變化》單元知識點概念和練習;

  6.21複習《宇宙》單元知識點概念和練習;

  6.22複習《環境和我們》單元知識點概念和練習;

  6.23重點科學知識整理;

  6.24重點科學實驗整理,學生默寫實驗過程;

  6.25 綜合內容重點複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