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資訊科技2.0個人研修計劃(通用9篇)

老師資訊科技2.0個人研修計劃(通用9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師資訊科技2.0個人研修計劃(通用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師資訊科技2.0個人研修計劃1

  有幸參加了20xx年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學習。為了能讓本次培訓學習起到真正的實效,真正讓自己獲得一定的進步,我制定了一套研修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透過學習,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培養在資訊科技環境下的教學意識和能力,提升自己的資訊科技教學能力,拓展視野。

  二、研修目標:

  1、透過此次培訓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對資訊科技教育的瞭解。

  2、透過培訓掌握提升自己的資訊科技教育能力,並利用資訊科技教育構建有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

  3、透過培訓能利用資訊科技手段引導學生展開合作、探究的自主合作。培養學生樹立學習的新理念。

  4、透過培訓,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

  三、研修的措施:

  1、積極主動的學習珍惜國培的機會。每天按時學習,保證學習的時間和質量。遵循學習的要求和紀律,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及時完成學習作業。利用平臺積極更各位教授、老師、各位同仁學習交流。

  2、透過理論聯絡實際,在資訊化環境下不斷更新自己教學理念,並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應用資訊科技教學能力,充分利用學校的良好教學條件,掌握白板,投影,錄播等運用能力,提高教育質量。

  3、積極參與研討,積極發言,加強學員之間的互動交流,多寫研修日誌,在反思中完善自己。

  四、研修的內容:

  更新教學理念,最佳化課堂教學。

  老師資訊科技2.0個人研修計劃2

  一、自我分析:

  測評結果,很令人尷尬,一直以為自己的資訊科技能力還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感覺運的很少,參見這次國培,期望自己在利用資訊科技能力方面更上一層樓。環境分析:學校的資訊化環境一般,只有少數班配置了白板,安裝了實物投影儀。這在農村小學中,是比較先進的了,但是資訊化資源庫還沒有建立。

  二、發展總目標:力爭獲得優秀學員,完成此次培訓。

  1、提高應用資訊科技最佳化課堂教學能力。

  2、應用資訊科技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能力。

  3、能熟練的應用移動資訊裝置,推動學校整體資訊化工作的發展。

  三、行動計劃

  實現目標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或挑戰:我深知在教學第一線,教學任務繁重,除了備課,寫教案,批改作業等教學活動都要佔去我很多的時間,在網上培訓,整塊的時間學習,有點困難,但是這我也明白,做為一線教師,更應該努力學習,終身學習,否則跟不上時代的要求,也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對於我來說面臨的困難不僅僅是時間緊,工作繁忙,而切本校的資訊裝置配備不能滿足每個教師學習。抽取零散的時間,我想我也能完成本次培訓任務,很是期待。

  四、實現發展目標的具體途徑:

  1、認真學習國培課程、並及時做好筆記和反思。

  2、加強交流。資訊是需要交流的,在這樣的資訊能力平臺,希望更和我一樣的同事,交流心得,把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或者是在實踐中理解和消化新學習的內容。

  2、我校特崗教師多,他們都是剛剛畢業的大學本科畢業生,他們有非常好的資訊科技基礎,我會多向他們請教。

  3、充分利用和專家、學者交流的機會,多請教、勤溝通,努力完成此次培訓任務,以優異的成績載入自己的人生履歷。

  老師資訊科技2.0個人研修計劃3

  一、自我分析和環境分析

  我現在在資訊科技方面還處在學習和探索中,平時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也是偶爾利用多媒體課件來開展教學,一是受學校現在網路設施和教學條件的限制,使用計算機不很方便,二是獲取網路資訊的渠道還是很難,自己應用網路資源的能力還有待遇提高。近年來,資訊化應用在教學中的優越性越來越凸顯,教師利用資訊化資源開展教學已經越來越普遍,我對於學生的學習指導作用也越來越有優勢,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就是要適應教學的發展,努力拓寬自己的資訊化視野,更新資訊化環境下的教學理念,實現教學個性化與專業化的成長之路。

  二、我的發展目標

  透過本次的培訓學習,我要重新認識資訊科技在傳統教學中發揮的作用,認真研修各門課程,在共建網路技術學習平臺與學習社群的過程中,實現資源共享,提高自己在資訊化教學中的運用能力,利用媒體資源最佳化課堂教學,從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努力使自己成為具備先進資訊科技能力的專業型人才。

  三、所選課程

  《資訊科技支援的教學環節最佳化》3學時,《如何組織合作學習》6學時,《Word工具箱的應用》3學時,《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資訊科技應用》12學時,《中學英語教學中資訊科技應用案例評析》10學時,《簡易多媒體環境下的初中英語教學》8學時。

  四、具體計劃

  1、在培訓中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制定個人研修計劃和選擇必修課與選修課,聽取專家解答釋疑的時間和自己的工作時間會有衝突,與同伴間展開交流,完成並提交一份個人專業成長髮展計劃。

  2、為了實現教師資訊化、專業化的成長目標,我要根據個人學習計劃完成必修課程,結合自身專業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認真思考,在選修課程中進行自主選學,積極參加研修活動,提升自己的資訊科技能力,以促進並最佳化教師課程教學。在學習過程中,我要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寫好學習筆記,及時發表學習心得,深入地學習現代化資訊科技在教學領域的應用,在教學實踐中實踐資訊化在實際中的應用,與同伴構建學習社群,互相借鑑學習取長補短,並不斷反思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與效果,獲得寶貴的經驗,利用網路技術深化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融合,真正提高自己應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的能力。

  老師資訊科技2.0個人研修計劃4

  20xx年10月25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實施意見》。20xx年5月27日,由能力提升工程催化的《全國中小學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標準》釋出。這是規範與引領中小學教師在教育教學和專業發展中有效應用資訊科技的準則,也是能力提升工程頂層設計的一部分。

  20xx年11月3日,在這個寒冷而又溫溼的季節裡,《寧夏“國培計劃(20xx)”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開班了。我有幸參加了培訓學習,這無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學成長上添上一道亮麗的彩虹。為了能讓本次培訓學習起到真正的實效,真正讓自己獲得一定的長進,我以在培訓期間各位專家教授的授課精髓為指導,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導思想

  透過專家教授的講解引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促使自己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研修目標

  1、轉變固有的教育觀念,與新時期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對資訊科技應用在生物教學中應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結合有關資訊科技應用能力,針對生物教學不斷反思和總結,提高自身的專業發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內容

  1、積極學習

  珍惜這次培訓提升機會,認真遵守培訓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項要求,每天擠出時間上網學習,專心聽講,認真聆聽專家報告,並做好必要的記錄。無論專家報告何種風格,都堅持在最快的是時間內調整思路,融入專家講解思路,內化成自身的知識,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

  2、聆聽請教

  對講解中不明白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上網查詢並向同行請教,努力向尋求專家幫助解決。積極參與研修班的各項研討活動,努力向各位學員交流學習,拿出自己的問題請教各位學員,與各位學員共同探討。

  3、反思提升

  每天結合自己在培訓學習中的感受寫出學習心得、研修日誌,發表在班級培訓平臺上,與各位學員共同交流探討不斷提升自己的資訊科技在生物教學中應用能力。

  4、學以致用

  爭取透過學習,在研修結束後寫出研修學習的體會和收穫。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資訊科技提高課堂效率,培養髮展學生能力,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理運用資訊科技,能使傳統與現代教學媒體互相滲透,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

  有老師說,好學才能博學,博學才能讓教學生動有意義。一個教師的認知背景是怎樣的,他的學生的能力就是怎樣的。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認知背景,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歡。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師。希望能得到導師的指導,助我成長!

  老師資訊科技2.0個人研修計劃5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良好的資訊科技學習氛圍是有效教學的前提。學校和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給學生營造好學習資訊科技的大環境。一方面,要儘可能給學生提供學習所需的物質條件,大到校園的整體規劃,小到圖書館、機房和教室的建設,都要考慮到資訊環境的營造;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為出發點,設計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適應的資訊文化環境。

  其次,要營造好學生課堂學習的小環境,教師應在引導學生把握知識體系的基礎上,適當放手,讓學生透過自主探索掌握技術工具的操作方法與應用技巧,在過程中認識和理解相關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師要做好指導和調控,有計劃地讓每個學生親歷與體驗需求分析、方案設計以及方案實施等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鼓勵學生在過程中積極思維、大膽想象、勇於創新。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從教學方法方面入手

  資訊科技課是一門既有趣味又苦澀難學的學科,若是脫離實際講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生會覺得乏味,而且不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那麼,教學的成功與否,教學方法的`選擇和使用是關鍵,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將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可以學習、借鑑其他科目的成功經驗,根據教學需要恰當地採用講解、觀察、討論、參觀、實踐等方法,做到相容幷蓄、取長補短。其次,可以吸收國內外資訊科技教學的成功經驗,在繼承的基礎上大膽改革,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要從教學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物件和條件等,靈活、恰當地選用教學方法,並善於將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任何一種方法和模式的選擇和使用,都應該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內涵的基礎上。譬如,“任務驅動”教學強調讓學生在密切聯絡學習、生活和社會實際的有意義的“任務”情境中,透過完

  成任務來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形成能力、內化倫理。因此,要正確認識任務驅動中“任務”的特定含義,使用中要堅持科學、適度、適當的原則,避免濫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務的情境性、有意義性、可操作性;任務大小要適當、要求應具體,各任務之間還要相互聯絡,形成循序漸進的梯度,組成一個任務鏈,以便學生踏著任務的階梯去建構知識。

  三、處理好教師、學生及教材的關係

  首先,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以學生髮展為本。現代社會的發展、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現代課堂教學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係,傳統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訓導、灌輸,隨意擺佈的教學行為應徹底屏棄。要確認學生是一個有一定生活經驗、認知基礎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會學"個體,是一個獨立構建個體。我們既要重視他的情感過程,同時也要注意到學生的思維過程。

  其次,資訊科技發展飛快,新技術新應用更新非常快。教材中所提到的軟體,市場上已有更新的版本;更好的軟體能使某一應用更方便、實現更好效果。在使用教材時,我們的教師不可能每一個軟體都能講到,因此應教會學生逐類旁通。另一方面具有創造性的教師應使課本上的知識"活"起來,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已有知識對教材進行科學的、藝術的處理。教材往往把知識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看到的是思維的結果——教學結論,而看不到思維活動的過程。教師在使用教材,進行備課時,要認真感悟教材的編寫意圖,思考教材定論以外的"變數",在研究教材編寫意圖中找到教學目標,在"變數"中找到創新點。

  再者,現在一個較普遍的現象是:資訊科技教材,在發下來幾周後,有很多學生就基本上找不到這本書在哪了。這裡既是學生本身的原因,也有教材本身的原因,深層次來說還有資訊科技學科自身的特殊性。在教學中可以安排一些要學生自己看書後進行相關操作的內容,我個人認為,要讓學生學會看書看幫助,以後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更過的是要他們自己透過書籍,資料,線上幫助等獲取。因此,老師的引導還是必要的,教材的引導也是必要的,當學生年齡到了一定的時候,而且知識水平也已經有一定基礎的時候,我們才去引導學生透過看書、看幫助等途徑來獲得新知,這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徵。

  四、關注基礎水平和認知特點差異,鼓勵個性化發展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關注學生、關組學生的發展是這一理念的具體體現。資訊科技課程同樣要以學生髮展為出發點,瞭解學生的不同特點,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

  學生在資訊科技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分化很快,再加上起點水平參差不齊,會給教學帶來諸多不便。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資訊科技學習水平,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個性發展需求等方面的差異,靈活設計與組織教學活動。

  教師可以透過設立多級學習目標和多樣的學習方式,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到合適的內容;教師還應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自主探索空間,鼓勵不同意見和創造性思路的迸發,鼓勵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方式和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水平差異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次教學;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採用補課的方法為其奠定必要的基礎,消除他們對資訊科技的神秘感,增強其學習的信心;也可以採用夥伴教學的方法,變學生的個體差異為資源,讓學生在參與合作中互相學習並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協同完成學習任務;對於少數冒尖的學生,給予專門輔導,使其吃飽吃好,早日成才。

  五、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發展的適應能力

  資訊科技領域寬泛,發展日新月異,光靠學校的有限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從未來來看,資訊科技不僅是學習的物件,更是資訊時代公民進行終身學習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環境。因此,培養高中學生對不斷髮展、變化的資訊科技的適應能力,既是當前教學的需要,也是培養資訊時代公民的需要。

  教師應在認識資訊科技基本特徵、把握資訊科技發展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注重引導學生掌握具有廣泛遷移意義的知識和方法,使其在有效遷移發生的基礎上適應技術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總結和歸納不同工具平臺的使用方法、不同問題解決過程

  的共通之處,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經驗,透過合理的探索,發展完成對新工具和新任務的適應,從而達到利用有效遷移的發生促進學生髮展的目的。

  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合作學習。在給出任務之後,透過組織學生共同研討、分析任務,儘可能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策略與方法。還要引導學生對結果進行評價,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增強對資訊科技發展變化的適應能力。

  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將應用需求與發展變化相聯結,主動適應資訊科技的發展。譬如,每一類新的工具都是為解決某些特定問題而設計的,而這類工具的新版本或更新換代產品,都是為滿足新的需求或提供更有效的方法而設計的。要引導學生在具體工具的使用中認識其優點、發現其不足並提出富有創造性的改進心得,養成主動地適應發展變化的習慣。

  六、不斷提高資訊科技課程老師的資訊素養

  中學資訊科技課程不僅是一門新的學科,而且隨著資訊社會和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這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也在作相應的發展。所以,資訊科技教師必須注意知識的更新,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出新的研究課題,進行科學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學研究水平。中學資訊科技教師肩負著資訊科技教學和教學科研的任務。要完成這樣的任務,必須不斷地學習資訊科技方面的知識,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豐富自己的資訊知識,提高自己的資訊素養,以適應中學資訊科技教學的不斷髮展。

  老師資訊科技2.0個人研修計劃6

  從教育意義上來說,教師也是學生。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這一原則性變化讓我們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以前曾經接觸過資訊教學,但是越接觸越感覺自己在資訊科技能力上的欠缺。一直想提高,卻苦於沒有學習的平臺。

  一、研修計劃:

  1、勤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堅持不懈地學。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多渠道地學。

  2、立足課堂,善於思考,在實踐中探求、感悟。教學工作中進行教學反思,並且要及時反思。反思自己教學理念,反思教學方式,反思教學手段,反思教學的實際成效。

  3、提升業務,樂於動筆,揚長補短。加強基本功的訓練,讓學生聽說讀寫之前,教師的自身業務也要能跟上。

  4、時刻不忘調整心態,始終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工作,面對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要和家長合作。

  二、研修目標

  在教師培訓期間,不斷學習和思考認真,反覆實踐,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學能力,錘鍊專業精神,豐富教學智慧,形成獨特且適合學生教學風格。透過本次學習力爭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

  三、具體措施

  1、積極參加培訓,潛心學習研討,認真參與小組活動,與學校老師,學科帶頭人交流、學習。認真閱讀“研修方案及指南”明確工作坊的相關細則。

  2、嚴格按照學習程序完成各階段的學習研討任務。

  3、所看看教育教學理論書。結合資訊科技學科的特點研讀名家關於資訊科技教學方面的著作。做好讀書筆記。用心聆聽專家講座,寫好隨堂筆記,領悟內涵。

  4、積極與組內外老師們在平臺上交流心得,研討疑難問題。

  5、把研修所得與實際工作有效融合,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6、研修期間,要以打造高效課堂為目標,上一節理念與行為有效融合的公開課。

  7、要再次細讀新課程標準,領悟其精髓,力爭使理念內化於心外現於行。

  9、要不斷學習,將學習作為自己的第一需要。

  10、要不斷反思,將反思作為自己的必修課。

  11、要不斷關注細節,將細節作為一個成功教師的基本視角。

  12、要不斷提升實效,將實效作為自己教學的落腳點。

  研修有時日,學習無止境,我心中有夢想,肩上有責任,所以我會一直行走在這條路上。

  老師資訊科技2.0個人研修計劃7

  希望自己透過網路本次培訓平臺能夠提升自己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彌補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讓學學們喜歡上課,熱愛學習,讓同事們互相促進,提高自己的教育效率。現就評價結果和專家的建議,結合自己的實際,制定這個研修計劃。

  一、自我分析:

  在應用資訊科技最佳化教室教育方面,我的技術素養還不錯。熟練操作多媒體裝置等,瞭解與教育相關的通用軟體和學科軟體的功能和特點,熟練應用,可以透過多種方法獲得數字教育資源,掌握加工、製作和管理數字教育資源的工具和方法。在計劃和準備方面,我們仍然可以找到利用資訊科技解決教學問題的合適點。在組織和管理方面,使每個學生平等接觸技術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鼓勵學生參與教育過程,提高技術素養,發揮技術優勢。但是,在評價和診斷方面有嚴重的不足,如果沒有好好學習評價的標準,在診斷方面就會感到無法著手。在學習和發展方面,積極運用資訊科技促進自我反省和發展意識,掌握專業發展所需的技術手段和方法,提高資訊科技環境下的自主學習能力。

  應用資訊科技改變學習方式:技術素養也不錯。也許是因為自己對各種網路裝置的理解和使用,這幾年的教育改革也改變了觀念。計劃和準備、組織和管理、評價和診斷是嚴重的問題,在發展目標中列出。在學習和發展方面,還是可以有效地參加資訊科技支援下的校本培訓,實現學用結合。

  二、環境分析:

  鄉鎮初中相對落後。無論是裝置還是整體觀念。教育任務也很重。

  發展目標:

  1.在應用資訊科技最佳化課堂教學能力方面,在自身較好的技術素養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學習,強烈理解和執行計劃在準備、組織和管理、學習和發展三個方面,重點理解評價和診斷方面的各項指標,透過這次訓練

  2、應用資訊科技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能力,計劃和準備、組織和管理、評價和診斷三個方面都很受歡迎計劃和準備這個評價列出了6點,組織和管理有5點,評價和診斷有4點,我一個一個地理解,一個地學習,使它們融會貫通,達到優秀。

  3、應用資訊科技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本人透過這次訓練,結合網路和實踐教育中的各種資源,努力在專業水平上大幅度提高。

  三、行動計劃。

  如果說在實現目標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或挑戰,那麼最大的困難可能就是時間問題。但是,時間是海綿裡的水,如果想擠的話,總是有的!

  1、學習必修和選修共17門課程,認真觀看影片,學習文字內容,累計學習時間達到20小時以上。

  2.積極參與BBS討論,積極參與話題討論和交流,與其他老師學習提高。

  3、加入學科所屬研討會,參與研討會內話題討論,積極發言,認真關注他人發表的內容。

  4、經過充分後,完成培訓作業1;在教學實踐中選擇小課題切入,錄製、製作微影片,完成培訓作業2。

  實現發展目標的具體方法和措施:現在珍惜這次訓練的機會,認真聽專家們的影片和講座,做筆記和交流,把學到的理論結合實際教育應用於教室。在生活中多閱讀相關的資訊科技書籍,多花時間鍛鍊各種教育軟體,提高自己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最後給自己一個好祝福:走上新的臺階!

  老師資訊科技2.0個人研修計劃8

  為了提高自己的資訊科技水平和能力,更好地將資訊科技應用於課堂教學,我參加了“國家培訓計劃(201x)”——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端培訓專案資訊科技培訓。登陸國家培訓計劃網路培訓平臺後,成功完成了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測評。透過測評,我發現自己的資訊科技能力水平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提高,也打破了以前的一些觀念,尤其是提到一些軟體和專業術語,就更不用說應用和掌握了。所以我想利用好國培計劃的網路培訓平臺,抓住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提高自己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彌補自己課堂教學的缺陷,讓更多的孩子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為此,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次培訓的個人培訓計劃。

  一、培養目標

  1.透過培訓,我們可以合理利用軟體和數字教育資源,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課堂效率。

  2.利用網路教學平臺,可以有效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

  3.利用教師網路研究社群,培養網路學習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為自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具體措施

  1.每天用1-2個小時登入國培計劃網路培訓平臺,在此期間認真完成所有任務和操作

  透過專家教授的講解和指導,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促進自己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三、培養目標

  1.提高自己理解和操作資訊科技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的能力。

  2.能夠結合相關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不斷反思和總結語文教學,提高自己的專業發展能力。

  3.改變固有的教育觀念,與新時期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

  四、訓練方法

  1.傾聽並尋求建議

  對於講解中不理解的問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線上查詢,並向同行請教,儘量尋求專家幫助解決。積極參加研討班的研討班,儘量和學生交流學習,向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和他們討論。

  2.反思與改進

  加強專業培訓,主動關心國內外教育資訊和專業理論,每週至少抽出幾個小時,透過中學資訊科技教學相關刊物、多媒體技術、觀察、聽課、上網等多種渠道學習資訊科技學科的新知識、新技能。

  利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充分利用網路優勢,積極參與網上討論。

  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下,我們應該合理利用軟體和數字教育資源,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利用網路教學平臺,可以有效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

  利用教師網路研究社群,培養網路學習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為自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積極學習

  珍惜這次培訓推廣機會,認真遵守培訓能力推廣專案的要求,每天擠出時間上網學習,認真聽課,認真聽專家報告,做好必要的記錄。無論專家報告的風格如何,我們都堅持在最快的時間內調整思維,整合專家講解思維,內化自己的知識,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

  積極參與教育科研能力培養,樹立教學科研意識,將培訓與教育科研緊密結合,每期至少撰寫一篇教學論文或教學設計,積極參與教育系統組織的教學科研成果徵集活動。

  第三,具體措施

  1.每天登入網路培訓平臺1-2小時,認真完成培訓期間的各項任務和操作。

  2.認真聽專家影片講課,做筆記,理論聯絡實際,提高專業水平。

  3.在培訓期間,我們要與同行進行討論和交流,取長補短,不斷總結和反思,努力讓資訊科技更好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4.多閱讀資訊科技方面的書籍,掌握教學中常用軟體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總之,我決心不斷學習更新,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充實自己的自信,增強自己的理論基礎,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去學習資訊科技,學以致用!

  老師資訊科技2.0個人研修計劃9

  “校本研修”作為一種新的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促進學校自主發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已經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春風,走進了我們的校園,融進了我們的生活。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開放的制度框架,營造了一個學習型的文化氛圍,為教師構建了一個專業發展的自我反思平臺。我個人20xx年的校本研修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透過校本教研,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努力提高我的整體教學水平。

  二、研修目標:

  1、規範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最佳化備課組活動,使自己由學習型向研究型轉變,進而使自己成為新課程實施及推廣的引領者,配合全縣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活動,逐步提高我校教學質量及水平。、不斷進行教學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適合學生特點、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推動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2、積極開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迅速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研究水平。

  3、以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課程改革實驗研究為重點,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目的,以改革課堂教學為突破口。把立足點放在解決教學改革和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切入點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以課程改革實驗研究為重點,以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為目的,以改革課堂教學為突破口。把立足點放在解決教學改革和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切入點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增長點放在促進學校、師生的共同發展上,使教育從傳統教學的“三個中心”(即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向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三個為本”(即以學生為本,以能力發展為本,以自主學習為本)的轉變,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服務,使自己及同伴們轉變成素質優良、能適應社會需求、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好。

  四、具體措施:

  1、注重日常教學常規的紮實與提升。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做好每一次聽課後記錄。學會思考教育問題,積極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師的行為等,從反思中提升教學研究水平。每節公開課後,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和有價值的東西趕快記下來,享受成功,彌補不足。在總結經驗中完善自我。

  2、堅持寫好教育教學隨筆。認真的讀一本有關教育的書籍,並及時反思。

  3、認真參加參與各校教研活動與“小組學習研討”活動,將培訓學習所得,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嘗試,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逐步提高,尋找出一條適合本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爭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4、樹立現代學生觀,學會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相信學生的巨大潛能,並努力去探索發掘;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揚學生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的主體發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5、利用資訊科技手段輔助教學,充分利用網路優勢,積極參與線上研討。

  我對自己的專業水平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決心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豐富自己的文化積澱,充盈自己的底氣,增強自己的理論底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把個人的校本研修工作做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