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課《裝飾畫》教學設計

美術課《裝飾畫》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最佳化。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課《裝飾畫》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課《裝飾畫》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應知:認識黑白裝飾畫的藝術特點和多種表現效果,

  2、應會:嘗試根據生活中的圖片或形象,發現運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創作一副黑白裝飾畫。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黑白裝飾畫的表現特徵和藝術效果。運用點、線、面,不同材料,透過剪、貼、畫等方法創作黑白裝飾畫,感受黑白裝飾畫的美感。

  2、難點:如何將物像進行概括,完成有創意的黑白裝飾畫繪畫。

  三、學習材料:

  1、教具:課件、範畫、靜物、滾輪、油墨。

  2、學具:課前收集圖片、顏料、黑色記號筆、蠟筆、剪刀、雙面膠、單色、彩紙等。

  四、課型:

  欣賞、運用。

  五、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

  巡視課堂。

  學生提前分組。

  為小組間分工合作做好準備。

  結合教材內容,課前佈置問題。

  出示熊貓圖片,以腦筋急轉彎匯入:“熊貓一生當中的兩大願望是什麼?”

  結合老師陳述的條件,學生回答問題。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出黑白畫的獨特魅力。

  黑白畫和彩色畫進行對比。

  用四季做比喻,那麼黑白畫應當屬於冬,象它一樣的純潔,平靜。

  尋找黑白畫中存在的吸引力。

  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交換觀點,培養學生能夠主動動腦筋。

  展示給學生大量的多種風格、多種材料的黑白裝飾畫作品,播放課件。

  對教材中“黑白裝飾是一種顏色透過與紙形成的對比關係創造的富有裝飾性的繪畫”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組織學生討論。

  學生觀看,並展開自討論。

  分析黑白裝飾畫的內容與風格、交流對黑白裝飾畫的個人看法,挑選自己喜愛的作品。

  透過大量的欣賞,引起學生對黑白裝飾畫的興趣。

  展示學生的個性風格。

  請同學說說每副作品的獨特之處?歸納總結黑白裝飾畫有哪些形式。然後教師點評。

  歸納出黑白裝飾畫的幾種形式,一位同學總結,1—2位同學補充自己的意見

  使學生了解黑白裝飾畫有多種表現形式。

  鼓勵學生不斷創新的精神。

  你還能對這副畫提出創新的方法嗎?

  允許補充回答,不能重複。

  暢談自己的構想,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補充,完善構思。選取適當的材料,製作出多種效果的黑白裝飾畫。

  啟發

  學生的創作慾望,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

  幫助學生確定自己喜愛的一種風格。

  鼓勵創新意識。

  學生自由組合。

  按小組創作。

  準備材料、工具;

  分析討論、實施最佳方案;

  確定主體風格;

  培養學生大膽表現自己感受的能力,提倡分組交流的方式。

  教師巡迴指導。練習中,根據學生需要,幫助學生解決一些設計上和技術上的困難,及時展示一些創意好的草圖。有共性問題統一講解,並進行個別輔導,發現好的作品及時展示表揚。

  鼓勵學生獨創意識。

  逐步完善設計,實施製作。

  多材質、多形式的嘗試。

  遇到問題互相探討。提倡交流、合作的方式。

  給學生技術上的支援,幫學生樹立信心,使學生能在練習過程中體會到創作樂趣,提高創作能力。

  透過展示學生的作品,請同學互相談對作品的想法和感受。

  學生談感想,並提出一些問題。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情感表達能力。

  教師小結,透過今天的這一節課,讓我們認識到黑白裝飾畫它的獨特魅力,只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新就能夠設計出更美畫美化我們的生活。

  學會將美術繪畫運用於實踐中。

  總結本節課,並延伸下一節課的.內容。

  六、板書設計:

  板書應力求簡明扼要,突出重點,使學生一目瞭然,我的板書就是這樣設計的。

  黑白裝飾畫的美感

  基本構成要素:點、線、面色彩:黑、白、灰

  黑白畫裝飾畫的表現形式:明度、線條、錯覺、轉換、

  仿影、對比、象徵、和變形等

  美術課《裝飾畫》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透過本課對裝飾化的教學,學習整體觀察方法,對實物的外形和色彩進行概括、提煉,學會誇張的表現方法。

  2、學習裝飾畫的基礎知識和處理色彩關係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學生的概括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外形和色彩的概括和提煉。

  裝飾畫的特點。

  教學難點:

  掌握裝飾畫概括、提煉、誇張的方法。

  作業要求:

  透過勾出、欣賞(或臨摹),掌握物體的基本特徵,再加以變化,畫成一幅有趣的裝飾畫。

  教學用具:

  裝飾畫範畫、顏料、畫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出示兩張作品,一幅寫生景物畫,一幅裝飾景物畫。

  談談兩者畫面不同的風格。

  匯入課題:《變寫生畫為裝飾畫》

  二、欣賞·感受:

  1、《有圓禮帽的靜物》-米爾頓·艾弗裡

  他的作品捨棄了物體形體、明暗、色彩的細部變化,只是概括地勾勒出物體的外形,色彩多作平塗,顯得簡潔、明快,富於裝飾性。

  2、作品《開啟的窗子》有哪些地方與現實生活不一樣?體現了裝飾畫的什麼特點?給了你什麼聯想和感受?

  三、示例:

  教師對照寫生畫進行概括提煉,首先是外形的概括變形,再是色彩的提煉誇張。

  四、動手作:

  透過勾出、欣賞(或臨摹),掌握物體的基本特徵,再加以變化,畫成一幅有趣的裝飾畫。

  五、展示評價。

  美術課《裝飾畫》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瞭解均衡、對比、變化、和諧等形式法則在裝飾畫中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 :學習裝飾畫的構成形式及製作方法。裝飾畫教案

  2、難點:材料 的選擇動作運用。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安定紀律,檢查學具準備情況。

  2、匯入新課

  掛出裝飾畫和一般的寫實的繪畫各一幅,從欣賞兩種不同表現形式的作品,引入裝飾畫這一概念。

  裝飾畫和一般的繪畫不同,主要偏重於表現形式的裝飾性。裝飾畫教案,它常用於裝飾性的壁畫、壁掛、廣告畫等。裝飾畫注重形象的平面化處理,畫面構圖強調均衡、對比、變化、和諧等形式美法則的運用。構圖一般較為單純。色彩亦服從於形式美法則的需要,不拘泥於客觀物件的色彩關係。裝飾畫可利用各種材料的形狀、色彩、肌理等到自然特徵,充分發揮材質的美。

  裝飾畫的造型:

  裝飾畫,要求在對自然物象的觀察、寫生的基礎上,抓住客觀物件的主要特徵,不受自然規律的束縛,運用裝飾手法進行提煉、概括、取捨、誇張裝飾加工,創造出高於生活,富於想象的完美、典型的裝飾形象。

  裝飾畫步驟:

  (一)、構思設計(畫出草圖)

  確定好表現主題,然後根據主題畫出草圖。

  (二)、選擇材料。

  根據草圖和主題去選擇材料。

  (三)、剪貼製作。

  將選擇好的材料,根據草圖剪好形狀,並用膠水粘好。

  作業:

  用舊年曆等材料設計並製作一幅裝飾畫。

  要求:選材恰當,畫面整潔美觀。

  美術課《裝飾畫》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本課為人教版美術第十八冊第四課,初三下學期的內容,學業緊張自不必說,安排教學,以學生興趣和能力為主。在學生積極參與的前提下,注意情境教學、注意作品範例的多元化,注意融會貫通。先是記住美白裝飾畫的定義。即,黑白裝飾畫是用一種顏色透過與紙所形成的對比關係創造的富有裝飾性的繪畫。

  美術教室的擺設、範圖圖例,都應體現課題所應有的藝術美感。教學,貫穿誇張、概括的藝術手法。

  輔導作品製作,強調著明快、簡潔、生動,方法和技巧多樣,體現裝飾性和民間的常見手段,如誇張、變化、新增紋飾,表現獨特創意。

  學情分析:

  學生應該知道,最可貴的是把所看到的,和教師引導的東西化為自己所有,最終不僅僅是完成自己的作品,學習和參與的過程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學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黑白裝飾畫,學生實際深入瞭解的並不多,在大開眼界時,

  在瞭解課題和準備過程中,學生就已經有了創作的苗頭,創作範圍有風景、人物、動植物的黑白裝飾畫。以及將照片改成的黑白裝飾畫,還有純抽象、半抽象的黑白裝飾畫。對於基礎一般的同學,完全可以把所看到的作品改改,成為自己的大作!

  課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認識黑白裝飾畫的藝術特點和多種表現效果,學習黑白畫的概括分類方法。

  能力目標:藝術的再現客觀物體。嘗試根據生活中的圖片或形象,發現運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創作一副黑白裝飾畫。提高學生繪畫表現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審美意識,透過欣賞黑白畫,使學生感受黑白畫的構成美,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和創造美的熱情。

  教學重點:認識黑白裝飾畫的表現特徵和藝術效果。運用點、線、面,不同材料,透過剪、貼、畫等方法創作黑白裝飾畫。

  教學難點:如何將物像進行概括,完成有創意的黑白裝飾畫繪畫。

  學習材料:

  1、教具:課件、範畫、靜物、滾輪、油墨。

  2、學具:課前收集圖片、顏料、黑色記號筆、蠟筆、剪刀、雙面膠、單色、彩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用具

  二、匯入新課:教室(畫室)兩面牆分別設計黑白作品和色彩作品的氛圍。

  (黑白和色彩的對比)

  今天教室佈置的兩面牆,作品明顯有不同,請問區別在哪裡?

  看來不用色彩,我們也能創作有黑白特色效果的作品來。

  (把色彩部分的展板翻轉,後面更多的黑白裝飾畫展示出來。)

  出示黑白裝飾畫和明暗調子表現的作品:

  分析明暗調子的表現方法。瞭解黑白畫表現方法。

  設問:請同學們說出兩幅畫的區別?

  總結:第一幅是我們學過的明暗調子的表現方法,是表現物體的明暗調子關係和素描關係是寫實的。

  第二幅畫畫面有些誇張、變形、視覺效果更加強烈一些,這就是黑白畫。

  (明暗調子素描和黑白裝飾畫的對比)

  板書課題《黑白灰構成的美感》

  三、講授新課。

  (一)欣賞黑白畫課件

  1、陶罐

  2、中國畫

  3、插圖

  4、利用手繪線條圖象隨意創作的作品而加工的黑白裝飾畫

  5、結合環境有黑白圖樣的{如2009年7月22日上午全食(日偏食)}現象,聯絡起黑白畫的裝飾趣味。

  6、結合範例,早點提出本課的作業要求,以使學生做好心理準備和注意事項。

  (二)結合作品分析。

  1、黑、白、灰的形成:

  畫面中的黑、白、灰指無彩色和有彩色畫顏色明度所構成的明度等級。這裡黑、白並不單是指的純黑、純白,而是比較而言。黑、白、灰的形成的因素,即調子的歸類概括起來,無非是物象的明暗關係和物象的色相關係。

  黑:深沉、有力、穩健、強烈

  視覺感受 白:醒目、明亮

  灰:使畫面色調柔和、活潑、富於節奏感

  2、黑、白、灰構成的美感

  黑、白、灰經過畫家的巧妙安排和運用,猶如音樂以高音、低音、中音譜成的樂章一樣組成畫面的黑、白、灰結構。同時,在對比的關係中顯出各自的特色和表現作用,互相襯托,構成和諧的節奏,給畫面帶來韻律之美。

  3、黑、白、灰的佈局

  在黑白灰的構成中,“均衡與和諧”十分重要。要使黑、白、灰的佈局和安排畫面上達到感覺協調的目的,既有量的大小,所佔位置多少的比例關係,又有總體的構成關係。完美的畫面應注意感染力,增強藝術效果。

  (三)黑白畫的歸納方法。

  1、觀察構思畫面,不需要同所畫的一模一樣,根據感受將物件誇大、縮小或取其中一部分特寫。

  2、用鉛筆畫出物體的形、比例位置和大體明暗關係。

  3、根據物體固有色和明暗關係,黑白概括組織畫面,將暗、暗灰色塊和物體暗部歸為黑色,將明、半明色和物體明部歸為白色。在畫物體時要整體把握關係,將暗部一起看,明部一起看。動筆只畫黑色部分、明部空白。

  4、豐富畫面,當黑白兩大色調畫好以後,用線條或點將畫面半透明色調豐富起來。避免喧賓奪主。

  四、作業要求:學習課本中的習作,任選一幅加工改動或創作。

  1、注意培養學生對黑白灰構成的認識和理解。

  2、提高學生對物象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學會歸納黑白灰的調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