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人》教學設計
《竹節人》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竹節人》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竹節人》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竹節人》是統編教材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回憶了作者童年時代做竹節人,玩竹節人以及老師沒收竹節人卻也自己玩的情景,表現了童年遊戲的樂趣,表達了兒童的喜悅與滿足,同時也寫出了老師童心未泯的一面,字裡行間流露出簡易的兒時玩具帶來的心靈快樂。本單元是閱讀策略單元,教材在閱讀提示中給學生安排了三個閱讀任務,引導學生體會閱讀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採用的閱讀方法也不同。
二、教學目標:
1.會寫“凜”、“棍”等14個字,會寫“威風凜凜、疙瘩”等17個詞語。
2.能根據不同的閱讀任務,快速讀課文,找到相關內容,再仔細閱讀,達到閱讀的目的。
三、教學重點:
瞭解做竹節人的過程;感受鬥竹節人的快樂;品味生動、幽默的語言。
四、教學難點:
學習有目的地閱讀,完成三個閱讀任務;體會“根據閱讀的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的語文要素。
五、教學準備:課件、學習單、小影片
六、教學課時: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語、明確學習任務
1.今天我們學習第三單元的課文,請翻開單元導語頁,齊讀單元導語。
根據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這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
寫生活體驗,試著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是本單元的習作要素。)
板書課題——竹節人
2.猜一猜課文寫什麼?
(預測、提問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發現策略秘密
1.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圍繞竹節人,課文主要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製作竹節人―—玩竹節人——老師沒收竹節人卻也自己偷偷玩竹節人。
預設:剛才同學們自覺運用了預測、提問等閱讀策略。本單元是閱讀策略單元,它對於課文的學習有哪些要求?
板書:有目的地閱讀
(三)聚焦閱讀任務,分組合作閱讀
1.明確本課的三個閱讀任務。
分組前指導:要完成三個不同的任務,閱讀時關注的內容一樣嗎?採用的閱讀方法一樣嗎?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快速瀏覽課文選擇內容)
2.分發學習單,出示閱讀要求,小組合作完成任務一和任務二。
PPT出示閱讀要求:
(1)速讀全文,找到相關內容。
(2)對照任務,反覆細讀文段。
(3)小組討論,合作完成學習單。
(四)交流閱讀收穫,提升語文素養
任務一竹節人制作指南
1.介紹完成的製作指南,你們是如何閱讀的?主要關注了哪些內容?
預設一:我們小組在完成製作指南時重點關注了第三自然段的內容,透過細細的閱讀、圈畫關鍵詞梳理出了製作指南準備材料和製作步驟部分。
預設二:我們先找到描寫製作過程的段落,對所描寫的內容進行了整理,提煉了製作竹節人的要點。
預設三:我們關注了課文的8.9自然段,知道了竹節人的玩法。
總結:閱讀要仔細,蒐集資訊要全面;閱讀關鍵資訊時,要學會根據需要進行整理。
2.展示、評價優秀作品,指導非連續性文字的寫作。
透過合作學習完成了製作指南,閱讀上有什麼收穫?
為了完成閱讀任務,我們先快速地瀏覽了課文,找到了製作竹節人所對應的段落。對於與任務有關聯的內容,我們進行了細讀,其它內容,我們則進行了略讀。
板書:提取關鍵資訊
任務二品讀樂趣體會情感
1.竹節人這種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樂趣?你們是怎麼讀出來的?
2.關注語言、精讀品味語言。
(1)預設:出示第11-13自然段,師生配合讀出神氣。
孩子們用各種材料裝飾竹節人,給竹節人起上各種名號,把竹節人當成在戰場上廝殺的戰將,寫出了孩子們鬥竹節人的熱情之高,以及竹節人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之多。
(2)預設:出示第17-18自然段,這三個詞常用作武術招式名,形象而生動,突出了招式的威力強大,可見竹節人“戰鬥”的緊張和激烈了。文字烘托了鬥竹節人時緊張而又激烈的場面。
(學生活動:做動作,讀句子,再想像其他有關武術招式的四字詞語,欣賞竹節人打鬥的影片,為影片有感情的配音。)
(3)預設:出示第19自然段,你從那些詞語中感受到樂趣?
讀第18—19自然段,感受場面之熱鬧。
預設:抓住關鍵字詞來體會,如“一圈黑腦袋”極言觀戰的人多,反映了觀眾很投入;“攢”的意思是“聚”,表現了同學們圍聚、簇擁的狀態。作者沒有正面描寫“我們”專心入迷的樣子,而是透過側面描寫來烘托,表現出“我們”對鬥竹節人入迷。
總結:聯絡自己的生活實踐,抓住關鍵詞句,想象畫面加深我們的讀書感悟,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閱讀方法。
(板書:抓關鍵詞句)
(五)回顧過程、教師總結。
1.這節課,同學們根據閱讀目的,找到對應的段落,採用合適的閱讀方法進行了閱讀,體會了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完成了玩具製作指南。
2.下節課我們將要完成任務三——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我們應該關注哪些內容呢?採用什麼樣的閱讀方法呢?同學們,下課!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繼續完成任務
1.分組檢查字詞。
別出心裁技高一籌暴露無遺忘乎所以
威風凜凜叱吒風雲大步流星輕手輕腳
黑虎掏心泰山壓頂雙龍搶珠虎視眈眈
2.根據任務,明確內容。
任務三的閱讀任務,要重點關注哪些內容呢?(形成策略意識,採用適當閱讀方法。)
預設: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關注第20―29自然段。
(二)細讀課文,驗證閱讀任務
1.默讀課文,講一個有關這位老師的'故事,要求用上“虎視眈眈”“怒氣衝衝”“忘乎所以”這三個詞語。(出示)
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起因(虎視眈眈)
經過(怒氣衝衝)
結果(忘乎所以)
2.指導故事的梳理。
板書:複述故事
小組內講一講,推薦優秀同學在全班展示。
(三)分享學習經驗,形成策略意識
1.結合課後三個學習夥伴的交流情況,回顧一下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關注了哪些內容,採用了哪些閱讀方法。
2.交流反饋。
預設:任務一,重點關注了課文3~18自然段,提取了關鍵資訊。
預設:任務二,特別關注了“我們”投入地做竹節人、玩竹節人的部分,聚焦關鍵語句和描寫,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預設:圍繞第三個任務,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並關注了老師沒收竹節人的動作、玩竹節人的神態描寫。
小結:同一篇文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採用的閱讀方法等會有所不同。
板書:關注的內容採用的閱讀方法不同
3.實踐運用:讀一篇文章我們可以“有目的地閱讀”。如果是一本書,你覺得可以運用這一策略麼?
預設:有目的地閱讀一本書,我們可以有選擇地跳讀,迅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篇章,短時間翻閱多本書籍。
結束語。
板書設計:9竹節人
有目的地閱讀
製作指南(提取關鍵資訊)
分享樂趣(抓關鍵詞句)
講述故事(複述課文)
《竹節人》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豁、凜”等16個生字,隨文讀準20個難認字,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閱讀策略,完成玩具製作指南,並體會竹節人帶來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預學交流,明確學習要求和起點
1.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課題是《竹節人》
師:同學們在預習課文的時候,你們有沒有發現,今天的課文和平時的精讀課文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開啟課文,看看課的前面的內容和課的後面的內容找一找。誰來說一說?
二、關注導語,明確學習任務
1.發現課文前導語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段話,這段話告訴我們閱讀這篇課文的什麼?——任務
2.理解任務
這三個任務我們應該怎麼來理解呢?任務一是讓我們幹什麼,誰來說一說。
任務一:寫做法和玩法
任務二:體會竹節人給人帶來的樂趣,這裡的傳統玩具是指什麼?
任務三:這裡的“老師”是哪裡的老師呢?
3.從課前的導語中我們瞭解了這三個任務,你還知道了什麼?讀讀前半部分。
——同一篇文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採用的閱讀方法也不同。
三、小組合作,完成任務
1.是的,同一篇文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就不同,採取閱讀方法也不同,這就是有目的的閱讀,是一種閱讀的策略,今天我們就用這種閱讀策略來完成這三個任務。
2.聯絡課後工作列
課後有三位同學也交流了他們的讀法,來看螢幕,再自由讀一讀,想一想他們是怎麼讀的?我們該怎麼讀?
4.小組討論,選擇讀法。
讀完了以後肯定會有所啟發,課前小組已經選擇了想要完成的任務,現在你們打算如何完成任務呢?在小組內討論討論,交流一下,完成學習單。
5.彙報交流
討論好了嗎?該怎麼來完成這三個任務呢?哪個小組來彙報一下?
(有目的,有方法,相信他們有了這樣的策略之後,肯定會非常成功的完成任務)
剛才同學們交流了閱讀方法,大家有沒有發現?要完成這三個任務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這個共同的地方是什麼?
總結方法:瀏覽全文(略讀)——選擇內容——細讀分析
剛才我們快速閱讀瀏覽了全篇文章,選擇了完成任務所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細讀來完成這三個任務。
三、完成任務單,體驗閱讀方法的選擇過程
在正式完成任務之前,我們先想一想,你看,三個任務是不同的,等會咱們彙報的時候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彙報呢?彙報的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有所不同呢?
1.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完成這三個任務,這有三個任務單,請同學們對照任務單上的提示,四人小組合作完成,開始吧!你在完成閱讀任務的時候也要考慮一下用到了哪些閱讀方法?
2.小組彙報交流
同學們,現在請你們來分享一下剛才的學習成果。哪個小組先來。
(1)成果展示
任務一:請兩個小組上前展示。
(2)評價提升,從選擇內容到細讀提煉
有沒有補充,其他同學呢?
聽了他們的介紹,現在你們會不會做竹節人了?他們的任務完成的非常成功,那麼我來採訪一下,你們在寫這個指南的時候,用了什麼閱讀方法?
提取關鍵資訊。
任務二:
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竹節人已經很少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了,想不想瞧一瞧竹節人是怎麼玩的?
這麼有意思的竹節人給大家帶來了哪些樂趣呢?
任務二,哪個小組來彙報
組內還有沒有要補充的?其他同學有沒有要補充的?還有哪些樂趣。
剛才老師聽到了他們用的最多的一個方法,是什麼閱讀方法?
抓住關鍵詞句
四、總結課堂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圍繞本課的三個閱讀任務,關注了《竹節人》這篇課文裡面不同的內容,用了不同的閱讀方法,嘗試了有目的的閱讀,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可以用上這樣的策略進行閱讀,下節課我們再來講講老師的故事。
板書設計:
9竹節人
做、玩 說 瀏覽全文 提取關鍵資訊
樂趣 品、讀 選擇內容
故事 講 細讀分析 圈畫關鍵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