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基本腳位教學設計

傣族基本腳位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傣族基本腳位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學內容:

  1. “三道彎”基本體態

  2. 起伏動律與起伏步

  3. 基本腳位與短句練習

  4.基本手位與腳位組合練習

  職業能力分析:對照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職業能力分析“具有相應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的能力要求,幼兒教師要具備引導幼兒進行舞蹈欣賞及表現的能力,要掌握規範的舞蹈表現方法是以對“美”的感受為基礎的,透過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力與舞蹈表現力,提高學生的肢體協調性,掌握民族舞蹈藝術形象和民族文化知識,學習和創編具有民族舞蹈元素的幼兒舞蹈,以便在日後的幼兒教育事業中能夠進行多方位的創作。

  二、教學背景:

  本課程授課物件是學前教育專業二年級學生,學生們已具備和掌握了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和肢體協調性。在之前單元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已基本瞭解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型,已掌握傣族舞蹈的基本手位,初步感受了傣族舞蹈的三道彎體態,以及優美含蓄的音樂舞蹈風格,為本節課手位與步伐的下肢動作學習奠定了基礎。本單元將學習傣族舞蹈基本腳位內容,體驗傣族舞蹈沉穩安詳步步伐特徵,再與基本手位動作相結合,整體把握傣族舞蹈優美含蓄的風格韻律和富有雕塑感的舞姿造型。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傣族人民生活、勞動、音樂等民族文化知識,理解傣族民俗文化與舞蹈風格之間的聯絡;

  2.知道傣族舞的.腳位、步伐,掌握其動作要領;

  3.掌握傣族舞的三道彎體態與起伏動律。

  能力目標:

  1.能夠把傣族基本腳位與手位動作相結合,上下肢協調一致地進行表演;

  2.能夠表現出傣族舞蹈優美含蓄的舞蹈風格韻律,準備把握三道彎體態與起伏動律。

  素養目標:

  1.養成細緻的觀察力和準確的模仿力;

  2.感受民族舞蹈 “情、韻、美”境界,體驗學習舞蹈的愉悅心情,在舞蹈美與情的融合中陶冶情操;

  3.培養民族的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規範掌握傣族舞蹈的起伏動律與腳位步伐動作。

  教學難點:“三道彎”的基本體態及動作中抻勁與韌勁的體現。

  五、教學理念:

  以能力為本位構建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具備“表演、教學、創編”三位一體的綜合能力。秉承“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情境教學、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索,以“實踐應用取向”為原則凸顯教學內容的“實用、適用、夠用”。在構建立體化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實現“教、學、做”的融會貫通。突出現象直觀教學,增強課程的綜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

  六、教學方法:

  1.任務驅動法:課前課後釋出學習任務,課前學習教學平臺中資料,圖文結合的方式驅動學生掌握動作要領,課後提交舞蹈練習影片,教師評分計入平時成績激勵學生加強課後練習的積極性,訓練學生流暢表演能力。

  2.情境教學法:欣賞傣族經典舞蹈《船歌》,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感受傣族姑娘婀娜的三道彎體態。

  3.示範與講解結合

  4.單一訓練與動作組合相結合

  七、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法:透過小組合作強化學生溝通、合作意識,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2.自主學習法: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培養自主思考、總結意識和能力

  3.觀摩交流法: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透過小組之間互相觀摩學習,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取長補短。

  八、教學環境:

  線下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舞蹈教室

  線上教學環境:超星學習通平臺

  九、教學資源:

  基礎資源:校本教材、課程舞蹈影片、課程舞蹈音訊、課程單元教學設計、多媒體教學課件、考核方案、多元化教學方法、互動教學模式;

  拓展資源:中國大學幕課、各類民族舞蹈教學影片、中國電視舞蹈大賽民族舞影片、各類兒童民族舞影片、幼兒園民族舞蹈表演影片等。

  十、教學過程設計與實施

  教學環節1:傣族舞蹈的體態與動律時間:6分鐘

  教學內容課件展示師生活動教法學法設計意圖

  1.情境教學法:欣賞傣族經典舞蹈《船歌》,創設學習情境,使學生感受傣族姑娘婀娜的三道彎體態;

  2. 小組討論法: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形成傣族舞蹈三道彎體態與起伏動律的因素有哪些。

  3.採用以“看、練”的訓練方法透過老師具體的示範、比喻、講解、對比、模仿練習來體會三道彎體態與起伏動律等動作的形成特點並逐個糾正動作準確位置。

  《船歌》採用大量“三道彎”的體態來表現傣族少女的婀娜多姿,學生透過欣賞影片中唯美的畫面,營造濃郁的民族舞蹈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採用提問方式鞏固知識,並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為下一步更好地掌握和學習動作奠定情感基礎。

  教學環節2:傣族舞蹈基本腳位

  採用示範與講解結合法逐一解決本節課教學重點基本腳位與起伏步,學生自選手位動作與腳位自由組合,進行組合訓練。採用以“看、練”的訓練方法透過老師具體的示範、比喻、講解、對比、模仿練習來掌握基本腳位動作的形成特點並逐個糾正動作準確位置。

  由基本腳位入手,又將靜態的基本腳位與起伏動律相結合轉化為動態的起伏步練習,然後再將動作串聯組合,編排成一個傣族舞蹈腳位組合。教學內容由簡單到複雜,層層遞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習完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型和基本手位的上肢動作基礎上,學習傣族舞蹈腳位與起伏步的下肢動作,上下肢協調配合為下一步進行綜合表演奠定基礎。教學設計難度適中,教學重難點清晰、明確,教學難點基本解決。

  教學方法上主要採用採用以“看、練”的訓練方法透過老師具體的示範、比喻、講解、對比、模仿練習來等方法,匯入階段採用情境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視覺上給予學生直觀感受,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舞蹈風格。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很高。

  透過教學,學生對“三道彎”體態和腳位動作的掌握較好,對手位與腳位相結合的短句動作還不夠流暢,還需要進一步配樂練習以達到流暢表演,更好地詮釋傣族舞蹈優美含蓄之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