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辯論臺》活動設計
《走上辯論臺》活動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透過活動培養學生思辨能力,並獲得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
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敢於發表自己見解的心理品質;
⑶培養學生運用資料來闡述自己觀點的寫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養成耐心傾聽、尊重他人發言的良好的交際習慣。
【重點與難點】
1、透過活動培養學生思辨能力,並獲得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
2、養成耐心傾聽、尊重他人發言的良好的交際習慣;
【教學準備】
課前蒐集資料。
【教學過程】
一、指導與建議
1、三項活動,任選一項,分組進行,教師調控,注意分組大體均衡。
2、提前佈置,讓學生做好充分準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材料準備,實際上就是蒐集、提取依據,形成觀點。這一過程不可輕視,因為蒐集、篩選資料的過程,就是學習過程,也是學習方式和習慣養成的過程。
3、在學生蒐集、篩選資料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充分開發利用校內外學習資源,如圖書館、網路等,還應倡導資源共享,合作學習。
4、三項活動儘管都是討論、辯論,但比較而言還是同中有異,各有側重。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上網,在現代人的業餘生活中漸漸佔有重要地位,成為閒暇娛樂、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學習知識、獲取資訊的重要途徑,但網上也確有寶藏與垃圾並存的情況,教師在這一方面加強引導很有必要。“上網利弊談”,是一項側重於討論的活動,雙方都承認上網有利有弊,但其觀點並不完全一致,根本分歧在“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上。雙方的意見都有道理,只是考察的著眼點不同而導致結論不一。教師在指導這一活動時,要讓雙方充分展開討論,激發雙方把自己的觀點說透,以利於對上網有個全面而理性的認識,進而讓學生在以後的文化生活中正確對待上網。
“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嗎”,儘管也是一項討論活動,但和前一項活動有所不同,這一活動辯論的色彩要濃一些。教師在指導這項活動時,要引導學生拓寬視野,比如,在人文學科中,答案常常是豐富多彩的,而在自然科學中答案有時只有一個,有時也是多種多樣的。要引導學生不能固執己見,僅僅停留在“只有一個”或“不止一個”的堅守上,而要擺出文學藝術中、科學中、生活中的道理,以理服人。這樣才能廣開思路,活躍思維,甲乙雙方都可以從對方論辯中得到啟發。當然,編者所設定的這兩個議題,是有其觀點傾向的,希望透過辯論來突破傳統思維的單向定勢,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求異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
“關於克隆的爭議”,這是關涉到科技發展與道德倫理之間的關係的'討論。正如課文《奇妙的克隆》一文所言,“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關於克隆的爭議”的主題活動,實質上是涉及到科學和道德的兩難問題。因此,要開展好這一活動,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對這門科學(克隆)和由此涉及的道德問題有所瞭解、認識,瞭解什麼是克隆技術,克隆與人類生命有何關係,什麼是倫理道德,倫理道德所堅持的是什麼,克隆在哪些方面涉及倫理道德,等等。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幫助人類逢凶化吉,同時,也有可能招致人類對自我的遺棄,對人類生命倫理、尊嚴的踐踏,“科學是一把雙刃劍”,在這一問題上得到更為突出而深刻的體現。透過討論,除了達到口語訓練、思維訓練的目的外,還應在以下幾個方面給予特別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