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0篇)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範文(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歷史教學設計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又鄭和下西洋和戚繼光抗倭兩部分內容組成。是嶽麓版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17課的內容。本課上承明朝的皇權高度集中,下接清朝專制統治的強化。反映的明朝對外關係的兩個方面:一是友好交往,一個是反侵略的鬥爭。透過此課,可以反映出明朝時的經濟、政治及外交狀況,也可以反映出在中國封建社會的中後期,中國在整個世界的地位及發展趨勢,激發學生的愛國責任心,所以本課在整本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強,有很強的探求慾望,但在思考問題時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全面性還有所欠缺,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學生掌握好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

  教學設計思路:本課教學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引導生識讀《鄭和下西洋路線圖》,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讓生歸納基本史實,培養生歸納歷史事件的能力。讓生分析鄭和下西洋影響和戚繼光勝利的原因,培養生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看圖,瞭解鄭和下西洋的史實及地理知識,要求學生講述小故事,更加深刻的記憶知識點。比較中西方航海,讓生感受鄭和下西洋的規模。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教學重點:

  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的基本史實。

  教學難點:

  如何全面的、辯證的看待鄭和下西洋。

  教學方法:

  講述、比較、討論、講故事、合作探究等方法。

  課時:一課時

  教具:

  多媒體、圖片等。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2

  一、課題背景: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探索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人格,真正體現變“教我學”為“我會學”的新觀念。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勇於探索、大膽創新,實現個性發展,使自身素質最佳化,對現有的教學模式、組織、文化、觀念來一個大的重建。

  二、概念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對教學模式、教學組織、教學觀念來一個巨大的轉變。簡言之,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體,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變“講堂”為“學堂”,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僅獲得知識,而且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合作,使學習不再僅僅為了獲取“分數”,而且在學習中獲得成長的經驗。總之,“學習一生有用的東西”,“教是為了不教”,需要對現有教學方式的一種來一個根本的轉變。

  三、理論依據

  1、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發展的學說高度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在教育中我們需要高揚“人”的旗幟,旗幟鮮明地反對對人的摧殘和人的異化。

  2、人本主義理論。以人為本,以人的發展為本,而不是以分數為本。

  四、研究的目標

  1、改變注入式的教學程式,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

  2、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使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逐漸為教師和學生所接受併成為教學的常態,追求師生共同發展的生態課堂。

  3、使教學變得高效和輕負擔,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使學校和課堂成為學生和教師共同發展的快樂家園。

  五、研究內容

  1、發展性課堂教學的研究。所謂“發展”,就是變化和改變,是發生在學生身上的一系列積極的變化。“發展”是與自身的原有狀況做比較,是縱向比較,而非橫向比較。發展性課堂教學是為學生一生服務的教學,它立足現在,面向未來,讓學生“學習一生有用的東西”。

  2、教學案一體化研究。教學案一體化有利於溝通教與學、講與練、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能夠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從而使“素質”發展有了時間和空間。

  3、基於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的高效教學模式研究。要教學高效,首要在於模式的高效。要積極研究和構建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的高效教學模式。

  六、研究的過程

  1、學習當代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我們認真學習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發展的學說,學習生本教育、發展性課堂的有關理論,學習了葉聖陶先生“教是為了不教”的理論主張,積極開展討論,逐步確立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

  2、先進教學模式的引進和應用。到外地學教取經,積極探索高效教學模式。從集體備課入手,教師相互聽課切磋,積極探索學生自主、積極高效的教學模式。

  3、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方式的探索實踐。在班級中嘗試自主學習基礎上的分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嘗試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為新模式的構建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七、困惑與建議

  1、長期注入式的教學使部分教師和學生的觀念逐漸固化,新的教學模式和觀念在部分教師和學生的心中很難紮根,任務還很艱鉅。

  2、老師個體的探索終究力量有限,要形成合力尚須全體教師合力探索,如此方能攻堅克難,取得成效。

  3、“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關係如何處理,尚須認真探索。仰望“素質教育”的星空,但面對的是功利教育“分數至上”的現實。如何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能夠在“應試”上不輸,需要一個高效的應對模式。

  八、研究物件

  林州市臨淇鎮第一初級中學的全體學生。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一、瞭解孫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動;掌握同盟會的革命綱領和武昌起義的歷史影響等。

  二、透過觀察想象當年加入同盟會的儀式、武昌起義的緊張情景等插圖,體會三民主義的實際影響以及辛亥革命在民眾中產生的巨大震撼力;理解三民主義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敗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比較同盟會政治綱領與三民主義的聯絡與區別,資產階級革命派與維新派的歷史聯絡與本質區別。

  三、使學生認識到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中華民族的愛國傳統的發揚光大;武昌起義的槍聲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撓革命精神的張揚。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不斷進取的精神,將鼓舞我們完成民族復興大業。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中國同盟會的建立及其綱領,武昌起義和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教學難點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法圖片分析法提問啟發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南京又稱金陵,自古被譽為虎踞龍盤的帝王之地,有詩為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老師就曾經在南京這座美麗的城市裡生活過三年,拍下了許多美麗的照片(ppt展示中山陵巍峨的全貌),在中山陵中葬著的就是被稱為“中華民國國父”的孫中山先生,孫先生做過什麼事呢?有什麼功績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二、新課教學

  1、2分鐘快速閱讀第一子母,完成老師給出的“孫中山建立革命黨”的表格,時間、地點、綱領、性質。ppt展示興中會成立後各地湧現的多個政治團體,思考:處於分散狀態的革命團體對革命形式的進展有何影響?

  師:10多年後,中國同盟會怎樣建立起來?

  師:“三民主義”是從同盟會綱領闡發而來的,兩者之間有哪些相同?有哪些變化?

  小結:兩者沒有實質上的不同,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對原來同盟會的綱領加以闡述和完善而已。這樣的革命綱領適應當時的歷史潮流,符合人民的要求,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已經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成了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後來,就是在三民主義的鼓舞下發生了武昌起義,並取得初步的勝利。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動;說出唐文化對日本的影響;知道玄奘西行、鑑真東渡的史實故事。

  觀察“唐長安城示意圖”,瞭解長安城的城市佈局特點,培養觀察能力、想像能力。

  過程與方法:

  瞭解和收集遣唐使與鑑真東渡、玄奘西行的史料,培養從歷史材料中獲取有效資訊的方法。

  透過列表比較鑑真東渡與玄奘西行的異同,學習用列表歸納整理知識的方法。

  透過觀看長安城的歷史圖片和課文材料,想象唐都長安城中外交流的盛況。培養學生豐富的歷史想象力和創造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鑑真、玄奘頑強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透過本課的學習,認識到唐朝的經濟、文化對日本等國產生了巨大影響,唐朝在頻繁的對外交往中,進一步促進了自身經濟、文化的發展,從而形成對祖國曆史與文化的認同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

  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鑑真東渡等史實,說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難點:

  本課頭緒較多,內容較雜,地名、國名較陌生,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困難。

  本課的地位:

  這節課主要介紹唐代開放與交流的的外交關係。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高峰時期,唐政府推行對外開放政策,使得這一時期中外文化的交流極為繁盛,唐朝的威名遠播四方,出現了自西漢以來中外交往的第二個高潮。學習本課將更加有助於全面完整的瞭解唐朝。

  三、學情分析:

  學生大都看過電視劇《西遊記》或有關通俗讀物,對劇中人物及主要故事情節都很熟悉,學習熱情高漲,很容易進入歷史情境。

  初一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敏捷,有很強的求知慾,但認識能力還不高,仍帶有片面性和表面性。需要教師點撥幫助。

  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以現代學生觀和教學觀為指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弘揚學生個性發展,加強學生間學習的合作性,構建以學生髮展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為內涵的學習體系,強調課堂教學中的民主氣氛,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主動發展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整合學習資源,然後知識遷移,

  鑑於對《標準》的理解和對教材、學生等因素的分析,確定教師在本課的教學方式以啟發、引導為主,課件演示為輔助手段,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的思維由集中到發散到集中;學生的活動形式以情景想象,故事敘述,討論等為主,給學生充分的發散思維空間,培養個性並初步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教師:上網查詢、蒐集、整理有關資料,製作課件。

  學生:收集有關鑑真、玄奘的資料。可以上網查詢,可以看書查詢。

  (二)教學或活動過程

  1、匯入新課

  出示《日本和服圖》和《唐代女俑圖》,讓學生觀察說一說“這兩幅圖片的異同點?這說明了什麼?(目的是啟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自然而然地匯入新課。)

  2、學習新課

  第一目:遣唐使與鑑真東渡。

  主要介紹唐與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和鑑真異域傳道的情況,是本課的重點,我是這樣處理的: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解決如下問題:

  ①什麼是遣唐使?

  ②遣唐使到唐朝交流什麼?

  ③對日本社會有什麼影響?

  這三個問題答案明確,學生在閱讀後能夠自己解決。

  (2)為了使學生對唐代文化對日本的影響產生感性認識,我又設計一道開放性問題,讓學生說一說“在今天的日本,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受唐代的影響?”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出示日本文字、和服、茶道、重陽節登高、菜餚的圖片,使學生在形象直觀的圖片中輕鬆突破重點。

  (3)接著出示《鑑真》的畫片,學生介紹鑑真的生平,教師補充。

  (4)教師用多媒體演示鑑真六次東渡示意圖,引導學生思考:

  ①“鑑真盲目航東海表現了他怎樣的精神?”

  ②“鑑真到日本做了哪些事?”(為了滿足學生的興趣和要求,我引導學生觀看教材《日本唐招提寺圖》並介紹這幅圖,使學生認識鑑真這位友好使者對促進中日文化做出的貢獻。

  第二目:玄奘西行。

  主要介紹玄奘西行求法的情況,是本課重點。我採用播放音樂渲染情境和講故事的方式,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獲取知識。具體步驟:

  (1)播放動畫片《西遊記》的片頭曲,讓學生說一說“這是哪部片子的主題曲?片中的主人公是誰?”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指出《西遊記》是部神話小說,帶有一定的誇張手法,但歷史上確有玄奘西行取經的事情,只是玄奘是一個人和一匹老馬,而不是3個徒弟的。

  (2)出示“玄奘畫像”,請學生介紹玄奘的其人其事,教師補充。

  (3)出示“玄奘西行路線圖”的多媒體課件,教師演示其經過的地方,解釋天竺地理位置,請學生思考:

  ①觀看這個路線圖你有何感想?

  ②玄奘西行有哪些貢獻?

  (4)為了瞭解學生對前兩目的掌握情況,昇華前兩目的教學內容。我又設計一道題:“列表對比鑑真東渡與玄奘西行的異同點,從他們身上你學到了什麼?”

  第三目:國際性大都會長安。

  主要介紹唐朝長安中外交流的盛況城市建築佈局特點。這部分內容課標雖然沒有要求,但它是唐朝中外交流的一個縮影。為此,我採用藉助圖畫再現情境的方式,具體步驟:

  (1)出示“敦煌壁畫中反映長安城中西域各族人”的圖片、“笑入胡姬酒肆中”的圖片。(教師做簡要介紹)。提問“這兩幅圖片說明了什麼?”(瞭解長安不僅是國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國際性大都市。)

  (2)指導學生觀看《長安城示意圖》,讓學生說一說:

  ①長安城分成幾部分?

  ②整體佈局有什麼特點?

  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我又出示了《大明宮復原圖》及《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使學生了解長安城的宏偉。

  (3)再次出示“日本都城平城京”的示意圖,讓學生說一說有哪幾部分構成?與長安城有什麼異同?這說明了什麼?(認識長安城建築佈局對周邊鄰國的城市建築與都城建設產生了深遠影響。)

  3、課堂小結

  我請同學們說說“透過本課的學習,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教師在此基礎進行小結。

  教師總結: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大唐帝國繁榮的經濟,強盛的國勢,對很多國家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出現了開放與交流的盛況。大唐帝國又以匯納百川的博大胸懷,相容幷蓄外來文化的精華,使大唐文明更加輝煌。事實告訴我們只有開放與交流,才會發展與進步。

  4、課堂練習:透過對唐都長安城的學習,結合課文資料,想象唐都長安中外交流的盛況。用30字左右概述。(培養學生想象和概述的能力)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5

  重點:

  美國內戰;德意志統一;明治維新的改革措施和歷史意義

  難點:

  美國內戰前兩種經濟形勢的矛盾;明治維新的社會背景和成功的原因

  教學手段:

  利用地圖、投影儀、計算機等教學裝置,進行形象直觀的教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俄國1861年改革和美國內戰

  一、匯入

  引導學生分析時代特徵,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不斷壯大,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場資產階級的革命和改革如洪水般向世界湧來。

  二、俄國1861年改革:

  一組同學演示:“俄國農奴貧窮的生活”

  主要表現大批農奴被農奴主束縛在土地上,過著貧困生活,沒有自由,隨時被打受虐,甚至降為奴隸。而農奴主卻過著奢侈的生活,為牟取暴利,他們將大批的糧食、原料出口歐洲。導致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所需的勞動力、原料、市場和資金無法解決,遠遠落後於西歐。並舉例說明。

  引導學生分析農奴制這種落後的封建生產方式已成為俄國經濟發展的嚴重阻礙,並陷入了深刻的危機之中。

  二組同學演示:“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戰敗”

  主要表現經濟上的落後導致軍事上的失敗,俄國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國內人民起義不斷。

  一名學生演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上臺講話:“與其等農民自下而上起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農民。”

  引導學生分析沙皇改革的根本原因,投影顯示改革內容。可啟發學生思考:為什麼廢除農奴制“是一次對農奴的‘合法’掠奪?”並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三自然段和有關資料。組織學生探討、評價改革的性質、作用及不徹底性。

  本目小結提問:為何在封建制度最頑固的俄國會出現自上而下的改革,並且取得成功?

  強調俄國改革的力量大於封建勢力。

  三、美國內戰:

  三組同學演示:“美國的領土擴張和西進運動”,出示“美國領土擴張”地圖。

  主要表現美國自獨立後,制定的對外擴張領土的政策、擴張的手段、結果。

  播放錄影:“西進運動”片斷,引導學生客觀評價其歷史作用。

  四組同學演示:“兩種經濟形式的矛盾”

  突出表現美國北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南方的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間的矛盾。

  北方的資本家因為沒有充足的勞動力、原料、國內統一的市場而無法開工。

  南方的種植園主一面在種植園中驅趕成批的奴隸勞動,一面與英國資本家大談生意,竭力把棉花等原料大量運往英國,並從英國大批進口廉價工業品。

  本目為難點,學生不易理解透徹,教師適當補充講解。

  先講明兩種經濟形式的性質、矛盾產生的背景,並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歸納南北雙方的矛盾及矛盾產生的焦點,再進一步分析這些矛盾對美國政治、經濟發展的嚴重影響。最後簡介19世紀上半期廢奴運動的發展和南北兩大階級鬥爭的深入,結合教材兩段資料探討林肯上臺與美國內戰爆發的關係。

  簡介林肯生平,一名學生演示林肯演說的片斷:“選票比子彈更有力量”、“分裂之家不能持久”。

  五組同學利用自制地圖講解內戰經過,包括內戰爆發、初期北方失利、聯邦政府頒佈革命措施扭轉戰局、轉折戰役、南方投降等過程。

  探討兩個法令在戰爭中的作用。

  最後,教師組織學生從戰爭的性質、作用和侷限性分析美國內戰的歷史意義,並客觀地評價林肯其人。

  四、小結

  小結提問:為何資本主義的美國要用革命的方式取得成功?

  強調交戰雙方同是資產階級,實力相當。

  小結全課:透過學習俄國1861年改革和美國內戰,對比資產階級的改革和革命有何異同。引導學生結合時代背景,從目的、方式、內容、作用去思考。

  第二課時德意志和義大利的統一

  課前發放本節預習提綱,由學生填寫相關內容。包括:德意志和義大利統一的歷史條件、過程、特點和歷史意義。課上展開充分討論,探討德意志和義大利統一的異同點。

  一、匯入

  提問:19世紀六七十年代還有哪些國家加入了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大潮?

  二、德意志統一:

  六組同學演示:“德意志統一”

  利用新聞播報形式列舉統一前德意志的政治、經濟狀況。

  思考:“德意志的分裂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給德意志資產階級提出了什麼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德意志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普魯士完成統一的優勢。

  學生演示俾斯麥上臺,發表演說,闡明“鐵血政策”。

  引導學生結合教材的兩個資料分析“鐵血政策”的性質。

  利用地圖簡介普魯士王朝的三次統一戰爭。討論俾斯麥的統一策略對戰爭的作用,注意普法戰爭後期性質的變化。

  最後分析統一的歷史意義,探討德國的強大日後對歐洲、對世界的影響。

  小結提問:俾斯麥在德意志統一中發揮了什麼歷史作用?

  三、義大利統一:

  七組同學演示:“義大利統一”

  展示14、15世紀義大利經濟的發展,文藝復興時文化的繁榮。對比19世紀中期義大利的社會狀況,探討義大利在歷史程序中落後原因。

  最後由學生歸納義大利統一的歷史條件、統一的程序、特點和歷史意義。注意引導學生分析義大利統一的特點、加富爾和加里波第在統一程序中的歷史作用。

  四、小結全課:比較德意志和義大利統一的異同點。

  第三課時日本明治維新

  一、匯入

  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的洪水不但沖垮了歐洲的封建秩序,引起了美洲的起飛,同時也震撼著古老的亞洲。

  二、日本明治維新:

  八組同學演示“日本明治維新”

  結合地圖,展示19世紀中期日本的社會狀況。封建幕府統治的腐朽,經濟發展的落後,人民起義不斷,西方列強的入侵。

  引導學生分析,內憂外患下,封建的幕府統治已成為眾矢之的。注意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闡述明治維新的社會背景。

  幫助學生弄清封建領主經濟的概念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下的幾股新生力量。引導學生把握新的生產關係的產生、發展和社會變革之間的關係。

  結合教材內容分析倒幕派形成的原因、來源,簡介武裝倒幕的過程。

  重點分析明治維新的改革措施和歷史意義。

  結合教材內容先由學生歸納改革的內容,再結合本目幾段資料和插圖引導學生重點分析政治經濟方面的措施。

  然後,透過學生思考,對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其一成一敗的原因。引導學生從社會歷史背景、力量對比、改革的前提、改革的具體內容以及國際環境等方面進行比較。

  最後,關於明治維新的意義,首先應充分肯定它的積極成果,然後再適當地講述它的消極影響;分析時要結合改革的措施。

  三、小結

  19世紀中期是資本主義在全世界大發展的時期。發生於這一時期的日本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是日本從封建社會轉變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極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的國家轉變為資本主義強國的轉折點。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日本的明治維新雖然成功了,但由於這是一次不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日本的封建勢力仍然很強大。隨著其經濟軍事實力的增長,日本很快躋身於世界帝國主義列強行列中,給日本乃至亞洲歷史投下了陰影。

  討論: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有何不同?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6

  一、知識目標

  1.掌握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經濟結構和實行工業化的必要性。

  2.掌握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及取得的成就。

  3.掌握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的誕生過程及其內容和意義。

  二、能力目標

  1.透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2.透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的工業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業化開始起步。

  2.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第一部憲法的頒佈,真正地體現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顯著成就。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和第一部憲法的頒佈。教學難點: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

  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學生閱讀教材匯入框教師由此匯入

  一、第一個五年計劃

  【教師提問】

  閱讀教材18頁—19頁,思考新中國成立之初,經濟上面臨怎樣的局面(背景)(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多媒體出示背景

  (1)1952年主要產品產量表。

  (2)中國、印度、美國的工業的對比表格。

  (3)毛澤東的話語。

  教師歸納背景

  1、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超過歷史水平背景

  2、我國工業水平落後

  【教師提問】=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改變當時的經濟狀況,我國政府制定了什麼

  學生回答: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教師過渡】下面請同學們把課本第二段內容看一下,瞭解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

  [教師要求]請大家把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複述一遍。多媒體展示一五計劃的任務[教師引導]現在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第一個五年計劃為什麼要以發展重工業為主一般來講,應該是先發展輕工業、農業和商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對呀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

  1.當時的國情,中國的工業基礎太薄弱。

  2.受蘇聯發展的影響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所取得的成就。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上相關內容,看一看第一個五年計劃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學生回答]多媒體展示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主要成就。

  思考:動腦筋

  教材第20頁

  [教師引導]對於課本上“動腦筋”欄目中小女孩提出的觀點應該怎樣看待呢我們說,看待任何事物,必須放到當時的環境中去,解放牌汽車也是這樣,我們應當看它誕生的意義和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做出的貢獻,而不能拿它和現在的產品去比。

  [教師過渡]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也加緊進行。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一方面的內容。

  二、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

  【教師提問】

  (1)1954年,在北京召開的會議是什麼。

  (2)這次會議的內容是什麼。

  (3)這次會議上制定的憲法的性質如何。

  【教師提問】同學們透過看書,知道憲法的主要規定是什麼嗎。

  [學生回答]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利屬於人民。

  【教師提問】它的頒佈有什麼歷史意義。

  師生透過討論,總結:由於事先廣泛徵求意見,經過1.5億人民討論,還經過人民代表認真的修改,充分表達了人民的意志,成為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也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瞭解“一五”期間經濟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務(從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2、過程方法目標:閱讀資料聯絡理解利用《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佈示意圖》,說明“一五”期間我國交通運輸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佈特點歸納分析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愛黨情感“一五”計劃的提前超額完成,使我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證明了中共在經濟建設方面“進京趕考”的成績斐然唯物史觀,全國人大的召開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已經基本形成

  二、教學重點

  “一五”計劃的主要任務和1954年憲法的頒佈

  教學難點

  1954年憲法的性質

  三、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一單元學過的線索。

  教師講授:毛澤東和周恩來從西柏坡前往北京“趕考”,已經向全國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但是,由於國民黨的黑暗統治,舊中國的國民經濟處於崩潰邊緣。中國共產黨接過來的是一副爛攤子,經濟底子太薄了。雖然經過三年努力,我們的國民經濟已經超過歷史水平,但跟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差距有多大如何趕上去請同學們閱讀第4課。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第一個五年計劃

  1計劃編制前夕,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什麼特點(仍然屬於落後的農業國,工業水平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而且不如印度。)

  教師過渡講解:為了迅速改變這種狀態,黨中央依據我們國家的實際條件,決定透過政府制定計劃,從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發展重點專案,帶動各行各業全面發展。這就叫做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

  2“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什麼(指導學生閱讀15頁課文,找到相關內容作好標記,然後加以理解記憶:

  a.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

  b.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c.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科技是發展工業的第一生產力,要靠人才來掌握。)

  教師小結、過渡:由於“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符合當時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還得到了當時友好國家蘇聯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及時組織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完成《填圖冊》第7頁第2題的答案。]

  3“一五”計劃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組織學生完成《填圖冊》第6頁第1題第1個小題的答案:

  a.先在課本第17頁或地圖冊第8頁上標註出重要企業、新建鐵路和公路的位置,接著在填圖冊上完成答案。

  b.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組織學生“對號入座”進行“接龍”活動。)

  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佈

  1、這部憲法是什麼時候由什麼機構頒佈的(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憲法的主要規定是什麼(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利屬於人民。)

  3、它的頒佈有什麼歷史意義(由於事先廣泛徵求意見,經過1.5億人民討論,還經過人民代表認真的修改,充分表達了人民的意志,成為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也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透過本課的教堂,學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瞭解張騫通西域、班超經營西域;絲綢之路對中外交往的作用;漢與日本朝鮮交往的史實。透過觀察書中的《張騫通西域路線示意圖》、《絲綢之路示意圖》,

  2.在看圖中引導學生注意圖例的運用、識別地理方位、線路走向等,培養學生使用歷史地圖的技能。

  透過學生設計漢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詔書、結合《張騫出使西域圖》設計情景對話、比較張騫班超共同點等活動鍛鍊學生對歷史材料的分析、整理、歸納技能和運用材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從張騫、班超的經歷可以看出有作為的人都具有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面對困難鍥而不捨的頑強鬥志。教育學生只有有信心、恆心才能取得成功。

  透過秦漢中外交往的史實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國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我們應該為輝煌的中華文明驕傲自豪。

  教學建議

  在本課中反映出的張騫、班固等人的勇於開拓積極進取的精神,表現出對外來物質文明、文化的渴望、相容並收的氣度,反過來,積極的對外交往又促使漢王朝更加強大。透過西域,世界東方的古老中國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區域,正是由於與其他文明區域建立起密切的聯絡,東西方文化進行了廣泛地交流,使中華民族不僅吸收了其他區域文明的許多精華,同時向世界展示了華夏文明的燦爛輝煌。

  兩漢對西域的長期經營擴大了漢朝的疆域和統一。遼闊的疆域首先有利於先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傳播,如第18課中佛教的傳播就是經過西域地區;其次有利於地區的開發;也是我國多民族國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這為後邊教材的北方民族內遷及民族融合的出現埋下伏筆。

  重點分析:

  張騫通西域、班固經營西域從漢朝的初衷來講主要是對抗匈奴。漢對西域的開發和統治始終和匈奴鬥爭的成敗緊密聯絡。不過,從歷史影響看,對西域開發和經營其歷史功績遠遠超出了當時人們的想象。張騫通西域,以及絲綢之路的開通,加強了漢與西域和中亞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絡。隨絲綢之路的擴大這種聯絡越來越密切。

  漢朝在西域統治地位的確立,對形成中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傢俱有重大的意義。從漢武帝到東漢末,經過350年的戰爭、和平,經過經濟文化交往,不僅使漢族統治者認識到西域是漢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當成漢朝的一部分。西域都護的設立標誌今日新疆在歷劃入中國版圖。從此以後,新疆的命運便和祖國的命運聯絡在一起。

  難點分析:

  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為什麼會取名“絲綢之路”,說明什麼?學生肯定會有疑問。絲綢之路的線路也比較複雜,況且本課還有一條《張騫通西域》線路示意圖更容易混淆。

  重點、難點突破方案

  1.鼓勵學生課前蒐集與本課人物事件有關的歷史資料,如新編歷史劇的劇照、歷史人物的圖片、遺蹟,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課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學習的難度。

  2.教師精心設計恰當的問題,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

  3.講張騫時,可讓學生擬寫漢武帝招募人員自願赴大月氏的詔書,包括目的、人才的條件、會遇到的危險等。還可結合書上“張騫出使西域圖”設計一段漢武帝與張騫的對話。

  4.絲綢之路,可放映相關的影視資料或結合地圖設計一條“絲綢之路旅遊線路”

  5.講班超時,鼓勵學生講他的故事。然後,將張騫與班超進行比較。

  教學重點

  張騫和班超出使西域、絲綢之路

  教學難點:

  絲綢之路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匯入:

  出示《漢初疆域》〈漢強大時的疆域〉讓學生比較兩副圖在領土範圍上的不同。為什麼到漢朝中期西漢疆域擴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內容。

  講授新課:

  一、張騫出使西域

  1.漢初的西域

  漢朝玉門關、陽關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鄰的中亞各國,統稱為西域。這裡有三十六國之多。這些國家大多人數很少,最多的烏孫人口是36萬。這裡的居民有的經營農業,有的從事畜牧業、各國語言不同、各自獨立。西漢初年,匈奴勢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國。

  2.張騫出使西域

  提問

  (1)匈奴是如何統治西域各國的?舉例說明。

  (2)西漢初年西漢政權與匈奴關係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對西漢有什麼影響?

  (4)西漢與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貴族在征服西域的過程中,對待當地人民十分殘暴。(舉例說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帶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貴族趕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虜了大月氏國王,取下頭顱做成飲酒的器具。)匈奴貴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強烈憎恨。西漢初年經濟尚未恢復,國力不足,白登之圍後被迫對匈採取和親政策,以避免匈奴的------擾。匈奴控制西域並以此為據點進攻西漢使西漢邊疆不得安寧。匈奴成為西域和西漢共同的威脅。

  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文景之治,西漢在武帝統治時國力雄厚,進入鼎盛時期。漢武帝決定放棄和親政策用武力戰勝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對匈奴統治者無比痛恨的情況就決定派人聯絡大月氏,並和它結盟東西突擊匈奴。可是派誰去呢?漢武帝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決定下詔書招募。(讓學生分組擬寫漢武帝招募人員自願赴大月氏的詔書,包括目的、人才的條件、會遇到的危險等。)

  在這種情況下,張騫應聘。(由學生介紹張騫應聘前的簡單情況。)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看書中《張騫出使西域圖》老師進行講解,然後要求學生髮揮設計一段漢武帝與張騫的對話。(提示:可描寫漢武帝的囑託、勉勵,張騫表示不辱使命等。)

  張騫率領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餘年。雖經歷了種.種困難,但他從未丟棄漢朝的"節"。後來張騫終於率領部屬逃離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來,大月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意東還,再與匈奴為敵。張騫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結果,只好歸國。在歸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內亂,張騫乘機脫身回到長安。(可由學生補充內容)

  張騫這次出行歷時十三年,受盡磨難,但未能完成使命。張騫是不是白去了?(同學回答老師歸納)張騫雖然沒有達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瞭解到西域的地理、特產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瞭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漢朝往來。張騫把這些情況,詳細地報告給漢武帝。為了擴大漢朝的政治影響,與西域各國建立聯絡、交換物產,漢武帝派遣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張騫率領300人組成的使團,訪問諸國,西域各族政權派人跟隨漢使到漢朝答謝,漢朝同西域各國終於建立了友好關係。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進了漢朝和西域經濟文化的交流。(展示漢與西域的物質往來圖)

  3.域督護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漢在西域設定了西域都護。這是西漢派駐西域的總監護,是進行軍事、行政管理的長官,其職責是管理西域事務,保護往來的商旅。這說明我國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漢時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轄,說明新疆已納入中國的版圖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請同學們談談你如何評價張騫?

  答案提示:

  第一:個人品格--具有探險精神,百折不撓的意志,強烈的責任感等。

  第二:歷史影響--溝通了亞洲內陸交通要道,與西域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

  二、絲綢之路

  利用多媒體課件介紹絲綢之路的路線。

  提問:

  (1)為什麼這條商路被稱為"絲綢之路"?

  (2)絲綢之路對中國和世界有哪些影響?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國是最早開始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中國的絲織品迄今仍是中國奉獻給世界人民的最重要產品之一,它流傳廣遠,涵蓋了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種.種貢獻。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經由此路西傳,故此稱作"絲綢之路",簡稱"絲路"。

  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維持,對中西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透過絲綢之路中國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區域建立了聯絡,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

  三、班超經營西域

  到了東漢,西域的形勢發生了變化。漢初匈奴------成南、北匈奴。南匈奴歸順了東漢。北匈奴貴族則經常率領騎兵南下掠奪,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國勒索繁重的賦稅,切斷了西域和東漢的交往。為了恢復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復對西域的管轄,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師形象的講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學生補充。

  2.甘英到達波斯彎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達波斯後,安息人由於擔心中國與大秦直接通商道路開闢後會影響他們傳統的商業利益,所以故意向甘英誇大海道的險惡,甘英因而沒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風土人情,為後來中西交通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來到東漢,這是歐洲同我國直接友好交往的開始,這是中西交往的一件大事。

  提問:在張騫和班超兩個傑出的歷史人物身上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面對困難鍥而不捨,堅韌不拔,矢志不移的頑強鬥志。

  四、漢和朝鮮、日本的友好交往

  早在3000年前,中朝人民就有密切往來,東漢時期,朝鮮半島上的各國同我國關係密切,文化交流加強,漢朝的鑄銅和制漆技術傳到朝鮮,朝鮮的名馬等物產也傳到中國。從很早的時候起,中日兩國人民就駕小舟飄洋過海,互相往來。兩漢時,日本的100多個小國有30多個和漢朝有往來。東漢光武帝時,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光武帝贈給一枚"漢倭奴國王"金印。中國的鑄銅和制鐵技術,也在這時傳到日本,日本還發現了兩漢時期的銅鏡。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張騫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倆堅韌不拔勇敢無畏的精神。絲綢之路的開闢與暢通,一方面加強了新疆同內地的聯絡;另一方面使中國絲織品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大大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我國和朝鮮、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國的先進文化對東方各國產生的深遠影響。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9

  內容標準

  瞭解秦兼併六國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的史實,探討統一國家建立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知識識記

  ①瞭解秦統一六國,建立統一國家的基本情況。

  ②知道秦始皇開創皇帝制度,推行郡縣制,建立一整套官僚體制和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修築馳道,連線長城等加強和鞏固統一措施的基礎知識。

  2.能力培養

  ①討論秦建立統一國家的進步意義。

  ②識讀“秦朝疆域圖”,能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學習識讀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

  ③觀察文字、貨幣、度量衡在統一前後的插圖,指出統一後的優勢所在。

  ④識讀“秦代馳道示意圖”能指出通往齊、燕地區和吳、楚地區的馳道;能正確指出秦長城西起和東至的所在地區。

  ⑤歸納秦始皇建立統一國家時的各方面活動,並就秦始皇建立強權正體和實行統一措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進行初步的分析和評價。

  3.情感教育與價值觀

  ①透過學習秦的統一,明確秦統一六國實現從小國林立到國家一統的演進,符合歷史的潮流和人民的願望,是歷史的進步。

  ②透過學習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感知這些措施對促進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和交流的作用,以及對中國歷史產生的深遠影響。

  ③透過學習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認識秦始皇在統一過程中的作用。

  教學要點

  1.重點 秦的統一和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秦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以來諸侯分立混戰的局面,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統一的國家,而統一的趨勢則成為此後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秦始皇將戰國時期的官制加以調整和擴充,建成一套適應統一國家需要的新的行政機構。成為我國長達2000年多年曆史的基本制度。經濟文化上的整齊劃一舉措,不僅加強了統一國家制度的交通,而且促進了各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交流。總之,秦的統一和鞏固統一的措施對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難點 如何正確理解秦始皇的統一措施對我國古代民產生的深遠影響,其中有利與不利因素是教學的難點。教師應根據初一學生的認知水平,適當地從政治上的強權統治和經濟文化上的促進作用兩個角度進行分析,讓學生能較全面認識統一措施的作用。

  教學分析

  1.秦滅六國

  ①指導學生運用第6課“戰國形勢圖”,結合“秦兵馬俑騎士與戰馬圖”以及“長平之戰”的材料,組織學生分析秦王政採取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的策略,掌握秦先後滅掉六國的次序。比如:蠶食韓魏,利於東進;長平之戰,傷趙元氣;十年激戰,兼併六國。

  ②組織學生著重討論秦滅六國建立統一國家的進步意義。一是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小國林立的局面,完成了統一大業;二是有利於當時人民安居樂業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2.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建立中央集權制度是秦始皇在政治上採取的重大措施,運用“秦政治體制示意圖”,向學生說明三點:

  ①回憶“三皇”、“五帝”,說明“皇帝”一詞的名聲煊赫與權力龐大。突出政自定“皇帝”稱號後,這個稱號延續了2000多年,直到清朝被推翻為止。

  ②介紹中央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的職責、地位,介紹地方郡守、縣令的職責、地位,強調中央和地方的官職都由皇帝任免,官員必須絕對服從皇帝。

  ③引導學生分析秦始皇建立強權正體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可從鞏固國家統一和加強統治兩方面進行分析。

  3.統一措施

  ①指導學生識讀“秦朝疆域圖”,能正確指出秦疆域四至的所在地,明確秦是當時世界上大國的概念。以“統治如此廣闊的疆域,除了政治上建立強權正體外,秦始皇在經濟和文化上又採取了哪些措施呢?”匯入“統一措施”一節。

  ②運用教材的插圖、資料,引導學生對文字、貨幣、度量衡進行統一前後的對比觀察,明確其優勢所在。

  ③識讀“秦代馳道示意圖”,知道通往齊、燕地區和吳、楚地區的方向。瞭解匈奴的情況和匈奴對秦的威脅,強調萬里長城是舉世聞名的偉大工程,是人類文明的奇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④組織學生開展對思考題“秦王朝進行文字、貨幣、度量衡和車道的統一,你認為好處在哪兒?秦的統一相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分立,其進步又在哪兒?”的討論。

  ⑤歸納秦始皇在建立統一國家上的各方面活動,並就秦始皇建立強權正體和實行統一措施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進行初步的分析和評價。。

  (以上內容主要來源於教師用書)

  複習舊課

  師:第6課我們學習了“商鞅變法與社會變革”,(提問)“春秋五霸”是哪五霸?(提問)“戰國七雄”是哪七雄?他們的地理位置在哪?商鞅變法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有關商鞅變法的問題希望同學們多記、多看、多想。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下面的內容。請同學們翻到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

  第8課 秦的統一

  (板書,以下綠色黑體字為板書內容)

  閱讀教材

  下面給同學們5分鐘時間,請大家認真閱讀教材,看書時用筆標出你認為應該掌握的內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內容,看完書之後,我會要求大家合上書本,回顧你記憶中的本課內容。

  補充:

  嬴(yíng)政 郡(jùn)合書布點

  採點布點

  學生閱讀完教材後,找學生講述教材內容,根據學生講述的內容採點、布點(板書)。

  布點小結

  今天,幾位同學對課本內容的複述,我是比較滿意的。我想改變前幾節課的做法,要求述點的同學,先由我來指定,其他同學注意聽,中途不要隨插話,如果有什麼問題,一定要等別人把話說完,舉手向老師示意,得到允許後,站起來,面向全班同學和教師表述自己的觀點。

  分層推進

  再讀教材(大約2分鐘)

  快速提問(5分鐘)

  ①秦滅六國的時間?(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間。進一步提問:公元前230年是幾世紀多少年代?)

  ②秦滅六國的策略是什麼?(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秦滅六國的過程,概括為四句順口溜:秦滅六國計謀精,遠交近攻二步行,打敗削弱再滅亡,十年統一順民心。)

  ③秦滅六國的順序是什麼?(韓、趙、魏、楚、燕、齊,)

  ④秦滅六國的意義是什麼?(結束了長期以來分立混戰的局面,建立了統一的秦王朝,有利於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符合當時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⑤秦王嬴政滅六國後,自稱什麼?(“始皇帝”,後人稱其為秦始皇。秦國與秦王朝,秦王嬴政與秦始皇的區別:秦國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之一,秦王朝指的是秦王嬴政滅六國後建立的王朝。滅六國,稱皇帝前稱為秦王嬴政,稱皇帝之後稱為秦始皇。)

  ⑥秦始皇在中央設立的主要官職?他們的職責是什麼?(丞相——掌管政務;太尉——掌管軍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他們孝必須絕對服從和執行皇帝的命令。)

  ⑦秦始皇在地方實行的制度是什麼?職權怎樣?(略)

  ⑧秦始皇採取哪些鞏固統一的措施?(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軌、連線長城。)

  ⑨識圖:第43頁“秦朝疆域”,找出秦朝的都城、四至、長城的起止。

  處理問題(約15分鐘)

  ①為什麼秦能滅六國?

  ⑴客觀條件——人民渴望統一。“戰國七雄”之間,為了爭奪土地和人口,不斷進行戰爭,使生產遭到極大破壞,給人民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和災難;封建割據嚴重阻礙各地區間的經濟交往。《孟子離婁》描繪戰國時期的戰爭場面是:“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縱觀烽火連天、刀光劍影的270年戰國曆史,可知孟老夫子的這番話並沒有誇張的成分。因此,人民渴望統一,結束分裂割據。“戰國七雄”中誰能承擔“統一”的歷史重任呢?

  ⑵主觀條件——“戰國七雄”秦國實力最強。秦國實行了商鞅變法,它是各諸侯國“變法”中比較徹底的,變法後秦國的舊制度廢除了,政治、經濟、軍事力量都得到發展,成為“戰國七雄”中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因此,滅六國實現統一的重任就落在秦國的肩上了。

  ⑶正確的策略:遠交近攻、各個擊破。

  ②中央集權制度

  集權就是把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集中於中央。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軍國大事,均由皇帝一個裁決,中央的主要官員都必須絕對服從皇帝和執行的命令。指導學生看第44頁圖“秦政治體制示意圖”。

  ③秦始皇採取的鞏固統一措施及其影響:(指導學生看課本中的相關圖片)

  ⑴文字 小篆 隸書

  李斯受命統一文字,規定小篆為全國推廣的標準文字。日常文書來往通用的是隸書。

  文字的統一,解決了原先六國文字異形的狀況,便利國家政令的釋出和民間文化的交流。並直接影響漢字的演進和發展。後世各種漢字字型都呆溯源於秦。

  ⑵貨幣 圓形方孔錢

  圓形方孔錢與古代天圓地方的觀念有一定的關係。我國曆史都依照秦錢的樣式鑄行,它通用了兩千多年。

  貨幣統一,將戰國後期秦國的圓形方孔錢作為流通貨幣,解決了拾、流通的困難,方便了經濟交流。

  ⑶度量衡

  解決了各地換算之間的困難,便利經濟的發展。

  ⑷車道

  馳道,意為賓士車馬之道。直道意謂路線直、距離近、行馳快的道路。

  解決了交通不便,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轄和地區間的聯絡。

  ④秦的統一相對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分立,其進步又在哪裡?

  有利於統一國家的發展;有利於經濟文化的交流;有利於加強軍事力量;有利於鞏固民族的團結。

  貫通評價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統一國家。秦始皇開始中央集權制度,推行郡縣制,建立一整套官僚體制。同時採取統一文字、貨幣統一、統一度量衡、修築馳道和直道、連線長城等加強和鞏固統一的措施,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秦的統一在歷史上且有進步作用,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始皇在統一過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初中歷史教學設計 篇10

  一、案例標題: 《為中國喝彩———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

  學科:初中歷史

  年級:八年級下第三單元活動課

  二、案例內容:為中國喝彩———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

  (一)、設計指導思想:

  透過對改革開放30週年的艱辛與輝煌成就進行歸納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黨和政府始終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樹立愛國愛黨的思想,瞭解自己肩負的責任。

  (二)、教材分析:

  本節活動課在本單元中非常重要,它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身邊的鉅變。

  教學重點:

  1、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內容。

  2、改革開放後的輝煌成就的史實。

  教學難點:改革開放的作用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掌握了改革開放後的一系列歷史事實,身邊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透過欣賞歌曲《春天的故事》及改革開放後成就的圖片,引出為中國喝彩。

  ②、培養並鍛鍊學生以下能力:歸納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獲取歷史資訊、處理歷史資訊、史論結合地陳述歷史問題的能力。

  ③、透過紀念改革開放30年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熱愛祖國和民族自豪感,並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艱辛與輝煌成就,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更深切的認識改革開放的意義,瞭解自己肩負的責任。

  2、過程與方法

  ①、透過聯絡時事熱點匯入新課。

  ②、透過分析歸納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重視“三農”問題措施。

  ③、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利用問題的層層鋪墊、推進,把歷史和現實更好地結合,透過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資訊交流,使學生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強對歷史的感悟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透過對改革開放30週年的歸納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黨和政府的出發點:始終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樹立愛國愛黨的思想。

  ②透過紀念改革開放30年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熱愛祖國和民族自豪感,並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艱辛與輝煌成就,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更深切的認識改革開放的意義,瞭解自己肩負的責任。

  (五)、教法學法

  ①、透過聯絡時事熱點匯入新課。

  ②、透過分析歸納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重視“三農”問題措施。

  ③、在教學過程中,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利用

  問題的層層鋪墊、推進,把歷史和現實更好地結合,透過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資訊交流,使學生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增強對歷史的感悟力。

  (六)、媒體選擇

  多媒體影片、圖片等。

  (七)、教學程式

  1、情景再現: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和多媒體影片、圖片;設問:這首歌是為了紀念誰?取得了哪些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引出課題:

  為中國喝彩———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

  2、教師:出示十七屆三中全會圖片介紹:十七屆三中全會於2008年10 月9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的中心議程是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問題。

  3、活動一: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出示表格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重視“三農”問題措施讓學生合作完成:

  黨和國家在不同時期重視“三農”問題措施

  時間

  政策或措施

  人民的積極性

  1950—1953年

  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積極性

  1953—1956年

  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

  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積極性

  4、講解十一屆三中全會(重點)

  5、活動二:

  (1)、教師準備習題,學生答題:(多媒體展示)

  (2)、我能動動手,翻一翻:

  6、出示課內練習:改革是一柄雙刃劍,它可以使一個國家擺脫民族危機實現民族獨立;可以使封建農奴主度過統治危機,可以使一個國家在一段時間內擺脫經濟危機的困擾(美國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但是改革不當也會導致國家分裂(蘇聯解體)。

  ⑴、說出材料中“它可以使一個國家擺脫民族危機實現民族獨立;可以使封建農奴主度過統治危機”的史實各一例。(日本明治維新,俄國1861年改革)

  ⑵請你舉出中國在清政府時期也出現過改革的事件?(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⑶解答上述問題,你認為我國的改革開放應該吸取什麼經驗教訓?(善於吸收世界先進文化、科技,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重視發展教育,走“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等)

  7、活動三:七嘴八舌話改革: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正享受著改革、開放的成果。請列舉出一些這樣的事例?(如社會、學校、家庭、家鄉等)

  義務教育實行真正的免費教育;陳舊的校舍得到翻建和維修;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和農村合作醫療;村村通工程;城鎮交通基礎設施和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等;“神舟”系列飛船、“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的成功發射;社會零售商品豐富多樣;等。

  8、活動四:請你寫一寫。改革開放的巨大作用(難點):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改革開放使中國綜合國力的顯著增強,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

  9、課堂總結: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把改革開放繼續下去;為了實現現代化的目標,我們要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中國,我為你喝彩!中國,我為你驕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