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飛機遇險的時候》教學設計4篇
《當飛機遇險的時候》教學設計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當飛機遇險的時候》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飛機遇險的時候》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周恩來同志臨危不懼、舍已為人的高尚品質。
2、練習按照提示給課文分段。
3、結合本課的生字詞,用“掠過”“歡騰”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飛機遇險的時候周恩來同志的動作、語言。
練習按照提示給課文分段。
教具準備: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佈置預習。
這篇課文講的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的故事。請同學們認真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再想一想:飛機遇到了怎樣的危險;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周恩來同志是怎麼做的。
二、檢查預習。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有哪些人?齊讀第一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有幾句話?這個自然段的意思是什麼?這個自然段可以分成幾層,每一層的意思是什麼。指名讀飛機遇險的四句話,說說每句話的意思及之間的關係。
3、指名讀第三段。從“立刻”“幾步跨到”這些詞語你體會到了什麼?(周恩來動作非常迅速,毫不猶豫挺身而出幫助別人。)從“馬上”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麼?從“用命令的口吻”中體會到了什麼?(態度堅決,心中想的是別人的安全,根本不考慮自己。)
4、飛機脫險的原因是什麼?“槍艙裡一片歡騰”是什麼意思?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給課文分段。
1、複習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想想該怎麼分,在書上做上記號。
3、討論分段。說說“飛往重慶”“飛機遇險”“讓傘包”“飛機脫險”分別是哪些自然段。
二、練習用“掠過”“歡騰”造句。
1、找出課文中帶有這兩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和用法。
2、口頭造句。
3、書面造句。
三、複習本課生字詞。
1、同桌互相讀讀詞語。
2、討論怎樣記住生字的字形,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3、抄寫詞語兩遍。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9飛機遇險的時候
飛往重慶
飛機遇險
讓傘包 臨危不懼、舍已為人
飛機脫險
《當飛機遇險的時候》教學設計2
一、揭題,解題並質疑。
1、出示課題,齊讀。
2、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麼?(寫事)(事情發生在飛機遇險的危急關頭)
3、圍繞課題質疑:發生了什麼事?故事中有哪些人物?表現了人物什麼品質?飛機遇到了什麼危險?後來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聽錄音,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主人翁是誰?
2、出示小黑板,討論填空:
()時期,()從()乘飛機到()去,當飛機(),()把自己的()讓給()。
三、分段
1、複習“單元提示”,說說寫事的文章怎樣分段。
2、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並思考:
(1)介紹事情起因、經過、結果各是哪幾個自然段?起因、經過、結果又各是什麼?
(2)嘗試給課文分段。
3、交流,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麼
起因飛機遇到了一股強烈的寒流
經過周恩來把傘包讓給小揚眉
結果飛機衝出寒流的包圍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你明白了什麼?
(時間:抗日戰爭時期地點:從延安到重慶的飛機上人物:周恩來、飛機上的工作人員、小揚眉)
2、說說第1自然段段意。
3、默讀第2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1)讀準字音,想想詞義。
(2)找出介紹飛機上各部分名稱的詞語,並試圖畫出飛機的簡筆畫,標出各部分的名稱。
(3)讀讀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想想先後順序能不能調換?
4、討論交流:
(1)請學生到黑板上畫出飛機的簡筆畫,標出各部分的名稱,瞭解“機翼、螺旋槳、機身、艙門”等。
(2)第2自然段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不能調換。
(3)再讀課文,找一找:哪些詞句寫出了遇險時情況的危急?
(4)朗讀指導。
(5)引讀第7句:在緊急情況下,機長採取了措施——
5、自由讀第2自然段,讀出“遇險前後”不同的語氣。
6、指名說說第2自然段的段意。
7、把兩段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五、作業:
1、抄寫字詞,並完成作業本上第1題。
2、摘錄第2自然段中的重點詞句。
《當飛機遇險的時候》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周恩來從延安乘飛機到重慶途中,在飛機遇險的情況下,毅然將自己的降落傘包讓給同機的小揚眉的事,反映了周恩來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德。作為周恩來的故鄉-----紹興的少年,應該更多地瞭解他,收集他的故事,進行形式多樣的活動。
二、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層層疊疊”等10個詞語,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能照樣子用“除了……還有……”寫句子。
2、能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給課文分段,並能說出各段的主要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周恩來總理在危急關頭,把安全讓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德。
5、瞭解總理更多的好品質。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課文內容,能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難點:感受周恩來在危急關頭,把安全讓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德。
四、教時安排:2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時目標:
學會生字,讀通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明白飛機遇險的過程。
二、教學過程:
1、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今天,我們學習《當飛機遇險的時候》這一篇課文。請同學們通讀課文,讀準生字。若碰到有問題的.可相互請教。
(2)檢查自學情況:
音:同行的兩種讀音(文中的該怎麼讀?如何區分?能分別用上兩種讀音說一句話嗎?)
形:槳(漿)械融
掌握:重慶層層疊疊波濤洶湧螺旋槳凍僵機械師艙門跨到融化繼續歡騰口吻
(3)提出難以理解的詞語或句子。
2、再次讀課文,參照課後第4題,試給課文分段。口頭概括段意,對於第一段,要求學生抓住事情發生的時間等要素。
3、學習第一段:
(1)“遇險”是什麼意思?文中哪些語言寫出了飛機遇險了?
(2)從這一部分語言中,你讀懂了什麼?
抓住:事情出乎意料
情況很危急(理解機翼、螺旋槳、凍僵、墜、掠等詞義)
(3)你能有感情地讀讀這一部分語言嗎?(多指名幾個)
(4)讀整個第2自然段,你認為該怎麼讀?(打擂讀,齊讀)
(5)請試著給第二自然段按事情發展順序分層。
4、佈置作業:
抄寫生字詞及作業本對應題。
讀熟課文
第二教時
一、教時目標:
1、感受周恩來在危急關頭,把安全讓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的高尚品德。
2、收集總理事蹟,準備開總理事蹟介紹會。
二、教學過程:
1、匯入: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危險,小揚眉因沒有傘包而急得哭起來是最正常不過的事了。總理聽到哭聲後是如何處理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劃出你最敬佩總理的句子,再認真讀讀,待會兒將你的理解和大家共享。
(1)抓住:立刻站起來
幾步跨到
馬上解開
親切地鼓勵
命令的口吻說
讓學生談談對總理這些行動的看法。(板書)
(2)依學生回答的先後順序逐句指導朗讀。
(3)總結:在這樣危急的關頭,總理能夠把安全讓給別人,把危險留給自己,真是了不起呀!讓我們有感情地齊讀文章第二段。
2、教學第三段
(1)最後,飛機終於脫險了。那是何等幸福的事!
指導朗讀
(2)結尾說“機艙裡一片歡騰”,你想想那是因為什麼?
3、齊讀全文
4、佈置作業:
(1)完成作業本的作業
(2)準備聽寫
(3)收集總理的故事,深入認識總理,準備開總理的介紹會。
《當飛機遇險的時候》教學設計4
備課思路
1、聽課文錄音,回憶上節課的內容,說說給每個自然段擬的小標題。
2、反覆朗讀,練習讀懂自然段。
3、透過抓重點語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周恩來同志臨危不懼、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2、掌握新字生詞,練習讀懂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
1、練習讀懂自然段。
2、引導學生透過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周恩來同志臨危不懼、捨己為人的崇高品質。
授課方法 循序式
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新課
同學們請聽課文錄音,大家回憶一下上節課的內容,說說給每個自然段擬的小標題。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一段主要說的是什麼?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幾句話,講了幾個意思?
2、飛機為什麼會失去平衡?
3、哪些句子寫了飛機遇到寒流時出現的危險情況?在危險的程度上有什麼不同?
4、指導學生朗讀3–6句。(飛機遇險時,讀的語氣是嚴肅的、緊張的,語速稍快,給人危急感)
5、機翼和螺旋槳結冰時會有什麼後果?
6、冰甲指什麼?機身蒙上一層厚厚的冰甲對飛機有什麼影響?
7、在危急的情況下,機長採取了什麼措施?
8、 齊讀第二自然段,小結段意。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 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周恩來同志聽到孩子的哭聲是怎麼做的?怎麼說的?
2、 畫出描寫周恩來同志動作的詞語。
3、 指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第2句中“立刻站起來”、“幾步跨到”,第4句中“馬上解下”、“親切鼓勵”)
4、指導朗讀這些句子所表達的感情,要讀出果斷、親切、鼓勵的語氣,小結段意。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2、 大家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傘包讓給周恩來同志?
3、 周恩來同志為什麼要用命令的口吻說?
4、 齊讀第四自然段,小結段意。
六、學習第五自然段
1、 齊讀第五自然段。
2、飛機最後有沒有危險?
3、從哪些詞語可以知道飛機脫險了?
4、小結段意。
七、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說明了什麼?
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當飛機遇險的時候》第二課時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