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認識方程教學設計範文
數學認識方程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數學認識方程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認識方程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與掌握方程的意義,認識方程和等式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
2、能力目標: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的過程中,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等式與方程的過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數學模型,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絡,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於思考的學習習慣與數學應用意識,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於利用天平解決實際問題較感興趣,對於從各種具體情境中尋找發現等量關係並用數學的語言表達則表現出需要老師引導和同伴互助,需要將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理解並掌握等式與方程的意義,體會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體會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
四、教學過程
活動1【匯入】談話匯入
出示,討論天平的作用及用途,平衡狀態和傾斜狀態各說明什麼情況。平衡狀態說明托盤兩邊質量相等,傾斜狀態說明托盤兩邊質量不相等。
活動2【講授】探究授新
一、 認識等式與方程。
1、出示(一),天平的兩邊放上砝碼左邊20克和30克,右邊50克。提問:你看到天平怎樣?天平平衡,說明什麼?(生:說明兩邊質量相等。) 你能用式子表示兩邊物體之間的質量關係嗎?(20+30=50)為什麼中間用等號? 指出:像這樣表示相等關係的式子就是等式。
2、出示(二),把左邊的其中一個20克砝碼換成x克,觀察天平,出於什麼狀態,說明什麼問題?你能用式子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嗎?(x+30=50)
3、出示(三),把左邊托盤中的一個x克的砝碼拿走,右邊的50克砝碼換成30克,觀察天平,出於什麼狀態,說明什麼問題?你能用式子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嗎?(x>30, 30<x)
4、出示(四)天平圖 你能用式子表示兩邊物體之間的質量關係嗎? (x+x =100或 2x=100 )
5、出示(五)天平圖 你能用式子表示兩邊物體之間的質量關係嗎? (10+ x<80或80>10+ x )
6、出示剛才5道不同的式子。讓學生分組討論對5道式子進行分類。(提示:要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指名分類,要求說出分類標準。
7、對“是等式的”與“含有字母的”式子進行再次分類。 “是等式的”分為“不含有字母的等式”、“含有字母的等式”。 “含有字母的”分為“含有字母的等式”、“ 含有字母的不等式” 觀察“是等式的”中“含有字母的等式”與“含有字母的” 中“含有字母的等式”發現了什麼?這些式子有什麼共同的特徵?
8、師小結: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你能舉出一些方程嗎?(先指名說,後同桌互說。)
9、揭示課題:認識方程。
二、認識等式與方程關係
1、認真觀察剛才的(1)20+30=50 (2) x+30=50(5) 2x=100,問:(1)是等式嗎?是方程嗎啊?(2)(5)是方程嗎?是等式嗎?
2、小結:是方程一定是等式,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你能不能用圖形表示方程和等式之間的關係嗎?
引入集合圈表示它們之間的關係。
三、鞏固新知
1、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為什麼?
① 35— =12 ( ) ⑥ 0、49÷ =7 ( )
② +24 ( ) ⑦35+65=100 ( )
③ 5 +32=47 ( ) ⑧—14> 72 ( )
④ 28<16+14 ( ) ⑨ 9b—3=60 ( )
⑤ 6(a+2)=42 ( ) ⑩+=70 ( )
2、請同學們自己寫出方程與等式各3個。
3、張強也列了兩了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髒了。猜猜他原來列的是不是方程?
4、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
(2)含有未知數的式子是方程( )
(3)方程是等式,等式也是方程( )
(4)3=0是方程( )
(5)4+20含有未知數,所以它是方程( )
5、列出方程
(1)x加上42等於56。
(2)9、6除以x等於8。
(3)x的5倍減去21,差是14。
(4)x的6倍加上10,和是20.8。
6、看圖列出方程。
列方程時,一般不把未知數單獨寫在等號的一邊
7、先讀一讀,再列出方程
(1)一輛汽車的載重是5噸,用這輛汽車運x次,可以運40噸貨物?
(2)一瓶礦泉水的價格是2、5元,一個麵包的價格是x元,買2個麵包和1瓶礦泉水一共花了11、9元。
四、 課外小知識,介紹方程的歷史,讓孩子們體會學習方程的.用途。小結,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還想學習方程的那些知識?
板書設計:
認識方程
20+30 = 50
x +30 = 5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x > 30 方程一定是等式;
2 x = 100 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0 + x < 80
數學認識方程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在豐富的問題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等量關係,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2、結合具體的情境,理解方程的含義,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
3、透過觀察、比較、分析,經歷從具體生活情境中尋找等量關係並用數學語言表達,再到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表示等量關係的過程;
4、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探索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理解並掌握方程的意義,能正確區分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能根據已有資訊列方程表示具體生活情景中的等量關係,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目標:
一、談話引入,激發興趣
1、在學校眾多的運動器材中,有一種我們小朋友非常喜歡的蹺蹺板。小胖和小丁丁正玩得歡呢。從圖上你能說說他們兩人體重的關係嗎?
生:小胖>小丁丁
2、出示:托盤天平
師:科學家根據蹺蹺板的原理,發明了天平。
天平是用來做什麼的?
現在天平是平衡狀態,說明了兩邊的物體一樣重。
二、探究新知
1、觀察列式。
今天老師利用天平做幾個小實驗,請大家仔細觀察,把你看到的現象用數學式子表示出來。
師:老師這裡有一個簡易的天平,請大家仔細觀察。(演示課件)
在左邊放2個未知重量的積木,右邊放一個100克的法碼。
師:你能用一個數學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生:2x>100(生板書)
師在右邊再添上1個100克的砝碼。
師:現在你能用一個數學式子來表示這時候的現象嗎?
生:2x>200
再在右邊添上一個50克的砝碼。
師:現在天平怎樣?怎麼列式?為什麼?
生:2x=250,因為天平左邊的積木重量=天平右邊砝碼的重量。
出示:小丁丁和爸爸的圖片
師:同桌交流:應該怎樣列式?為什麼?
生:小丁丁的身高+凳子的高度=爸爸的身高,因為小丁丁站在木凳上後,就與爸爸一樣高了。
出示:積木圖
獨立思考:應該怎樣列式?
交流核對:x+7=12 3y=12 因為上排積木的長度=下排積木的長度。
2、整理分類。
師:剛才我們寫出了這麼多的式子,大家能把這些式子按照一個合理的標準分成兩類嗎?
師:請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是按什麼標準分的?
(展示學生不同的分類,並讓他們說說是按照什麼標準分的?)
3、認識等式。
師: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有著不同的結果。剛才同學們的分類都是正確的。我們今天來研究這一種分法。(分成等式與不等式兩類的)
師:(展示等式)你們發現了這一類式子有什麼特點?
生:左右兩邊相等
師:像這樣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板書:等式)誰來舉一些例子說說什麼是等式?
生:
師板書學生列舉的等式。
4、認識方程
師:如果老師想讓你幫老師把這些等式再分成兩類,你打算怎樣分?
生:含有未知數和不含未知數的。
師:(板書:含有未知數)黑板上哪些式子可以分到這個類別中呢?
生:
師: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方程。
(板書課題:方程的認識)
師:誰來說說什麼是方程?
生:
5、判斷
師:請你判斷一下它們是方程嗎?為什麼?
(出示)3+x=10 17—8=9 6+2x 8x=0 7—x3 ZY=2
師:透過這幾道題的練習,你對方程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生:未知數不一定用x表示。
未知數不一定只有一個。
師:一個方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生:
6、比較辨析
師: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那麼方程和等式有什麼關係呢?
生:方程都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師:你能用最簡捷的方式來表示等式和方程之間的關係嗎?試一試。
生:(思考彙報)
三、鞏固內化
1、判斷
(1)含有未知數的式子就方程。()
(2)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3)等式一定是方程。()
(4)8=4+2x不是方程。()
(5)14+3x是方程。()
2、根據圖意列方程(電腦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