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馬嵬其二》教學設計模板

李商隱的《馬嵬其二》教學設計模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李商隱的《馬嵬其二》教學設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瞭解李商隱的有關生平和藝術創作;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把握這首詩的意境、情感和表現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進一步訓練學生讀詩誦詩的能力,體會李商隱詩意境高遠、語言華美、情深意濃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味詩人獨特的人生際遇;深刻認識封建統治階級的荒誕腐朽的本質,激發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重點:

  分析《馬嵬(其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特別是詩歌的對比襯托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正確把握詩人對唐玄宗的評價,正確評價作者的觀點。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這樣描述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又這樣敘說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感情: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楊貴妃被殺的情形,詩歌這樣講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楊貴妃去世後,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今天我們學習李商隱的《馬嵬》,看看李商隱如何評價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

  二、初讀課文:

  1、教師指導: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 不及/盧家/有莫愁。

  2、學生齊讀課文。

  三、分析課文:

  1.學生參照註釋默讀課文,把握詩意。

  2.學生討論,老師點撥。

  【提問】本詩以哪一事件為背景,詩中哪幾聯寫這一事件?請同學介紹。

  【明確】馬嵬之變,頷聯和頸聯

  【提問】首聯中用典,寫方士尋仙之事,有何用意?作者對此態度如何?

  【明確】似寫玄宗思貴妃心切,其實諷刺唐玄宗痴心妄想。

  【提問】頷聯兩句分別展現了怎樣的生活場景?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觀點?

  【明確】“虎旅傳宵柝”寫的是逃難生活的不安適。“虎旅傳宵柝”本來是為了巡邏和警衛,而冠以“空聞”,意義就適得其反,“虎旅”雖“傳宵柝”,卻不是為了保衛皇帝和貴妃的安全,而是要發動兵變了;“雞人報曉籌”寫的是宮中生活的安樂,也暗示唐玄宗渴望重享昔日的安樂,但“無復”點出了這一希望已幻滅,“無復”與“空聞”相對,運用對比反襯的手法,昔樂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處境和心情已躍然紙上。

  【提問】頸聯運用什麼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意思?

  【明確】“此日”指馬嵬之變這一天,也是楊貴妃的死日。玄宗“當時”七夕與楊貴妃盟誓,譏笑牽牛、織女一年只能相見一次,而他們兩人則要“世世為夫婦”,永遠不分離,可在遇上“六軍同駐馬”的時候,結果又如何? “七夕笑牽牛”是對玄宗迷戀女色、荒廢政事的典型概括。用“七夕笑牽牛”對照“六軍同駐馬”,兩相映襯,就表現出了二者的因果關係。沒有“當時”的荒誕,哪有“此日”的離散?

  【提問】尾聯中運用了什麼手法?

  【明確】對比,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寵愛的'妃子,而作為普通百姓的盧家卻有更美滿的婚姻,這一對比引人沉思,發人深省。

  【提問】詩人借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所興何感?(詩人的寫作意圖)

  【明確】批判唐玄宗沉湎女色、荒誕誤國,也是以史為鑑,啟發世人記取唐玄宗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於動盪、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的歷史教訓。

  【提問】本詩在章法結構上有何特點?

  【明確】用倒敘手法,先說尋仙,後說兵變一事。頸聯也是倒敘,七夕之事在前而後說,駐馬之事後發而先說。

  【提問】從對偶上看,這首詩也頗為後人稱道,請同學們分析詩歌的巧對。

  【明確】對偶最整齊的是中間兩聯。“空聞”對“無復”,“虎旅傳宵柝”對“雞人報曉籌”;“此日”對“當時”,“六軍同駐馬”對“七夕笑牽牛”。最妙的是其中的“六軍”對“七夕”,“駐馬”對“牽牛”,這是兩組借對,所謂借對,是指形式上相對,內容上不屬於一類,而且往往相去甚遠的對子。“駐馬”是指軍隊停滯不前,而“牽牛”卻是指牽牛星,不是牽著牛走的意思。唐宋以後,律詩對偶往往以借對為高,借對往往富於幽默風趣。

  四、對比鑑賞:對比杜甫《詠懷古蹟(其三)》和李商隱《馬嵬(其二)》,總結詠史懷古詩在取材和技法上有怎樣的特點?

  詠史懷古詩一般以古代歷史事件或古代人物為題材,或借古諷今,或寄寓個人懷才不遇的感傷,或表達昔盛今衰的興替之感。

  藝術特徵:1、“詩”與“史”的結合:用典,雙關 2、“詠史”與“言志”的結合:借古諷今,借景抒情(借古詠懷)3、“古”與“今”的結合:虛實結合,對比,反襯

  思想感情:多感慨個人命運,抨擊社會實質。 具體為:1、國家——國運衰微,國土淪喪(多為宋朝) 2、統治者——昏庸腐朽,驕奢淫逸

  3、古地——昔盛今衰,人事滄桑 4、古人——壯志難酬,報國無門

  五、作業佈置:背誦詩歌

  六、板書設計:

  對 比

  倒 今:尋仙為妄 —— 死別是真

  敘 昔:軍中逃難 —— 宮中

  馬嵬賜死 —— 長生殿盟誓

  天子不保 —— 百姓可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