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與人生教學設計
哲學與人生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哲學與人生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哲學與人生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知:使學生了解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辯證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理解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是進行人生選擇、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態度觀念:培養學生正視現實,自強不息,尊重規律,腳踏實地的人生態度與觀念。
3.運用:培養學生運用本課知識把握客觀規律,判明客觀實際,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人生選擇的基本能力。
【教學重點】
1.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觀點和方法。
2.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人生道路。
【教學難點】
1.物質世界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2.人生髮展的現實性與可能性。
【教學方法】
討論法、案例分析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教學。
【課時安排】
2學時。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選擇正確的道路,永遠比跑得快更重要。選擇就是給自己定位,選擇就是給自己尋找前進的方向,選擇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選擇就是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裡釣魚,選對池塘才能釣大魚,在錯誤的地方垂釣,肯定釣不到想要的魚。
20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薩特說過一句富於哲理的話:人有選擇的自由,但是沒有不選擇的自由。這位大師的話道出了這樣一個真理:人生處處有選擇。
選擇是什麼?選擇就是給自己定位,選擇就是給自己尋找前進的方向,選擇就是把握自己的命運,選擇就是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選擇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動力。
只有選擇,人生才有主題;只有選擇,人生的坎坷才會被踏平;只有選擇,人生才能衝破世俗的藩籬;只有選擇,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華彩樂章。 透過短文讓學生了解人生必須要選擇,並思考選擇的依據是什麼!
運用教材第2頁中“小趙從事農機維修成功”的事例,讓學生討論分析,匯入本課的學習,引入客觀實際的教學內容。
<新課講授>
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兩軍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宋軍的數量小於楚軍,處於劣勢。但是宋軍佔據了河邊的有利地形,在楚人還沒渡完河的時候,宋軍已經列陣完畢。公子目夷建議說:“彼眾我寡,我軍獲勝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現在楚軍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我們發動截擊,完全有把握扭轉劣勢。”宋襄公不聽,他認為截擊正在渡河的對手是不道德的,於是就約束全軍不得出擊。待楚軍渡過泓水、正在慌忙列陣的時候,公子目夷又建議道:“我們趁敵人還沒有列陣完畢,掩殺過去,還有希望獲勝。”宋襄公又拒絕說:“要等敵人列陣完畢,我軍才能出戰。”
很快,楚軍排列完畢,嚴陣以待,宋襄公這時候才下令對楚軍發動全線進攻。他自己親自駕著兵車,車上飄揚著“尊王攘夷”的大旗,殺向楚國的中軍。一場大戰下來,宋軍慘敗,宋襄公精銳的中軍全軍覆沒。宋襄公本人也在亂軍中被砍傷了屁股,虧得公子目夷和公孫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回商丘。
宋國在泓水之戰中損失慘重,國勢從此一蹶不振。就連齊孝公也趁火打劫,藉口宋國沒有參加由陳國發起的頌揚齊桓公的盟會,起兵伐宋。宋國開始淪為大國的附庸,在楚國、晉國等大國之間艱難搖擺以求生存。
宋襄公的霸國夢自此徹底終結了。而他本人也因這次戰爭的傷勢而去世了。 透過這個故事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宋襄公會失敗?引導學生得出客觀實際的含義,以及一切從實際出發的重要性。透過引導得出下列三個結論。
1、把客觀實際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做到主觀符合客觀。
2、從實際出發,就要探尋和把握客觀事物的內在規律,做到實事求是。 運用教材第3頁中“張仲景診病”一例,強調客觀事物具有內在規律性。 運用教材第4頁中“存奶請客”一例,強調違反客觀規律的後果。
3、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做好各項工作和處理好人生問題的基本要求。
二、客觀實際是人生選擇的前提和基礎
一隻禿鷹飛過王宮,看見王宮中的一隻黃鶯十分受到國王的寵愛,於是就問黃鶯:“你是怎麼得到國王寵愛的?”
黃鶯回答說:“我到王宮後,唱歌十分動聽,國王非常喜歡聽我唱歌,就經常拿珍珠來打扮我。”
禿鷹聽了,心中很是羨慕,它想:“我也應該學學黃鶯,這樣說不定國王也會喜歡上我的。”於是它就飛到國王睡覺的地方,開始叫起來。正好國王在睡覺,聽了禿鷹的叫聲,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屬下去看看是怎麼回事。屬下稟報說是禿鷹在叫。國王感到十分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
禿鷹抓來,並命令拔光禿鷹的羽毛。
禿鷹渾身疼痛、滿是傷痕地回到鳥群中,它惱羞成怒,到處對別的鳥兒說:“這都是黃鶯害的,我一定要報仇!”
透過這個故事,要求學生思考禿鷹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再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得出以下結論。
1.正確進行人生選擇,走好人生路,也要從客觀實際出發。
2.人生實際既包括物件的實際,也包括人自身條件的實際。
3.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實際。
一位先哲詢問古羅馬的兩面門神:“請問尊神,你為什麼一個頭長著兩副面
孔?”“為的是一面察看過去,記取歷史的教訓;一面展望未來,給人們以美好的憧憬。”門神說。
“可是,您為什麼不注視最有意義的現在呢?”先哲問道。
“現在……”門神啞然了。
“要知道,”先哲說道:“過去是現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繼續。您既然無視現在,對那逝去者即使瞭如指掌,對未來者縱然明察秋毫,又意義何在?” “嗚嗚……”門神聽到此,忍不住抽泣起來。
原來,正是由於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沒有看守住羅馬的城池,被敵人攻陷了,於是,人們遺棄了它……
以此故事,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過去、現在和未來。
三、人生選擇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近代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和科學家萊布尼茲有一天同國王談論哲學。萊布尼茲說世界上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國王不信,馬上命人在花園裡找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結果總是被萊布尼茲挑出它們之間的差別。其實何止是樹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會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孿生兄弟,也有差異。有一位作家說過:“世上沒有兩粒相同的沙子,沒有兩隻相同的蒼蠅,沒有兩雙相同的手掌,沒有兩個相同的鼻子。”這個作家這樣說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現象,形形色色、千差萬別、千姿百態。萊布尼茲對國王說世界上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后,他又繼續說世界上沒有兩個彼此完全不同的東西。國王又不信,馬上命人在花園裡找兩片完全不同的樹葉。結果總被萊布尼茲指出它們之間相同的地方。這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現象居然千差萬別,但又具有物質統一性。
以此故事引導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的概念。
1、 物質世界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為人生選擇提供了多種可能性。
使用教材中的“名人名言”引導學生理解人生髮展的現實性與可能性。
2、人生髮展的現實性與可能性。使用教材第9頁中“殘奧冠軍侯斌”一例,引導學生思考。總結出總有一條適合你的人生路。
3、總有一條適合你的人生路。
四、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人生道路
23歲的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導遊員。文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鄉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境貧寒,為供弟妹讀書,她做出了不少犧牲。2000年,成績優秀的花枝中專畢業後,在浙江的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裡,花枝沒回家過過年,她把省下的錢,全部寄給了家裡。平時出遊在外,文花枝考慮最多的總是遊客。她說:“作為導遊,得為遊客著想!”一次,一位遊客發現文花枝在解說時直冒冷汗,問她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她說沒事兒。遊客很心疼,要她坐下來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堅持帶遊客將所有的景點參觀完後,才癱坐在車裡。
8月28日,22歲的文花枝率團旅遊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嚴重骨折的情況下,她對前來施救的救援人員說:“我是導遊,請先救遊客。”直到最後一名遊客被送上救護車,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錯過了最佳救治時機,文花枝最終左腿高位截肢。
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文花枝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什麼樣的人生能實現自我的價值?從而得出下列的幾個要點。
1、做力所能及的選擇,使自己的選擇符合自己的主觀條件。
2、適應時代潮流,使自己的選擇適應社會環境和時代的需要。
3、抓住選擇的機遇,主動選擇,把握自己的命運。
組織學生進行選擇實踐與評價:要求學生寫出希望自己將來第一份工作應該具備的五個條件,並排列順序。然後對這些條件進行逐項刪除並排序。最後剩下的一個條件,往往是學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也是真正需要的條件。最後對這個條件進行分析,判斷其是否符合客觀實際。
引導學生完整理解“客觀實際”的概念。體會從實踐到認識的第一次飛躍。 <板書小結>
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1、把客觀實際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做到主觀符合客觀。
2、從實際出發,就要探尋和把握客觀事物的內在規律,做到實事求是。
3、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做好各項工作和處理好人生問題的基本要求。
二、客觀實際是人生選擇的前提和基礎
1.正確進行人生選擇,走好人生路,也要從客觀實際出發。
2.人生實際既包括物件的實際,也包括人自身條件的實際。
3.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實際。
三、人生選擇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1、 物質世界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為人生選擇提供了多種可能性。
2.人生髮展的現實性與可能性。
3.總有一條適合你的人生路。
四、從實際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人生道路
1、做力所能及的選擇,使自己的選擇符合自己的主觀條件。
2、適應時代潮流,使自己的選擇適應社會環境和時代的需要。
3、抓住選擇的機遇,主動選擇,把握自己的命運。
哲學與人生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認知:瞭解事物是普遍聯絡的。
情感態度觀念:學會自尊、尊重他人。
運用:處理好自己與家長、老師、同學、朋友等的人際關係。
學情分析:
1、進入我校學習學生,只有少數是因為個人的愛好而選擇讀中職的,經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普遍覺得進中職學校學習也有良好的就業前景,對未來有了信心。在這個時候教師引導他們在進入社會以後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很符合他們的需要。
2、學生對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瞭解不多,困惑較多,非常需要具體的輔導。
3、教材內容偏多,理論偏多且深,學生難以理解,教學時間很有限。
4、基於以上情況,不能把本門課程上成面面俱到的理論課,而應偏重輔導——輔導學生學會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
教學重點: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
教學難點:為什麼世界是普遍聯絡的;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所必須遵循的原則。
教學課時安排:2課時
學習內容:
一、課本內容
第一課、普遍聯絡與人際和諧
1.一切都處在普遍聯絡之中
2.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
二、整合學習內容
第一課時:普遍聯絡
第二課時:學會交往藝術
備選活動設計:
★活動:師生猜成語遊戲
★活動:第一層面——“我的一次糟糕的人際交往”演講
過程:讓學生先寫好,交上來批改,挑選各種型別中最有代表性的上臺演講,讓師生全面瞭解學生處理人際關係時的各種欠缺之處。
第二層面——上黑板寫出克服上述人際交往弊端的方法
(1)活動設定:在一位同學講完他的故事以後,各組就可以搶答,先搶到的就有機會上黑板寫出克服前面同學人際交往弊端的方法。
(2)要求:每小組只能派一名代表到黑板上寫,其他組員作智囊團,可以遞紙條,也可以換人。
(3)評價:按量與質來評價,寫得又多又好的組每人獎一個優(即平時分數加一分)。
★活動:“我身邊的人際交往高手”演講,讓學生先寫好,交上來批改,挑選各種型別中最有代表性的上臺演講,讓師生全面瞭解處理人際關係時的各種藝術(做法參照第一個備選活動)。
★活動:討論——人際交往中最忌諱什麼?
第一課時
基本課型:師生遊戲——辨析題——總結
前置作業:師生猜成語遊戲(具體見下面——可在課堂上完成)
教學主要環節(課堂活動):
第一環節:
師生猜成語遊戲
為了說明事物之間聯絡的偶然性、複雜性和多樣性,老師可以設計這樣的遊戲:各大組各派一位代表在黑板寫兩個成語,並編好序號,從1編到8,老師將每個成語與其前面的序號以某種能夠記得的事件聯絡起來,然後背對黑板,將這8個成語按順序背給學生聽(如第三個如果是家破人亡,可以聯想到家有三口人,所以從序號三,可以聯絡到家破人亡)。學生們會大吃一驚。教師再把記憶的規律告訴學生,並請出也能按順序記住黑板上成語的一兩位同學上臺按老師所說的原則進行猜成語遊戲。
這個遊戲將花去20分鐘左右,但課堂氣氛將非常熱烈。教師順勢請學生在黑板上寫出——“從這個遊戲可以延伸到課本里的什麼知識”的答案就很自然了(“聯絡的偶然性、複雜性和多樣性”等理論)。
估計學生不可能直接把正確答案寫出來,教師可以作必要的提示。
第二環節:
教師板書,讓學生辨析:
“世界是普遍聯絡的,所以任何事物之間都有聯絡”(可以讓學生上黑板修改這句話)。
在學生對課本內容還沒熟悉的情況下,一接觸到“普遍”兩個字,就以為任何事物都是有聯絡的,所以他們對上述這句話很難修改,偶爾有個別人上去修改也只能以失敗告終。教師可以用黑板擦擦去他們的答案,等到大家都一片茫然的時候,再公開以下答案
(參考答案:事物的聯絡是普遍的,這是正確的,但同時又是客觀的 ,不是任何事物之間都有聯絡,主觀的想象出來的胡亂的聯絡——如喜鵲報喜,烏鴉叫喪,是我們要批判的。)
第三環節:
學生總結:
1、聯絡是複雜多樣的,這個世界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聯絡。
2、聯絡是普遍的,但聯絡也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3、4.(學生能總結多少教師就在黑板上寫多少,並透過師生的辨析去偽存真)。
事件預測及其對策:教師猜成語時要督促學生趕快上黑板寫成語,而且寫出的成語越難越好。老師可以在學生寫的時候邊看邊思考,等到學生寫完了,再過一兩分鐘準備,就基本可以記下來了。老師萬一中途記不下來,不要重新看一遍,要繼續猜。學生猜成語一般成功率也很高,但很多人是憑機械記憶而記下來的,教師可以要求他們介紹記憶的方法,同時指出機械記憶是沒能保持長久的,還是老師這種有聯絡的記憶才能長久,當然,聯絡到的事件應該是對自己來說很特別的。
預料成果:課堂氣氛較好,遊戲成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課本枯燥的內容出現得很少,但聯絡的普遍性、客觀性成為本課的主題,並深深地刻在學生的腦海裡,這樣的教學比老師的機械灌輸的效果不知道要好多少倍。部分好學的學生課後再去翻課本,也能比較輕鬆地接受課本的理論。
第二課時
基本課型:學生演講——主題討論——總結
前置作業:以“我的一次糟糕的人際交往”為題,寫一篇演講稿。要求:真實,表達清晰,字數不限。教師閱後分別評分,並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業備用,以便有效利用課堂時間,避免重複太多和遺漏。(此前置作業在第三課上完後即佈置學生準備)
教學主要環節(課堂活動):
第一環節:學生演講,時間一般在30分鐘左右
1、學生自願演講,演講學生先把自己演講的關鍵詞寫在黑板上,再開始演講,是否脫稿不作要求。
2、指定演講,教師指定自願演講過程中未出現的某些型別的學生上臺演講。
3、自由演講,經過前兩步,此時氣氛應該比較熱烈,如有時間可給更多學生展示交流的機會。
第二環節:討論——人際交往中最忌諱什麼?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先完成的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將答案寫在黑板上,最先寫出而且大家認為比較有代表性的每位組員可以得一個“優”。
這個環節有利於緩解剛才的緊張情緒
第三環節:總結:根據剛才討論得出的人際交往中的忌諱,讓學生總結出人際交往中的四大原則,可謂水到渠成,又不會太唐突,太生硬。
利益原則、平等原則、寬容原則、合作原則。
第四環節:佈置作業
如何看待“與人相處吃虧是福”的觀點。
事件預測及其對策:學生的演講要提前一週佈置撰寫演講稿,一定要先交給老師閱讀批改歸類。
指定學生演講之前可以先私下與學生溝通,讓其做好準備,上課時才不會慌。
討論“人際交往中最忌諱什麼”時不要花太多時間,因為課本里有答案。很多小組會直接寫四大原則的反義詞,教師可以在最後再添上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如貪婪、小氣、奸詐、尖刻、陰鬱、自大、暴躁等)。
預料成果:課堂氣氛較好,整節課學生七上八下地往講臺趕,演講——討論——書寫——這些中職生最喜歡做的事,在這節課中全部貫穿其中。整節課全部內容沒有偏離“如何處理人際關係”這個主題,所以,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