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

  1、複習蹲踞式起跑

  2、坐位體前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激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使大部分學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技術動作。

  2、技能目標:80%以上的學生動作協調、放鬆,身體前傾適宜,步幅適宜、步頻快。能熟練地進行蹲踞式起跑。

  3、培養學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拼搏精神,團結合作與創新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起跑反應敏捷、迅速,後蹬快速有力,並很快進入途中跑。

  難點:起跑與起跑後的加速的銜接技術。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師生 活 動

  組織 形 式

  階段目標

  時間

  一、課堂常規

  二、慢跑操場2圈熱身。

  三、佇列練習

  二)準備操

  1、頭部運動

  2、肩部運動

  3、伸展運動

  4、下蹲運動

  5、踝關節

  6、小步跑

  教學重點:膝關節、踝關節放鬆用腳前掌著地,完成“扒地”動作。

  7、後蹬跑

  教學重點:前腳掌用力蹬地,後蹬充分,兩臂協調配合。

  三、複習蹲踞式起跑

  教學重點:起跑反應敏捷、迅速,後蹬快速有力,並很快進入途中跑。

  四、 學習途中跑技術

  動作要點:後蹬充分、有力;後襬時大小腿自然摺疊;前擺屈膝高抬,幅度大;落地時用前腳掌向後下方扒地並迅速屈踝;重心前移上體前傾;

  教學重點:著地緩衝前腳掌“扒地”。

  五、坐位體前屈練習

  散點在草地上分組練習

  一、放鬆

  二、總結,課後延伸

  三、師生再見

  集合隊伍,整隊,師生問好

  1、體育委員帶領慢跑

  1、師生齊做

  2、跟隨節奏做操

  1、教學:教師講解動作要領,示範完整動作,再由兩位同學進行演示,教師指導,最後分組進行訓練,教師巡視指導。

  2、動作教學程式:講解--示範--學生演示--講解指導---練習反饋--講解糾正--練習總結

  3、複習動作3—4次

  4、40 -60米中速跑;

  5、40-60米放鬆跑;

  1、 教師講解,學生練習

  2、 動作到位

  1、師生共同在和諧氣氛中進行放鬆活動。

  2、師生共同小結本課。

  3、相互評價

  4、整理器材,師生再見。

  四列橫隊

  四列橫隊:

  ×××××

  ×××××

  ×××××

  ×××××

  組織:四列橫隊

  ×××××

  ×××××

  ×××××

  ×××××

  組織:四列橫隊

  要求:精神飽滿,展開想象,身心投入,認真學練。

  使學生從生理和心理上進入良好狀態。

  要求:學生遵守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

  要求: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團結協作,努力拼搏,力爭上游。

  獲得身心的輕鬆愉悅,感受體育的樂趣,培養學生大膽發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 篇2

  學習階段:

  水平三

  教學目標:

  在遊戲比賽中發展跑的能力

  教學內容:

  蹲踞式起跑、快速跑

  教學步驟:

  一、快樂遊戲,活躍情緒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常規訓練

  2、組織學生遊戲:搶位子

  3、組織學生複習基本體操。

  學生活動:

  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出席人數。

  2、在體育委員的指揮下進行常規和佇列訓練。

  3、在教師的提示下進行奔跑遊戲:搶位子

  4、兩人一組,隨意選擇三到四節基本體操進行復習,動作到位、有力。

  組織:六列橫隊、小組分散

  二、積極遊戲,你追我趕

  重點:蹲踞式起跑動作和輕鬆自然的快速跑動作。

  難點:蹲踞式起跑時的蹬地有力,起動快速;快速跑時動作輕鬆協調。

  教師活動:

  1、提示學生複習蹲踞式起跑動作。

  2、組織學生起跑遊戲:看誰反應快

  3、採用多種遊戲、比賽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快速跑練習。

  4、及時鼓勵和小結各項遊戲。

  5、組織學生歡慶勝利。

  學生活動:

  1、兩人一組藉助教師的提示和報紙進行蹲踞式起跑練習,著重體驗起跑時的蹬地動作。

  2、積極參與遊戲,和夥伴比一比誰的反應快

  3、遊戲:龜兔賽跑(同一起跑線)

  4、遊戲:你追我趕(追逐跑)

  5、團結力量大:分成六小組,每組六人,小組商量,根據每人的體力分配不同的距離,接力賽跑,進行集體力量的展示。

  6、手舞足蹈歡慶勝利。

  組織:

  場地器材:操場、錄音機、每人一張報紙

  課後小結:本課最成功的是一張報紙讓學生用了一節課,而是最後的一項接力跑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得最好,小組間學生的配合也出乎我的意料,進取精神表露無疑,唯一的不足是在操場上有風,玩第一個遊戲時座位固定不下來,學生有點著急.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課本課以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堅持“健康快樂第一”為依據,以最終使學生終身受益為宗旨。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愛好和興趣,讓學生掌握從事終身體育運動所需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提高自我鍛鍊的能力,養成終身體育態度和習慣。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透過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體質,發展學生個性。

  二、教材分析:

  快速跑是田徑運動的基礎專案,對田徑運動水平的提高,對其他運動專案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它的特點是強度大,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透過較短距離的跑,來發展快速跑的能力。而在快速跑的起跑姿勢中,以蹲距式起跑更能使身體迅速擺脫靜止狀態。起跑後的加速跑是儘快加速達到自己的最高速度。透過這兩種技術的的學習發展學生速度,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使學生掌握從事終身體育運動所需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根據學生接收能力的情況,本次課只學習蹲踞式起跑中的“各就位”技術動作。

  同時,根據課改後的新課標要求,在課的準備部分結束後組織學生做一個運動遊戲。運動遊戲,也稱為體育遊戲,是由基本活動的動作組成的、具有情節的體育手段。是一項古老的、至今仍充滿活力的活動。運動遊戲具有基礎性、簡易性、情節性、趣味性、教育性、適應性、開放性、娛樂性等。本課匯入的遊戲是“快速出擊”,遊戲本身也是為後面的主要課程服務,透過遊戲的開展,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同時,本次課運用的遊戲起主要作用也是培養學生的反映能力,正好為後面要學的蹲踞式起跑做鋪墊。

  三、學情分析:

  本次可的教學物件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正處於比較平穩發育期。可塑性強、模仿能力好。在這一階段應該加強有利於提高力量、速度等身體素質的練習掌握通俗易懂的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

  四、教學目標的確定:

  1、認知目標:使90%的學生初步理解蹲距式起跑動作方法。

  2.技能目標:使85~90%的學生初步學會蹲距式起跑。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積極上進的優良品質。

  五、本課的重、難點:

  重點:學好蹲距式起跑的技術要領。

  難點:蹲距式起跑雙腳位置的確定、身體重心怎樣向上移動和雙腳膝關節之間的角度大小。

  六、教法的應用:

  根據人體動作技能的形成規律和本課教材的實際,結合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善於模仿的特點,遵循其直觀性和自覺性原則,本課採用下列教學法:

  1、講解法:語言精煉、講解適度。

  ①透過揭題,說明教學目標,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②精講,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學練結合。

  2、示範法:完整示範,建立概念,動作正確優美,利於模仿。

  ①教師的完整示範,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激發學習願望。

  ②透過示範,培養學生觀察思維的能力,使之明確要領,學會練習方法

  3、練習法:

  ①透過嘗試練和模仿學習,教會學、練方法,領會動作要領。

  ②學、練結合,開展互學、互幫、互糾、互評,開創一個和諧、平等、高效的學、練平臺,掌握動作技術環節,從而產生運動慾望,開拓進取,達到目標。

  七、教學程式:

  遵循人體生理機能活動的變化規律,依據本課的目標,教學程式分為:開始部分(課堂常規)、準備部分、基本部分(課的主要內容)、結束部分。

  1、準備部分

  (1)、熱身慢跑

  (2)、熱身操

  2、基本部分

  (1)、遊戲——“快速出擊”

  (2)、蹲踞式起跑“各就位”動作技術教學

  A、教師講解、示範蹲距式起跑的動作方法:

  起跑技術包括“各就位”“預備”“鳴槍”(或“跑”)三個階段。聽到“各就位”口令後,兩手撐地,雙腳前後距離1。5個腳掌前腳距離起跑線1。5個腳掌,後膝跪地,兩手放在緊靠起跑線後沿處,兩臂伸直,肩與起跑線平行,兩手間隔比肩稍寬,四指併攏和拇指成八字形支撐,兩腳左右間距大約15c(或一腳長)。頸部自然放鬆,兩眼視前下方約40~50釐米處,注意聽“預備”口令。

  B、分解教學教師指導,帶領動作練習。

  C、分組練習:

  全班分成四排做練習,前三排同學聽口令做動作,當聽見哨音後第一排迅速跑出去(距離30),二,三排原地不動,第四排同學仔細觀察前面同學的動作是否正確。教師指導,自訂目標,開展互學、互幫、互糾、互評的教、學、練相長活動。

  D、展示與評價:

  自我展示和集體展示,提倡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

  3、結束部分

  (1)、整理隊伍,散開。

  (2)、放鬆跳練習,調整呼吸。

  (3)、小結佈置課後作業和下次課的內容。

  (4)、下課,師生再見。組織學生收拾體育器材,如數歸還。

  4、整堂課練習密度約為:28——31%,練習強度中等。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 篇4

  一、設計理念

  本課積極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依據初中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培養學生健康的意識和良好的體魄。尊重學生的基礎能力,結合蹲踞式起跑教材特點,採用趣味化、遊戲化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激發學習興趣和參與鍛鍊的主動性。設定多種練習手段、輔助措施,強調同伴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力求提高蹲踞式起跑學習的趣味性。同時,設計活潑的練習形式與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運動情感,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鍛鍊習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教材、學情分析

  蹲踞式起跑是發展學生基本活動能力(跑類)教材之一,是學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是徑賽類短跑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該內容比較重要。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初中一年級學生,他們大多數素質較好、活潑好動,參與的積極性高,但動作技術又不能準確的完成;少數學生因體質單薄,基本活動能力較差,靈活性、協調性也不好,在做技術動作時顯得沒精神。初中一年級學生在小學階段,對站立式起跑的技術有了一定的基礎,由於他們對新事物的瞭解很快,對起跑的方法不再侷限於站立式起跑,不會再滿足於簡單的起跑和活動形式。所以,本課將從激發學生興趣入手,引出傳統遊戲與起跑練習相結合的活動方式,積極促進學生初步瞭解蹲踞式起跑的技術。

  三、學習目標

  1.感知蹲踞式起跑短距離跑中最快的起動動作方法。

  2.體會起動時身體協呼叫力過程,發展身體反應速度和動作協調性。

  3.參與“頭上胯下傳接球”遊戲競賽活動,獲取同伴間協同互助的經驗,具有勇於競爭的品質和合作進取的意識。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初步學會蹲踞式起跑的動作。 2.教學難點:協呼叫力,快速起動。

  五.主要教學環節

  為了解決課堂的重難點,教學中採用循序漸進多種誘導手段和層層遞進的練習步驟,促進學生逐層深入的學練動作技術。其主要教學環節與步驟有:學生體驗,教師評析,教師示範,學生練習,教學競賽,比一比、評一評。在每一個教學環節和練習過程中,注重技術動作規範的示範與講解,著重反覆練習“起動”這一關鍵動作,讓學生在趣味性活動中,真正做到多學多練、實實在在的提高技能水平。教學過程中強調採取自主學練、相互提示、相互糾正、合作學習、共同進步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和互幫互學的良好風氣,有效地增強自我及小組的學練實效。

  為進一步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熱情,本課還組織了小組間的“頭上胯下傳接球”競賽活動,讓同學們的歡快活潑的氣氛中參與競爭、享受快樂,建立了良好的人際交往環境,培養了互信互賴、合作進取的精神。

  六、教學主要特色

  1、讓學生體驗出蹲踞式起跑短距離跑中最快的起動動作方法,從“要他學變為我要學”學生很樂意去參與蹲踞式起跑的技能學習。

  2、靈活運用遊戲化的教學方法,將枯燥的蹲踞式起跑學習和傳統的遊戲相結合變得生動而有趣味,努力激發學生思維與參與技能練習的興趣,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站立式起跑和加速跑方法,發展快速奔跑能力。

  2.說出簡單的全身動作術語,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3.培養同學遵守紀律,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

  一、 直接匯入

  1. 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

  2. 宣佈本課教學內容和注意事項。

  3. 佈置見習生,檢查著裝。

  二、 熱身活動

  1. 教師領做、同學跟著做,複習小學廣播操

  2. 在教師指導下,畫跑道。

  三、 站立式起跑和加速跑

  1. 教師講解,並請一個同學示範動作方法:採用自然站立式起跑,有力腿(單腳跳時往往著地支撐的那條腿,一般是左腿)在前,兩腳前後開立,自然放鬆:“預備”時,重心前移,前腿異側臂在前,集中注意力聽訊號:“跑”時快速後登,上體堅持較大前傾,步頻迅速提高,待速度逐漸提高,上體逐步抬起至正直或稍前傾,步幅逐漸增大。

  2. 練習步驟:

  (1) 同學分組站在起跑線後,等候口令:

  (2) 站立式起跑,口令“預備————跑”:

  (3) 起跑後,在教師的節拍、節奏指揮下逐漸加速跑:

  (4) 快速起跑接加速跑,進行2~~~3輪次

  四、 遊戲:聽術語、做動作

  1. 集合隊伍,講解示範遊戲方法(略)

  2. 教師說全身動作術語,其餘人員練習。

  五、 放鬆身心

  1. 放鬆遊戲:聽名稱、指五官(放法略)

  2. 教師小結本課,褒揚好人好事,下課。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 篇6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堅持“健康第一”為依據,以最終使學生終身受益為宗旨。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愛好和興趣,讓學生掌握從事終身體育運動所需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提高自我鍛鍊的能力,養成終身體育態度和習慣。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課的設計到評價的各個環節,始終把學生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每個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增強團結協作的意識。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確保每個學生體驗成功,使學生體驗團結的好處和競爭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蹲踞式起跑是快速跑的一種起跑姿勢,能使身體迅速擺脫靜止狀態,從而快速的進入疾跑和加速跑狀態。是小學高年級快速跑教學所採用的起跑方式。透過教學能使學生初步掌握三個訊號的動作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身體協調性、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使學生掌握事終身體育運動所需要的體育知識和技能。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在五年級的時候已經初步學過蹲踞式起跑。大部分學生都知道蹲踞式起跑的作用,對三個訊號的動作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瞭解,但動作不夠規範。他們普遍上肢力量偏差,教學主要放在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並能把起跑和起跑後的快速跑結合起來,發展奔跑的能力。

  四、相應對策

  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一次課,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生的瞭解情況,我把“各環節技術動作正確,反應速度快”作為本次課的教學重點,“各技術環節連貫銜接緊密”為教學難點,突破重難點時需要學生認真觀察,勤于思考,反覆練習體會來完成。並用竹竿、訊號旗,起跑器等輔助教具加以強化。

  五、教學目標:

  1、透過本課的學習和實踐,使90%的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術要領,知道兩腳之間的位置擺放及離起跑線距離的設定,80%以上的學生能做

  出臀高於肩、重心前移,肩超過起跑線的動作;發展學生快速起跑的能力。透過遊戲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運用自我探究及小組合作和教學比賽的良好氛圍,使學生透過練習進一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的`動作方法。

  3、社會適應領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同伴能默契配合,共同提高,發展學生與人交流、與人合作的團隊精神和社會交往能力;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積極上進的優良品質。

  六、本課的重、難點:

  1、重點:各環節技術動作正確,反應速度快

  2、難點:各技術環節連貫銜接緊密

  七、教學過程分析

  我將透過以下四個環節來達成本課教學目標

  (一)開始部分:課堂常規佇列練習二四列互變、裂隊合隊走。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常規意識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二)準備部分:關節活動、輔助性的準備活動。設計意圖:充分做好準備活動,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預防運動損傷以適應基本部分的需要

  (三)基本部分:蹲踞式起跑動作的學習過程我是從五方面來設計的:複習舊知明確動作、自主學習掌握動作、輔助教具解決重點、小組合作突破難點、教學比賽鞏固提高。

  1、蹲踞式起跑

  1)複習舊知引入新知:同學們!誰來說說蹲踞式起跑適用於那些田徑專案,具體作用是什麼?(設計意圖:自然引入到本課的學習內容,明確蹲踞式起跑的相關知識)

  2)自主學習明確方法:

  a、透過找學生進行動作的講解示範,得出蹲踞式起跑三個訊號的正確動作。

  b、教師進行法令學生練習。

  c、學生自己發令三人一組進行練習,並互相糾正技術動作。

  設計意圖:本著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用自己的眼睛進行觀察,用自己的頭腦進行思考,用自己的身體進行練習從而進一步明確蹲踞式起跑的正確技術動作。

  3)輔助教具突破重點:

  a、大部分同學的起跑還是不錯來的,只是反應不過快,現在我們聽竹竿落地的聲音迅速跑出

  b、教師在喊跑的同時放下竹竿,反應慢的同學會被竹竿砸到。

  (設計意圖:透過竹竿教具的使用,增加學生的練習趣味性,從而解決快速反應的教學重點。)

  (4)小組合作強化動作突破難點:

  a、同學們我們透過自己的努力大部分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動作。但有些學生的動作還不夠連貫。現在我們兩個人一組來模仿起跑器進行練習。你們在練習的是時候可以邊練習邊對同學的動作進行評價。

  b、各組動作好的同學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好嗎?把你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

  (5)教學比賽鞏固提高:展示的同學的動作好不好呀,現在我們就按照他們的動作進行30米比賽好嗎?跑到終點的同學要從跑道兩側返回。

  設計意圖:透過比賽的形式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技術,並檢驗自己學習狀況,同時發展學生奔跑能力。

  2、遊戲:趕豬

  方法:略。

  設計意圖:透過趕豬比賽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靈敏性等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四)結束部分放鬆:回家設計意圖身心放鬆儘快恢復到安靜水平,培養養成運動會放鬆的習慣。

  八、教學評價:

  1.教師的糾正式評價和鼓勵式評價相結合

  評價方式:巡視指導時隨時給學生的動作給予糾正和鼓勵

  2、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

  評價方式:在練習過程中透過小組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對自己的動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九、教學特點:

  1.課堂還給學生。本課運用自主探究及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進行多元評價面向全體。從學生的態度表現及學習狀況合作效果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從而實現對全體學生的全面關注。

  3.利用教具突破重難點。利用竹竿,訊號旗等教具突破重難點。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 篇7

  一、指導思想:

  本節課以《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體現“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設計。小學四年級的跑和遊戲教學內容是在1-2年級的自然走和跑的基礎上,透過對起跑反應的學習及練習,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簡易的技術和技能,為發展學生的正確的起跑的姿勢,發展學生反應能力,本課結合遊戲方式提高學生對跑的興趣性和積極性。

  二、教學任務:

  1.站立式起跑

  2.遊戲:接力遊戲

  三、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透過各種的起跑練習;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運動中

  2.運動技能:透過學習,使90%學生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動作要領,發展學生身體的靈敏、速度等素質,提高協調能力

  3.身體健康:透過學習,增進學生的體能,培養正確的站立式起跑姿勢

  4.心理健康:培養學生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

  5.社會適應:培養學生敢於競爭,善於合作的精神和集體意識。

  四、設計思路:

  1、教材分析

  站立式起跑是水平二教學內容,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專案之一,本課內容是跑的教學的第一課時,站立式起跑姿勢的掌握,對發展學生起跑時的反應能力,提高學生跑的成績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站立式起跑的動作是進行跑教學的基礎內容。而站立式起跑姿勢的教學內容比較簡單、枯燥,學生在日常學練中的重視程度和興趣都不高,造成課堂低效的現象,本課試圖透過多種遊戲方法,試圖提高學生的學練興趣,讓學生認識到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正確動作,提高學生對站立式起跑學習的重視程度,以便教學目標的更好達成。

  2、學情分析

  四年級小學生正處在身體時期,身體尚未定型,發育尚未晚上,心理尚未成熟。透過跑和遊戲教學,使學生掌握起跑的正確方法,培養學生身體的正確姿勢,形成良好的身體形態,發展身體素質和跑的基本活動能力,發展反應能力及靈敏等素質,促使兒童身心全面發展。

  五、本課特點:

  本課利用學生觀察、討論、實踐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課上採用學生展示、小組間的比賽的手段進行練習,使學生增進互相合作意識。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 篇8

  一、指導思想

  根據水平二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主動參與並獲得成功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專案之一,站立式起跑的動作是進行跑教學的基礎內容。掌握正確的站立式起跑動作,對發展學生起跑時的反應能力,提高學生跑的成績有著重要的作用。本課試圖透過多種學練方法,試圖提高學生的學練興趣,在體驗多種姿勢的起跑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正確動作,提高學生對站立式起跑學習的重視程度,以便教學目標的更好達成。

  教學物件:八年級甲班

  1、重點:前腳異側臂在體前,反應迅速,起動要快。

  2、難點:全身動作協調,後蹬有力。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他們善於模仿,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強,有好奇心,表現慾望逐漸增強,而且對體育活動熱情較高,這對實現教學目標非常有利。在七年級的時候雖然對站立式起跑有教學過,但學生對站立式起跑的動作技術結構還不是很清晰。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方法進行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掌握站立式起跑動作打下基礎,同時多用激勵性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提高動作質量。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田徑短跑站立式起跑的技術以及起跑後的加速跑動作概念。

  2、技能目標:初步掌握站立式起跑和起跑後加速跑的動作要領,進一步發展學生快速反應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五、教學程式

  1、開始熱身部分:

  透過設定問題來匯入課的主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透過遊戲進行熱身,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遊戲結果後,進行基本徒手操練習,讓學生充分活動,以達到熱身目的。

  2、實踐和提高部分:結合講解和示範技術要領,讓學生直觀瞭解技術結構。利用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強的特點的心理,激起學生練習的激情是學生被動練習變為主動練習,提高學生對技術的掌握,體驗運動的樂趣。

  3、身心調整部分:原地放鬆,自然圍攏以提問的方式鞏固所學的技術,是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調整。

  六、教學效果預計

  1、預計85%以上的學生能初步掌握站立式起跑的動作技術。

  2、預計本課學生的運動強度為中等,最高心率約170次/分,平均心率約130次/分,練習密度約45%

  七、場地、運動器材:

  田徑場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透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橢圓式田徑場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2、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透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讓學生透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重點:

  能運用周長的知識確定起跑線。

  難點:

  理解相鄰起跑線的距離與跑道寬度之間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看過田徑比賽嗎?回憶一下在運動會田徑比賽中,100米比賽和400米比賽的起點位置有什麼不同?

  生:100米比賽的運動員在同一起跑線上,400米比賽的運動員在不同的起跑線上。

  師:為什麼?

  生可能回答,如果400米比賽運動員在同一起跑線上,外圈跑的路程長,那樣不公平,所以外圈的起跑線要向前移一些。

  師:那向前移多少呢?(生不知道)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如何確定起跑線。(板書課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完整跑道圖)

  1、瞭解跑道結構:

  小組交流:觀察跑道圖,說一說,每一條跑道具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內外跑道的差異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充分交流得出結論:

  ①跑道一圈長度=2條直道長度+一個圓的周長

  ②內外跑道的長度不一樣是因為圓的周長不一樣。

  2、瞭解了跑道的結構,你想怎樣解決“400米比賽外道的起跑線要向前移多少米”的問題?

  先自己思考,再與同桌說一說,最後彙報方案。

  學生彙報:(預設)

  (1)算出跑道的全長,外道的長度比內道長多少,外道的起跑線相應向前移多少。

  (2)算出兩側半圓形跑道拼成一個整圓的周長,外圓的周長比內圓的周長長多少米,跑道就向前移幾米。

  (3)直接利用周長公式求周長差

  預設(3)學生不容易想到,如沒有提出這種想法可以在彙報的過程中滲透、明析。

  3、組織學生探究

  師:現在就可以按照自己設想的方案算出相鄰的跑道的起跑線應相差多少米?

  有困難的可以同桌互相幫助,共同完成。

  教師巡視輔導。

  4、彙報交流,發現規律

  (1)學生彙報不同的計算方法

  a、算跑道全長,

  b、算圓的周長

  (2)比較哪種計算方法更簡單,還用更簡單的方法嗎?

  (3)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方法二,運用公式直接計算周長差

  如果我們在計算圓的周長時直接用π來表示,看有什麼發現?

  (72.6+1.25×2)π-72.6π

  =72.6π-72.6π+1.25×2×π

  =1.25×2×π

  (75.1+1.25×2)π-75.1π

  =75.1π-75.1π+1.25×2×π

  =1.25×2×π

  (相鄰跑道起跑線相差都是“跑道寬×2×π”)

  師:從這裡可以看出:起跑線的確定與什麼關係最為密切?

  生:與跑道的寬度關係最為密切。

  師(小結):同學們經過努力終於找到了確定起跑線的秘密!對了,其實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寬度,就能確定起跑線的位置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小學生運動會的跑道寬比成人比賽的跑道寬要窄些,要開小學生運動會,你能幫裁判計算出相鄰兩條跑道的起跑線又該相差多少米嗎?400米的跑步比賽,跑道寬為1米,起跑線該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寬是1.2米呢?在運動場上還有200米的比賽,跑道寬為1.25米,起跑線又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2、一根足夠長的鐵絲緊貼地面繞地球一週形成一個圓,當將這個鐵

  絲延長10米,然後距地面一定高度後重新繞地球一週圍成一個圓,請問你能從鐵絲下面走過去嗎?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何收穫?覺得自己表現怎樣?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 篇10

  一、指導思想

  本教材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作用,採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教師透過動作示範,語言講解、動作提示,讓學生學會正確的跑,發展學生的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健康發展。

  二、教學內容

  本教材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12月第二版。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師用書第三冊

  本課內容:

  1、快速跑——各種突發訊號起跑

  2、遊戲:傳實心球接力賽

  三、單元課次

  本課是第一課次

  本教材共六次課

  第一次課:各種突發訊號的起跑

  第二次課:原地快速高抬腿跑

  第三次課:站立式起跑

  第四次課:途中跑

  第五次課:50米全程跑

  第六次課:考核

  四、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快速跑。快速跑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完比較短的距離。其特點是距離短,而速度快,強度很大。使人體常是在大量缺氧的條件下完成大強度的工作,其生理表現為無氧代謝。本科教材要點是利用多種不同起跑姿勢和方向變化及各種突發訊號的的變化,充分調動學生練習起跑的積極性,發展學生感知、判斷和快速反應能力,提高靈敏素質。

  2.學生情況分析

  本課的教學物件是三年級的學生,我校是農村校,以外地生源為主,學生的流動性大,而且這一年代學生沒有適當的室外活動。因此學生速度、力量、協調性等素質都顯得偏差。為此,在教學中不過多強調技術動作。著重培養學生快速起跑和反應速度。

  五.教學過程

  (一)本課教材重難點

  教材重點:發展學生反應速度

  教材難點:蹬、擺有力。起動速度快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透過學習,使大部份學生初步瞭解站立式起跑的姿勢。

  2.技能目標:使學生初步掌握起跑的動作方法,蹬腿擺臂協呼叫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精神集中和快速反應能力。

  (三)開始部份:

  一、課堂常規

  1集合整隊

  2師生問好

  3宣佈內容

  4檢查服裝

  5安排見習生

  二、佇列練習

  三面轉發

  走步立定

  (四)準備部份:

  一、徒手操

  二、專項練習

  (五)基本部分:

  1.起跑

  教法一:講解示範各種突發訊號的起跑的概念與動作方法

  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模仿

  教法二:複習自然站立式起跑動作方法。

  要求:自己做的同時觀察對方同學是否有錯誤,幫助對方糾正。

  教法三:遊戲練習快速跑起跑,聽教師訊號學生作直線追跑遊戲

  遊戲方法:學生面對面站立,前排聽奇數,跑對方追,後排聽偶數跑,對方追。如增加難度,同上。如:2+3

  要求:逃跑的同學,沿地上的點,跑直線,到跑道為勝利。

  教法四:學生做各種活動,聽訊號練習起跑

  要求:精神集中,態度認真,爭取勝利。

  二、傳實心球比賽

  規則:學生排成兩列橫隊,排頭拿起實心球向下一個同學拋傳,按順序一直傳到隊尾。全傳完後,在從對為把每個實心球傳回。先完成隊為勝利。

  要求:球必須按順序傳給下一個同學,不能隔人傳球,拋球高度不能超過頭。球掉落的由丟擲的人撿起,回位置後再傳。

  (六)結束部份:

  1.集體舞:小白船

  2.小結

  3.收器材下課

  六、本課特點

  利用數學知識,練習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提高學生練習興趣和練習熱情。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習站立式起跑及加速跑方法,發展快速奔跑能力。

  2.說出簡單的全身動作術語,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3.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

  一、 直接匯入

  1. 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師生問好。

  2. 宣佈本課教學內容及注意事項。

  3. 安排見習生,檢查著裝。

  二、 熱身活動

  1. 教師領做、學生跟著做,複習小學廣播操

  2. 在教師指導下,畫跑道。

  三、 站立式起跑及加速跑

  1. 教師講解,並請一個學生示範動作方法:採用自然站立式起跑,有力腿(單腳跳時往往著地支撐的那條腿,一般是左腿)在前,兩腳前後開立,自然放鬆:“預備”時,重心前移,前腿異側臂在前,集中注意力聽訊號:“跑”時快速後登,上體保持較大前傾,步頻迅速提高,待速度逐漸提高,上體逐步抬起至正直或稍前傾,步幅逐漸增大。

  2. 練習步驟:

  (1) 學生分組站在起跑線後,等候口令:

  (2) 站立式起跑,口令“預備————————跑”:

  (3) 起跑後,在教師的節拍、節奏指揮下逐漸加速跑:

  (4) 快速起跑接加速跑,進行2~~~3輪次

  四、 遊戲:聽術語、做動作

  1. 集合隊伍,講解示範遊戲方法(略)

  2. 教師說全身動作術語,其餘人員練習。

  五、 放鬆身心

  1. 放鬆遊戲:聽名稱、指五官(放法略)

  2. 教師小結本課,表揚好人好事,下課。

  《蹲踞式起跑》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透過數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田徑賽道的結構,學會確定塞到起跑線的方法。

  2、結合具體實際問題,透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讓學生透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透過對賽道周長的計算,瞭解田徑場跑道的結構,能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確定起跑線的問題。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圓的知識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探究起跑線位置的設定與什麼有關。

  教學過程:

  一、影片匯入:

  出示關於100米和400米比賽的影片,學生認真觀察,想想兩種比賽規則上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設計意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將100米和400米比賽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便於學生觀察和了解。聯絡生活,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相同:都在各自的跑道上。

  不同:100米為直道,400米為彎道,且400米賽道運動員的起跑線不同。

  師:為什麼100米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而400米卻不同?(可追加問題:如果你是一名運動員,在400米跑中你會選擇哪條賽道?)

  (出示圖片“賽道”)

  生:在外圈的吃虧,外圈比內圈長。

  生:內圈的起跑線向前移動一些,終點不變,這樣比賽就公平了。

  (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和回答時間)

  師:同學的思維非常的敏銳,而且超出了老師的想想。那麼外圈的起跑線究竟要向前移動多少,比賽才相對的公平呢?

  (設計意圖: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為下面學習新知奠定基礎。)

  師:所以為了解決比賽公平的問題,我們共同研究如何“確定起跑線”,板書課題。

  二、進入新課。

  1、分析賽道

  師講解跑道結構:400米標準運動場一般有8條賽道,最裡面的為第一道,依次為第二道,第三道……,每條賽道有內外兩條線組成,每條跑道的長度指這條賽道中內測線的長度。那麼(課件出示以下三個問題)

  (1)400米運動場指的是那條賽道的長度?

  (2)每條賽道由幾部分組成?

  (3)如何計算每條跑道的長度?

  (設計意圖:第二、三問題直接點出本課的教學重點,且難度適中,在學生思考和討論的過程中很容易得出合理的結論,以此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組討論

  小組內和同學交流你的觀點,看看誰的觀點更準確,方法更簡便。

  學生彙報小組討論結果

  生:400米運動場指的是第一條賽道的長度。

  生:由4部分組成,其中有兩條直道和兩條彎道,兩條彎道可以組成以一個圓。

  生:跑道一圈的長度=2條直道的長度+一個圓的周長

  2、收集資料

  師:利用剛才討論的結果,計算各賽道的長度,並把所得的資料填到資訊採集表中。

  (設計意圖:學生用自己認為可行的辦法來解決實際問題,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理論和實際結合,不空乏的紙上談兵。)

  3、分析資料

  師:如何計算相鄰兩跑道的長度差?

  生:分別把每條跑道的程度計算出來,也就是計算兩個直道長度與一個圓周長的總和,在相減,就可以知道相鄰兩條跑道的差。

  師:誰還有更簡便的計算方法麼?

  生:因為跑道的長度與直道無關,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算出相鄰兩圓的周長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鄰跑道的差。

  師:如果我們在計算圓的周長時直接用π來表示,看我們有什麼發現?

  (72.6+1.25×2)π-72.6π

  =72.6π-72.6π+1.25×2×π

  1.25×2×π

  ……

  4、形成結論

  (相鄰跑道起跑線相差都是“跑道寬×2×π”)

  師:(結論)同學們經過努力終於找到了確定起跑線的秘密!只要知道跑道的寬度,就能確定起跑線的位置。

  三、知識拓展:

  200米、800米、1500米比賽的起跑線該如何確定?

  五、小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生:為了使比賽公平,外圈跑道的起跑線要向前移動。

  生:向前移動的距離是兩個相鄰跑道的差。

  生:兩個相鄰跑道的長度差,只與跑道的寬度有關。

  生:我知道400米跑相鄰跑道的差的計算方法是

  相鄰賽道差=賽道寬×2×π

  四、板書設計:

  每條賽道的長度=兩個直道的長度+圓的周長

  400米跑相鄰賽道的差=跑道寬×2×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