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的維吾爾》教學設計5篇
《和田的維吾爾》教學設計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和田的維吾爾》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和田的維吾爾》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和田維吾爾族的民俗特點,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的描述想結合的特點,領悟表達方法。
過程與方法:朗讀感悟,小組合作討論,網路學習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維吾爾族人豁達樂觀的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文化的熱愛和讚美。
教學重點:瞭解和田維吾爾族的民俗特點,感受維吾爾族人豁達樂觀的民族精神。
教學難點: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的描述想結合的特點,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啟情匯入
在“中華民風民俗”這一單元中,我們一起了解了北京的春節,欣賞了藏戲,參觀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今天,將繼續我們的行程,走近一個極其付有魅力的少數民族,聽——[播放:新疆好]從歌曲中你瞭解了什麼?下面就讓我們走進他們[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感知
1、開啟書第9課,快速瀏覽課文導讀,思考:本課學習的重點問題是什麼?
2、帶著第一個問題,輕聲讀文,注意讀準讀順
3、彙報交流:豪氣樂觀、熱愛土地、愛美、能歌善舞
三、研讀感悟
1、從課文的哪些重點語句當中讓你感受到了和田維吾爾人的這些特點呢?再次走入課文,默讀,邊讀邊思,作好批註。
2、可以和身邊的人交流交流
3、集體交流
豪氣樂觀:
那是一個……豎耳聽著:就在這鋪天蓋地的沙塵暴中傳來了熱烈激昂的歌聲,透過歌聲,我們聽到的是……這怎能不令人肅然起敬。這一句話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誰來體會?[指名朗讀]
熱愛土地:
[出示圖片]看到這色香味俱全的饢,你有什麼感受呢?[出示句子]指讀、評價愛美:花、都帕、艾得來斯[欣賞],你能用一個詞語來表達你心中的感受嗎?指讀
能歌善舞:看到維吾爾的姑娘,你不禁要說——
4、難怪人們會說:[出示句子]齊讀
5、小結:本課學到這裡,你有哪些收穫呢?
四、網路交流
我國有多少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它獨特的風景,你想了解的更多嗎?下面就到網路是去查閱吧!注意把你查閱到的內容傳送到班級的部落格上,大家進行交流,好嗎?
《和田的維吾爾》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
1、學習並積累“驚恐、惡劣、深邃、迎風迎吭、肅然起敬、形態各異、酷熱、鋪天蓋地、美不勝收、載歌載舞、豁達開朗、隨風搖曳”等詞語和生動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和田維吾爾族的特點,感受維吾爾人豁達樂觀的民族精神。
3、積累語言,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的描述相結合的特點,另外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感受和田的地域風情和維吾爾人以苦為樂的民族風情
教學難點: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動漫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圖片、學生蒐集有關維吾爾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的習慣風俗。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 回顧引入:
1、回憶:同學們,第二單元課文圍繞“中華民風民俗”這個專題,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風情.請大家回顧一下,透過前三篇課文的學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小結匯入:是啊,“面是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些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令我們耳目一新.現在,我們一起走進最能代表維吾爾族風俗特點的和田維吾爾.
3、欣賞動漫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看後說說維吾爾人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剛才我們透過風光片對維吾爾風情有所瞭解.下面我們來學習課文,透過文字來更多的瞭解維吾爾族.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文:做到正確、流利,說說你從文中瞭解到了維吾爾族哪些風俗習慣?
2、快速瀏覽:這些習慣表現了維吾爾人的哪些特點?畫出能夠反映和田維吾爾人性格特點的語句.
課件出示:讀一讀:
▲ 六年前的一個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維吾爾人特有的豪氣與樂觀。
▲ 和田維吾爾人熱愛土地的程度令人驚歎。
▲ 和田地處大漠邊緣,那惡劣的自然環境並 沒有扼殺維吾爾人愛美的天性。
▲ 沒有歌舞,維吾爾人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3、討論:最能集中反映和田維吾爾人性格的是哪一句?
三、重點探究,品味賞析:
1、出示結尾句:齊讀“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2、默讀課文:結合所畫句子與課文中的具體描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隨機引導.
(一)豪氣與樂觀:
(1)在鋪天蓋地的沙塵暴襲擊的黑夜,一個漢子迎風印吭,熱烈激昂的歌聲飽含著對黑暗與沙塵暴的蔑視,表現了和田維吾爾人的豪氣與樂觀.
(2)作者是怎樣使我們體會到這一點的? (對比)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酷愛土地
(1)“民以食為天”,和田維吾爾人吃幾乎都離不開土地。
(課件出示:飲食圖片)
(2)把衣服鋪在沙漠上晾曬.
(3)有感情的朗讀:和田維吾爾族人的吃穿都離不土地,他們對土地愛地多麼深沉啊!
(三)愛美
(1)讀一讀:為什麼說手愛美是他們的“天性”?
(2)畫出打比方的句子,體會“美不勝收”。
(3)小結:維吾爾人愛花、種花、雕花、繡花、衣著如花,他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依然愛花、愛美、美好的生活著,這是多麼堅強的民族呀!
(四)能歌善舞:
(1)不受任何限制,想跳就跳
(2)聚餐目的不在於吃,而在於載歌載舞。
(課件出示:載歌載舞的圖片)
(3)學生表演(新疆小姑娘才藝展示)
四、提升認識,體會寫法:
1、齊讀最後一句
2、瀏覽全文: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地域風情和民族風俗的?
(1)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結構嚴謹。
(2)前後照應,總結強調維吾爾人豁達樂觀的性格特徵: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3)描寫生動形象,語言優美。
五、拓展延伸:
1、小結:除了這些,對於和田維吾爾族,你還有哪些瞭解?
(課件出示:有關和田維吾爾的圖片)
2、這樣的民族你想用什麼形式來表達你的敬佩和讚美之情?
3、對於其他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你瞭解多少呢?
作業超市:
1、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
2、“小導遊”:為和田維吾爾編寫導遊詞。
3、設計廣告:為和田維吾爾設計一條廣告語。
4、手抄小報:辦一份小報展示各少數民族的民風習俗。
《和田的維吾爾》教學設計3
《和田的維吾爾》是篇略讀課文,也是第二組課文的最後一篇課文。透過第二組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課文表現出來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民俗特點的。
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結構嚴謹,生動形象是本文在表達上的特點。作者生動、準確、感情充沛地對和田維吾爾人的特點及民族風俗加以說明,融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
我本課的設計旨在創設一定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運用自讀——自悟——交流——自得的方法,採用版塊式教學讓學生了解和田維吾爾人勤勞質樸、豁達樂觀的特點及民族風俗,同時體會作者的語言表達,如文章中比喻等寫作手法的運用,感受作者對比、前後呼應等的寫法。
一、落實字詞的教學
課文雖然是略讀課文,但是根據課文的特點,文中出現了許多像“都帕”、“艾得萊絲”等根據維吾爾語音譯過來的詞語。這些詞語學生是第一次碰到。所以在初讀課文後我出示了這些詞語,讓他們認讀這些詞語,並且在老師的帶領下理解他們究竟是什麼。為後面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二、關注作者的寫法
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找找“課文從那幾個方面來介紹和田維吾爾的風俗特點的”從中知道作者是如何來謀篇佈局的,知道作者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來安排材料的。聯絡這組單元中第七課《藏戲》也是這樣安排材料的,讓學生對這寫法加以鞏固。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也讓學生體會到在概括幾個方面的時候,如果有總起句,可以在總起句中找到中心詞,這樣概括的方法。因為文中的第二、第四自然段都是總分結構的。
在學習“愛土地、愛美、愛歌舞”的幾個方面中,引導學生關注作者用“誰能、誰又能”的句式以及連用兩個“!”寫出了作者的那份驚歎。抓住“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畫”知道比喻的修辭手法,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只用了三個詞語就把他們的服裝等特點寫清楚了。再有,抓住“猶如、又似”這個比喻,感受那份美。
在學習第一、第七自然段時,讓學生透過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的方式讓學生體會首尾呼應、對比的寫作方法。
三、利用影片、圖片資料創設情境幫助理解課文
因為維吾爾是少數民族,他主要生活在我國的新疆距離我們這裡較遠,因而課文的內容相對與學生來說比較陌生,裡面所介紹的風俗特點有些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的。而維吾爾族又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無論是服裝,還是其他都是很有民族特色的。結合課前的提示,我選擇了一段維吾爾族的歌舞來匯入,讓學生在視覺上對他們有一個鮮明的認識。在理解詞語的過程中也選擇了有代表性的圖片讓學生透過文字、藉助圖片直觀的認識他們。在學習“愛美”這個板塊中,我也選用了一組反映維吾爾人愛花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他們只要是能看到的地方都會有花的存在。同時也選擇了一段具有維吾爾族特色的歌曲作為背景音樂,儘可能地讓學生走進維吾爾。
四、以讀促悟,加深理解
文章中有許多作者寫得很美的句子,例如“遠遠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畫”還有“巴扎的鬧市裡,那一頂頂鮮亮的繡花‘都帕’“這句,設計了朗讀的環節,希望透過讀來感受維吾爾人對生活的那份熱愛之情。
五、讓學生透過想象感知文字
在學習“愛美”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到最後設計了一個句型的訓練。讓學生展開想象花兒還會盛開在哪裡。本來打算在教學“愛歌舞”這部分內容時,結合“這種歌舞從來不受人員、場地和時間的限制,不論什麼人,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想跳就跳。”這句的理解來想象寫話。不過試教下來發現時間上來不及,因而今天改用了說的形式,讓他們想象還會有哪些人、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載歌載舞。
在今天課堂的實施過程中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希望老師們多提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
《和田的維吾爾》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學習並積累“酷熱、鋪天蓋地、美不勝收”等詞語和生動的句子。
2、瞭解“和田的維吾爾”的特點,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維吾爾鄉村風情及他們雖苦猶樂的精神風貌。
教學重難點
透過獨立閱讀和交流探討,感受和田的地域風情和維吾爾人的以苦為樂的民族風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欣賞動漫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說說對維吾爾族的瞭解。(如能歌善舞、熱情、漂亮等)
2、對維吾爾族除了我們所知道的這些,還有著許多饒有趣味的風俗。現在,我們就走進和田的維吾爾。(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並說一說你瞭解到了維吾爾族哪些風俗習慣。(如,日常食品饢、烤肉和“庫乃其”都是在沙土坑中烤製成的;把衣服鋪在沙漠上曬乾;天生愛花;能歌善舞等。)
2、快速瀏覽,畫出能夠反應和田維吾爾人性格或精神的語句。(六年前的一個夜晚,我感受了和田維吾爾人特有的豪氣與樂觀;和田維吾爾人熱愛土地的程度令人驚歎;和田地處大漠邊緣,那惡劣的自然環境並沒有扼殺維吾爾人愛美的天性;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3、討論:最能集中反應和田維吾爾人性格的是哪一句?(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板書:苦甜)
三、深讀品悟,感受地域與民族風情
1、默讀課文,結合畫出的句子,與小組同學交流:和田維吾爾是一個怎樣的民族?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理解,大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隨機指導。
(1)豪氣與樂觀的維吾爾族
A、輕聲讀第1自然段,想像這段話所描寫的情景:黑夜,鋪天蓋地的沙塵暴中傳來熱烈激昂的歌聲。這歌聲飽含著對黑暗與沙塵暴的蔑視,以豪氣與樂觀超越了可怕的黑暗與自然。
B、找一找文中的對比:被沙塵暴統治與破壞的夜—熱烈激昂的歌聲;縮在被窩裡驚恐地豎耳傾聽——駕著馬車迎風引吭高歌。這樣的對比中不由得讓人對和田維吾爾民族的豪氣與樂觀肅然起敬。
C、有感情朗讀這一段。
(2)酷愛土地的維吾爾族
讀一讀2、3自然段,和田維吾爾人的生活中,哪些與土息息相關?
A、“民以食為天”,維吾爾族人的吃幾乎離不開土。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了作者的驚歎。(“誰能想到”“誰又能想到”兩個感嘆句。看圖片,認識烤肉、饢、“庫乃其”這些美味,以及生產美味的饢坑。)
B、把衣服鋪在沙漠上晾曬。想象那樣的情景:在寂靜廣闊而又單調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猶如巨幅抽象畫。而能夠在這樣的背景下畫出如此有創造力的畫家,只能是熱愛生活、熱愛土地的維吾爾人。
C、和田維吾爾人的吃和穿,都離不開他們深深熱愛的土地。詩人艾青曾深情吟誦: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讓我們也來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內容。
(3)愛美的維吾爾族
讀一讀第5自然段,為什麼說愛美是他們的“天性”?
A、畫出作者打比方的句子,體會“美不勝收”。(巴扎的鬧市裡,那一頂頂鮮亮繡花“都帕”,那一團團飄然而過的“艾得來斯”,猶如天幕上朵朵鮮豔的彩雲,又似花園裡一片片隨風搖曳的花兒,真是美不勝收;密密的眼簾,深邃的眼睛,像花兒般綻放在風沙裡。)
B、愛花、種花、繡花,衣著如花,姑娘似花,維吾爾族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美麗地生活著,正像堅強的花朵,在最貧瘠的土地上仍然盡情地吐露芬芳。
(4)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
“沒有歌舞,維吾爾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經成了他們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不受任何限制,想跳就跳;聚餐的目的不在於吃,而在於載歌載舞。)
四、提升認識,體會寫法
1、結合全文,說說對句子的理解,“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維吾爾人,物質條件雖然很差,但是他們有豁達、樂觀的品性;他們熱愛生活,善於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享受美。所以無論生活有多苦,他們仍感覺是甜的。)
2、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地域風情和民族風俗的?(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脈絡清晰,易於把握;描寫細膩,語言優美。)
3、選擇你認為寫得精彩的句子或語段抄寫下來。
板書設計:
和田的維吾爾人
苦→甜
熱愛生活
《和田的維吾爾》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和田的維吾爾人》一課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組課文中的第九課。課文圍繞“民風民俗”這一主題,敘述了新疆和田維吾爾人的一些生活習慣、行為方式
。以平實的語言文字向讀者展示了和田的維吾爾人豪氣樂觀、熱愛土地、愛美、能歌善舞的特點。展示了維吾爾鄉村淳樸的民風,讚頌了維吾爾人熱愛沙漠、愛美好客、豁達樂觀的精神品質,同時揭示了一條哲理:豁達樂觀的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知道抓住閱讀提示來讀懂課文,也已養成預習的習慣,知道課前的自讀自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我緊扣單元訓練重點,依據教材內容,從三方面入手,一是內容感悟,二是寫法領悟上,三是語言積累、學法遷移,以期有效地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並積累“驚恐、惡劣、深邃、鋪天蓋地、迎風引吭、肅然起敬、形態各異、隨風搖曳、美不勝收、載歌載舞、豁達樂觀”等詞語和生動的句子。
2、瞭解“和田的維吾爾”的特點,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維吾爾鄉村風情及他們雖苦尤樂的精神面貌。
3、體會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並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過程與方法:
1、收集有關維吾爾民風民俗的資料。
2、按閱讀要求自主閱讀,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3、引導學生讀感興趣的語句,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形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和田的地域風情和維吾爾人的以苦為樂的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對和田維吾爾族人的敬佩和讚美之情,汲取傳統民俗文文化中的精神營養。
教學重難點
透過獨立閱讀和交流探討,感受和田的地域風情和維吾爾人的以苦為樂的民族風情
教學方法及設計意圖
《和田的維吾爾人》是略讀課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結構嚴謹,生動形象是本文在表達上的特點。因此,我重點採用三種方法:
1、“默讀、感情朗讀”法
培養學生在默讀中思考、在朗讀中感悟和田維吾爾的性格特點和民族精神。
2、討論交流
透過交流,培養學生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合作能力。
3、指導點撥
透過對重點句子的分析,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準備:
ppt課件《新疆是個好地方》mv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進入第二單元,我們的學習主題是“民風民俗”,前邊幾課,我們感受了北京春節的熱鬧;瞭解了西藏戲曲的.神秘;領略了客家圍屋的宏偉和傣家竹樓的清新。本節課,我們繼續民風民俗之旅,來到一片神奇的土地上。(ppt播放《新疆是個好地方》mv)
2、結合音樂、影片及之前的生活體驗,說說你對新疆的瞭解。
(學過的課文《葡萄溝》、《白楊》)
3、引入課題《和田的維吾爾人》,介紹和田。
【設計意圖】透過歡快的音樂,優美的新疆自然風光,設定懸念,讓學生猜,調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引入學習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理清層次
1、要求:(1)讀準自音,讀通課文‘
(2)和田的維吾爾人有哪些特點呢?(在文中找句子)
2、學生按要求讀文,可同桌交流。
3、回報檢查學習結果。
(1)出示詞語認讀理解
驚恐、惡劣、深邃、鋪天蓋地、迎風引吭、肅然起敬、
形態各異、隨風搖曳、美不勝收、載歌載舞、豁達樂觀
(2)理清課文層次
和田的維吾爾人有哪些特點呢?全班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
【設計意圖】要求一:學習生字、理解新詞,積累詞語。為讀通順句子,理解課文內容作好鋪墊。要求二: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及梳理文章條理的能力。
三、深讀品悟,感受地域與民族風情
1、默讀課文,結合畫出的句子,與小組同學交流:和田維吾爾
是一個怎樣的民族?
2、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理解,大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隨機指
導。
(1)豪氣與樂觀的維吾爾族
a、輕聲讀第1自然段,想像這段話所描寫的情景:黑夜,鋪天蓋地的沙塵暴中傳來熱烈激昂的歌聲。這歌聲飽含著對黑暗與沙塵暴的蔑視,以豪氣與樂觀超越了可怕的黑暗與自然。
b、找一找文中的對比:被沙塵暴統治與破壞的夜-熱烈激昂的歌聲;縮在被窩裡驚恐地豎耳傾聽——駕著馬車迎風引吭高歌。這樣的對比中不由得讓人對和田維吾爾民族的豪氣與樂觀肅然起敬。
c、有感情朗讀這一段。
(2)酷愛土地的維吾爾族
讀一讀2、3自然段,和田維吾爾人的生活中,哪些與土地息息相關?
a、“民以食為天”,維吾爾族人的吃幾乎離不開土。找一找,哪些句子寫出了作者的驚歎。(“誰能想到”“誰又能想到”兩個感嘆句。看圖片,認識烤肉、饢、“庫乃其”這些美味,以及生產美味的饢坑。)
【ppt展示維饢、庫乃起圖片】
b、把衣服鋪在沙漠上晾曬。想象那樣的情景:在寂靜廣闊而又單調的沙漠上,各色的衣服猶如巨幅抽象畫。而能夠在這樣的背景下畫出如此有創造力的畫家,只能是熱愛生活、熱愛土地的維吾爾人。
c、和田維吾爾人的吃和穿,都離不開他們深深熱愛的土地。詩人艾青曾深情吟誦: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讓我們也來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內容。
(3)愛美的維吾爾族
讀一讀第4自然段,為什麼說愛美是他們的“天性”?
a、畫出作者打比方的句子,體會“美不勝收”。(
巴扎的鬧市裡,那一頂頂鮮亮繡花“都帕”,那一團團飄然而過的“艾得來斯”,猶如天幕上朵朵鮮豔的彩雲,又似花園裡一片片隨風搖曳的花兒,真是美不勝收;密密的眼簾,深邃的眼睛,像花兒般綻放在風沙裡。)
【ppt展示維吾爾姑娘圖片,都帕、艾得來斯圖片】
b、愛花、種花、繡花,衣著如花,姑娘似花,維吾爾族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美麗地生活著,正像堅強的花朵,在最貧瘠的土地上仍然盡情地吐露芬芳。
(4)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
“沒有歌舞,維吾爾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經成了他們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不受任何限制,想跳就跳;聚餐的目的不在於吃,而在於載歌載舞。)
【設計意圖】在深入讀的基礎上,學生進行交流,培養學生思考、感悟的能力。
四、總結全文,體會寫法
1、結合全文,說說對句子的理解。
“豁達樂觀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維吾爾人,物質條件雖然很差,但是他們有豁達、樂觀的品性;他們熱愛生活,善於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享受美。所以無論生活有多苦,他們仍感覺是甜的。)
2、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地域風情和民族風俗的?
(全文和每段都有中心句子,使文章脈絡清晰,易於把握;描寫細膩,語言優美。)
3、選擇你認為寫得精彩的句子或語段抄寫下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積累精彩句子或段落。
五、拓展延伸
1、學生閱讀有關其他民族風俗習慣的文章。
2、觀看新疆現代化建設成就影片,瞭解絲綢之路。
【設計意圖】由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瞭解更多民族風俗。
板書設計
和田的維吾爾人
熱愛土地愛美能歌善舞豁達樂觀
縱使再苦,生活也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