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範文

《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會寫“機、朵”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能根據生活實際,運用多種方式初步瞭解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4、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起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感情讀文。

  2、能根據生活實際,運用多種方式初步瞭解文中詞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麼說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匯入揭題

  1、激趣引入(黑板上出示荷葉圖):

  孩子們,你看黑板上畫的是什麼?

  (荷葉)

  2、揭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4課《荷葉圓圓》。

  (出示課題,指導讀題,要求讀好、讀出感情)

  3、複習生字: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不少生字寶寶,下面我要和大家一起玩玩生字遊戲,看誰把生字寶寶的名字記得最牢,做好準備了嗎?

  ⑴聽字謎猜生字:

  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陽都出山(晶);一人來到小亭邊(停)。

  ⑵看口型,說生字。

  (荷、珠、蹲、嘻)

  ⑶讀生字,組詞語。

  (搖籃、坪、透、翅膀)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談話:

  看黑板,荷葉是什麼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裡是怎麼寫的。

  (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

  2、指導朗讀(重點指導“圓圓的”、“綠綠的”)看見這麼多圓圓的、綠綠的荷葉,你一定非常喜歡,表示喜歡時的表情是怎樣的?孩子們,那我們就帶著微笑的表情來讀出喜歡的心情吧。

  3、齊讀。

  三、學習第二~五自然段

  1、引述:

  圓圓的、綠綠的荷葉多美呀,小夥伴們都來了……

  2、聽故事,邊聽邊想:

  故事講了荷葉和哪些小夥伴之間的事?

  出示課件:

  生聽後討論,師結合學生回答貼圖。

  3、細品第二自然段:

  ⑴我們先把目光投向小水珠吧(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小聲自讀。

  ⑵討論:

  小水珠把荷葉當作什麼?它是怎麼說的?

  結合回答認識引號。

  小搖籃是用來做什麼的?

  指導朗讀“搖籃”。

  為什麼把荷葉說成小水珠的搖籃?

  ⑶描述:

  一陣風兒吹來,荷葉微微擺動,小水珠躺在這“搖籃”裡,輕輕地晃動著身子,可舒服了!(板書:躺)這麼舒服的搖籃,讓我們和小水珠一塊再去感受一下吧!

  齊讀第二句。

  ⑷剛才大家讀得很認真,讀:“小水珠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的眼睛。”你也眨一眨眼睛好不好,誰來試一試?

  5、學習第3~5自然段:

  ⑴除了小水珠,其它的小夥伴也有話要說,你最喜歡誰?讀讀你最喜歡的自然段

  ⑵思考:

  這幾個小夥伴分別把大荷葉當作了什麼?

  (板書:停機坪歌臺涼傘)

  討論:

  都說的是荷葉,為什麼小夥伴說的卻不一樣呢?為什麼說荷葉是他們的停機坪/歌臺/涼傘?

  品讀三個小夥伴說的話。

  ⑶小朋友,剛才讀了“小水珠躺在荷葉上”,我把“躺”字把它貼在這。我這還有“立、蹲、游來游去”誰來貼一貼?

  同時指導理解立、蹲。

  ⑷引導孩子們配上動作:

  小蜻蜓展開透明的翅膀,多美啊!你們可以一邊讀一邊展開胳臂。

  ⑸小青蛙呱呱地放聲歌唱,誰願意來表演一下?

  (過渡:小青蛙把荷葉當作它的歌臺,我問也罷今天的課堂當作展示臺表演一下好不好?課中休息:唱古詩《小池》)

  ⑹下面看小魚怎麼遊的,能不能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誰來讀一讀。誰還能用“一朵朵很美很美的”說句話?

  交流,朗讀。

  指導寫“朵”字,示範寫,生寫。

  ⑺現在我們來個最難的,我想請所有的同學們參照老師黑板上的板書

  把課文中寫“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都背誦出來,能做到嗎?如果你覺得有困難,也可以拿起書和大家一起讀。

  四、拓展

  1、出示圖片,欣賞夏日荷塘美景,思考:

  你能用背誦過的古詩中的名句來說說你看到的圖畫嗎?

  2、學生討論,交流。

  五、總結談話

  1、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

  2、荷葉圓圓的、綠綠的,真漂亮,有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這些好朋友,荷葉真快樂啊!今天回家後將這篇課文編成一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或者畫成畫送給小夥伴,好嗎?

  ⑴把學生從課前的狀態迅速帶入情境中,將入境和複習生字結合起來。

  ⑵透過表情朗讀帶動感情朗讀,讓孩子受到更直觀的引導。

  ⑶課件展示優美的畫面,將孩子們帶入情境,降低對課文內容理解的難度。

  ⑷提示孩子們可以透過生活經驗以及動作表演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⑸讓學生有選擇性地自主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透過討論使得學生的認識不斷得到完善,最後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突破教學難點。

  【讀一讀,寫一寫】

  1、分層次對不同的`孩子提出要求。

  2、學會積累,並強調知識的運用。

  【板書設計】

  14荷葉圓圓

  小水珠小蜻蜓

  躺立

  搖籃停機坪

  小青蛙小魚兒

  蹲游來游去

  歌臺涼傘

  【課後反思】

  注重了課堂氣氛的營造後,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迅速被提起。學習課文時,透過第二自然段的細品,把學法拋給學生,讓孩子發現學習。引號的認識是一個較好的知識點,有利於分角色朗讀。課中休息巧妙穿插唱古詩、表演古詩,孩子們的參與積極性比較高,效果較好。

  《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會寫“是”、“朵”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難點:認識生字“蹲”;書寫“我”、“美”。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課題

  1、簡筆畫畫出荷葉。說說這是什麼?它是什麼樣的?

  (板書課題:荷葉圓圓)

  出示“荷”字的卡片,誰有好辦法記住咱們的這位“新朋友”?

  2、簡筆畫畫出:

  小水珠、蜻蜓、青蛙、小魚。

  瞧,還有誰來了?

  學習“珠”字。

  3、喜歡它們嗎?那咱們一起來學習這一課。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認生字,再同桌互相抽讀生字,比比誰讀得準,認得多。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課文,如:

  表情朗讀;配上動作讀;和小組同學分工合作讀等。

  3、想讀給大家聽嗎?你喜歡讀哪段就站起來讀哪段。

  三、再讀課文,指導朗讀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生交流)

  2、都有誰喜歡這圓圓的、綠綠的荷葉?

  (以下步驟極據學生的回答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3、小組裡分角色讀課文,指名分角色讀課文:

  評選“最佳小水珠”、“最佳小蜻蜓”、“最佳小青蛙”、“最佳小魚兒”、“最佳旁白”。

  4、師述: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荷葉給它們都帶來了快樂。

  那荷葉還是誰的什麼?(荷葉是荷花的好夥伴;荷葉是我的故事書……)同桌互相議一議,想說的說給同學聽,想畫的畫下畫面。指名展示。

  齊讀課文質疑。

  說說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齊讀課文,說說荷葉是誰的什麼。

  二、指導背誦

  1、學生看畫面練習背誦。

  2、教師引背。

  3、小組挑戰背。

  三、學生自學生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先自由識記生字,再分小組交流討論,評選出小組裡的“識字能手”。

  四、反饋識字成果,教師適當點撥

  1、說說你認識了哪些生字新朋友,是怎麼記住的。

  2、教師點撥:

  出示“搖”字,誰會讀?再出示“捕”、“擠”、“推”三個字,你發現了什麼?

  出示“膀”、“肚”、“背”、“腦”;“蹲”、“跑”、“跳”、“路”;“坪”、“地”、“牆”、“坡”;“籃”、“筆”、“筷”你又發現了什麼?

  3、做遊戲識字:

  學生起立,教師分別出示“搖”、“蹲”的卡片,學生迅速做出這個字的動作;教師出示“停”的卡片,學生則停下站立不動。

  五、指導寫字

  1、學生選擇一個自己認為最好寫的字:

  先觀察,後學寫。

  2、說說你寫的是什麼字?

  展示學生作業,自評,他評。

  3、以下幾個字的教學步驟相同。

  六、作業設計

  把這篇課文背給家長聽,讓自己的家長評一評你讀得好不好。

  【板書設計】

  小水珠搖籃

  小蜻蜓荷葉停機坪

  小青蛙歌臺

  小魚涼傘

  《荷葉圓圓》的教學設計3

  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第二冊第14課《荷葉圓圓》是一首散文詩:“荷葉圓圓的,荷葉綠綠的,是陽光下的綠衣天使,是夏季裡的絲絲清涼。小水珠喜歡荷葉,小蠟蜒喜歡荷葉,小青蛙喜歡荷葉,小魚兒喜歡荷葉。”短文輕鬆活潑,富有童趣,充滿著對自然的熱愛。在教學中,可擴充材料,加大課堂閱讀中的積累。

  一、通讀全文,充分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再同桌互聽,相互正音。

  2、交流讀後的一些初步感受,把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3、再讀讀課文,看看插圖,在文中畫畫:荷葉是什麼樣的?都有誰喜歡它?

  [充分感知是進一步學習課文的基礎,切忌走過場,應給足時間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二、直撲重點,入情入境

  1、學生戴上自己喜歡的小水珠、小蠟蜒、小青蛙、小魚兒的頭飾,配上動作在小組裡說一說“荷葉是我的??。”能幹的小朋友還可以說說為什麼?

  在小組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說說你好像看到了什麼?

  2、教師朗讀課文第2—4自然段,學生圈出教師遺漏的字“躺、立、蹲”,比較領悟用詞的準確。一邊體會一邊品讀。學生可以配上動作,讀出情感。

  3、利用課件演示小魚兒一段,突破難關——“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4、將有關字詞的學習穿插其中。[這一環節的教學,避免了傳統的一段一段分析,也據棄了相似結構段落從扶到放地逐段學習,從整體上去把握語言文字,贏得更多的時間積累美的語言,培養語感。]

  三、美讀熟讀,讀出靈感

  1、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自由讀、合作讀等),讀出夏天荷塘的美景,大家評議。

  2、美的語言,美的畫面要永遠留在我們心裡。引導學生再讀,達到熟讀成誦,爛熟於心。

  3、插上想像的翅膀,創造性地說話。

  (1)荷葉是的。

  (2)學著樣子選一句說一說。

  例句:荷葉是我的搖籃。荷葉圓圓的,綠綠的,小水珠躺在荷葉上,眨著亮晶晶的眼睛和雲姐姐說話呢1一陣風吹來,荷葉輕輕搖擺,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搖籃。”[這一環節透過美讀、熟讀,昇華閱讀情感,並把課文的語言材料加以引申運用,讓學生的語感得以深化、內化,達到真正意義的積累。]

  四、擴充套件閱讀,見“纏”插“針”

  1、閱讀《樹葉落了》,交流學習體會。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讀、背背、演演。

  [《樹葉落了》與《荷葉圓圓》有許多相似之處。推薦這篇文章讓學生課內擴充套件閱讀,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想像的合理,用詞的準確,在比較中積累語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