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設計(精選10篇)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說出火山的概念、組成及其形成;

  【過程與方法】

  透過觀察模擬實驗,能描述火山的形成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能夠體會自然地理的神奇之美。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火山的組成以及火山的形成。

  【教學難點】

  火山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方法

  設定情境法、講授法、演示實驗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PPT展示一組日本富士山的圖片

  同學們,上課前老師給大家展示一組圖片,大家看看圖片上的地方是哪裡?我聽到很多同學都認出來了,說是日本的富士山,很正確,富士山是日本人的象徵和驕傲。那同學們知不知道,富士山是屬於我們上節課所學的三種山嶽型別中的哪一類?對,屬於火山。這節課,我就一起來具體學習一下——火山。(板書課題)

  (二)新課教學

  1、教師做演示實驗,模擬火山形成過程:

  在桌上放一個錐形瓶,瓶中裝適量白醋和洗滌劑,用滴管向錐形瓶中滴入小蘇打溶液。滴入後,瓶內產生泡沫,隨著泡沫的不斷增加,溢位瓶外,堆積在錐形瓶周圍。

  教師做實驗時,學生觀察實驗過程,觀察時注意保持安全距離,解決以下問題:

  (1)學生觀察後,描述所看到的實驗現象。

  (2)學生運用初中所學化學知識——酸鹼中和反應,解釋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

  (3)學生類比演示實驗的現象及產生的原因,推理火山的形成過程。

  最後,教師總結歸納火山的形成過程:處於底下深處的岩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

  處於底下深處的岩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這樣形成的山體就是火山。如果岩漿是沿著地殼的線狀裂隙流出,往往形成的是寬廣的玄武岩高原。

  2、結合課本和實驗後的泡沫狀態,學生思考並回答:

  (1)火山由哪幾部分組成?

  (2)每個部分分別對應泡沫堆的哪個部位?

  3、結合課本,學生回答:火山的規模範圍有多大?

  (三)鞏固拓展

  (1)PPT展示我國長白山天池的影片和圖片。

  (2)介紹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的相關小知識。

  (四)小結作業

  課下蒐集其他火山的相關資料,做成PPT或影片,下節課進行彙報和分享。

  五、板書設計

  火山的形成:

  處於底下深處的岩漿,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的中央噴出口或管道噴出,形成火山。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篇2

  一、學情分析:

  在高二地理文理教學中,這學期我擔任高二五個理科和一文科班的地理教學工作,其中1、2班基礎較好,8、9、10、11班的基礎較差。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初中和基礎比較薄弱,另外一個是他們的地理學習習慣不好,不愛學習。如何讓他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加強他們的基礎知識,這是本學年的教學重點。這一切都要求老師加強集體備課,發揮好教研組、集備組整體優勢。

  二、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學校的工作思路,以“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為宗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為重點,深入瞭解學生情況,著手教學模式的探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三、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教學班6個,5個班學生基礎都較差,在高二年級也非常特殊,不愛學習的學生較多,1、2班學生的基礎相對較好點。總的來說,學生的情況不夠理想,給教學帶來許多困難。

  四、教學目的和要求:

  讓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習對學生終生髮展有益的地理;倡導學生主動參加參與,樂於探究,勤勞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教材內容、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材除了學科理論外,增設了活動設計、研究性學習、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同時,配備了不少案例,這些案例源於實際的社會活動和不斷髮展的社會現實生活,與地理學科。有緊密的聯絡,是對已發生的典型時間的真實寫照;因此,學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現實問題,透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判斷和推理也是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

  六、教學措施:

  中學地理與其他學科相比,他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起直觀性和辨證思維能力的廣泛運用上,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充分培養地圖的觀點,包括看圖能力、記圖能力和再認再現能力的培養。牢固樹立地圖是地理學科第二語言的思想。第二,根據教材特點選用一些帶有鄉土性質的案例,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儘可能在課堂上實現。另外,做好後進生的會考輔導工作。

  七、具體措施:

  1、加強對《課程標準》的深入研究

  《課程標準》是教學、命題的標準和依據,教學過程中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制定教學目標,落實高中地理教學的目標要求,為會考和高考打下牢固的基礎。

  2、認真鑽研教材

  在教學中既要重視教材中學科知識點的落實,也要重視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重視教材的整合,樹立“用教材教”的新的教材使用價值觀,使教材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料來源,根據《課標》要求選取恰當的案例,彌補教材的不足。改變傳統地理教材觀,由單一教材向多元素材轉化,由依賴教材向主動構建教材轉化。

  3、重視課堂教學中“過程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

  《課標》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是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關鍵性目標。要在教學中倡導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與交流的能力。重視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是建立在穩固的學科基礎知識之上的。

  4、重視備課環節

  備課的依據是《課程標準》、學情和教材,在備課的過程中首先解讀《課程標準》,依據《課標》要求和學情制定教學目標。處理好“量”與“時間”的關係,合理取捨和整合教材,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加強校內備課組的活動,開展校際交流,尋求共同發展。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篇3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旅遊活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瞭解現代旅遊發展的特點,認識現代旅遊的基本要素。

  教學重難點:

  重點:現代旅遊的主要特點和基本要素

  時間:1840年以前

  特點:只侷限於一定社會階層的少數人,事務性出遊佔絕大多數,出遊的距離較短,沒有出現提供旅遊專業化服務的企業。

  (2)近代旅遊:

  1841年,英國首次出現以盈利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專門化旅遊服務,隨後誕生了旅行社

  特點:仍是高消費活動,普及程度、活動範圍和規模仍然有限,沒有形成完整的旅遊產業結構。

  (3)現代旅遊:

  時間:1950年以後

  發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

  原因:

  ①新的科技革命推動世界經濟迅速發展,世界局勢也日趨穩定,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安定,使人們外出旅遊的慾望日益增強。

  ②交通條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機的出現,使世界各地的距離日益“縮短”。

  2.現代旅遊的特點

  (1)旅遊主體的大眾化

  圖1.1國際旅遊人數及收入的增長透過讀圖,瞭解到:

  國際旅遊人數及收入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反映了旅遊逐漸成為大眾化的消費活動。據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全球旅遊人數每年多達30億人次。

  思考

  1.作為一名旅遊者,應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點撥:旅遊者的基本條件:閒暇時間、經濟條件(即金錢)、動機(即旅遊慾望)。

  點撥:旅遊主體的大眾化說明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廣大人民的經濟收入提高,勞動時間縮短使閒暇時間延長,為外出旅遊提供了金錢和時間的保證。此外,隨著競爭的激烈化,人們逐漸進入了節奏快、強度高、風險大的工作狀態。在這種背景下,大眾對旅遊休閒的需要也隨之提高。

  (2)旅遊形式的多樣化

  常見形式:觀光旅遊、度假旅遊、商務旅遊和文化旅遊等。

  新出現的特種旅遊形式:農業旅遊、紅色旅遊、尋根旅遊等。

  閱讀形形色色的現代旅遊

  透過閱讀材料,瞭解了其他國家的一些特色旅遊形式,進一步理解旅遊形式的多樣化。

  思考

  1.你還知道哪些旅遊專案?選擇其中之一向全班介紹。

  點撥:鼓勵學生儘可能多地列舉出不同的旅遊專案。有人把現代旅遊細化為觀光旅遊、休閒旅遊、度假旅遊、購物旅遊、商務旅遊、美食旅遊、文化旅遊、生態旅遊、宗教旅遊、民俗旅遊、體育旅遊、健身旅遊、公務旅遊、修學旅遊、科研旅遊等。

  2.發揮你的想象力,策劃設計一些新的旅遊專案。

  點撥:建議把學生設計的旅遊專案在全班範圍內進行展示和交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旅遊空間的擴大化

  旅遊空間的擴大化既包括範圍的擴大(如極地地區),也包括覆蓋面的擴大(如鄉村地區)。每個地方都可能成為旅遊地。

  (4)旅遊目的的娛樂化

  旅遊目的的娛樂、消遣,既是現代旅遊的一大特點,又是旅遊發展的一大原動力。

  思考為什麼娛樂、消遣成為現代旅遊發展的一大原動力?

  點撥: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使娛樂性、消遣性的旅遊佔絕對優勢,據統計,在全部的現代旅遊中,以娛樂、消遣為目的的旅遊佔75%。

  二、現代旅遊的基本要素——食、宿、行、遊、購、娛

  瞭解:

  1.旅遊六要素中,旅遊活動的基本條件是什麼?為什麼?

  點撥:在旅遊六要素中,旅遊交通是旅遊活動的基本條件。人們外出旅行,首先必須實現從常住地向旅遊目的地的空間轉移,這就是旅行。除近距離的遊覽或少數具有特殊意義的徒步旅行外,絕大多數的旅遊者都必須藉助交通工具,才能實現旅遊的願望。

  2.旅遊六要素的“核心”是什麼?

  點撥:“遊”是旅遊六要素的核心,遊覽活動主要依託旅遊景區開展。

  3.旅遊六要素之間有何關係?

  點撥:旅遊六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

  案例①

  透過案例①的學習,進一步瞭解旅遊六要素之間的關係。

  香港的旅遊特色在“購”,而購物旅遊又進一步促進了其他要素的發展。據統計,每年進入香港的國際旅遊者中有60%左右的人是為了購物,其購物費用也佔全部旅遊費用支出的60%左右,使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成為世界的“購物天堂”。

  思考:

  1.從旅遊六要素的角度看,香港的“購”是如何促進旅遊業發展的?

  點撥:到香港購物是許多遊客來港旅遊的主要動機。“購”是香港旅遊六要素的核心,促進了整個旅遊業的發展。

  2.香港的地理位置和自由港的地位,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條件?

  點撥:香港是自由港,商品來自世界各地,由於大部分商品不收關稅,香港的商品價格就相應較低。此外,這裡每年都有許多換季大減價的促銷活動,能為遊客提供真正的實惠。香港店鋪中銷售著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貨品,而且大部分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都受過專業訓練,態度殷勤友善,以客為先。購物成為香港吸引遊客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旅遊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篇4

  一、課標要求與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提出本節知識要求:“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分佈示意圖,分析大氣運動的規律,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分佈、移動規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課時的主要內容讓學生理解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的形成;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佈及其季節性移動規律,為後面課時學習“海陸分佈對大氣環流的影響”、“季風環流”和“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兩部分內容做好基礎鋪墊。“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是第二章中重要的一節,本節內容在第二章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全球大氣運動的規律需要在前面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運用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原理、影響大氣水平運動的幾種作用力的關係等知識來分析,而後面的氣候型別的判斷則也需要由全球大氣運動規律的知識來分析。三圈環流控制著各種形式的大氣運動,它的分佈及變化直接影響著天氣和氣候,因此三圈環流是本節重點,是關鍵之關鍵。為了能讓學生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佈,教師需要透過引導學生分析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原因,進而使學生髮現氣壓帶、風帶的分佈規律,以免死記硬背。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由於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由於九年級地理課程開設的缺失,基礎較差,同時高一學生還沒有涉及立體幾何的知識,在空間想象能力上較欠缺,再加之理解運動又需要相關的物理學科知識,由於學生基礎知識的欠缺,因此在教學中學生理解比較困難,這就要求教師要化繁為簡,層層推進,加強講解便於學生的理解,再透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效果會更好。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移動規律。

  2.能力目標:繪製三圈環流及氣壓帶風帶示意圖,培養和提高學生繪製示意圖的地理技能和空間想象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養成學以致用、理論聯絡實際的學習習慣。

  四、重點難點

  1.重點:

  三圈環流的形成、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及移動過程。

  2.難點:

  (1).三維空間中高空和近地面的風

  (2).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五、教學方法

  採用設問式教學,在一定的情景中提出問題,層層講解分析,步步深入。先提出假設條件,透過回顧前面所學知識總結、得出單圈環流的結論;再否定其中條件之一分析得出三圈環流的結論;否定其中條件之二,分析得出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的結論。

  學生採用探究式學習,透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取知識、發展技能、培養能力,在“重新發現”和“重新組合”知識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強調自主學習。

  六、教學手段和用具

  講解分析和多媒體技術相結合

  七、教學過程設計

  【複習引入】:

  複習熱力環流,本節知識的講解及學生的理解需要用到熱力環流的知識,複習有助於學生理解本課的知識。說明太陽輻射在高低緯度間的熱量不均是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大氣運動的規律以及對人類活動產生怎樣的影響是我們本節課開始學習的知識,引入新課,展示課題“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板書】:

  一、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新課教學】: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認識大氣環流的概念及其影響,課件展示總結板書。

  【板書】:

  1.大氣環流的概念及影響

  【板書】:

  2.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佈

  (1).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

  【師生探究活動】:

  從課本33頁“活動”入手,假設條件“地球表面均勻,不考慮地球的自轉”。展示課件,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活動,在上節課學過熱力環流的基礎上很實現知識的遷移,完成赤道與極地之間的熱力環流圖,得出結論形成單圈環流。

  假設條件“若地球表面均勻,且地球自轉”。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講解分析說明三圈環流和氣壓帶風帶的形成。三圈環流要把它講清楚、講透徹,而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要引導學生分析認識完成。

  【知識小結】:

  課件展示“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知識框圖,引導學生認識總結三圈環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冷熱不均使其動;地球自轉使其偏;氣壓高低定風帶。”

  【板書】:

  冷熱不均使其動;地球自轉使其偏;氣壓高低定風帶。

  【板書】:

  (2).氣壓帶、風帶的分佈

  【師生活動】:

  課件展示並演示“氣壓帶和風帶分佈圖”,引導學生認識氣壓帶和風帶的分佈,明確其位置和範圍,各個風帶的風向變化,強調說明氣壓帶和風帶是近地面的大氣環流狀況,引導學生從圖中認識氣壓帶和風帶“南北對稱,相間分佈”空間分佈特點。

  【板書】:

  南北對稱,相間分佈

  【講述】:

  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的規律(略)。

  【師生活動】:

  指導學生閱讀“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圖,引導學生認識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認識總結規律。

  【板書】:

  (3).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課堂練習】:

  課件展示習題,指導學生完成。(略)

  【課堂總結】:

  課件展示知識網路圖,總結本課知識。(略)

  【課後訓練】:

  地理填充圖冊、練習冊(略)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識記人口增長的時空分佈,瞭解世界人口的增長狀況。

  (2)理解人口對環境的壓力,理解人口是怎樣對環境產生壓力的。

  (3)理解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的表現和如何運用其趨利避害。

  (4)比較兩種經濟增長模式的特點。

  (5)理解人口、資源、發展與環境問題的關係,並能應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

  (1)提高學生利用影象、圖表、資料進行定量分析問題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3、德育目標

  (1)使學生正確認識人口與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的密切關係,樹立科學的人口觀。

  (2)使學生認識到資源問題的實質是人與資源之間的矛盾,進而培養學生合理利用和保護資源的意識。

  (3)使學生認識到環境問題的產生與人類活動有關,努力規範自己的行為,養成愛護環境、美化環境的公德意識。

  4、美育目標

  透過對環境問題產生原因的教學,培養學生樹立愛護環境、美化環境的高尚情操。

  二、教學重點

  1、使學生認識人口對環境的壓力不僅體現在人口增長的絕對數量對環境的壓力,同時也體現在人口增長速度的時間和空間差別對環境的影響。

  2、透過案例教學,使學生理解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而導致環境問題。

  3、透過對經濟增長與生活質量關係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片面追求經濟增長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

  三、教學難點

  對環境問題本質的理解和運用。

  四、教學方法

  1、利用CAI課件輔助教學。

  2、探究式學習法。

  3、師生互動、合作學習法。

  4、影象、圖表、資料定量定性分析法。

  5、案例分析法。

  五、教學媒體選擇與組合設計思想

  1、影片展示環境問題的現象,發現、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思考。

  2、多媒體展示社會調查的過程,輔之以學生表演,促進學生學習探究思維規律的形成。

  3、透過多媒體展示調查結果,並結合教材學習本課知識,進而推匯出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透過多媒體出示練習題,及時反饋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

  4、播放影片影片,透過美麗的人居環境與前面的對比,從而呼應主題,引起學生深層次的思索。

  六、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播放環境問題的相關影片和漫畫欣賞,引出環境問題,透過多媒體和漫畫使學生髮現問題。

  教師:同學們從上面的影片和漫畫中看到了什麼現象?漫畫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求知慾。

  播放調查研究的流程圖,學生上臺演示調研的全過程,教會學生自己探究問題。

  整理材料,展示調查的結果,分類彙總,得出初步結論。

  【講授新課】

  學生閱讀教材,教師巡視指導,結合材料學習本課內容,使其理論化、系統化。

  一、人口壓力

  1、人口增長

  (1)時間分佈

  A、產業革命前

  B、二戰前

  C、20世紀70年代

  (2)空間分佈

  A、發達國家慢

  B、發展中國家快

  多媒體展示瑪雅文化的遺址圖片,用瑪雅文化的衰落引出人口壓力。

  2、人口壓力

  人口過多且持續增長,對物質的需求和消耗增多,超過環境供給資源和分解廢物的能力,進而產生資源和環境問題。

  引用泰晤士河上的悲劇突出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的缺點。

  二、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1、資源的過度利用——資源耗竭

  2、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環境的破壞

  三、片面追求經濟的增長

  1、什麼是傳統的發展模式

  2、學生討論:“經濟增長和生活質量”的關係。

  3、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

  【小結】略

  【形成性訓練】略

  【課後記】

  1、成功之處:

  2、失敗之處:

  3、學生心得:

  4、見解心得: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運用氣壓帶和風帶圖來說明風海流形成的原因運用世界洋流模式圖和世界表層洋流分佈圖,解釋洋流的分佈規律,提高學生歸納概括、化繁為簡、以簡馭繁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會運用地圖分析風海流的成因,歸納世界洋流的分佈規律,理解世界洋流分佈模式,並能畫出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簡單模式圖。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佈規律,提高對地理要素之間相互滲透和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理解。透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將所學的知識點能夠前後聯絡,有效解決疑慮,分析問題的來龍去脈。綜合運用地理知識能力提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透過洋流模式圖的成因分析,描繪世界洋流分佈圖,掌握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規律。

  教學難點: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洋流模式圖的形成推理、分佈規律及利用等溫線地圖判斷寒、暖流。

  教學過程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類

  1、洋流的概念:

  學生自主閱讀課本,找出概念中的關鍵詞:常年、穩定、大規模。

  2、洋流的性質分類:介紹寒、暖流的概念,練習寒暖流的判斷

  3、洋流的成因分類:介紹風海流、補償流、密度流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形成的,有風向、地轉偏向力、海陸輪廓。其中,盛行風是最主要的動力。

  過渡洋流的在盛行風的作用下,一旦開始運動後,就會受到地轉偏向力和海陸輪廓等因素的影響,而改變方向。現在我們一起結合剛才學習的洋流成因來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圖,看看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4、洋流的分佈:

  設問1:促使洋流常年、穩定的、沿一定方向運動的原因是什麼?

  引導學生說出學過的盛行風。

  設問2:在低緯信風、中緯西風和極地東風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運動方向如何?

  引導學生看出低緯、中緯和高緯海區的洋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洋流流向與盛行風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5、投影展示“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圖,引導學生從圖中得出洋流運動規律。

  學生分別用紅筆和藍筆在“世界海陸分佈輪廓簡圖”中畫出暖流和寒流,歸納寒暖流分佈規律。

  盛行風是洋流運動的主體動力,在北印度洋海區,盛行風向隨季節變化而改變,形成南亞季風。思考:南亞冬夏季風方向如何?學生在“世界海陸分佈輪廓簡圖”中畫出南亞冬季風的方向,根據風向畫出北印度洋海區大洋環流。

  (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透過教材案例分析,探究洋流對氣候的影響。將全班分組,主要任務為:

  閱讀“北大西洋暖流與西北歐氣候”。回答:

  (1)挪威卑爾根屬於什麼氣候型別?與之同緯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麼氣候型別?

  (2)大西洋東西兩岸的自然景觀有什麼明顯的差異?為什麼?

  (3)北極圈內氣候寒冷,為什麼會出現終年不凍港?

  閱讀“秘魯寒流與南美大陸西岸氣候”。回答:

  (1)秘魯伊基克最冷月、最熱月的平均氣溫各是多少?該地屬於什麼氣候型別?

  (2)南美西海岸的熱帶沙漠為什麼南北延伸很長?

  對兩組同學的答案進行補充。

  暖流——增溫增溼;寒流—降溫減溼

  2、結合相關圖片,探究洋流對漁場的影響。

  (1)課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漁場分佈圖”

  (2)學生觀察、討論、分析:

  ①四大漁場中,成因相似的漁場有哪幾個?

  ②為什麼寒、暖流交匯處的海區往往能形成大規模的漁場呢?

  ③秘魯漁場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組織活動讓學生探究洋流對航海、海洋汙染的影響。完成活動後,回答本節課所提問題:哥倫布兩次航行為什麼會花費不同的時間呢?

  4、課堂小結

  5、課堂練習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篇7

  課標要求與分析課標要求:

  在新課標中,對《城市化》的第一個小知識點“城市化”有如下要求: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對於上述內容,課標還提出了活動建議: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時期的地圖、照片,或進行走訪,討論城市的變化,交流感想。

  課標分析:

  本次課程內容主要學習四個內容,根據上面課標的要求,本節課不僅要求學生對城市化有理性的概念及特點的認識,還要求學生在感性上去感知城市化。同時,課標說明了本節內容的教學方法,運用圖片對比及學生參與活動來讓學生對城市化形成更深的認識。

  教科書分析

  本次課包括四個內容:一是城市化的概念及其過程;二是衡量城市化的標誌;三是推動城市化的的動力;四是城市化的影響。重點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過程;城市化的特點;推動城市化的的動力。難點是城市化特點的概括。對於“城市化的影響”這一內容,只要求簡單瞭解。

  學情分析

  “城市化”研究是我們身邊的地理現象,從學生的已有基礎知識來看,他們對城市化有一定的瞭解,但這種瞭解往往是粗淺的、片面的,本節教學將以圖片、講解及分組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更加理性、深入地瞭解城市化相關問題。

  在前兩節從靜態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化的空間結構與服務功能的特徵之後,本節教材主要從動態的角度探討城市化。

  設計理念與思路

  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學習。主要以講解+小組討論為主。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透過影像與教材的學習,能準確的說出城市化的定義及其衡量標誌。

  2、學生透過小組討論的方法學習推動城市化的動力。

  3、理解城市化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展示武漢的一些照片,讓學生從感知上認識城市。

  2、展示課本圖片,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城市化的定義。

  3、以城市化的概念入手,講解衡量城市化的標誌。

  4、小組討論推動城市化的動力。

  5、展示城市化前後的建築、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圖片,讓學生理解城市化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學習,讓學生對城市化有更深刻的瞭解,並透過小組合作討論,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方法

  講解法、演示法、小組討論實驗法

  教學媒體黑板、多媒體

  教學過程

  1、學生觀看有關武漢的一些照片,讓學生從感知上對城市有個大概印象。

  2、課件展示倫敦1801年、1851年和1981年的城市擴充套件圖提問:倫敦市的區域範圍呈現一種什麼趨勢?

  3、課件展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發展

  先引導學生看圖例,並提出問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等級及數量上有哪些變化?”,然後讓學生觀察圖片並進行思考,在此期間,將我國城市等級分類標準補充到板書上,最後請一位學生進行回答,並對其回答進行判斷和補充。

  4、由上面的環節歸納出城市化的概念。

  5、由城市化的概念,引導學生分析、學習衡量城市化的標誌。

  6、透過練習題目對剛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題目一:城市化最主要的標誌是:(C)

  A、城市人口數量增加

  B、城市規模擴大

  C、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

  D、城市數量增加

  題目二: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對城市化的理解正確的是:(D)

  A、大批的農民遷移到城市,由農民變為市民

  B、農民進城的數量越多,就說明城市化率越高

  C、農民進城越多,這個地方的社會發展越先進

  D、農民生產方式的工業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7、由上面的題目二,提出“我國最近幾年出現的大量農民工湧進城市與城市化的關係”這一問題,並進行解釋,解釋時說明這隻代表老師個人觀點。

  8、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並提出問題“是什麼原因推動向農民工等農村人湧向城市,推動城市化的動力有哪些?”,根據班級學生情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別分析使農業人口離開農村的原因有哪些,吸引農業人口進入城市的原因有哪些,並結合自己身邊的事例進行說明分析。總結學生討論結果,並不斷進行解釋、補充。

  展示課本上的《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驅動示意圖》,以比較形象的方式讓學生對推動城市化的動力進行學習。

  9、展示城市化前後的建築、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圖片,讓學生理解城市化的影響。

  10、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回顧,並指出本節課的重難點。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篇8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東非裂谷帶的`形成原因以及擴張結果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徵

  [教學難點]

  東非裂谷帶的成因及擴張結果

  [教具]

  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區圖、地形圖、東非大裂谷景觀圖

  [匯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瞭解了西亞和北非,但是非洲大陸上還有很大一片土地我們還沒有了解,這就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板書)

  [引導讀圖]

  非洲政區圖

  [提問]

  ① 這個地區包括哪些國家?(除北非五國之外的其他所有非洲國家)

  ② 北非與該地區的劃分依據主要是什麼?(大致以北迴歸線為界)

  ③ 請具體描述該地區的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赤道和南北迴歸線均穿過該地區,基本關於赤道對稱;東鄰印度洋,西鄰大西洋,東北為紅海,東南與馬達加斯加島隔莫三比克海峽相望)

  ④ 與其它大陸比較,該地區的海岸線有怎樣的特點?(比其他地區的海岸線平直,西部有一個較大的海灣——幾內亞灣)

  [承轉過渡]還記得剛學習的北非在地形上有什麼特點嗎?(以高原為主)現在一起來看看與它同在一塊大陸的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不是也是如此?

  [地圖展示]非洲地形圖

  [提問]

  ① 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區主要分佈在該地區哪個方位?(東部和南部)海拔在200——1000米的地區主要分佈在該地區哪個方位?(北部和中部)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地區在該地區哪個方位?(西北沿海和東南沿海)其中哪個比例更大一些?(海拔在200米以上的地區)

  [補充提示]因此非洲大陸又被稱作“高原大陸”。正是由於非洲大陸很多沿海地區地勢較高,所以才沒有被海水侵蝕得彎彎曲曲,而是比較平直,海灣和島嶼都比較少。

  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與北非相比,地勢哪個更高一些?(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該地區的地勢特徵什麼?(由東南向西北傾斜)

  ③ 該地區包括哪些主要的地形區?(東非高原、剛果盆地和東非大裂谷)

  ④ 東非大裂谷的起止點在哪裡?(北起死海,經紅海一直延伸到贊比西河)

  (簡單介紹東非大裂谷)

  [提問]為什麼會在非洲大陸上有一個這麼長的裂谷帶呢?

  [學生思考、回答]略。

  [提示]我們知道,世界上共有六大板塊,板塊與板塊之間有的會相互碰撞,有的會彼此張裂。當板塊碰撞,隆起的部分就形成了山脈,比如喜馬拉雅山;東非大裂谷就是板塊向相反方向運動的結果。這樣的運動一直在繼續著,想象一下,幾億年之後,這個地區會出現什麼樣的情形?

  [學生想象、回答](有可能會變成海洋)

  [進一步提問]既然這個地區是板塊運動活躍的地區,那麼還可能出現什麼情況?(火山噴發)的確,這個地區有許多的活火山和死火山,其中的死火山乞力馬扎羅山是非洲最高的山峰,海拔5895米。

  [引導學生在圖中確認乞力馬扎羅山的位置]

  [轉折](引導學生觀察地形圖)再來看看這裡的河流狀況,這裡有哪幾條主要的河流?(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和贊比西河)根據該地區的地勢特徵,判斷一下它們的流向分別是怎樣的。其中尼羅河和剛果河分別經過了哪些地形區,流入了哪個大洋?

  [學生回答]略。

  [進一步提問]看看這個地區有幾個主要的湖泊?其中三個位於東非裂谷帶附近,請你們猜測一下,兩者有沒有什麼聯絡?(湖泊的形成與裂谷帶一樣,也是板塊運動的結果)

  [補充]還有一個地方需要介紹,這就是好望角,請大家在圖上找到它,這是非洲的最南端,同學們知道為什麼稱他為好望角嗎?

  [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資料,瞭解一下好望角名字的由來]

  [新課結束,複習反饋]

  板書設計:

  第十三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一、位置和範圍

  二、“高原大陸”

  1.高原為主

  2.東非大裂谷:範圍、成因

  3.剛果盆地

  4.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篇9

  第一節

  教學目標

  (1)結合“熱力環流”和“大氣的水平運動——風”這兩部分內容,在教師指導下,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2)在知道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的基礎上,掌握氣壓帶、風帶的分佈,並會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分佈示意圖。

  (3)瞭解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4)掌握並能說出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規律。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氣壓帶、風帶的分佈;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

  2.教學難點

  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原因及其分佈示意圖的繪製;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

  教學過程

  1、引入唐代詩人崔護的詩《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引出本課主題“風”。

  2、風的概念。風是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氣由高壓區指向低壓區的水平運動。

  回顧熱力環流的知識,並舉例說明什麼是水平氣壓梯度力。

  3、風的方向。分三種情況歸納。

  (1)只受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影響時,風向垂直於等壓線(理想情況);

  (2)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時風向垂直於地轉偏向力(高空);

  (3)受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摩擦力同時作用時,風向與等壓線呈 一定夾角(近地面)。

  小結。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和風有關的詩詞或成語。播放《風之谷》主題曲。

  過渡:

  (1)給出材料“二戰期間日本向美國發出的風戰”,思考氫氣球炸彈是如何從日本漂洋過海到達美國的?

  (2)講解小故事---“馬緯度”問題和咆哮西風帶的出現,讓學生思考原因。引出課題----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5、大氣環流:全球性有規律的大氣運動。

  6、利用三個假設來分析氣壓帶風帶的形成過程。

  (1)假設1:地表均勻、不考慮地球自轉(地轉偏向力)和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度之間的受熱不均。

  形成單圈環流

  (2)假設2:地表均勻、考慮自轉、不考慮公轉

  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之間的受熱不均+地轉偏向力

  形成三圈環流

  影片播放:“新聞--全球高溫都是副熱帶高壓帶惹的禍”

  重點講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和全球7個氣壓帶6個風帶。

  思考:赤道低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的成因有何不同?極地高氣壓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成因有何差異?

  前者由於冷熱不均引起的空氣運動而形成的,所以是熱力原因形成的。後者是大氣運動引起空氣質量的變化而形成的,因此這兩個氣壓帶是動力原因形成的。

  (3)假設3:地表均勻、考慮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太陽直射點隨季節南北移動-----氣壓帶風帶在一年內也作週期性季節移動。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在北半球,與兩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課堂小結

  假設一:單圈環流。

  假設二:三圈環流。

  假設三: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思考假設四:條件更換為考慮地表海陸性質的差異,自轉和公轉?

  課後習題

  探究地中海氣候的特點

  結合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規律和氣壓帶、風帶對降水的影響,探索地中海地區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特徵是怎樣形成的,並以Flash動畫的形式加以解釋。

  教案網權威釋出高中地理教案:常見天氣系統。

  第二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高壓、低壓系統的活動規律與天氣特點。

  2、過程與方法:會運用簡易天氣形勢圖分析各地天氣系統及天氣變化趨勢,並分析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論聯絡實際,增強防災抗災意識。瞭解科技前沿,樹立學習科學知識為生產生活服務的理念。

  教學重難點

  1、能根據氣壓分佈圖判斷其氣流狀況及天氣特點;

  2、能讀懂簡易的天氣圖,推測近期的天氣變化趨勢,並用規範的語言來表達。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匯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別有意義,它是抗戰勝利70週年紀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閱兵儀式了吧?這些鏡頭,你們還記得嗎?

  【PPT投影】展示閱兵儀式的照片:英姿颯爽的三軍儀仗隊、激動得流著淚的抗戰老兵、踏著“七彩祥雲”而來的空軍方陣。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閱兵儀式上那道最美的風景——湛藍的天空呢?事實上,如此美麗的天空,來之不易。為了確保閱兵的順利進行,從8月20日起,北京地區正式啟動空氣質量保障措施,透過全市上下共同聯動,積極協調周邊省市協同減排,全力保障閱兵紀活動期間北京的空氣質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氣質量已連續天天優良,空氣質量保障情況甚至超越了2008年奧運會期間。當然,如果沒有老天爺幫忙,誰也不能保證當天一定是好天氣。就像秋遊之前,你是否也擔心過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讓我們來看看專家9月2日的分析預測吧!

  我們之前已經對氣候有所瞭解了,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範圍大,時間長,一般變化不大。但是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裡的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天氣是短時間的、多變的。那麼,專家們憑什麼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學生討論後得出結論:我們發現文中在講到晴的時候,提到了當時“影響北京的天氣系統主要是東移的槽脊”。

  【講授】引出“槽、脊、高壓、低壓”的定義

  教師引導:其實槽和脊是天氣系統的名稱。天氣系統通常指引起天氣變化的高壓、低壓和高壓脊、低壓槽,鋒面等具有典型特徵的大氣運動系統。而所謂天氣預報就是對各種天氣系統的預報,透過對未來某時段內各種天氣系統的產生、移動和消亡的變化來分析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天氣變化。

  請學生根據教材內容瞭解“高壓與低壓”、“槽和脊”,並歸納在這些天氣系統在等壓線分佈圖上的氣壓分佈特點。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內容,學習到了“高壓”和“低壓”,“高壓”即中心氣壓高於四周,“低壓”剛好相反。由高壓中心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高壓脊”,由低壓中心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低壓槽”。

  教師引導:為了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師在等壓線分佈圖上可先找到高壓脊,畫與之相垂直的一條線,請同學們說說其與等壓線相交的點上分別對應的數值,對比後發現,脊線上的氣壓值高於兩側。所以脊線本質是氣壓比兩側都高的點集合。

  【活動】探究一 高壓與低壓的大氣運動特點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活動一 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氣系統及其對北京天氣的影響

  活動一(1)標出控制北京地區的天氣系統的名稱

  教師引導:下面讓我們來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區的海平面氣壓分佈狀況,請同學們來觀察一下圖上北京附近正被什麼天氣系統控制著?

  學生活動:讀圖後,分析北京附近氣壓的分佈情況,找到天氣系統的中心,透過比較中心與四周等值線的數值分佈,結合教材內容,找到了“高壓”中心,並在圖上用“G”標出。在此基礎上,畫出由它延伸出來的高壓脊(脊線)。(一位同學上黑板演示,其餘同學在學案上畫。)

  活動一(2)畫出此時北京和伊爾庫茨克的風向

  教師引導:先請同學講講風向的畫法。

  學生活動:畫過北京的風向的基本步驟,回答要點如下:

  1、先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指向低壓。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責畫法),風向右偏。

  3、近地面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確定風向,用箭頭標出。

  4、準確說出風向:西南風。過伊爾庫茨克的風向的畫法類似,為西北風。

  活動一(3)(4)完成高壓(反氣旋)示意圖(畫出高壓系統周圍四個點各處的風向以及垂直氣流的運動方向),並用簡要的文字歸納小結。

  教師引導:請學生在黑板上標出該高壓系統北部和東部的風向。

  學生由此發現,在高壓系統的不同部位風向是不同的。水平方向上大氣好像發生了旋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大氣水平渦旋,我們把它叫做反氣旋。高壓和反氣旋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一個指氣壓狀況,一個是指氣流狀況。畫過北京、伊爾庫茨克等四個風向後,可利用這一方法在高壓系統的模式圖當中將大氣運動的

  教案網權威釋出高中地理教案:全球氣候變化。

  第三節

  教學目標

  1.閱讀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圖等有關圖表資料,認識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

  2.利用有關圖文資料,探究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海岸、水迴圈、農業等的影響。

  3.透過討論交流,歸納全球氣候變暖的適應對策,樹立合作意識和全球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難點: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學過程

  【匯入】匯入

  播放影片

  從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從西半球的坎昆到東半球的巴黎,雲集各國首腦,聚焦全球目光,關注一個問題,全球氣候變化。

  那麼,全球氣候變化有哪些表現?對人類活動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如何應對?帶著這三個問題,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板書】

  【活動】教學過程

  活動一

  請同學們拿出學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動一。

  活動二

  完成了知識的準備,讓我們穿越時間,去探知全球氣候變化的歷程。

  請大家完成活動二。

  活動三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又有著怎樣的特點。

  這幅圖同學們能看懂麼?

  懂,那老師來考一考大家~

  不懂,那我們一起來研究怎麼讀這一副圖~

  活動四

  最後,我們來看一看近現代的氣候變化。

  活動五

  是誰?讓北極熊哥哥如此憂鬱?

  是誰?讓乞力馬扎羅山的帽子不翼而飛?

  又是誰?讓馬爾地夫陣地不保,眼看著就要香消玉殞?

  不僅僅是馬爾地夫,世界各地的陣地都保不住了。

  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深刻而廣泛的影響著人類,下面,我們將走進非洲的肯亞,看一看氣候變化帶來了哪些影響?

  接下來,我們要去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請同學們拿好筆,一邊觀看影片,一邊記錄下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集中注意力,仔細聆聽,快速記錄,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小組記得最多!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

  美妙的歌聲把我們帶入了地球的第三極——神奇的青藏高原。

  原本“高處不勝寒”的青藏高原經歷氣候的變化,成為全球氣候變化最典型的受影響地區之一。

  監測和研究表明,過去半個世紀,西藏地表年平均氣溫每10年升高0.31℃,極端高溫頻次顯著上升,而年降水量累計增加33mm,高原冰川面積在30年級退縮15%。

  氣溫上升,降水增加利於牧草生長,增加了牧草產量,牲畜成活率得到提高;也改變了農區種植制度,作物適宜種植區域擴大,拓展了農牧業結構調整的空間。

  降水增多,冰川面積增加,高原湖泊和沼澤溼地面積不斷增加,生物增多,高原景觀視覺效果更好。

  高原生態環境整體改善的同時,融雪徑流有時也引發了洪水、滑坡、泥石流災害。影響生產和牧民生活。氣候變暖還導致凍土消融,高原公路凍土病害加劇,許多跑運輸的司機反映,一些路面起伏的情況越來越明顯。

  歸納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同學們是否明白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的過程呢?請同學們完成第3問,運用整體性的原理,將選項填入合適的空格。

  從這兩個關聯圖中,我們來歸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的過程。

  據研究表明,人類活動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利用地球儀演示和多媒體動畫,掌握地球自轉、公轉的基本特徵。

  2.透過地球儀演示和講解,並聯系生活實際,分析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從而加強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透過聯絡生活實際現象和讀圖分析,掌握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從而學會運用相關圖表來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速度的變化規律;黃赤交角的影響。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前邊兩節課我們瞭解了地球的宇宙環境,這節課我們將立足地球本身,探討地球的運動。

  第三節地球的運動(板書)

  在初中時我們曾學過一些地球運動的知識,那麼你知道地球的運動有哪兩種基本形式呢?

  學生回答:自轉和公轉運動。

  我們先一起回顧地球的自傳運動和公轉運動的基本特點。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

  由初中所學的知識我們瞭解到,地球的自轉是指地球繞其自轉軸的旋轉運動,自轉軸就是地軸.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演示 教師轉動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運動。轉換地球儀的觀察角度,分別從北極和南極上方觀察轉動的地球儀。

  提問 描述從北極看和南極看到的地球自轉狀態。

  學生回答

  演示利用多媒體動畫再次演示地球自轉的運動方向,在圖一中畫出地球自轉的正確方向.

  圖一

  提問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樣知道地球自轉了一週?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是多少呢?

  學生回答

  剛才同學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隨觀測參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們一般以太陽和天空中的恆星為參照物,相應的週期我們分別稱之為太陽日和恆星日。

  演示和講解

  運用“太陽日和恆星日”多媒體動畫分析“恆星日與太陽日圖”中恆星日與太陽日的關係。

  圖1圖2圖3

  如圖1:假設遙遠的恆星(小圓)和太陽(S)同時對著地球上的一點P,設地球只自轉而不公轉,那麼地球在E1處自轉一週(電腦顯示P點繞圓運動一週)。

  如圖2先以恆星作參照,動畫顯示恆星日的長度。

  動畫的過程是:地球一邊自轉(即P點繞圓心運動),一邊由E1向E2運動(公轉),當地球到達E2點停止,此時P點剛好對著恆星。

  提問

  此時地球是否自轉了一週,自轉的角度是多少,以什麼作參照?

  學生回答

  點選滑鼠,電腦畫出SE2的連線和E2與恆星的連線,標出“恆星日”)從E1到E2,地球自轉了360°。而因為以恆星作為參照,地球從E1到E2的時間間隔就是“恆星日”,時長23時56分4秒,是地球自轉的真正週期。

  投影恆星日與太陽日比較表格,填寫恆星日內容

  圖3以太陽作參照。在圖2中可看出,地球在E2處時,P點還未兩次對著太陽,即以太陽作參照時,地球自轉還不到一週360°。

  演示動畫:地球繼續自轉(即P點繼續繞圓運動),但地球同時繞太陽公轉到E3處時,動畫暫停,P點兩次對著太陽。

  提問

  從E1到E3,相對太陽來說,地球是否自轉了一週,自轉角度是多少?

  學生回答:自轉了一週多。

  點選滑鼠顯示連線和“太陽日”。太陽、地面上某地點、地心第一次“三點共線”到下一次“三點共線”(注:“三點共線”是指地面上某點位於地心與太陽的連線上)的時間間隔為一個太陽日。從E1到E3的時間間隔稱一個太陽日,長24小時,其自轉的角度是360°59′。

  完成表格內容,總結比較太陽日與恆星日的差異

  任何一種圓周運動,總離不開角速度和線速度。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

  提問

  什麼是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呢?

  地球在單位時間內自轉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轉的角速度。

  提問

  根據地球自轉的週期,可以計算出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約為每小時多少度?

  學生回答:15°/小時。

  地球表面除南、北兩極點外,任何地點的自轉角速度都一樣。根據地球自轉週期360°/24小時推算,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約是15°/小時,1°/4分鐘,1′/4秒。但南、北極點無角速度,即南、北極點的角速度為零。

  我們再看看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是怎樣的。

  地球自轉時,某點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距離(弧長),叫做該點的自轉線速度。

  (投影)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圖

  提問

  讀圖說出地球自轉線速度有什麼分佈規律。

  學生回答

  地球自轉線速度的大小因緯度而異(離地軸的距離即圓周運動的半徑不同,半徑越大,線速度越大),赤道處最大(1670千米/小時),自赤道向兩極漸小,兩極的線速度為零。在南北緯60°處,自轉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

  我們已經探討了地球自轉的規律。而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繞日公轉。那麼地球公轉又有什麼樣的規律呢?

  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叫做地球的公轉。

  提問

  結合前面我們剛剛所學的地球自轉運動,說說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描述地球公轉的規律呢?

  學生回答:可從地球公轉的軌道、方向、週期和速度等方面來說明地球公轉的規律。

  演示

  多媒體動畫演示地球的公轉運動。在觀看動畫演示時,思考下面四個問題:

  地球公轉的方向是什麼?

  地球公轉軌道與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一樣,是什麼形狀?

  受公轉軌道形狀的影響,地球公轉的速度是一樣的嗎?

  地球公轉的週期是多長?

  (在演示的同時,講解回答上述四個問題)

  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

  地球公轉的軌道與其它行星一樣,是近似正圓的橢圓形,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每年的一月初,地球距離太陽最近,這個位置叫做近日點,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離太遠最遠,這個位置叫做遠日點。

  隨著地球的公轉,日地距離不斷髮生思維的變化,公轉速度也隨之發生變化。在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隨後速度不斷減慢,到遠日點公轉速度達到最慢,之後有逐漸加快,至近日點速度最快。

  地球公轉的週期是1個迴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讀圖思考

  閱讀教材14頁圖,思考北半球夏半年的日數是186天,冬半年的日數是179天,造成這種日數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提示:北半球夏半年地球執行在遠日點一側的軌道位置上,因此公轉速度較慢,日數(公轉所需時間)較長;冬半年執行在靠近近日點一側的軌道位置上,所以公轉速度快,日數少。

  二、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板書)

  提問

  地球公轉時,地軸的北端指向哪顆恆星?

  學生回答:北極星

  對,地球在公轉時是斜著身子在轉動,地軸的北端永遠指向北極星方向,我們假設地球是正著身子公轉的,地球上會出現什麼現象呢?

  地球儀演示

  學生仔細觀察,說出現象。

  太陽永遠直射赤道,赤道面和公轉軌道面重合

  閱讀教材圖1.18黃赤交角與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北半球)

  讀圖指導

  掌握“黃赤交角”的“一軸兩面三角度”

  (1)“一軸”指地軸。

  (2)“兩面”指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3)“三角度”指黃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夾角為23°26′;地軸與黃道平面的夾角為66°34′;地軸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為90°。

  在地球的公轉運動過程中,有“三個基本不變兩個變”,是指:

  (1)“三個基本不變”:地球在公轉運動過程中,地軸的空間指向基本不變,北極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黃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變,保持23°26′;地球運動的方向不變,總是自西向東。

  (2)“兩個變”: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交線、地軸與太陽光線的相對位置是變化的。

  鞏固練習

  (1)黃赤交角的度數決定了決定了太陽直射點移動範圍,決定了南北迴歸線的緯度。

  (2)南北極圈的度數是90°- 23°26′= 66°34′,因此也決定了南北極圈的緯度。

  2.太陽直射點

  由於太陽的體積比地球大得多,因此可以認為太陽射來的是平行光。

  假設:假如地球表面是平面,太陽與地面的關係:均是直射。

  實際:地球是球體,表面是球形,因此在球形表面只有一處垂直。

  我們將太陽光線中與地球球面垂直的這條光線稱為太陽直射光線,其延長線穿過地心。

  我們將太陽直射光線與地球的交點稱為太陽直射點。

  在地球公轉運動過程中,由於地球所處的軌道位置不同,太陽直射點的位置也會發生移動。

  多媒體動畫演示

  觀看多媒體動畫演示地球的公轉運動,並思考以下問題

  (1)公轉的四個重要位置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分別是在哪一天前後?

  (2)二分二至日時太陽直射地球的哪一條緯線?

  (3)說出太陽直射點的運動規律。

  邊演示,邊總結結論。

  (1)春分3月21日前後;夏至6月22日前後;秋分9月23日前後;冬至12月22日前後

  (2)春分太陽直射赤道,夏至太陽直射北迴歸線,秋分太陽直射赤道,冬至太陽直射南迴歸線

  (3)太陽直射點是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的(畫圖講解說明)

  鞏固練習

  (1)一年中,太陽直射點何時在北半球?提示:從春分到秋分,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

  (2)太陽直射點何時在南半球,方向卻是向北移動?

  提示:從冬至到次年春分,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但方向卻向北移動。

  (3)南、北迴歸線上一年中有幾次直射現象?兩者之間的緯線呢?迴歸線之外呢?

  提示:一次。兩次。沒有直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