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教學設計(精選7篇)
《客至》教學設計(精選7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客至》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客至》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理解詩句蘊含的情感,朗讀背誦全詩。
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蘊含的情感課 型:新授教學方法:朗讀、點撥、背誦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自讀全詩,劃出不會讀的字詞
二、 教師範讀,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 介紹寫作背景,指出詩中如何體現“家貧”這首詩大約作於上元二年(761)。這時,杜甫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裡,生活比較安定。詩題下原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過,拜訪。相,偏指一方,“我”)詩中是如何體現的?明確:蓬門(蓬門蓽戶蓬篳生輝)
四、 鑑賞點撥這是一首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紀事詩,表現詩人誠樸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簡要說明了題意。
1.首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明確:寂寞孤獨分析:但(只)。人跡罕至,整日與鳥為伴一二兩句先從戶外的景色著筆,點明客人來訪的時間、地點和來訪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綠水繚繞、春意盪漾的環境表現得十分秀麗可愛。這就是臨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鷗,在古人筆下常常作水邊隱士的伴侶,它們“日日”到來,點出環境清幽僻靜,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隱逸的色彩。“但見”,含弦外之音:群鷗固然可愛,而不見其他的來訪者,不是也過於單調麼!作者就這樣寓情於景,表現了他在閒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這就為貫串全詩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鋪墊。
2.“不曾緣客掃”是不是說別的客人來不掃花徑?明確:是說沒人光顧
3.頷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本聯用的是互文的手法。例如:
(1) 主人下馬客在船
(2) 秦時明月漢時關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聯應為“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緣客開,今始為君開。” 上句說,長滿花草的庭院小路,還沒有因為迎客打掃過。下句說,一向緊閉的家門,今天才第一次為你崔明府開啟。寂寞之中,佳客臨門,一向閒適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客人來訪,手忙腳亂,欣喜不已。這兩句,前後映襯,情韻深厚。前句不僅說客不常來,還有主人不輕易延客意,今日“君”來,益見兩人交情之深厚,使後面的酣暢歡快有了著落。後句的“今始為”又使前句之意顯得更為超脫,補足了首聯兩句。
4.頸聯的正常語序應該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明確:市遠盤飧無兼味,家貧樽酒只舊醅 歉疚這句實寫待客。作者捨棄了其他情節,專拈出最能顯示賓主情份的生活場景,重筆濃墨,著意描畫。“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使我們彷彿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頻頻勸飲的情景,聽到作者抱歉酒菜欠豐盛的話語:遠離街市買東西真不方便,菜餚很簡單,買不起高貴的酒,只好用家釀的陳酒,請隨便進用吧!家常話語聽來十分親切,我們很容易從中感受到主人竭誠盡意的盛情和力不從心的歉疚,也可以體會到主客之間真誠相待的深厚情誼。字裡行間充滿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氣氛。
5.詩人及他的客人是否在乎這些,何以見得?由此可以看出什麼?“肯與鄰翁相對飲, 隔籬呼取盡餘杯。”友情深厚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寫足,如果再從正面描寫歡悅的場面,顯然露而無味,然而詩人卻巧妙地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作結,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詩人高聲呼喊著,請鄰翁共飲作陪。這一細節描寫,細膩逼真。可以想見,兩位摯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興奮、歡快,氣氛相當熱烈。就寫法而言,結尾兩句真可謂峰迴路轉,別開境界。
五、 小結杜甫《賓至》、《有客》、《過客相尋》等詩中,都寫到待客吃飯,但表情達意各不相同。在《賓至》中,作者對來客敬而遠之,寫到吃飯,只用“百年粗糲腐儒餐”一筆帶過;在《有客》和《過客相尋》中說,“自鋤稀菜甲,小摘為情親”、“掛壁移筐果,呼兒問煮魚”,表現出待客親切、禮貌,但又不夠隆重、熱烈,都只用一兩句詩交代,而且沒有提到飲酒。反轉來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寫,卻不惜以半首詩的篇幅,具體展現了酒菜款待的場面,還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鄰助興的細節,寫得那樣情彩細膩,語態傳神,表現了誠摯、真率的友情。這首詩,把門前景,家常話,身邊情,編織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以它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顯出特點,吸引著後代的讀者。六、朗讀,當堂背誦。
板書設計:
盼———迎———勸———邀孤獨——欣喜——融洽——興奮(高潮)
《客至》教學設計 篇2
【文字解讀】
春水繞茅舍,但有群毆來,這是“無人至”的意境,但也可看作客人將至的鋪墊。不掃花徑,因為無人來訪;大開蓬門,則因今日有客。頷聯呼應首聯,仍然圍繞“客至”兩字展開。頸聯筆鋒一轉,寫客至之後的情形,描繪主人待客之簡、家境之貧,對賓主脫略形跡、興致盎然的場面則毫不著墨,純由尾聯換取臨翁對飲暗示出來。整首詩平白如話,看似信筆寫來,其實結構緊湊,章法謹嚴,“前半見空谷足音之喜,後半見貧家真率之趣”。誦讀這首詩,要仔細體味它是如何透過富於情趣的生活細節,表現主人待客的興味與心境的。
【素養目標】
1.瞭解杜甫的生平及創作風格,瞭解本詩的寫作背景。
2.讀懂詩歌內容,理解詩歌情感。
3.理解細節描寫的表達效果。
4.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品味詩歌中的細節描寫和生活趣味。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知人論世
1.瞭解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2.相關背景
此詩是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天,杜甫五十歲時,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歷盡顛沛流離之後,終於結束了長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頭蓋了一座草堂,暫時定居下來了。安居成都草堂後不久,客人來訪時作了這首詩。
3.解題
①客,客人。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可見詩題中的“客”,即指崔明府。
②至,到。自注中的“相過”,即探望、相訪。
4.杜甫的文學思想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初讀感悟
(一)預習檢查
1.明確字音。
飧(sūn)醅(pēi)
2.解釋下列詞語
①但見:只見。
②花徑:長滿花草的小路。
③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戶,以示房子的簡陋。
④盤飧:盤中菜餚
⑤樽:酒器。
⑥舊醅:隔年的陳酒。
⑦肯:能否允許,這是向客人徵詢。
(二)誦讀感悟
1.按照所標出的節拍,誦讀該詩。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三、文字研究
【思考1】鑑賞首聯
1.賞析“皆”字。
明確“皆”字寫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2.“但見”有什麼韻味?
明確“但見”——只見,言下之意:只見群鷗天天來訪,難見親友到來,不免單調,詩人就這樣寓情於景,表現了他在閒逸的江村中的寂寥心情。這裡既是樂景寫哀,又為貫串全詩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鋪墊。
3.分析“群鷗”這個意象。
明確鷗鳥性好猜疑,如人有機心,便不肯親近,在古人筆下常常是與世無爭、沒有心機的隱者的伴侶。因此“群鷗日日來”,不僅點出環境的清幽僻靜,也寫出詩人遠離世間的真率忘俗,與世無爭;同時也說明:親友雲散,交遊冷落,只見群鷗,不見其他來訪者,閒逸的生活不免有一絲單調、寂寞。
【思考2】鑑賞頷聯
1.“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情味在哪裡?
明確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緣君掃;蓬門不曾為客開,令始為君開。這一聯,上下兩句互文見義,表現了詩人的期待。
2.畫面在空間上有何變化?
明確由外轉內,從戶外的景色轉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
3.體味詩人的情感。
明確用與客人談話的口吻,增強了生活實感,表現了詩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誠。突出詩人見到老友的激動喜悅的心情。
【思考3】鑑賞頸聯
1.這聯選取了哪部分的生活細節?
明確待客酒菜
2.待客兩句傳達出了哪些資訊?
明確:
①主人盛情招待,頻頻勸飲,卻因力不從心,酒菜欠豐,而不免歉疚。——菜簡
②我們彷彿聽到那實在而又親切的家常話,字裡行間充滿了融洽氣氛。——情真
由此看出作者興奮歡快,又兼有歉疚。
【思考4】鑑賞尾聯
1.這一細節描寫表現了詩人隱居生活怎樣的快樂?
明確尾聯以邀鄰助興的精彩細節,出人料想地筆意一轉。這令人想到陶淵明的“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無須事先約請,隨意過從招飲,是在真率純樸的人際關係中所領略的絕棄虛偽矯飾的自然之樂。
2.尾聯是個細節表現,這個細節有何作用?
明確尾聯突然撇開客人不提,可仔細一想,卻依舊錶現客到的高興心情,是想用這種民間常見的方式表示自己難得的興奮:我家來尊貴客人了,你也過來喝幾杯,好好地幫我陪陪客人,喝個痛快,玩個盡興!這種寫法既巧妙,又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這個細節的運用,讓人回味不盡,別有一番情趣,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
【思考5】感受畫面美
可入畫的景物(人)特徵情感
首聯春水、群鷗、我江波浩渺茫茫一片、成群結隊、形單影隻(交遊冷落)孤獨寂寥?閒逸忘俗?與世無爭
頷聯花徑、蓬門、賓主簡陋、熱情激動喜悅
頸聯盤飧、樽酒簡陋興奮、歉疚
尾聯籬笆、老頭、我濃重的生活氣息
【思考6】分析藝術特色
明確:
①篇首以“群鷗”引興,篇尾以“鄰翁”陪結。在結構上,作者兼顧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從空間上看,從外到內,由大到小;從時間上看,則寫了迎客、待客的全過程。銜接自然,渾然一體。但前兩句先寫日常生活的孤獨,從而與接待客人的歡樂情景形成對比。這兩句又有“興”的意味:用“春水”、“群鷗”意象,渲染出一種充滿情趣的生活氛圍,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歡欣的心情。
②淺切平易的詩歌風格。綜觀全詩,語勢流暢,除“盤飧”、“兼味”、“樽酒”之外,其餘語句都沒有太大的障礙,尤其是尾聯虛字(“肯與”)和俗語(“呼取”)的運用,質樸流暢,自然親切,與內容非常協調,形成一種歡快淡雅的情調,與杜甫其他律詩字斟句酌的風格確實不大一樣。
【思考7】對比與思考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賓至
杜甫
幽棲地僻經過少,老病人扶再拜難。
豈有文章驚海內?漫勞車馬駐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還來看藥欄。
問題:主人對“客”和“賓”各自表達了怎樣的態度?試分別結合兩首詩的尾聯簡要分析。
明確《客至》尾聯寫主客對飲興致漸濃,並招呼鄰翁助興,這一細節描寫細膩逼真,突出場景的歡快熱烈,表現了主人對客人的熱情;
《賓至》尾聯寫希望貴賓不嫌“野外無供給”,“乘興”再來看花,既表達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辭客氣,流露出詩人的清高性格,表現了主人對貴賓的敬而遠之。
四、明晰主旨
此詩前兩句描寫居處的景色,清麗疏淡,與山水鷗鳥為伍,顯出與世相隔的心境;後六句寫有客來訪的欣喜以及誠懇待客,呼喚鄰翁對飲的場景。全詩流露詩人誠樸恬淡的情懷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渾成,一線相接,把居處景、家常話、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場景刻畫得細膩逼真,表現出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
五、拓展閱讀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於他生而稟有一種極為難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與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與理性兼長並美的詩人,他一方面具有極大極強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觸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華;另一方面又有著極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脫出於一切事物的矇蔽與侷限,做到博觀兼美而無所偏失。
這種優越的稟賦表現於他的詩中,第一點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與途徑之正。就詩歌體式風格方面而言,古今長短各種詩歌他都能深入擷取盡得其長,而且不為一體所限,更能融會運用,開創變化,千匯萬狀而無所不工。我們看他《戲為六絕句》之論詩,以及與當時諸大詩人,如李白、高適、岑參、王維、孟浩然等,酬贈懷念的詩篇中論詩的話,都可看到杜甫採擇與欣賞的方面之廣;而自其《飲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則可見到他對各種詩體運用變化之神奇工妙;又如從《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別”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漢魏五言古詩變化而出的一種新面貌。就詩歌內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無論妍媸鉅細,悲歡憂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態,都能隨物賦形,淋漓盡致地收羅筆下而無所不包,如寫青蓮居士之“飄然思不群”,寫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寫醜拙則“袖露兩肘”,寫工麗則“燕子風斜”;寫玉華宮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響;寫洗兵馬之歡忭,寫出一片欣奮祝願之情。其涵蘊之博與變化之多,都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與正常的證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則是杜甫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我以為每一位詩人對於其所面臨的悲哀與艱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應態度,如淵明之任化,太白之騰躍,摩詰之禪解,子厚之抑斂,東坡之曠觀,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氣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別之,不過為對悲苦之消融與逃避。其不然者,則如靈均之懷沙自沉,乃完全為悲苦所擊敗而毀命喪生,然而杜甫卻獨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現為面對悲苦的正視與擔荷。所以天寶的亂離,在當時詩人中,唯杜甫反映者為獨多,這正因杜甫獨具一份擔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時代的血淚,都成為了他天才培育的澆灌,而使其有如此強大的擔荷之力量的,則端賴他所有的一份幽默與欣賞的餘裕。他一方面有極主觀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極客觀的從容的觀賞,如著名的《北征》詩,於飽寫沿途之人煙蕭瑟、所遇被傷、呻吟流血之餘,卻忽然筆鋒一轉,竟而寫起青雲之高興,幽事之可悅,山果之紅如丹砂,黑如點漆,而於歸家後,又復於飢寒凜冽之中,大寫其幼女曉妝一片嬌痴之態。此外,杜甫雖終生過著艱苦的生活,而其詩體中卻往往有“戲為”“戲贈”“戲作”等字樣,凡此種種,都說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嚴肅中之幽默與擔荷中之欣賞,相反而相成的兩方面的表現。這種複雜的綜合,足以為其稟賦之博大、均衡與正常的又一證明。
六、素材積累—杜甫名句
1.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
2.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
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4.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5.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6.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7.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8.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巾。
9.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10.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11.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客至》教學設計 篇3
目標展示:
1.《旅夜抒懷》透過課文題目鑑賞詩歌的內容與情感。
2.《客至》學會抓住關鍵詞進行比較閱讀。
學導結合:
1.透過“旅”字 看背景
題目中的第一個字是“旅”,你能從中讀出什麼呢?
“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廣德二年(764)的春天攜家人自閬州折回成都,入嚴武幕。本來有這位好朋友的幫助,他滿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卻不料嚴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離開成都,乘舟東下,經嘉州(樂山)、戎州(宜賓)、渝州(重慶)、忠州(忠縣),於九月到達雲安(四川雲陽)。《旅夜書懷》就是在這次旅行中寫的。
小結:這一年,杜甫已滿53歲,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風痺,不時發作。再加上這回嚴武之死,他決心離開四川,轉作瀟湘之遊,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時才是個盡頭。這首詩就集中的表現了他這種心情。
2.透過“夜”字 察實景
⑴第二個關鍵詞是“夜”。 給我們帶來什麼資訊?
⑵詩中哪些詩句和“夜”是相對應的的?
⑶體味一下作者這二句詩裡所描繪的意境。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⑷這兩組意象分別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意境),具有怎樣的特點?
⑸詩三、四句寫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湧、大江東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稱道。請分析這兩個寫景句中寄寓了詩人的什麼感情?採用了什麼手法?
3.透過“書懷” 悟實情
⑴“書懷”,亦即書寫情懷,抒發感情。
⑵寫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詩人後半生的生活,那麼在詩中“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麼呢?
⑶詩人名滿天下,是因為什麼?
明確:韓愈: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⑷那麼作者為什麼還要說這樣呢?
聯絡杜甫一生的經歷可知: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他的老和病,而是由於被排擠。這裡表現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提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⑸尾聯:詩人自況,以什麼自況的呢?
(6)除了比喻,尾聯還有什麼手法?達到什麼效果?
讀起這樣的詩歌,我們不免都要隨著抒情主人公一起哀嘆泣涕了。我們知道,成都郊外浣花溪畔有一個著名的杜甫草堂,這是杜甫在親友的幫助下獲得的一個暫時安身的棲身之所。在這裡,杜甫度過了一段恬靜而又安寧的生活。同時也創作了一些清新自然風格的詩歌。《客至》就是其中的一首。
自讀《客至》,結合詩歌的背景、自注、註釋,思考下面問題:
⑴這首詩歌的感情基調如何?
⑵結合詩句說說這種感情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⑶閱讀《客至》、《賓至》,說說詩人為什麼分別用“客”、“賓”為標題(提示:比較這兩首詩在情感和用語上的差異。)
深化拓展
杜甫的這種自感身世孤苦漂零的沉鬱之作你還能舉出其它的例子嗎?
明確:在其後兩年,作者流寓夔州時所作的《登高》。
在他去世前兩年所作《登岳陽樓》中也有這樣的詩句“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梯度訓練
閱讀《旅夜書懷》完成題目。
1、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前四句寫景,描寫旅夜所見景物;後四句著重抒懷,寫出詩人觸景而生的感受與情懷。
B.由於江水奔流行舟動盪,遠看天空星星似要垂落,更顯得曠野的空寂,所以寫為“星垂平野闊。”
C.“垂”“湧”兩字為煉字的典範,它恰切而生動地表現了平野的遼闊和水月交融的景象。
D.“月湧大江流”一句,景中寓情。朗月照江,洪波翻湧,好像明月要被江水湧出。天高地闊,大江東去,詩人的憂憤如江水一樣奔流不止。
2、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從近處寫起,點明泊船的時間與地點。一個獨字,成為貫串全詩的線索,而且突出了詩人的境況和心緒。
B.頷聯寫詩人從不同視角往遠處看,所見到的景色,從中顯露出詩人的目光在注視更為廣闊的世界。
C.頸聯是反語,充溢詩人的激憤。詩人有政治抱負,僅因詩文著名於世實非本願。他的被貶、棄官、辭職,一生坎坷,都非由老病。
D.尾聯採用自問自答方式,兼用象徵手法,抒寫詩人孤獨漂泊的傷感,將他的人生境遇和況味化為生動飄逸的藝術形象,具有不盡之意。
閱讀《客至》完成題目
3、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皆春水”既點明瞭客人來訪的時間,又交代了當時杜甫草堂周圍綠水環繞、清幽淡雅的環境。
B.頷聯中“不曾”與“今始”呼應,重在表現詩人獨居江村的孤獨、苦悶的心情。
C.頸聯中“無兼味”“只舊醅”表明詩人因家貧地僻,只好用最簡單的菜餚和濁酒來招待客人。
D.尾聯用探詢的語氣,言客人如果願與鄰居老翁共飲的話,就隔著籬笆喚他過來一同飲上幾杯。
4、對這首詩的賞析,分析不恰當的'一項( )
A.本詩從靜景寫起,渲染了一幅恬淡閒適的生活畫面,然後敘寫待客,以動景收筆,動靜交融,結構自然。
B.本詩描寫了客人來訪的情景,表現了詩人與客人之間真摯的淳樸的友情。
C.本詩表現了詩人在客人來訪時的喜悅心情,也抒發了對生活貧寒的感慨。
D.本詩用語樸實,詞真情濃,雖沒寫一個“至”字,但客至時殷勤待客的歡快情景躍然紙上。
跟進反思
小結:《旅夜書懷》旅途之夜作者面對旅途之景,以沙鷗自況,抒寫了自己失去依託、漂泊無定的孤獨憤慨之情,作者寫小舟、寫沙鷗都是為了寫自己,小舟的命運正是詩人自己命運的寫照,漂泊無依的沙鷗正是詩人形象的化身。
《客至》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初讀詞文,讀準詩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生詞的意思,畫準詩文的節奏。
2、嘗試根據節奏進行朗讀,並能運用氣息,按情感表達的需要,輕重緩急地進行誦讀,在多樣化的誦讀中熟悉詩文,瞭解詩文,體會詩韻的美妙。
3、結合譯文再讀詩文,理解詩文所表達畫面與意境。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詩人當時的心境。
教學重難點:
1、根據節奏進行朗讀,在多樣化的誦讀中熟悉詩文,瞭解詩文,體會詩韻的美妙。
2、引導學生運用詩的表達句式與表達手法,根據格律,結合詩意填詩仿寫。 教學方法:範讀,誦讀,引導。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有人說:詩是一種最普遍的藝術,就如陽光一般灑落在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而在這個藝術的國度裡,唐詩無疑是最耀眼的那一束,光輝千秋。有俏皮可愛的“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有清幽寂靜的“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也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送別情。今天,我們就一起再一次去領略唐詩的魅力,一起走進這一首情真意切的迎客詩《客至》。(解釋客至的意思)
二、讀文入韻
1、首先請同學們用自己最飽滿的聲音讀讀大詩人杜甫的《客至》,試著畫一畫朗讀的節奏。
2、檢查學生朗讀的節奏劃分,讓學生試讀。
3、想要把古詩讀的如清泉般靈動婉轉,那麼就得講究抑揚頓挫和輕重緩急上的處理。現在仔細聽老師範讀,聽聽老師是怎麼處理的?
4、學生交流發現了什麼規律。
5、這就是讀詩時常用的平長仄短的讀法,平聲也就是第一、二聲讀得輕而緩,仄聲也就是第三、四聲讀得重而急,在停頓的地方要注意聲斷而氣不斷,現在請你們按照平長仄短的讀法再來試試。個別學生試讀個別句子,再全班試讀全詩。
6、找出文中押韻的字,讀得重而略長,聽聽有什麼效果?
三、洞察詩情
詩聖杜甫在歷盡顛沛流離,久經離亂之後,終於結束了長期漂泊無依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頭蓋了一座草堂,和自己的老妻稚子一起暫時定居下來了。安居成都草堂後不久,好友崔明府來家做客時寫下了這首詩。走近杜甫的草堂,看看周圍的環境如何呢?同學們,對照著譯解仔細品讀詩文,彙報情況。
1、詩中描寫了草堂怎樣的環境?
正值春暖花開時,草堂周圍春水漫漫,春意盎然,杜甫身處在這樣的青山綠水間,每日與山山水水,鷗鳥為伍,杜甫的心情如何?而“但”:只。你看杜甫整日地只對著這麼一群沙鷗,群鷗固然可愛,卻不見其他的來訪者,也無人陪他吃茶飲酒,談天說地,這樣的日子不是也過於孤獨寂寞了嗎?
2、詩人心中倍感寂寥冷清,恰巧此時聽聞多年不見的好友要來做客,若是你們,能想象一下當時你們的第一反應或表情或動作或語言嗎?生自由回答。這些都不夠貼切,還是孔夫子的這句話來得好: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平日裡的來訪者不多,“門前零落鞍馬稀”,於是花徑不掃,蓬門未開,一副蕭條景象,而如今稀客登門,詩人那顆孤獨的心注入了新的朝氣,於是乎全家總動員,打掃衛生,翹首企盼。老妻稚子齊上陣,清掃庭院迎佳賓。
他邊掃著開滿野花的小路邊樂滋滋地想著: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緣客開,今始為君開。
3、中國是禮儀之邦啊,客人來了,肯定要好好招待了,何況還是感情深厚的朋友呢?那中國人講究請客吃飯。杜甫是怎麼招待啊?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我們彷彿看到詩人與好友舉杯共飲,交談甚歡的情景,也彷彿聽到詩人在抱歉酒菜不夠豐盛的話語!
是呀,家裡離集市太遠,無法買到美味佳餚,也買不起香甜美酒,可真是抱歉抱歉啊!朋友遠道而來,杜甫喜出望外得有點語無倫次了。如此的家常話語聽來卻十分親切誠懇,我們從中感受到了杜甫對友人的心意如何?
4、二位好友久別重逢,越喝酒意越濃,越喝興致越高,杜甫拿著酒杯踉蹌的走出草堂, 隔著籬笆呼喊著邀請隔壁的老翁一同陪酒,喝個盡興!
四、明曉格律
今天所學的《客至》,詩的格式是?數一數這首詩一共有幾句?每一句有幾個字?押韻在哪幾句的末尾?
五、仿文寫詩
1、對子碰碰碰
2、循意成詩
牧人驅趕著牛群返回,獵人騎著馬帶著獵物歸來。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照映在臺階上的碧綠色小草呈現出自然的春色,樹上的黃鸝鳥隔著枝葉空對著鳴唱出好聽的音樂。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老師們一齊相聚在我們的學堂上,我們這些學生們特此鞠躬三下表示歡迎! 先生齊聚一學堂,弟子皆迎三鞠躬。
小結: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唐詩的瑰麗無比,一起感受了七言律詩的韻律美,希望同學們能把詩運用到生活中,用詩去歌唱生活,去描繪生活的點點滴滴。
板書設計:客至
盼———迎———勸———邀
孤獨——欣喜——融洽——興奮(高潮)
《客至》教學設計 篇5
古人總結了“人生三大快事”:金榜題名時,同房花燭夜和他鄉遇故知。由此可見人們對友情的珍視。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寫友情的詩句:
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下面,我們將學習的這一首古詩也是和友情有關的,那就是杜甫的《客至》。
一、文化常識
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寫作背景: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嚴武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暫時定居下來。因為有友人的接濟,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較安定,充滿了生活樂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夜喜雨》)“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江村》)上元二年春意盎然的一天,友人崔縣令登門拜訪,詩人喜出望外,於是寫下這首歡快明麗的《客至》。《客至》作於上元二年(761)。因為友人的幫助,杜甫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營造了一所草堂,生活也較為安定,時常與田夫野老往來。一次,一位崔姓縣令來訪,杜甫十分高興,不拘禮數,殷勤待客,並寫下了這首詩。
二、聽名家朗誦,初讀本詩
三、文白對譯
原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譯文:
草堂的南北漲滿了春水,只見鷗群日日結隊飛來。
原文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譯文:
老夫不曾為客掃過花徑,這柴門今天才為您開啟。
原文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譯文:
離市太遠盤中沒好餚菜,家底太薄只有陳酒招待。
原文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譯文:
若肯邀請鄰翁一同對飲,隔著籬笆喚來喝盡餘杯!
鑑賞文字:
通讀全詩,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本詩的感情基調?喜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描繪了怎樣一幅圖景?寫的是草堂外的景象: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鷗鳥飛來,或翔於水面,或集於溪邊。這是地道的南國水鄉風光,秀麗可愛。如何理解“但見群鷗日日來”中的“但見”和“日日”?“日日”來的是群鷗,點明環境清幽僻靜。“但見”含弦外之音,說明作者生活的單調,無其他訪者。為什麼詩人一開篇就寫景呢?詩人寓情於景,表現了他在閒適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為貫穿全詩的喜客之情做了鋪墊。首聯點明瞭時令、地點和環境,描繪了草堂景色的秀麗。“皆”字寫出了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春意盎然之感。“但”字寫出作者因朋友少而倍感孤獨,表達了作者閒適之後的寂寞孤單。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傳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客至的意外驚喜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互文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頷聯寫花徑、蓬門兩種景物,從戶外的景色轉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與客人談話的口吻,增強了生活真實,表現了詩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誠。手法:細節描寫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描寫的是什麼?詩人與客的關係如何?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為何有“邀鄰喝酒”這一細節描寫,暗示詩人此時心情如何?是想用這種民間常見的方式表示自己難得的興奮:我家來尊貴客人了,你也過來喝幾杯,好好地幫我陪陪客人,喝個痛快,玩個盡興!尾聯使用了什麼手法?有何效果?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細節描寫,從“盡餘杯”一語可以看出,這時酒宴已到高潮,詩人慾呼鄰翁與客人對飲,可見二位酒興之濃,氣氛的歡快。這一細節別開生面,別有情趣,表現了詩人淳樸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尾聯句意蘊豐富,耐人咀嚼,其作用有:第一,突出了主要內容。盡賓主之歡,表現誠樸、率真的態度。第二,留有想象的餘地。鄰翁來了沒有呢?鄰翁是誰呢?這些回味讓詩歌的意境更深了一層。第三,表明感情之深。如果僅是泛泛之交,或者友情不是特別深厚,誰還會邀鄰陪酒呢?第四,再次掀起高潮。以“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作結,把席間的氣氛推向更熱烈的高潮。第五,構思奇特絕妙。前借白鷗引客,後讓鄰翁陪客,既見不凡之人,又見不俗之情。
四、合作探究:
五、課堂練習
《客至》首聯描繪了怎樣的環境?賞析“皆”字首聯描繪了草堂環境的清幽,景色的秀麗,點明時令、地點和環境。皆字寫出春江水勢漲溢的情景,給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頷聯描寫景物,在空間上有何變化?體味作者的情感。頷聯由外轉內,從戶外的景色轉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與客人談話的口吻,增強了生活實感,表現了詩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誠。
作者待客選取了哪些細節?待客兩句傳達出了哪些資訊?作者選取了最能顯示賓主情意的生活場景,著意描畫。主人盛情招待,頻頻勸飲,卻因力不從心,酒菜欠豐,而不免歉疚。我們彷彿聽到那實在而又親切的家常話,字裡行間充滿了融洽氣氛。
六、拓展提高
杜甫代表性詩歌:
不見 杜甫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贈花卿 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七、作業佈置
完成有一篇練筆小作文,文中著重運用細節描寫進行人物刻畫、敘事描寫。
該詩是一首洋溢著濃郁生活氣息的紀事詩,表現詩人誠樸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你能分享這節課你的收穫與感悟嗎?
客至
杜甫
首聯:盼客頷聯:客至頸聯:待客
尾聯:邀鄰
《客至》教學設計 篇6
一、設計理念
杜甫晚年寫的詩大多沉鬱蒼涼,《客至》這首詩卻是難得的輕鬆明快。本課採用“非指示性”教學法,不指示學習目標,不指示問題答案,而是讓學生根據文字特點與自身的認知特點、情感特點等,自主選擇與確定學習目標,透過探究和交流產生問題答案。該教學力求讓學生在互動與對話中,自主生成理解與感悟,自主生成語文素養,自主養成健全的人格。
二、切入點
學生自讀課文後,會有自己的初步體驗和直覺疑問,教學時就以此為切入點,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體驗,主動提出問題,為下一步的“自主確定學習目標(學習主題)”作好興趣上的激發和思路上的準備。
三、主要步驟
1.教師激趣
師:杜甫的詩我們學過不少,受到的影響也不小。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他所擅長的格律詩中的一首:《客至》。
(“非指示性”教學中,教師的導語只是激趣而不指示,比較籠統,一般不介紹作者是在什麼背景什麼心情下寫的、主旨是怎樣的等內容,而把探究的空間留給學生。)
2.學生自由誦讀
師:請各位放開聲音,自由誦讀。
(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感受,去體驗。教師不能替代,更不能在學生沒有接觸文字的時候就灌輸個沒完。)
(學生讀完後)
師:請各位看著註解再讀一遍。
(意在讓學生由淺入深地走進文字。)
3.說說初步體驗
師:讀一篇文學作品,會受到情緒上的感染甚至精神上的薰陶。初讀這首詩,你的直覺感受、初步體驗是怎樣的?請用一兩句話來概括。
(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教師隨機提問。)
4.教師引導介紹
師:我向各位介紹一下杜甫寫這首詩時的背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暫時定居下來。因為有友人的接濟,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較安定,“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是他當時生活的寫照,一家人充滿了生活的樂趣。一個春意盎然的日子,崔縣令登門拜訪詩人,詩人喜出望外,於是寫下了這首歡快明麗的格律詩。
(學生有了基本體驗後,教師才作介紹。教師介紹後,學生的初步體驗或許會得到調整,或許會得到深化,或許沒有發生變化。這由學生自己決定,不必強求,也無法強求。)
5.說說直覺疑問
師:初讀作品,大家可能會有直覺疑問。現在請有疑問的同學自由發言,向大家說說你的問題。
(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教師隨機抽幾位學生說說。)
6.再讀課文,確定各自的學習目標
師:剛才感受說了,疑問也提了,這是我們學習課文的開始,也是收穫的開始。但要想有更大的收穫,就要確定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並圍繞它進行深入的研究。現在就請各位再來讀讀這首詩,然後確定一兩個你感興趣的並且有價值的話題,作為你這節課的學習目標。老師不再統一規定這節課共同的學習目標了,請各位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這首詩的特點來確定。學習目標可以是內容方面的,比如情感、思想等;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比如語言、構思等。用簡短的詞語或短語表達,比如真摯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優美的語言、巧妙的構思。請先寫在紙上。
(教師說的可能詳細了點,但不這樣學生會無所適從,不知道怎麼做。)
7.交流學習目標
師:現在交流一下。先以前後桌為一小組,在組內交流。每個小組選一個小組長,負責協調。聽了同學的介紹後,可以調整自己原來確定的學習目標。
(小組交流後,教師從每個學習小組中隨機抽取一人起來向全班介紹。)
8.研讀探究
師:現在,就請各位圍繞自己的學習目標,獨立開展研讀探究。送大家四句話: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思維去創新,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研讀探究過程中,每人都要在“課堂備用紙”上隨時寫下自己的感受體會。
9.交流研讀體會
師:現在,該讓我們“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了”。先在小組內進行,每人依次輪過來,向同學自信地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欣賞體會,同學要以欣賞的神情和挑剔的態度來傾聽。聽的過程中可以質疑和插話。小組長要起組織協調作用。
(小組交流後,每個組選一個代表向全班介紹一下)
10.自問自答
師:透過研讀探究,我們對課文的理解又深入了一步。如果我們採取下面的方式,學習將會再深入一步。這個方法就是: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探究回答。現在請每人都提出一個自己認為值得探究的問題,然後獨立探究解決,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解。
11.交流介紹
師:現在自由發言,把你認為有價值的問題和你的探究成果向大家介紹介紹。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理解的可以隨時插話表態。
12.教師補充提問
(以下問題不逐個照搬,根據課堂上學生學習的情況有機選擇。)
(1)這首詩該怎樣朗誦才能較為確切地表達出詩人的感情?
(學生小組討論,形成基本共識,再抽一個組的代表發言,然後教師介紹個人的理解,供學生參考:《客至》要讀得輕快、明麗、親切、平易,切忌誇張,它是寫給極要好的朋友的。全詩前一層即前兩句為次,後一層為主;就全詩來說,又以最後一句為主。“次”為“主”蓄勢。第一聯要體現出撲面而來的春天的生機和作者的喜悅;第二聯要讀得頓挫分明些,要體現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興奮;第三聯要讀出招待客人的親切感,喜悅之中帶著自謙與愧色;末聯要聲調上揚,語速可稍快,將喜悅興奮之情體現到極致。本詩節拍為二二一二式。)
(2)首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中“皆”“但見”怎麼理解?
(教師的基本理解:這些詞描寫了浣花溪畔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可愛的白鷗天天飛來的歡樂氛圍。但也可以這樣理解:平日無客,少有人跡,所以屋舍南北都是春水,整日所見只有白鷗。)
(3)頷聯“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中的“不曾”“今始”怎麼理解?
(教師的基本理解:說明了平時生活的安逸自在,也說明了少有來客的孤單寂寞,同時又反襯了貴客突然登門的意外喜悅。)
(4)《客至》尾聯忽轉別意,寫自己想邀鄰翁過來喝酒,突然撇開客人不提,“顧左右而言他”,這樣寫是不是離題了?為什麼?
(教師的基本理解:表面上看是把客人撇開了,可仔細一想,卻發現這是在進一步寫客人,是想用這種民間常見的方式表示自己難得的興奮:我家來尊貴客人了,你也過來喝幾杯,好好地幫我陪陪客人,喝個痛快,玩個盡興!這種寫法既巧妙,又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讓人回味不盡。所以這種忽轉別意不是離題,而是別開生面,別有情趣。)
13.教師介紹研讀體會
我的學習主題是:巧妙的構思。詩一開始就描寫了浣花溪畔春意盎然的景象以及可愛的白鷗天天飛來的歡樂氛圍。但也可以這樣理解:平日無客,少有人跡,所以屋舍南北都是春水,整日所見只有白鷗。於是頷聯順理成章地寫到了花徑不掃,蓬門未開。頸聯不寫賓主之間的寒暄與敘舊,可見兩人關係的親密;寫自己餐桌上的接待物,實話實說,沒有虛文俗套,可見賓主之隨和。尾聯卻忽轉別意,寫自己想邀鄰翁過來喝酒。前借白鷗引客,後讓鄰翁陪客,構思可謂絕妙。不寫餐桌上暢飲的熱烈情景,而留著讓讀者去想像,去補充,去回味。
(教師不指示和灌輸,不公佈“標準答案”;但作為教學中的一員,應該介紹自己的理解和體會,供學生參考,儘可能讓學生受到一些有益的啟發。)
14.學生反思總結
師:今天這堂課,老師沒有統一規定學習目標,也沒有規定問題的標準答案。現在就要結束了,請各位說兩句話。第一句,評價一下你自己的學習,說說本次學習的收穫和不足,提出一個今後調整的對策。第二句,評價一下這種教學方式。
(培養學生自我反省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習品質的提高。)
15.反覆誦讀
師:對這首詩,我們已經有了一些深入的理解,現在讓我們美美地讀,讀出詩歌的情感美,讀出詩歌的節奏美。先齊讀,再自由讀,讀熟之後爭取馬上背誦。
16.教師結束語
我們一起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共同獲得了進步。謝謝大家。再把這句話送給各位: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思維去嘗新,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讓我們在語文課中獲得知識,獲得精神的成長,同時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
四、關鍵資料
諸家評《客至》選錄:
郭知達:言尋常惟為鷗鳥往來,未嘗有客至,今也方除剪蓬蒿以待君子也。(《九家集註杜詩》)
譚元春:“肯與”二字形容貴客豪賓,入妙。(《唐詩歸》)
黃生:上四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下四留客,見村家真率之情。(《杜詩說》)
朱瀚:首句用“在水一方”詩意,次句用“漁翁狎鷗”故事。(轉引自《唐宋詩醇》)
浦起龍:首聯興起,次聯流水入題,三聯使“至”字足意,至則款也。末聯就“客”字生情,客則須陪也。(《讀杜心解》)
《客至》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的:
理解詩句蘊含的情感,掌握互文手法。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蘊含的情感
教學難點:
掌握互文手法
教學步驟:
一、自讀全詩,劃出不會讀的字詞
二、教師範讀,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介紹寫作背景,指出詩中如何體現“家貧”
明確:蓬門(蓬門蓽戶蓬篳生輝)
四、鑑賞
1、解題:“喜崔明府相過”中的“相過”如何理解?
明確:拜訪我
2、首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明確:寂寞孤獨
分析:但(只)。人跡罕至,整日與鳥為伴。
3、“不曾緣客掃”是不是說別的客人來不掃花徑?
明確:是說沒人光顧
4、如何理解頷聯?
明確:本聯用的是互文的手法。例如:
(1)主人下馬客在船
(2)秦時明月漢時關
(3)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請寫出此聯含義
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
蓬門不曾緣客開,今始為客開。
(客人來訪,手忙腳亂,欣喜不已)
5、頸聯的正常語序應該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市遠盤飧無兼味,家貧樽酒只舊醅;歉疚
6、詩人及他的客人是否在乎這些,何以見得?由此可以看出什麼?
明確:友情深厚
7、尾聯的正確標點應該是?
明確:肯與臨翁相對飲?(酒興漸增,邀臨翁對飲,達到興奮的高潮)
板書
孤獨——欣喜——興奮(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