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
教學要點:憑藉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裡的特殊作用,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齊讀課題
2、透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知道課題中的“我”是誰?
3、引讀1、2節。小駱駝在小溪邊照“鏡子”,小紅馬看見了(點選課件,書上插圖)就噴著響鼻對小駱駝說:“你的腳掌有又大又厚………”小駱駝覺得挺委屈……
4、問“小紅馬覺得小駱駝哪些地方長得挺難看的?
板書:
難看 腳掌 (大厚)
眼皮 (兩層)
背上 (肉疙瘩)
5、追問:正因為小紅馬說它難看,所以小駱駝覺得挺委屈的
板書:委屈
於是,媽媽決定和小駱駝到沙漠中去旅行一次。
〔教師的引讀與情境圖相結合,不但複習了舊知,更讓學生快速地進入了課文的情境中。我覺得: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領悟課文內容。〕
二、感受沙漠
1、說到沙漠,你對沙漠瞭解多少,不妨說給大家聽聽……
2、點選課件——沙漠,讓我們來看看,沙漠到底是什麼樣的?自由說
3、在課文的3、4自然段中,有好多描寫沙漠的句子和詞語,你能快速讀一讀後,把它找出來呢?
〔讓學生體會到獲取知識可透過多種渠道,如:電視、課外書、爸媽的口中、師生的介紹、課文的語言文字……就像蜜蜂採蜜。〕
4、交流,點選課件——沙漠詞語
茫茫的大沙漠
無邊無際的沙漠
沙子鬆散的沙漠
風沙鋪天蓋地的沙漠
5、讀好這些詞語。(大、無邊無際、風沙鋪天蓋地)
6、我們說了沙漠,看了沙漠,讀了描寫沙漠的詞語,此時,大沙漠給你一個什麼印象?(沙漠廣大無邊,氣候乾燥,很少有綠色植物,沒有水流,風沙很大,還有沙丘、沙谷,如果人在沙漠裡行走,隨時有生命危險。)
7、師小結:雖然沙漠裡的氣候如此乾燥,環境這麼惡劣,可小駱駝和它的媽媽還是愉快地結束了這次沙漠旅行,而且小駱駝還有了新的想法。
〔對沙漠的瞭解,是為下文的學習作了鋪墊。〕
三、精讀最後一節,引導質疑
1、點選課件——最後一節
2、讀讀這一節,思考一下,你特別想知道什麼?
3、交流篩選後點選課件——2個問題
1)、小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裡各有什麼作用?
2)、小駱駝因為什麼事而深感自豪?
〔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同樣重要。這裡。採用了變序的教學方法,已緊緊扣住了學生的心絃。〕
四、精讀3、4小節,讀中感悟
過渡:問題的答案就在3、4下節中,下面我們按小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先讀讀課文3、4節,然後討論,找出答案。看那個小組又快又對。
1、分組進行。
〔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是新課標所倡導的,學生在這種自主學習中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意識得到了培養。〕
2、交流前提示,第一個問題裡有三個小問題,你可對其中最感興趣或最有把握的進行交流。
3、學生交流,隨機出示:
駝峰:
(1)點選課件:駝峰和文字
(2)望著無邊無際的沙漠,小駱駝擔心地問媽媽:“再走下去,我們餓了怎麼辦呢?”媽媽說:“我們背上的那兩個肉疙瘩叫駝峰,裡面貯存著養料,足夠我們路上用的了。”
(3)板書:將背上改成 駝峰
貯存養料
(4)閃動:貯存養料 足夠
(5)同桌分角色讀,男女生讀(擔心、不擔心)
腳掌:
(1)點選課件:腳掌和文字
(2)媽媽又指著腳下鬆散的沙子,對小駱駝說:“多虧我們的腳掌長得又大又厚,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裡怎麼拔得出來呢?”
(3)板書:陷不進沙子
(4)誰會把小問好去掉,換個說法呢?
(5)點選課件——陳述句
(6)好在哪,為什麼?
(7)誰能把這種語氣讀出來。
(8)抽讀、評讀、齊讀。
眼毛:
(1)點選課件——眼毛和文字
(2)說話間,一陣風鋪天蓋地刮過來。媽媽讓小駱駝俯下身子,閉上鼻孔和眼睛。一會兒,風沙過去了,小駱駝的鼻孔和眼睛裡沒進一點沙子。
(3)點選課件——風聲,感受風鋪天蓋地。
〔風聲是那麼逼真,相信學生會被這種情境所感染,學習熱情會被點燃。〕
(4)閃動:鋪天蓋地 沒進一點沙子
(5)想象當時的樣子,讀好這句話。
(6)板書:擋住風沙
4、師小結:原來看似難看的駝峰、腳掌、眼毛都有這麼大的作用啊!其實,駱駝在沙漠裡能馱人載物,是其他動物不能代替的,所以,這看似難看的駱駝,被人們稱為“沙漠之舟”。
5、讓我們齊讀3、4小節,再次體會駱駝駝峰、腳掌、眼毛的作用。
6、解決學生提出的第二個問題。
板書:有用
自豪
7、噢,這裡是以小駱駝的想法作為了題目,這樣點明瞭文章的中心,以後我們也要靈活的運用。
五、續編故事
點選課件——書上插圖
後來有一天,小駱駝又去溪邊照鏡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紅馬,小紅馬說:“瞧,你長得這麼難看,還照什麼鏡子?”想象一下,這回小駱駝會怎麼說呢?
1、同桌討論討論。
2、抽同學表演。
〔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續編故事,既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不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透過表演,張揚個性,提高了表達能力及創新能力。〕
六、總結全文
1、小駱駝雖然難看,但它身上的這些看似難看的外表在沙漠中的用處很大,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麼新的收穫或體會呢?
點選課件——文字
美不美不能只看外表,要看他(她)有沒有用。
2、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外表看似難看,卻很有用的事物?(蛤蟆、豬。)
〔讓學生聯絡實際,向課外延伸,避免了“灌輸式”,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能展開想象續編故事。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駱駝的腳掌、駝峰、睫毛在沙漠裡的特殊用途。
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透過自己的閱讀體驗,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掌握相關的動物常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判斷一種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
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透過自己的閱讀體驗,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掌握相關的動物常識。
難點:引導學生感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教法學法:
多媒體演示法、情境創設法、讀中悟情法、交流討論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板書課題,根據重音不同,讀好課題。
2.聽了小紅馬的嘲笑,小駱駝的心情如何?
3.指名讀出駱駝媽媽心疼的話語。質疑媽媽的做法。
二、感受沙漠。
1.誰來說說你瞭解的沙漠?
2.透過圖片感受沙漠。
3.從課文的3、4自然段中,找出描寫沙漠的詞句,用~~~把畫出來,再讀一讀。
4.用一句話概括沙漠留給你的印象。
三、精讀最後一節,引導質疑。
1.指名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並提出質疑。
2.總結所提問題:
(1)小駱駝的腳掌、駝峰、睫毛在沙漠中各有什麼作用?
(2)小駱駝因為什麼事深感自豪?
四、小組合作學習3、4自然段,完成學習任務卡。
1.交流彙報小駱駝的腳掌、駝峰和睫毛在沙漠中的作用。
2.對桌分角色朗讀第3自然段,把握好駱駝媽媽的語氣。集體交流評價。
3.用“雖然……但是……所以”的句式說說小駱駝為什麼感到自豪?
4.補充資料,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說說駱駝其它值得自豪的地方,由此明白:小駱駝雖然外表難看,但是它們都有實用價值。
五、拓展思維,提升感悟。
1.小組續編故事。
2.透過故事聯想自己,說說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
六、板書設計
14、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腳掌(又大又厚)→防止陷沙
難看 睫毛(雙層) →遮擋風沙 有用
駝峰(肉疙瘩) →貯存養料
(委屈)
(自豪)
教學反思:《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這篇童話故事透過講述小駱駝因為小紅馬嘲笑它難看而感到委屈,後來跟媽媽到沙漠旅行,透過自己沙漠旅行的親身體驗,終於明白自己原認為長得難看的駝峰、腳掌、眼毛實際上是在沙漠中生存的必要條件,由自卑轉為自豪的故事。告訴學生判斷事物的美醜,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質,看其有沒有用處。
我在教學伊始,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抓重點詞讀好課題。如:誰應該感到自豪才對?我應該感到怎樣才對?我感到自豪對不對?同一句話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讀法和說法的不同,體現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
整節課我始終扣住課文的語言文字,抓住課題中“自豪”這個詞。課後反思才發覺抓住課題中的重點詞“自豪”是對的,但卻忽略掉了“才對”二字,應該要讓學生了解到小駱駝是在受到委屈之後才感到自豪的,這才是課題中真正該抓住的重點。有句話說得好:“千重要,萬重要,吃透教材最重要。這個法,那個法,不懂教材沒得法。”只有吃透教材才能真正上好課。我在對課文的重點把握上還不到位,主要是因為自己還沒有讀透教材,讀懂教材,以後在讀教材方面還要下功夫。
整堂課我主要抓住描寫大沙漠惡劣環境的'詞語和駱駝媽媽的兩次說話,讓學生朗讀體會感悟,為了讓學生能瞭解大沙漠中的惡劣環境,我藉助了多媒體圖片,讓學生對沙漠有個直觀的瞭解,瞭解沙漠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環境是多麼的惡劣。但在對詞語的理解這一教學環節上的處理還不夠深入,沒能讓學生真正讀好這些詞,從詞語中感受到沙漠的惡劣。例如“茫茫的大沙漠”這個詞,應該重讀“茫茫”,由此感受出沙漠的廣闊無邊。
在使學生了解駱駝的身體各部分的作用教學環節中,我並沒有進行空泛的說教,簡單的告訴,而是以語言文字為基礎,讓學生在積極自主的閱讀實踐中獲得答案,瞭解駱駝的腳掌、眼毛和駝峰各有各的用處,並以列表似的板書讓學生填寫,這樣一看板書就能知道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有什麼特點,又有什麼作用,讓人一目瞭然,而且印象深刻。我發現有的孩子脫離了文字,單獨地思考出示的表格,這種情況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訓練。
駝峰
像兩個肉疙瘩 貯存養料
腳掌
又大又厚
防止陷進沙子裡
睫毛
兩層 遮擋風沙
最後為了給學生的自主發展留下廣闊的空間。課結束前,我沒有急於作總結歸納,而是讓學生結合自己談談曾經因什麼而感到自豪?為什麼感到自豪?從而讓學生對美的看法達到一個高度,讓他們樹立正確地審美觀。在談收穫時孩子們說到:“要評價一個人不能光看外表。”、“人各有各的長處,不能光看到別人的短處,而不看長處。”……
這節課中,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感覺備課還是不夠充分,對許多課堂是生成的地方不能靈活應變:1.時間上總是前松後緊,對於小組合作給出的時間心中沒底。2.備課與實際教學內容上相差大,備課中要出示“沙漠之舟”的資料,讓學生替小駱駝說說其它感到自豪的地方,如:我感到自豪的是在沙漠中我能辨別方向,找到水源,預報風沙來臨等,進一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3.上課中發現有些孩子上課興趣不高,小組交流也不夠熱烈,我也沒能及時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功在平時,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小組建設還需在平時教學中加強訓練。同時,我也會嚴格要求自己備好每節課,上好每節課,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