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教學設計範文(精選6篇)

《靜夜思》教學設計範文(精選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靜夜思》教學設計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靜夜思》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個偏旁“攵”。

  2、朗讀古詩,在讀中理解詩句意思,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3、背誦這首古詩。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10個生字。

  2、教學難點:在讀中理解詩句意思,感受詩歌描繪的美好意境。

  三、教學時間:1.5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1、孩子們喜歡古詩嗎?你知道哪些古詩,背給大家聽聽。

  2、聽過《靜夜思》嗎?對這首古詩你有哪些瞭解呢?

  過渡:看來很多小朋友已經會讀這首詩了,甚至有的小朋友還能背誦,但是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要認識幾個詩歌中的生字寶寶,還要把詩讀得正確,有感情。有信心嗎?

  (二)學習生字

  1、翻開書74頁,自己讀詩句,讀完後將圈出來的生字寶寶多試拼幾遍。

  2、指名讀,評議。

  3、學習生字。

  (1)讀字音:靜、夜、床、光、舉、頭、望、低、故、鄉。

  a、小老師帶讀

  b、你想提醒大家怎樣讀好這個字?

  c、他能和誰交朋友?

  (2)記字形:

  a、左右結構:靜(在哪裡看見過這個字?)、低(它的反義詞知道嗎?)、故(它的偏旁是什麼?區分反文和折文)。

  b、上下結構:夜(分部件記憶,認識部件“夜下角”)、舉(圖畫)、望(從前,有個小王子,他的媽媽死了,他很想念媽媽,人們告訴他媽媽到月亮上去了,於是他常常抬頭望月亮想媽媽。同時教兒歌“王子望月望、望、望”。)。

  c、半包圍結構: 床(會意記憶:房子下面放了木板,做成了床)。

  d、獨體字:光(謎語記憶:小兒子是個大胖子)、頭(謎語記憶:大戴兩朵大紅花)、鄉(會意記憶:鄉下山路多彎道)。

  (3)檢測。

  小朋友,今晚不僅月亮姐姐來到了我們的現場,你看蘋果妹妹也來湊熱鬧了。不過,它說:“我的身上有你們剛剛認識的字寶寶,只有把你認識的字寶寶讀對讀準,我才送給你。”

  4、寫字

  過渡:還有一個生字寶寶,它說小朋友每天都用到它呢,想和他見面嗎?它是?

  (1)“頭”可以和哪些字成為好朋友?

  (2)觀察幻燈,書空。

  (3)觀察:寫好“頭”要注意什麼?寫一個字

  (4)抽生上黑板寫,學生評價。

  (5)注意再寫一個字

  (三)感悟意境,指導朗讀

  1、小朋友們,課題裡的哪個字交代了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夜)(師手指課題。)哪個字交代了李白當時的心情?(思)

  2、詩句中哪些地方寫“夜”呢?(明月)從這個詞怎麼看出是寫“夜”?

  3、詩句中哪些地方寫“思”?(思故鄉)評價:對,這是作者直接地告訴我們他在思。請大家把李白思念故鄉的感情讀出來。指導:你們沒讀出李白思念故鄉的感情,應該把“望”和“思”讀真切一點。(師同時在黑板上標上著重號,並示範。)再讀一遍試試,這次加上動作。

  4、老師看到你們是抬頭和低頭,可是李白說他是舉頭和低頭。“舉” 和“抬”有什麼區別?你們做“舉”的動作給我看。(師:這不是舉,而是伸手。再舉一回,舉起千斤重擔來。對,這才叫“舉”。)

  5、李白抬起他的頭像舉千斤重,舉得好費力。孩子們,你們說李白的頭怎麼就這麼重?“舉頭”這個詞怎麼讀?齊讀後兩句。

  6、 李白在這樣的夜晚獨自一人身處異地,他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同桌討論一下,哪些句子是李白看到的景色,哪些句子是李白的想象。

  7、老師引導:在這樣靜謐的夜晚,天上只有一輪什麼?(明月)地上只有一個誰?(李白)是啊,天地這樣廣闊,卻只有“明月與李白”相對望,難怪李白強調靜夜裡靜思,他更加地思念家鄉,思念家鄉的親人了。我們該用怎樣的心情,怎樣的語氣讀這首詩呢?學生感情朗讀全詩。

  《靜夜思》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理解詩中的詞語。

  2、理解詩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把詩的大意說出來,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吟誦並背誦這首詩。

  【教學重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字理識記 5 個生字。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1 課時

  【教具】多媒體電腦

  【教學方法】字理識字(析詞)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我們學過哪些詩?(指名答,齊背《鋤禾》)我國是一個詩歌大國,許多詩人留下了優美的詩句。其中唐朝有一個著名的大詩人叫李白,他的詩以精巧的語言、獨特的感受成為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名篇。請看有關李白的動畫。

  (CAI演示,師口述:冬天,李白和他的親人們在自家庭院裡喝灑吟詩。春去秋來,李白告別親人,一個人離開家鄉到外地去。秋意越來越濃,李白望著風雪,望著那輪又大又圓的月亮,思念起家鄉的親人,寫下了這首詩。

  (CAI 出示不帶課題的全詩,師唸詩)

  二、分析字理,指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1、讀一讀,找節奏,初步感知 。

  ⑴ 自讀詩文,要求:讀準字音。(指名讀,齊讀)

  ⑵ 師範讀,生注意聽,找出節奏。(指名答,CAI 用“ / ”畫出各句節奏,如“床前/明月/光”)

  ⑶ 生按節奏練習讀,要求讀出抑揚頓挫及節奏。

  2、字理識字,賞析詞句。

  同學們掌握了讀好詩文的方法,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呢?

  ⑴ 教學第一行詩。

  ① 教學“床”字。

  (CAI出示第一行詩)這行詩裡有個生字。

  (CAI 出示田字格內的“床”字及讀音)齊讀正音,怎樣記“床”字?(提示:“床”是什麼結構?偏旁是什麼?)

  (CAI演示“床”字各部分的分解與組合,師提示字理:古時候,用廣字頭表示房子,廣字頭下面是個“木”字,表何意?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現在床不完全用木頭做,還可以用各種金屬和材料製成,方便又舒適。)

  用“床”擴詞(提示:“床”還可用做量詞,如一床被子)

  ② 師示範解釋詩意:床指木床,前指前面,明指明亮,月是月亮,光指光芒。把這幾個詞的意思連起來,就是這行詩的意思。

  誰來說說這行詩的意思?(提示:詩人在什麼地方看見什麼樣的月光?)明月發出的光是怎樣的?(銀白色)

  小結:翻譯古詩時,把大概意思說出來就可以了,這行詩可以翻譯成“詩人在床前看見一片銀白色的月光。(CAI 出示詩意,齊讀)

  ⑵ 教學第二行詩:詩人把月光當成了什麼?(CAI 出示第二行詩,齊讀)

  ① 教學“疑”字

  (CAI 出示田字格內的“疑”字及其讀音)齊讀正音,它是什麼音節?什麼結構?“疑”字筆劃較多,怎樣記住它?可把它分成四部分( CAI 演示分解的四部分及其象形)左上方是匕首,左下方是一支箭,右上方是長予,右下方是一名士兵。為了書寫方便,右邊實際取的是“矛”字的上半部分和“走”字的下半部分。(板書 矛 走)

  (師講字理:古代打仗面對強敵時,是用“匕首”短兵相接,還是用“箭”遠射?是舉著長矛向前衝殺,還是乾脆一走了之?真讓人疑惑不解。所以“疑”的本義是指懷疑)( CAI演示兵往右走,四部分再合成一個疑字)在這首詩裡是好比、好像的意思。

  (齊書寫“疑”,師範寫,生跟寫一個)

  ② 學“霜”字

  “霜”也是比較難記的字(CAI出示田字格內的“霜”字及其讀者音)齊讀正音。誰能用記形聲字的方法記“霜”字?(師提示:聲旁“相”的讀音和“霜”的讀音是不一樣的,雨字頭表示霜從天上灑落下來,凡是以雨字頭作偏旁的字一般都表示一種自然現象。我們還學過哪些雨字頭的字?(板書 雷)什麼是霜呢?在氣溫降到0攝氏度以下時,靠近地面的空氣中含的水汽在小草、樹上凝結成的白色冰晶。(師範寫“霜”字)寫“霜”字時,雨了頭要寫得扁一點,寬一點,下面相字不要寫得太長,注意把字寫得緊湊些(生跟寫一個)“霜”還可以用來比喻白色,如有的老人頭上長滿了白髮,我們說他是一頭白霜。詩人在這裡把什麼當成了霜?為什麼會把月光當成了霜?(提示:它們什麼地方相同?)

  誰能把兩行詩連起來說一說?(提示:詩人看見什麼,覺得怎麼樣?)

  ③ 小結:這兩行詩寫在安靜的夜裡詩人所看到的景象,用霜比作月光,渲染出一種夜深人靜的清幽境界,表達了詩人獨在他鄉的孤獨心情。

  (板書 看 疑霜)

  ⑶ 教學第三行詩:(CAI出示第三行詩)師讀。

  ① 舉頭是什麼意思?(抬頭)詩人抬頭幹什麼?(看月亮)

  (CAI出示 舉頭望明月 比較 :這兩句有什麼不同?為什麼用“望”舉頭看明月)不用“看”?(因為“望”字上面有個月亮,月亮高高掛在天上,要看離我們很遠很遠的東西方,用“望”字比較好)

  ② 這行詩是什麼意思?(板書 明月)(指名答)

  ⑷ 教學第四行詩:這時詩人想到了什麼?(CAI出示第四行詩)齊讀。

  ① 教學“思”字

  “思”是本課生字。

  (CAI出示田字格內的“思”字及讀音)齊讀正音。它是什麼結構的?為什麼是心字底?“心”上面是個田字?(師:古代農民大部分從事農業生產,心裡想著怎樣把田種好,田放在心上就是“思”。)“思”是何意?(想,思念)用“思念”說話。

  ② “故鄉”指什麼?(家鄉)“思故鄉”是什麼意思?(思念家鄉)誰來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③ 除了思念家鄉,還會思念什麼?(親人)親人包括哪些人?誰能把詩人思鄉的感情吟誦出來?(自練,集體點評:語調要低一些,慢一些)

  ④ (CAI出示後行詩)

  小結:這兩行詩寫詩人觸景生情,由望月想到月下的故鄉,從舉頭到低頭,觸動了思鄉的情懷,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板書 望 思鄉)

  ⑸ 這首詩的意思大家都懂了,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3、識內化,給詩取名

  ⑴ 寫詩人在安靜的夜裡思念家鄉,根據詩意,誰能給這首詩取名?(板書:6靜夜思)這就是第6課,齊讀。

  ⑵ 教學“靜”字

  (CAI出示田字格內的“靜”字及讀音)它是什麼結構?合起來是什麼意思?(沒有聲音)不爭吵,就安靜、清靜了。(擴詞)師範寫:“靜”第五筆是豎,不要寫成撇。(生跟寫)

  ⑶ 擴充套件想象

  (CAI回到原圖,包括題目)詩人看著這個又大又圓的月亮,這可能是什麼節日?(中秋)小朋友們可能在與父母幹什麼?(吃月餅,看月亮)但詩人卻一個人在外地,此時此刻,如果你是李白,一個人在外地,你會做什麼?想什麼?

  ⑷ 感情配樂讀文

  4、課堂練習(隨機)

  ⑴ 填寫詩句,說出帶點字的意思

  ———,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

  ⑵ 根據意思,很快說出詩句

  ① 詩人看見床前地上一片銀白色的月光。( )

  ② 好像地上結了霜。( )

  ③ 抬頭望高高掛在天空中的月亮。( )

  ④ 低下頭思念起家鄉。( )

  ⑶ 齊背這首詩

  【板書設計】

  6、靜夜思

  (看)月光──凝霜

  《靜夜思》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

  2、朗誦古詩,背誦古詩。透過看圖和誦讀,瞭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3、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說給同學聽,培養觀察與說話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朗讀、背誦古詩和認字。

  【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頭飾、佈置學生觀察晴朗的夜空。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一、匯入激趣

  1、交流觀察晴朗夜空的內容和感受:

  同學們觀察了晴朗的夜空,現在請你們在四人小組說一說,讓大家也感受一下美妙的夜空。

  ⑴小組交流。

  ⑵推選代表或自薦上臺說一說。

  ⑶出示課文插圖我會說。(播放插圖中小女孩觀察天空時的錄音:在一個晴朗的夜空,我來到小溪邊的草地上,觀察那晴朗的夜空。我抬頭看見藍藍的天空中,有許多星星一閃一山亮晶晶的,還看見彎彎的月亮一會兒躲進雲裡,一會兒又跳出來。真美!)

  2、引入新課:靜夜思(板書)

  二、初讀古詩

  1、看課文聽錄音或教師範讀。

  2、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⑴自讀課文,讓學生找出後鼻音的字,多讀幾遍。

  ⑵指名讀,評議。

  三、識記生字

  1、學生在文中找出生字,作上記號,讀一讀。

  2、認讀生字:

  ⑴出示an、ang,指學生認讀,注意後鼻韻母的讀音。

  ⑵認讀生字。(自讀,小組開火車讀,看哪組讀得準)

  ⑷遊戲運西瓜。(把西瓜圖貼在黑板上,它們的背面都有一個生字)

  西瓜豐收了,讓我們幫忙把西瓜搬上車,不過每個西瓜後面都有一個生字,要想辦法記住它,可以用組詞、說一句話、找相近的.字進行比較等辦法。

  四、精讀古詩

  1、自讀古詩,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朗讀、背誦古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⑴指名學生朗讀,評議。標出朗讀節奏及重點詞。

  ⑵配樂朗讀。

  ⑷師生共同朗讀:

  教師引讀每句的前兩個字,學生補充,齊背誦。

  過渡:我們知道這首詩是李白寫的,現在誰想辦李白做一回詩人,背背這首詩?也可以做動作。

  指名學生上臺背誦,其他學生評議。

  全班齊背。(配樂)

  五、指導寫字

  1、觀察田字格里的字:

  ⑴觀察目、耳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這兩個字的寬度。

  ⑵指學生說一說再書空。

  ⑷學生書寫後展示、評議。

  2、學生觀察頭、來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⑴教師範寫,注意最後兩筆,寫時要注意。

  ⑵書空、書寫、展示、學生評議。

  六、擴充套件活動

  學生交流各自會背的詩。

  七、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各兩個:

  ()()

  ()()

  3、寫出詩句,選擇加粗字的意思:

  ⑴( ),疑是地上霜。

  疑:①好象();②不信( )

  ⑵舉頭望明月,( )。

  舉:①向上抬();②全()。

  【板書設計】

  靜夜思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靜夜思》是我國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該詩語言凝練,感情真摯,反映出遊子的靜夜思鄉之情。背景圖是詩句內容的形象反映,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進入詩句所描寫的意境。

  教學目標

  1、 認識8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光、床”6個字。

  2、 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3、 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情之情。

  媒體運用:ppt

  預設過程

  (應包括課程匯入、預習自學、展示交流、當堂練習檢測等)

  第一課時

  一、激趣匯入。

  請學生背誦自己已經學過的古詩,讓學生在自我展示中產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交流自己知道的古詩,背誦展示)

  二、初讀感知,瞭解詩意。

  出示課題,誰來讀讀課題?說說為什麼這樣讀,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後,齊讀課題。

  1、播放《靜夜思》配樂朗誦錄音,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說說聽出了什麼?(慢,憂傷,低沉)思念的滋味是什麼?思念的滋味你嚐到過嗎?指名說。帶著思念的感受讀題。

  2、自由讀古詩,圈出不認識的生字。

  3、請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的字音。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記字方法,說說怎樣朗讀古詩比較好。

  三、朗讀指導,熟讀成誦。

  1、學生自由練習朗誦,教師隨機指導。

  2、朗讀反饋,練習背誦。

  3、觀察範字,指導書寫。

  “耳”上橫短,下橫長;“頭”的第五筆是“長點”。

  形成寫字口訣:

  拼“耳”字:ěr ěr

  寫“耳”字:橫 豎 豎 橫 橫 橫

  數“耳“字:“耳 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生邊數邊書空。

  4、描紅、臨寫,提醒正確的的寫字姿勢。

  5、評價學生作業。

  四、當堂檢測,反饋矯正。

  1、將生字與音節打亂,讓學生以找朋友的方式複習鞏固要認的生字。

  2、小組合作,認記生字。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識字競賽,並評出優勝者。

  3、用“詞語轉盤”的形式寓教於樂,讓學生在遊戲中複習本課的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識,匯入新課

  1、多種形式複習二類字

  2、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繼續學習(齊讀課題《靜夜思》)

  3、齊讀課文。

  二、學習全詩,體悟詩境美。

  (一)初讀課文。

  1、讀通、讀順全詩;

  2、檢查勾生字情況;

  3、指導生讀生字,讀全詩。重點讀好“靜”、“床”、“霜”、“思”等字。

  4、解題:

  (1)“靜夜”是怎樣的夜晚?(多媒體創設情境)

  (2)請你用“思”擴詞,從所擴詞中選出詞義

  (3)串詞義。用自己的話說說題目的意思。

  5、小結學習題目的方法:

  (1)讀;

  (2)說(詞義——句意)

  (二)讀中理解,體悟詩意美。

  1、學生運用以上方法學習古詩,讀詩、說詞義、句意,並用“。”勾出不懂的詞。

  2、生提出不懂的詞,師用“。”點出。

  [此處詞主要集中在“明月光”、“疑”、“霜”、“舉頭”、“思故鄉]

  3、學習第一行

  (1)讀整行詩。

  (2)“明月光”是指怎樣的月光?

  (3)說第一行詩意。

  多媒體創設情景:(明亮的月光照在詩人床前)

  4、學習第二行

  (1)讀整行詩。

  (2)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理解“疑”的意思(懷疑、好像);

  “霜”(老師哈氣在眼鏡片上,並解釋這是霧水,如果是冰粒,便是霜。霜在秋冬季節形成在地面附近:如房頂、草葉、地面等,堆起來是白色。)

  (3)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用上“什麼好像是什麼”的句式。(明亮的月光照在詩人的床前,好象是鋪在地上的白白的霜)

  (4)朗讀,引導。

  詩人這樣描寫,給了你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冷清)

  師描述:今晚,銀白色的月光灑在地上,像鋪了一層冰冷的霜一樣。環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詩人遠離親人的孤獨,就更感到冷清了。

  師用冷清的語氣範讀。

  生試著用冷清的語氣讀。

  5、學習第三行

  (1)讀整行詩。

  (2)看多媒體理解“舉頭”(做動作)

  (3)想想詩人在幹什麼?

  (詩人抬頭望著天上的明亮的月亮)

  (4)朗讀、引導。

  問:詩人看著掛在天空中的明月,會想到什麼呢?

  (會想到家鄉,想到親人)反覆誦讀。

  6、學習第四行

  (1)讀整行詩。

  (2)說說詩句的意思。

  (3)將三、四行連起來說說詩意

  (4)指導朗讀,重點指導學生讀“思故鄉”。

  7、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三、反覆吟誦,表現詩意美。

  1、以《思鄉曲》為背景,體會全詩詩意,並朗誦全詩一遍。

  2、生在音樂中自己吟誦,劃節奏。

  3、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3、有感情地齊讀,背誦。

  四、和樂唱詩,感染薰陶美。

  (一)聽《思鄉曲》主旋律一遍,進一步感受詩的意境美。

  (二)以《思鄉曲》為主旋律,以《靜夜思》為詞,師先示範唱詩,師生和唱詩兩遍。

  1、談話:小朋友,現在請你們靜靜地欣賞這幅圖,看看在這樣一個安靜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難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過窗又灑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頭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在他的心裡油然而生,於是他寫下了這千百年來感動著每一箇中國人的著名詩篇《靜夜思》

  2、離開家鄉,離開親人,李白的心裡一定非常(生說:難過、傷心、悲哀……)

  3、教師範讀,學生看著畫面,想著教師剛才的講解感受詩中之情。

  4、小朋友,此時的你們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麼?(播放樂曲)

  《靜夜思》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這是本冊教材中第二次出現古詩。該詩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背景圖是詩句內容的形象反映,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進入詩句描繪的情境。

  學生特點:

  《靜夜思》是首家喻戶曉的古詩,學齡前的兒童就應該有所接觸,可是字音咬不準。他們對月亮很感興趣,卻不知道對月思人的情懷。教師要立足於他們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讀準字音,讀中悟情。在識字方面,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重要的是要給他們機會去運用。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3、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書籍。

  教學重難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朗讀、背誦古詩。

  2、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詩意,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

  設計理念: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在課內外創設各種各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準備:

  1、學生查詢古詩作者及寫作背景資料,收集並閱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蹟、其它詩作等。

  2、每位學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麼。

  教學過程:

  一、謎語匯入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把鐮刀。猜一自然景物(月亮)。

  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就與月亮又關,讓我們把書翻開,說說圖上有什麼。(板書課題)

  二、介紹背景

  讓學生介紹自己蒐集來的資料,釋題意。“思”是思念的意思。

  三、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1、藉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圈出生字,邊圈邊讀,加深印象。

  3、小老師帶讀生字,齊讀生字。

  4、去掉拼音抽讀生字。

  5、六人小組討論:用老師教給你的識字方法,你認識了哪幾個字?說給同學聽一聽。

  6、全班交流:用了什麼方法記字?你在哪裡見過這個字?

  (加一加、減一減、變一變、換一換、猜字謎)

  四、生字迴文,細讀古詩

  1、生字回到文章中,你還認識嗎?找小夥伴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教師傾聽,多肯定,多鼓勵)

  2、詩人在什麼時候,思念什麼呢?帶著問題讀讀古詩。

  3、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4、說說夜空,朗讀感悟

  讓我們站起來,當一回李白!請你們想像一下,如果你就是此時此刻的詩人,看著一輪明月,你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會想到什麼?讓學生展開想象,各抒已見,體會感情,感受到李白那強烈的熱愛家鄉、思念家鄉情感,同時學習有語氣朗誦古詩的方法——要入情入境、大膽想象當時意境。

  五、自我展示,當堂背誦

  多種方式熟讀成誦。(男女賽讀,分行讀,分組讀)

  六、學寫生字

  1、觀察筆順,小老師帶領同學書空

  2、觀察範字與田字格的關係

  教師提示:橫與橫之間的距離。“耳”上橫短,下橫長,有一橫在橫中線上。“頭”的第五筆是長點而不是捺,寫得上尖下圓。

  3、教師範寫,學生描紅、練寫

  注意學生的坐姿與握筆姿勢,即使提醒糾正。(上身正,脊背直,下巴低……)

  4、展示佳作

  挑出自己寫得最滿意的字給同桌看,說說自己怎麼寫好它的。

  5、組詞,理解字意

  七、作業設計

  1、學了這首詩後,你最想做些什麼?畫一畫,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寫一寫……選擇一項或幾項完成。

  2、生字抄寫、組詞。

  《靜夜思》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歌曲《靜夜思》,並有感情的演唱。

  2、能夠用朗誦、演唱、配畫來表現《靜夜思》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演唱。

  教學難點:

  把握歌曲的演唱風格。

  教學準備:

  彩筆 紙張 小獎品

  教學過程:

  一、匯入:回憶以前所熟悉的詩歌。

  二、賞析。老師:“古詩中“靜”是什麼意思?“思”又是什麼意思?

  三、吟誦。

  1、教師吟誦。

  2、個別學生吟誦。

  3、學生吟誦。

  四、學習歌曲。

  1、師有感情的範唱。觀察老師演唱的表情。

  2、老師帶唱一遍。學生用“路”輕聲哼唱。

  3、老師學生接唱歌詞。

  五、演唱歌曲。

  1、想象你身邊的親人和朋友離你很遠……找思念的感覺。

  2、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六、配畫。

  1、以《靜夜思》為題,以繪畫的形式體現詩歌的意境。

  2、學生隨音樂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七、評價。

  1、分組互相看看,說說自己畫了什麼。表現了奧妙,最喜歡這張畫的哪一點?

  2、老師小結,發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