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絕句》教學設計(通用8篇)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通用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最佳化。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詩《絕句》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絕句》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本單元的主題都是透過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絕句》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蘊暢達,表達了詩人愉快的心情和對和平的嚮往。

  新課程強調教師的職能不再是“教學生唸書”而是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本節課充分體現以生為本,以讀為本,讓學生學習了本詩的色彩美,結構美,意境美。

  二、教學目標

  1、認讀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理解“含”的妙用,瞭解詩的對子對照格式。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透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心情。

  3、透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從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誦全詩,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領悟詩的意境。

  四、教學過程:

  葉老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的語文課一定要教學生方法,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古詩的學習方法很多,本節課我教給學生最基本的學習方法,那就是: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

  本課的教學,我力求把詩歌的美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整個教學程式我設計了5個環節。

  激情匯入——讓學生期待美

  初讀古詩——讓學生根據本課認讀的生字讀準古詩正音。

  再讀古詩——讓學生領悟本詩的結構美

  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指導書寫——寫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變化”、寫好左中右結構的“柳”。

  (一)激情匯入——讓學生期待美

  新課伊始,我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詩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人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今天我們又要讓李白的好友——“詩聖”杜甫帶領我們到四川草堂去領略那裡的美景,你們願意去嗎?不過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大詩人及他的大作[課件出示杜甫簡介,絕句簡介](這樣設計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二)初讀古詩——讓學生根據本課認讀的生字讀準古詩正音。

  讀一首好詩,要注意始終個別重點難字的讀音,因此在講授認讀生字中,採用我校識字方法,帶拼音讀字——帶拼音讀詞——去拼音讀詞——去拼音讀字(開火車)——闖關小遊戲。在這五個字中,其中“鷺”是學生難識字,先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最後總結“鷺”是形聲字,我們可以透過它的聲旁形旁加深對它的認識。並試圖讓學生找一找除了“鷺”,本科還有哪個字也是形聲字呢?激發學生在此識字的興趣。

  (三)再讀古詩——讓學生領悟本詩的結構美

  在熟讀了古詩的基礎上,我會問學生:如何能讀好一首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透過想象畫面、讀好詩的停頓和語氣。

  我讓學生再讀古詩,逐句展開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兩個/黃鸝/鳴翠柳,“你看到了什麼?”學生會踴躍說“兩隻黃鸝、翠柳”在學生說完想象之後再出示圖片,並試圖讓學生猜測,“這是什麼季節呢?”“春天”“春天很美,讓我們用歡快的心情再讀一遍”。

  本詩中有很多數量詞。這首詩巧妙地將數字運用於形象思維領域,使詩在結構上渾然一體,散發獨特的藝術魅力,該詩被奉為千百年來的蒙學讀物,數量詞不可不講。除了第一句的“兩個”在第二行還有“一行”,我注重讓學生展開想象,一行白鷺是幾隻呢?他們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同學學生用手比劃,體現出白鷺排列有序、漸行漸遠。

  頭兩句講完,問孩子“你喜歡對對子嗎”透過教師引導“兩個對一行”讓孩子自己說出其他的對子“黃鸝對白鷺、鳴對上、翠柳對青天”,學生便會感嘆說原來詩不僅美,而且上下倆句還很工整,體會詩的對照形式。

  本詩中有很多表示顏色的詞:白、青、翠、黃。詩人展開語言的調色盤,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生了誘人的魅力。本詩除了看到的景象,作者還讓我們聽到了,哪個詞體現的?學生會快速說第一句的“鳴”字,教師可以播放黃麗得叫聲,讓學生感受黃鸝歡快美麗、嘰嘰咋咋、一唱一和的叫聲。最後讓學生頭腦想象著畫面,齊讀這兩句描寫春天美麗景象的句子。

  第三句重點講授“含”字的用意,窗含/西嶺/千秋雪,透過激發學生回答出“雪是從窗戶外看到的?”要突破這個難點。教師採取反問學生“作者為什麼不用窗前、而是選擇窗含”,這時有些孩子就會說出“這千秋雪好像一副畫印在了窗戶上,所以含用的好”,這樣學生透過體會“含”字,能夠真切的感受詩的美!

  (四)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在這個環節上引導學生先閉上眼睛,想象畫面,伴隨著古箏聲,根據自己的想象作畫配詩。這樣的設計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感悟詩的意境美。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後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窗雖小,因“含”著,千年積雪而讓人感受到時間的久遠;更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嚮往和平的抱負!。

  (五)指導書寫——寫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變化”、寫好左中右結構的“柳”。

  出示“含、吳、鳴”,寫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的共同特徵都有一個“口”,但隨著“口”的位置不同,寫的大小胖瘦大相徑庭。透過學生髮現總結出“口在上下時,要寫的扁胖一些;口在左邊時,佔格往上一些,寫的小一些”

  “柳”是左中右結構,因此觀察好三部分高矮很重要。要注意中間的撇是豎撇,想彎彎的柳枝一樣。右邊是單耳不是雙耳。

  伴隨梅花三弄古箏聲讓孩子書寫。最後展示兩位同學的作品並評價。

  總結:這首詩雖短,但其境無窮。四句詩,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山有水,色彩明麗,春意盎然。引導學生透過齊讀領悟詩中意境。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鸝鷺,能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絕句》。

  3、藉助貼圖,難詞質疑,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審美情趣。

  4、透過本課學習,激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並提高鑑賞能力,同時引發學生萌動詩情,動手嘗試寫一寫關於春天的`詩。

  二、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愉悅之情。

  三、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詩句的意思。

  2、品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1、談話匯入:現在什麼季節?春天是什麼樣的?

  2、是呀,春天萬物復甦、繁華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一首關於春天的詩,這就是(揭題齊讀)

  3、引導學生解題,介紹絕句與杜甫的資料。

  4、教師簡介寫作背景。

  二、初讀詩句,讀準字音、學會生字。

  過渡:同學們,聽了老師的介紹,你們想讀一讀杜甫的這首即興之作嗎?

  1、學生按要求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會生字)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鸝鷺。指名讀,說說寫時要注意什麼。學生描紅。

  (2)指名讀詩正音。

  三、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一)藉助貼圖,理解詩意。

  1、學生默讀,用筆畫出詩中寫到的景物。

  2、彙報交流,教師出示景物圖。

  3、指名學生貼圖,說說理由,以引導學生理解詩句含意。

  4、出示整圖,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心情怎麼樣?那麼,誰能讀出詩人這種歡快的心情?誰再來讀讀看?

  (二)引導質疑,突破難點。

  1、引導質疑:讀到這兒,古詩中還有那些地方,你們弄不懂的?

  2、交流釋疑。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窗含、千秋雪、萬里船。

  窗含:窗?詩人透過什麼看到翠柳、黃鸝等這些景物?(教師貼出窗框圖)你們看,西嶺上的雪就好像是鑲嵌在窗戶裡的

  萬里船:為什麼說是萬里?

  3、理解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指名說。

  4、教師小結:詩人正是透過窗戶看到了近處的,遠處的(相機板書:近景、遠景)

  (三)誦讀詩句,體會語感。

  1、既然是古詩,就要讀出古詩的韻味。誰能說說怎樣才能讀出韻味?

  2、同桌誦讀詩句,體會語感,嘗試用斜線畫出詩句中的停頓。

  3、指名同桌彙報:一生讀,一生板演。其他學生點評。

  4、男女生按標記賽讀、背誦。

  5、配樂齊背古詩。

  四、拓展練習,嘗試作詩。

  1、引導學生背誦其他春天的古詩,並試著說說古詩寫了春天的什麼景物。

  2、引導詩歌寫法:這些春天的詩告訴我們只要善於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寫出春天的蓬勃生機。

  3、出示有關春景圖二幅。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春天,你們看(貼圖)

  這是這是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圖,想想還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讓我們拿起筆來當名小詩人,寫一寫我們身邊的春天,好嗎?可以寫兒歌這類現代詩,也可以模仿絕句寫一寫古體詩,題目自定。

  4、學生自己創作詩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樂)

  五、佈置作業,讓學生自選兩項。

  1、背誦並默寫《絕句》。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早晨會的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3、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4、把你已經創作好的春天的詩,向本班春之聲詩刊投稿。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絕句》這首古詩,讀準字音,認識“鷺、含、嶺、泊、吳”這幾個漢字,會寫八個漢字。

  2.感情朗讀這首古詩,感受春天的明媚色彩,感受詩人杜甫的愉悅心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背誦匯入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揭題:這節課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板書:絕句,指名讀

  3.理解“絕句”:詩歌的一種體裁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稱五言(七言)絕句。

  4.瞭解詩人杜甫:又稱“詩聖”,在成都待過,那兒有“杜甫草堂”,此詩是戰爭平息後重回成都寫下的,詩人都寫了些什麼呢?

  二、自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同桌互相幫助糾正

  2.指名展示讀,傾聽,糾正

  3.齊讀

  三、學習詩句,朗讀感悟

  (1)

  1.默讀,想想詩人在這首詩裡寫了哪些景物?板書: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千秋雪、萬里船

  2.邊讀邊想像:

  在藍天的映襯下,黃鸝、白鷺、翠柳、青天,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想象,描述:兩個黃鸝唉翠綠的柳枝上歡快地鳴叫,一行白鷺輕盈地飛上了藍藍的天空,這一切顯得多美啊!

  3.看到這樣的景色,此時詩人杜甫的心情會是什麼樣?

  4.是的,他被這生機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內心充滿了愉悅。

  5.朗讀體現

  (2)

  1.詩人在明媚的春光裡還看到了什麼?千秋雪、萬里船

  2、為什麼會看到千秋雪?

  (詩人透過自己的窗戶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嶺雪山,山頂上的積雪長年不化,詩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

  3、要開往遠方的船隻,靜靜地停靠在詩人的家門口,理解:停泊

  4、一幅美麗的雪景影象一幅畫一樣出現在詩人的窗前,即將遠航的船隻靜靜地聽在門邊,一切是那麼美好!

  理解:沒有戰爭,人們和平地生活,讓他快樂而欣慰,經歷了戰爭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內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5、朗讀體現

  6、試著背誦

  四、總結延伸: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還將走進更豐富、更奇妙的大自然呢!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準字音,瞭解字義,指導書寫“船”,認識“舟”字旁。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

  3、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正確書寫“船”字,認識“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感受詩的意境。

  (四)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同學們,老師看到當你走進這個教室就在關注這個大螢幕(課件:絕句背景圖,創設情境),那你能告訴我,看了這幅畫面,你想對我說些什麼?(太美了)

  是啊!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美麗的大自然,這就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飽經了戰亂之苦後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時所看到的周圍美景。於是他有感而發,寫下了這段流傳古今的千古《絕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範讀(課件:在背景圖上一行行出示,同時加入音樂,讓學生感受詩的意境。)

  想聽一聽那優美的詩文嗎?

  2、學生初讀感知

  你是不是也想讀啊?(學生自由讀文,注意把生字的讀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指名讀、齊讀。讀的真好,因為詩真美,想不想走進詩人,走進杜甫草堂,去和他一同分享這天成之美。

  三、隨文識字,理解古詩內容,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一句(課件:“兩個黃鸝鳴翠柳”,聲景並茂。)

  1、說說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兩個黃鸝在樹梢上鳴叫。)

  2、所以詩人脫口而出“兩個黃鸝鳴翠柳”。

  3、學習“鸝”、“鳴”、“翠”(課件:3個字在詩中逐漸變大,跳出來,達到重點學習的目的。)

  學生用各種方法記憶“鸝”、“鳴”、“翠”。

  (鸝:lí,黃鸝,一種鳥,所以鳥字旁,左聲右形。)

  (翠:綠的意思。)

  (鳴:鳥的叫聲,出示字理。漢字就像個成長的孩子。課件:鳴的字理圖,使學生清晰看到鳴的歷史演變過程。)

  4、看吧,兩隻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在翠綠的柳梢間歡快地鳴叫。他們是春的使者,給人以希望和嚮往。閉上眼睛想,你看到了嗎?你能讀出這春的生機嗎?(課件:這3個字跳回句子。)

  (二)學習第二句(課件:“一行白鷺上青天”,讓學生感受意境。)

  1、詩人正陶醉於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麼?

  2、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課件“鷺”逐漸變大,跳出來)

  3、學習“鷺”,你認識它嗎?

  4、仰望蒼穹,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又是一幅多麼高遠而開闊的美呀!

  豪放的男孩們,讓我們敞開胸襟,讀出這深邃卻又讓人充滿遐想的美吧!(學生齊讀)(課件:“鷺”跳回句子。)

  (三)學習第三句

  1、黃鸝、翠柳、白鷺、青天,真是色彩鮮明,到外鶯歌燕舞,綠柳垂絲,春意融融,怎不令詩人陶醉其中,此時他透過窗戶,極目凝視卻又被什麼吸引住了?(被遠處的西嶺雪山吸引住了。)

  2、這便是“窗含西嶺千秋雪”。(課件:第三句配圖,感受“窗含”意境。)

  3、瞧,又有兩個生字朋友跳出來了,看看這兩個小淘氣誰認識呢?(課件,蹦出“含”、“嶺”)

  你覺得他們長得像嗎?有什麼好方法,記住它們?“嶺”去掉“山字旁”,你還認識它嗎?(令)那麼,“令”字家族除了“嶺”你還想起了誰?

  (玲、拎、冷、鈴、零、齡、領)

  (課件:指“嶺”出現“令”家族,使學生一目瞭然。)

  4、漢字多變,漢字真的很神奇,一個“含”字將西嶺雪山美景盡收眼底,不防也讓我們感受一下。同學們,讓我們透過窗戶看眼前的這片藍天,想象一下,和下課後我們站在操場看到的無邊無際的藍天感受一樣嗎?

  5、可愛的女孩們,你能讀出這含蓄的美嗎?讓我們閉上眼睛和詩人一同去感受這千秋雪景吧!(齊讀)

  (四)學習第四句

  (輾轉)

  1、詩人忽又低下頭,這次,他看到了“門泊東吳萬里船”。(課件:第4句配圖,感受意境。)原來俯首處,門外還停泊一艘即將駛往東吳的客船。

  2、學習“吳”(課件:“吳”跳出,重點學習。)

  吳桐,(學生名),你應該是最熟悉這個字了吧,告訴同學們,怎樣記住它?

  3、書寫“船”,認識“舟”。

  這裡還有1個字你認識它嗎?(船,課件:“船”字,突顯船在當前頁中位置)

  “船”是“舟”字旁,“舟”做偏旁時“橫”變成“提”。在虛宮格中書寫。

  4、同學們,戰亂過後,江河暢通,路路通,萬里航船,再不受阻,而行於其中,詩人看到此情此景,會是怎樣的心情?(愉快)

  5、讓我們用愉快的語氣讀出詩人愉悅的心。(齊讀)

  四、感悟課題

  1、同學們,句句品過了這首詩,你想說什麼?

  (詩句太美了)

  2、是啊,詩句太美了,是因為大自然太美了;大自然太美了,是因為此時此刻詩人有一顆欣賞的心太美了。只要心中有景,大自然處處是美景,也只有詩人這樣絕妙的語句才能配得上大自然這絕倫的美景絕句,無與倫比,而不僅僅是一種詩的體裁。(課件:回到首頁圖,學習“絕”,使課的本身達到“扣題”的效果。)

  3、學習“絕”(課件:出示字理圖,演示字理。)

  (“絕”與“決”對比練習填空。)

  (課件:1、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只要下定決心,努力向前,就一定會春光無限。2、朋友們,讓我們懷揣堅毅的決心,譜寫絕妙的人生。)

  五、想象詩句,感受美

  1、真是妙啊,同學們,我們學完了整首詩,恐怕我們的腦中不停的閃現的就只有一個字——美。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這種美,印記這種美,吟誦這種美。(生配樂讀,想象畫面)

  2、總結《絕句》(課件:杜甫畫像前一行行出現總結性語句,使學生了解詩的背景和意圖。)

  3、練習。(才子對對碰。課件:出練習題,在橫線上填上本課的生字。翠柳絲線,黃鸝悠鳴。一行白鷺,志向青天。雪嶺含窗,別具一格。泊船萬里,駛之東吳。千古佳句,萬世稱絕。)

  六、拓展欣賞(課件:美景圖片,讓農村孩子欣賞到他們所看到的大自然。)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 篇5

  《絕句》教學設計

  [教學說明]

  《絕句》是唐代著名“詩聖”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色彩明快,意境開闊。在教學時我遵循教學的整體性原則,教學層次清晰,從激趣引題到感知全詩到逐句講解到學生扮演詩人呤誦詩句,層層展開構成了一個由淺入深,步步深入體會詩境的良好教學結構。在教學中我還注意透過聽配樂誦讀,想象畫面,展開畫面,貼圖豐富畫面的五步環節引導學生走近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並以此作為教學線索,貫穿整個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領悟詩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學重點。在指導學生理解關鍵字詞的教學過程 中,我設計用簡筆畫讓學生直觀感受“含”字的意思,融聽、思、畫、說為一體,使學生領悟到“含”字的比喻寫法,同時對“含”字作替換比較分析,不僅幫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學生在潛意識中領悟到“擬人”這種修辭形式對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動性以及表現詩意的特定作用,從而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學難點 。

  [教學目標 ]

  1、透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的大意。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透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教學準備]

  大幅彩貼畫、錄音帶(機)、小黑板、大黑板上板書好全詩。

  [教學間時]

  一課時。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透景悟情,透過圖畫再現詩人作詩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歡快心情;理解詩句大意,領悟“含”字意思。

  [教學過程 ]

  一、導語

  揭題,激發興趣

  1、匯入 :同學們,我們知道唐代有兩位著名詩人,一位享有“詩仙”的美稱,是----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為“詩聖”,他是誰啊?----杜甫。杜甫的詩在唐代詩作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杜甫寫的一首絕句。[齊讀課題]絕句是舊詩的一種體裁,每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就稱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就稱七言絕句。這一首詩就是一首幾言絕句?(七言絕句)這首七言絕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時所作的《絕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quot;安史之亂“終於被平息,憂國憂民的杜甫聽到這一訊息,心境由沉悶變得開朗,詩人重返舊居,看到進姓又過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門前浣花溪邊生機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悅,情不自禁地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因為沒有事先擬好題目,就用絕句這種詩的體載名稱作了詩題。下面請同學們各自把詩句讀一讀,生字要讀準。

  2、學生自讀。

  3、複習生字。在這首詩裡有三個生字,我們一齊來複習一下。

  4、指名讀詩:同學們會讀這首詩嗎?老師請四位同學一人讀一句,開火車,誰願意?(請兩組)

  二,範讀創設情境

  1學習第一句

  (1)聽範讀錄音:同學們讀得挺順利,但讀詩要有感情。老師準備了這首詩的配樂誦讀,同學們想聽聽嗎?(想)同學們可以邊聽邊想象,詩句給我們勾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2)用語言創設情境:聽著這充滿感情地誦讀,我們彷彿走近了詩人,也來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圍的景色真是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出示畫)(語言引導學生看圖入情境):此時正是三月天氣,日光柔和,微風徐徐。一日清晨,詩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讀詩文,忽然聽到屋外傳來一陣陣清脆婉轉的鳥鳴聲,詩人循聲望去,看到了什麼?(黃鸝)黃鸝有同學知道嗎?(貼黃鸝)

  (3)介紹黃鸝。黃鸝是一種很美麗又會唱歌的小鳥,羽毛大部分是黃色的。

  (4)學習“翠”、“鳴”。那活潑可愛、小巧玲瓏的黃鸝鳥兒在哪兒鳴叫呢?(柳樹枝間)怎樣的柳樹呢,詩人是用哪個字來形容柳樹的?(翠)翠是什麼意思?(嫩綠、翠綠的意思)可見此時正是什麼時節?(早春時節)那麼你們想,美麗的黃鸝鳥兒會在翠綠的柳樹間怎樣地鳴叫呢?(歡快地、自由自在地)

  (5)讀第一句詩。讓我們一齊用歡快的語調,讀一讀第一句詩,注意七言絕句的(2、-2、-3)的節奏。

  (6)說句意。第一句詩的意思同學們理解嗎,誰能說說。(兩隻活潑可愛的黃鸝鳥兒在翠綠的柳枝間歡快的鳴叫著。)

  2、學習第二句詩

  (1)描繪情境。詩人正陶醉於黃鸝悅耳的鳴叫聲中,忽然眼前掠過一道白色的弧線,這白色的弧線是什麼?(白鷺)貼白鷺。

  (2)介紹白鷺:白鷺是一種水鳥,渾身羽毛潔白,腿腳細長,在天空飛翔的身姿十分優美。

  (3)講“一行”、“青天”。那是一隻白鷺嗎?(不是)詩中哪能個詞告訴你的?(一行)這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哪兒?(青天),青天是什麼意思?(蔚藍的天空)這裡的青是碧藍、瓦藍的意思。

  (4)說句意。那麼二句詩的意思同學們會說嗎?(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蔚藍的天空)

  (5)潔白的鷺鳥飛向蔚藍的天空這樣的畫面可真美啊,讓我們齊讀第二句詩,讀出畫面的美來。

  3、體會詩境

  (1)詩人作詩用語凝鍊明快,僅僅兩句詩就已使我們浮想聯翩,畫面裡的色彩,詩中都體現出來了,你找到了詩中描寫色彩的字嗎?老師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用著重號點出來。(黃、白、青、藍)

  (2)詩人用黃綠相映,青白對照,用色彩鮮明的字寫出春天景物的獨特鮮豔的色彩特徵。我們在讀這兩句詩時就覺得彷彿有這樣一幅早春美景圖展現於我們眼前。同學們能不能看著畫面,結合詩句,試著用自己美好語言描繪畫面,同學們可以按這樣的句式來說:

  出示句式: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樹,黃鸝,白鷺。詩人覺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學們描繪得真美啊,讓我們把一、二兩句詩聯起來讀一讀,讀出畫面的美來。

  4、學習第三句

  (1)讀著讀著,我們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處鶯歌燕舞,生機勃勃,到處綠柳垂絲,春意融融,詩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動了詩弦,不禁在心中吟誦,斟酌詩句,這時他一抬頭,卻又被什麼吸引住了?(詩人被遠處的西嶺雪山給吸引住了)貼西嶺

  (2)講解“千秋”、“含”。西嶺是位於成都西邊的岷山,那詩人說:“西嶺千秋雪”,可以怎樣解釋?(西嶺上覆蓋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這裡的“千秋”是指什麼?(時間長久)詩人是從哪兒看到覆蓋積雪的西嶺山的?(詩人從視窗向遠望),畫(囗),你理解“窗含西嶺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嗎?含就著銜著、鑲嵌的意思。同學們覺得這句詩中的“含”字用得好嗎?這樣我們不妨用其他的字來換換,可以用哪些字來換?(有、裡、內、前)我們選兩個字換上讀讀看,比較比較,體會體會。“窗有西嶺千秋雪”,你們覺得怎麼樣?(太一般了)“窗嵌西嶺千秋雪”,(嵌字寫出西嶺雪山像一幅畫鑲嵌於窗框之中,只是靜態的畫。)可是,我們一般說人才含著什麼,這兒用了“含”字還好像把窗框寫活了,寫出畫面的動態之美,更有了動感,詩中靜動結合,充滿生機。這個“含”字用得真妙,讓我們一齊讀第三句詩,突出“含”字。

  (3)說詩句大意。(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景色像銜在窗框裡一樣)

  5、學習第四句詩

  (1)詩人憑窗遠眺岷山雪峰,陶醉於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讚歎不已,不知不覺,筆已經拿在手裡很長時間了,詩人想起要寫下詩句,一低頭,卻又看見門前的什麼?(門前停靠在岸邊的船隻)邊貼船隻邊敘述:船隻不在航行嗎?你從哪個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東吳是指長江下游,江蘇一帶建立東吳政權,所以詩又用東吳指代長江下游,江蘇一帶的地方。

  (2)你會解釋東吳萬里船的意思嗎?(從遙遠的東吳航行來的船隻)那“萬里”在這裡是指什麼?(路途遙遠)現在同學們能解釋這句詩的大意嗎?(門前的岸邊停靠著千里迢迢航行而來的船隻),船隻能沿岷江,穿三峽,一路暢行無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環境裡才會出現,詩人看到這種情景,心情會是怎樣的?(歡快、愉悅、舒暢)

  (3)讓我們一起用愉快的語氣讀第四句詩。

  6、體會詩情

  (1)此時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亂”得以平定的第二年,詩人心情愉悅,才會有閒情逸致抬頭遠眺西嶺雪景,俯首感受鳥語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詩三/四句就寫了詩人遠望近觀的情形,同學們能不能按這樣的句式來說說:

  詩人抬頭向遠處看,只見,低頭看近處,只見,看到這番情景,詩人心中。

  (2)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把三、四兩句聯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

  三、表演情境

  1、剛才透過想象畫面,我們理解了每句詩的大意,走近了詩人,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現在老師想請一位同學做大詩人杜甫,把詩人作詩的情景給大家表演表演。現在黑板上的這幅畫,正無限的擴大、擴大……於是,我們這兒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畫。此時,正是陽春三月,陽光柔和,微風徐徐。一日清晨,詩人正在桌案前研讀詩文,忽聽屋外傳來一陣陣清脆悅耳的鳥鳴聲,循聲望去,詩人看到草堂附近怎樣的一幅春景圖,可以先向我們介紹介紹,而後詩人揮毫潑墨,併為我們高聲呤誦所作的詩。先請大家在座位上討論討論,練習練習。

  2、學生表演

  3、真是一首好詩啊,如此佳作,我們怎能不呤誦呤誦。

  4、齊誦全詩。

  四、小結

  這堂課我們一齊走近詩人,體會詩人作詩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詩的意思,還想象畫面,感受詩的意境。全詩描寫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達了詩人愉悅,歡快的心情。課後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背誦全詩並抄寫一遍。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的:

  1、會認“絕、遲、融、燕、江”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透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裡大自然界中萬物復甦,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重點:

  1、會認“絕、遲、融、燕、江”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透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裡大自然界中萬物復甦,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1、教師啟發談話:

  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聽音樂,你想到了什麼?

  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讚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絕句》。

  2、板書課題

  這首短小的絕句極其生動地描繪了美麗如畫的春天的景色。快讓我們來聽聽詩人是怎樣歌頌讚美春天的。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教師範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自己試讀課文。

  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讀生字。

  三、細讀課文,讀懂詩句。

  你一定想把這首詩讀給同學們聽吧,那你可得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詩句)

  指名學生讀詩句。

  (請讀的好的學生配上音樂再讀一讀)

  你可以看著圖也可以看著詩,你想到了什麼?

  (這首詩的前兩句,畫出了由春日、春風、江山、花草構成的闊遠而明麗的春景。詩的後兩句具體描繪銜泥的飛燕、安睡的鴛鴦,一上一下,一動一靜,相應成趣,充滿了生機勃勃而又安寧恬適的春天氣息。)

  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讀的好。

  四、朗讀背誦,體會感情。

  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會背這首古詩了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指名學生背誦。

  分四人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集體背誦古詩。

  五、課外延伸,注重積累。

  你還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關的故事?背給同學們聽聽吧。

  多麼迷人春天,你也可以噹噹小詩人或是小作家,說幾句讚美春天的詩句吧。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積累詠春的詩句。

  4.巧妙記憶生字,有感情地讀課文。

  5.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古詩的喜愛。

  教學重點:學會生字,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準備:錄音帶、課文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本課是一首古詩,作者是孟浩然,“春曉”指春天拂曉的情景。那春天拂曉在作者筆下是

  樣的情景呢?現在,我們來學習這些古詩。

  二、學習古詩中的生字。

  1.學生試讀古詩,找出課文中的生字。

  知 曉 眠 聞 落

  2.根據拼音試讀生字,學生自己指出在讀音時應注意的問題。

  3.檢查認字情況。(從不同層次的學生中抽出學生讀。

  4.只認識這些字還不夠,還要記住字形。在記字形時要講究方法,同學們有哪些好方法請說出來。

  5.記往了這些字形,那就要會寫這些字。教師在黑板上寫這些字,

  學生仔細觀察。要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以下生字的筆順要注意:

  曉、 聞、 眠、 落、

  三、朗讀指導。

  1.這首詩語言、意境皆美,必然透過反覆朗讀來感悟。老師出示課文插圖,並播放配樂朗讀的錄音進行示範。學生聽一次後,請想想你聯想到了什麼?

  2.在朗讀時,語速成稍慢,學生跟著朗讀詩歌。

  四、擴充套件活動。

  永春的詩不少,學完《春曉》後,請再積累幾句寫春的詩句。

  等閒視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第二課時

  一、導語。

  我們剛學了一首寫春的詩,這節課我們再學一首寫春天美麗景色的唐詩《絕句》。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出示課文插圖。

  同學們,你們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

  3.學生試讀課文,體會詩歌中所描寫的景物,並找出其中的生字。

  三、學習本課生字。

  1.自學生字。

  2.檢查自學效果。

  (1)應特別注意哪幾個字的讀音?

  麗 泥 沙 暖

  (2)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的?

  3.認讀並練寫這幾個字。

  4.老師指導在田字格中練寫。

  四、指導朗讀,背誦。

  1.剛才同學們從畫面上就看出了本首詩描寫了春天美麗的景色,那麼就應該帶著什麼樣的感情來讀?(喜歡、讚美)

  2.還要注意詩的節奏。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五、總結課文。

  1.這首詩中寫了哪些富有春天特色的景物?

  春風 花草、 凍土、 燕子 鴛鴦

  2.從詩中你體會到了怎樣的感情?

  熱愛春天的感情

  古詩《絕句》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詠、碧、妝、剪、裁”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詠柳》。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所描繪的景象,瞭解比喻的寫法,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 談話激趣:同學們,春天到來時,天氣轉暖,花開了,草綠了,小鳥又飛回來了,冰雪融化,種子發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滿著生機。春天是這樣的美,所以自古以來就有許多歌頌、讚美春天的詩。

  2.釋題:“詠”即用詩歌來歌頌和讚美。“詠柳”即是讚美柳樹。那麼詩人在詩中是怎樣讚美柳樹的呢?

  二、初讀感知,識記生字

  1.教師範讀課文,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2.學生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詞。

  (1)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2)相互交流識記生字方法。

  (3)釋詞:

  碧綠:翠綠色的玉石。

  妝:裝扮,打扮。

  萬條:文中指無數根柳條。

  絲滌:用絲織的帶子。文中用來形容柳枝細長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

  1.學習第一、二句詩。

  (1)自由輕聲朗讀第一、二句,思考:這兩句是是什麼意思?

  (2)指導看圖:你看到了什麼?(一個兒童坐在一棵柳樹上吹著竹笛)從遠處看,倒垂下來的柳條像什麼?(像用絲織成的帶子)

  (3)理解句意。

  誰能試著說說第一、二兩句詩的意思?

  (高高的柳樹如同碧玉裝飾成的一樣,萬千條柳枝好像垂下來的綠色絲帶)

  (4)指導朗讀。

  一要讀出對詩人的讚美,二要讀出節奏感。

  引導:詩人從柳樹寫到柳枝,又從柳枝寫到柳葉,詩人看到這細嫩的柳葉,是怎樣想的呢?

  2.學習第三、四句詩。

  (1)指名讀第三、四句。

  (2)交流彙報:詩人是怎樣想的?

  (柳葉怎麼這樣細這樣尖,好像是人裁剪出來的)

  (3)詩人又想到是誰裁剪的呢?

  (二月春風)

  (4)詩人為什麼會想到二月春風呢?

  (因為春風一吹,吹綠了柳樹)

  (5)投影出示:“二月春風似剪刀”,引導理解。

  (6)誰能說說這兩句的詩意。

  四、指導朗讀,背誦

  1.教師範讀。

  2.同桌對讀。

  3.指名讀。

  4.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試著背誦。

  五、小結

  在春天裡看到吐出新綠的柳樹,就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所以許多詩人都寫是讚美楊柳。詩人讚美楊柳更為奇特,從“樹——枝——葉”聯想到“碧玉”“綠絲滌”,最後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彷彿是二月春風把這剪刀裁出滿樹又細又嫩的柳葉。

  六、擴充套件昇華

  詩人描寫的柳樹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那麼你眼中的柳樹又是怎樣的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畫一畫、說一說、寫一寫、唱一唱……)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會寫“絕、鳴、嶺、泊”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並會默寫。

  3.理解古詩內容,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激發對春天的熱愛。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和默寫古詩。

  教學難點:在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瞭解比喻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指名背誦《詠柳》。

  2.全班齊背《詠柳》。

  教師:在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描寫春天柳樹的詩,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描寫春天景物的另一首詩《絕句》。

  3.介紹杜甫創作這首詩的背景。

  詩人在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剛剛平息。杜甫到了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那時正是春天,他看到明媚的春色,心情十分愉快,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二、指導自學(按上節課的方法學習)

  1.自讀古詩,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詩句。

  2.邊讀邊想:詩人看到一幅怎樣的畫?畫上有些什麼?

  3.同桌交流。

  三、合作探究,質疑釋惑

  1.齊讀第一、二句,想想這兩句描寫了怎樣美妙的畫面?

  2.指名讀第三、四句,說說這兩句又描繪了怎樣的畫面?

  教師指導:詩句中的一個“含”字使我們體會到詩人在屋子裡向遠處眺望。這窗戶好像畫框,遠處的山,門前的大船,都鑲嵌在畫框裡。詩人寫得多妙啊!

  四、朗讀感悟,欣賞體會

  1.指導朗讀。

  朗讀這首詩時語調要輕鬆,要突出重音:鳴、上、含、泊、千秋、萬里,要邊讀邊想像進入詩人所描繪的情境。

  2.體會詩歌意境。

  3.體會語言特色。

  4.體會詩歌節奏。

  讀中體會。

  五、課堂小結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畫面有聲有色,充滿生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快。你能體會得到嗎?談談你這節課的收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