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酸的和甜的》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酸的和甜的》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精選3篇),歡迎大家分享。
《酸的和甜的》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小動物的個性,分角色表演課文。
3、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小動物的個性,分角色表演課文。
教學難點:
分角色表演課文。
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匯入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7課——《酸的和甜的》。(課件出示,學生讀題。)
2、匯入:這是一串葡萄,你們說它是酸的還是甜的?(課件出示,小朋友發言。)
二、感知課文
1、過渡:讓我們來聽聽課文,就知道它是酸還是甜。——聽課文
2、聽了課文,我們知道葡萄是——(生接)甜的。那小動物們想的和我們是不是一樣呢?
估計學生會說:狐狸、小松鼠、小兔子認為葡萄是酸的。
三、學習課文1—3自然段
1、請小朋友讀讀課文,想想:狐狸、小松鼠、小兔子為什麼會認為葡萄是酸的。找出課文相應的自然段,並說說原因。
估計會有學生找到1、2、3自然段。(課件出示)
2、咱們先來研究一下,狐狸為什麼說葡萄是酸的。誰先把寫狐狸的這一部分讀一讀?從這部分中,你知道了什麼?
○引導學生明白:狐狸非常想吃葡萄。你是從哪裡知道的?
“他一會兒轉來轉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可是一顆也沒摘到。”誰來讀讀這句話,讓大家都知道這隻狐狸很想吃葡萄。誰能讀得更“想吃葡萄”一些。
○狐狸這麼想吃葡萄,他為什麼說葡萄是酸的呢?
估計學生會說,因為狐狸吃不到葡萄,所以說葡萄是酸的。
想想,他會怎麼說這句話?“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哪個小朋友來做一次狐狸?誰也想試試。
○讓我們把這個自然段一起讀一遍,注意讀出狐狸想吃又吃不到的心理。
3、狐狸是因為吃不到葡萄,所以說葡萄是酸的,那小松鼠和小兔子呢?我們一起來讀讀寫他倆的,然後想想為什麼?
○估計學生會說,他們是聽了狐狸的話以後,才以為葡萄是酸的。小松鼠以為葡萄是酸的,你是從哪裡知道的?讀給大家聽一聽。“狐狸很聰明,他說葡萄不能吃,那一定不能吃。”指導學生要讀得肯定。師生對讀。
○小兔子為什麼也以為葡萄是酸的?請你也從課文中找出理由來說一說。“狐狸和小松鼠都說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指導學生讀得更加肯定。
4、小朋友們真會讀書!讓我們再來讀讀1—3自然段吧。
四、學習課文4—7自然段
1、過渡:這時,來了一隻猴子。他也非常想吃葡萄,小兔子卻告訴他葡萄不能吃。後來,小猴子遲到葡萄沒有?他會認為葡萄是酸的還是甜的呢?請小朋友讀讀4—7自然段,說說發生了什麼事情。
2、出示句子,讀讀想想:你知道了什麼?
○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裡送。
估計學生會說,我知道小猴子非常想吃葡萄。哪個詞語最能體現?“迫不及待”說明非常急。誰能讀好這個句子?我們一起來讀讀。
○小兔子連忙說:“不能吃,不能吃,這葡萄是酸的!”
估計學生會說,小兔子關心小猴子,勸他不要吃。教師:眼看小猴子就要把葡萄往嘴裡送,小兔子肯定說得很——(生接)急。哪個小朋友來演一回關心朋友的小兔子。女孩子試試。
○小猴子聽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大口大口”說明猴子吃的很甜,說明葡萄是甜的;也說明猴子沒聽小兔子的勸阻,自己嚐了才知道葡萄是甜的。
3、我們一起來讀4—7自然段,想想小猴子為什麼會知道葡萄是甜的。引導學生明白,凡事都應該自己去試試才知道。
4、我們懂得了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可是小松鼠和小兔子卻不明白,狐狸為什麼硬說葡萄是酸的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酸葡萄”心理。
五、分角色表演
1、請小朋友們再自己讀讀課文,你能用一個詞語來評價這些小動物們嗎?(狐狸:狡猾;小松鼠、小兔子:輕信;小猴子:聰明。)
2、小組準備
四人小組準備,每個小朋友選擇一個角色,進行表演準備。(有些小組只有3人,可以一人分飾兩角。)
3、上臺展示
能表演的表演,如果實在不行,分角色朗讀也可以。(教師適當幫助旁白)
六、課堂小結
透過這堂課的學習,說說你學到了什麼?
《酸的和甜的》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2、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3、引導學生理解“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這兩個詞語。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2、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學過程】
一、直接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7課:酸的和甜的(板書課題)
生齊讀
二、複習回顧
回憶故事裡講的什麼?
指名說
三、朗讀感悟,深入體會
1、說得真好,那誰能把課文讀一讀?(抽8名學生接讀,學生提出朗讀要求:要讀流利,要讀出感情,要讀準字音),好,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思考“課文裡的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麼?
2、剛才孩子們讀得非常認真,現在誰能回答課文裡的“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麼?(葡萄的味道)那麼,葡萄到底是酸的還是甜的?我們先來聽聽狐狸是怎麼說的?
3、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並讓生從課文裡找出狐狸說的話、聽了狐狸的話,你有什麼疑問?質疑如:狐狸為什麼說葡萄是酸的呢?(它吃不到就騙人,哦看來狐狸真狡猾。)
4,剛才你們都說狐狸想吃葡萄?你們是怎麼知道的?(先讓孩子們看圖並找出句子讀一讀,然後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做動作、)讀了過後我們可知道狐狸是真想吃,但又吃不著怪不得騙人說是酸的,那麼除了狐狸還有誰說葡萄是酸的?(松鼠,小兔,師板書)、
5、他們又怎麼知道的呢?請孩子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2~3自然段(他們是聽狐狸說的,他們相信了狐狸。)傻小兔,傻松鼠輕易相信了狐狸,太老實了,(師邊說邊板書:輕信,老實)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它們的心情,男女生分讀2、3自然段。
6、前邊的三個小動物都說葡萄是酸的,有沒有誰會說葡萄是甜的呢?(猴子)學生自讀4~7自然段、讀後你覺得小猴子怎樣?(聰明)聰明在哪兒呢?(它嚐了呀)小猴子真聰明。
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猴子來時的表現(指出第4段)並讓學生找出描寫小猴子動作的句子讀一讀、(邊讀邊做動作),然後師出示: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讓學生說說你發現了什麼?(指名說)多了一個“迫不及待”讓你體會到了什麼?(指名說)
我們再來瞧瞧小猴子是怎麼吃的?(指出第7自然段)生找出句子讀一讀,並做做動作,然後師出示: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讓學生說說自己發現了什麼?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分角色朗讀4~7自然段、(師抽1人,讓其自己選擇合作伙伴,讀後讓學生評一評誰讀得好、)松鼠輕易相信了狐狸,太老實了,(師邊說邊板書:輕信,老實)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它們的心情,男女生分讀2、3自然段。
7、當小兔子和松鼠吃著甜甜的葡萄時,他們頭腦裡還有一個小小的疑問,請孩子們聽聽(師讀第8自然段)學生齊讀第八自段
議一議:狐狸為什麼硬說葡萄是酸的?你能幫他們想想原因嗎?把你的想法說給同桌聽、然後抽生彙報,
說一說: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你會怎麼做?(抽生說說,從而引導學生無論遇到什麼事,自己應該親自嘗試一下,不要輕意相信別人的話)、
8、演一演:師請四位學生上前面各飾一個角色、老師讀旁白,合作表演課本劇。
9、讀一讀:很多孩子都想表演,下節課老師安排你們四人一組全都表演一下,看誰演得好並評出最佳演員,好嗎?現在我們先來分角色朗讀全文。
四、師總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像小猴子那樣,遇到不了解的事物一定要親自嘗試一下,做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
五、練習,拓展
1、我想把這故事繼續編下去。
2、我把這篇課文裡的好詞語積累下來。
《酸的和甜的》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課標本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是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狐狸吃不到葡萄說是酸的,卻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只有小猴子敢於親自嘗試。”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平時做事要親自去體驗、去嘗試的道理。
教學理念:
本文屬於連環畫故事,教學時可以藉助連續的插圖閱讀課文,感知生字,瞭解故事的內容。透過仔細觀察每幅圖中幾個動物的神態、動作,想像他們的語言,揣磨他們的心理,並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達到體會課文中蘊涵的深刻道理。
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過程與方法: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透過朗讀、分角色表演,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透過讀演,從而悟出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要有感情,讀中感悟,明白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準備:
小黑板、三張插圖、三句話的卡片板書
教學過程:
一、回顧課文,提問匯入
今天這節語文課,咱們繼續學習第十七課。生齊讀課題《酸的和甜的》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你們還記得這個故事中一共有幾個小動物嗎?相機板書:狐狸、松鼠、兔子、猴子。這四種動物,它們誰說葡萄是酸的?誰認為葡萄是甜的`?張老師有個問題要問小朋友了!你看,狐狸,松鼠,小兔子,它們為什麼會說葡萄是酸的?而小猴怎麼知道葡萄是甜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開始這節課的學習吧!
二、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一)學習第一段
1、你們看,小狐狸在幹什麼?(看圖)
2、看到一串串紫紅紫紅的、水靈靈的葡萄,小狐狸非常想吃呢!那書中是怎麼寫的呢?在哪一段寫的呢?誰願意為大家讀一讀?
3、第一段共有幾句話?從哪句話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呢?
出示句子:他一會兒轉來轉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可是一顆也沒摘到。
4、指導朗讀:小朋友自由練習讀讀這個句子,透過朗讀,要讓人感覺到狐狸非常想吃葡萄哦。指名讀,適機點評。狐狸一顆葡萄也沒摘到,急壞了。再和同桌一起練習讀讀。齊讀。咱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看誰讀得最著急?
再次齊讀,同時請一個同學上臺做動作表演。
5、句子對比。老師範讀兩遍“去掉兩個一會兒”後的句子你發現了什麼?
(沒那麼好啦,狐狸沒那麼著急啦)我發現小朋友讀書很有悟性呢,你還能用“一會兒······一會兒······”說出什麼好句子呢?
6、小狐狸望著那誘人的葡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摘不到一顆,他心情怎麼樣呢?
在學生說出一種心情後,老師就帶著這種心情範讀: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誰還有不同的想法呀?
7、質疑。張老師現在真不明白:狐狸根本沒有吃到葡萄,根本不知道葡萄是什麼味道,為什麼要說葡萄酸呢?
(二)學習2、3自然段。
1、樹上的小松鼠聽了狐狸說的話,是怎麼想的?用橫線畫出來,誰來讀一讀?
2、小松鼠聽了狐狸的話,也覺得這葡萄很酸。如果他順手摘一顆嘗一嘗,還會這樣覺得嗎?
3、接下來,小松鼠又把狐狸說的話告訴了小白兔,小白兔聽了是怎麼想的呢?請用橫線畫出來,請女孩子來讀一讀。
小白兔也輕易地相信了狐狸和松鼠的話,也沒有想到要去親手摘葡萄嘗試一下。(三)學習4到第8自然段。
1、出示圖片,這時猴子來了,他是怎麼做的呢?
2、出示句子
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裡送。
小猴子怎樣地爬上葡萄架呢?
我們還可以說小猴子怎樣地爬上葡萄架呢?你能把迫不及待換成另外的詞語嗎?
3、指導朗讀。讀出迫不及待,讀出······讀得好的小朋友有獎哦!
4、指名讀。你讀得真好,張老師準備了洗乾淨的葡萄,現在請你迫不及待的上臺來摘幾顆吃。
5、其實我們生活當中也經常迫不及待的去做一些事。比如,天氣很熱,我來到游泳池,迫不及待的跳了下去。我上完體育課,非常口渴,迫不及待地拿起水來喝個夠。誰像我這樣來說說,你迫不及待地做過什麼事呀?你看活學活用,非常好!
6、句子對比。師範讀去掉“迫不及待”的句子你有什麼話想說?齊讀
7、正當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要往嘴裡送時,熱心的小兔子、小松鼠先後跑來了。這是他們三個人的對話,小朋友先自由讀一遍,然後三個同桌再分角色讀一讀。
表演:老師演猴子,準備吃葡萄。一生演小白兔,一生演小松鼠。
8、小猴子有沒有相信他們的話呢?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出示句子:小猴子聽了,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你什麼時候也大口大口地吃過東西呢?你大口大口地吃過什麼東西呢?
指導朗讀:老師聽出來了,你們當時一定吃得很香,很韻味,我想你們讀這個句子也能讀得很韻味呢!
9、小松鼠和小兔子見小猴子吃得這麼香甜,也忍不住了,摘下一顆放在嘴裡,怎麼樣呢?啊!真甜。
小松鼠和小兔子也吃到了香甜的葡萄,這時它們產生了一個問題,齊讀第8自然段。
三、讀讀兒歌,總結下課
葡萄大,葡萄圓,
串串葡萄狐狸饞,
摘不到,硬說酸,
松鼠兔子不分辨。
小猴子,不輕信,
迫不及待架上攀,
自己嘗試味道甜,
凡事都要親體驗。
四、課外作業
1、說:請把這個故事說給你的家人或朋友聽
2、演:請與小夥伴合作,加進你的想象,把這個故事演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