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原理》讀後感

《教學設計原理》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原理》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原理》讀後感1

  一、設計教學系統

  可以把教學系統定義為對用於促進學習的資源和程式的安排。教學系統是建立教學系統的過程。這一過程既是系統的也是科學的。因為在一般應用中是可驗證的、可重複的,而且能夠產生可預測的結果。然而,在發現與解決教學問題方面,它仍需要創造,教學系統設計包括分析、設計、開發、實施與評價幾個階段。

  若干假設:1、教學系統也可被稱為學習環境,因為這兩個術語都是指一套在促進、支援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相互作用的因素;2、教學系統設計並不暗含一種具體的教學法或學習論;3、教學系統設計是另一個更大過程的特例,這一過程被稱為人類工效技術。

  二、學習和教學的基本過程

  一)教學的結果 教學設計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是達成終點的一種方式。這些終點被描述為教學的目的或目標。目的是對預期結果寬泛的陳述,而目標則更為具體。

  教育與培訓的區別是什麼?通常是預期結果的目的或具體性。教育發展的是潛在的效能與傾向,而有效的培訓依賴於所教任務的可接受的表現水平。

  習得的效能有不同的型別,布盧姆等人識別出三大領域(動作、認知和情感)。加涅相信,透過把學習目標歸入五種型別可以簡化教學計劃的制定:

  1、智慧技能 對智慧技能最好的描述是我們利用符號做事,例如把事物劃分成不同的類別,應用規則與原理及問題解決。這些技能使個體能應用符號或概念與他們的環境相互作用。智慧技能的學習適用基本的讀寫算技能的學習,而進行到哪一水平是與個體的興趣和智力相一致的。

  2、認知技能 認知策略是一種技能,是支配個體自身的學習、記憶和思維行為的效能。人們期待個體能經過較長時間的研究,學習和思維這類技能。多數的認知策略是“專門領域”的,但有些認知是一般的,通常認知策略是從經驗發展而來的。派特森把學生所使用的`從網路上獲取資訊的策略劃分為五種類別:瀏覽、分析性的、經驗性的、已知站點與相似的性。元認知是一種特殊的認知策略。元認知是“認知的認知”或對認知過程的自我監控。像反思與自我調節的策略是元認知過程。

  3、言語資訊 言語資訊是一種我們能夠陳述的知識,它是“知道什麼”或“陳述性知識”。學習者通常從正規教學中獲得大量的資訊,許多資訊也可以透過偶然的方式習得。其中惰性觀念是“接受並儲存在大腦中但未被利用、測驗或形成新穎組合的觀念。”很清楚地是:沒有得到使用或練習的言語資訊會很快被遺忘,因為沒有與之相聯絡的有意義的場景。

  4、動作技能 動作技能是最明顯的人類技能之一。作為一種技能,這種技能的功能只是使動作表現成為可能。

  5、態度 態度影響著學生對他們的行動的過程的選擇。作為一種人類效能,態度是預先安排個體行為選擇的一種持續狀態。

  三、設計教學

  (一)確定表現性目標

  如何陳述傳遞期望的目標?1、習得的結果得以表現的情境;2、所進行的學習的型別;3、行為表現的內容或物件;4、可觀察的行為;5、適用於行為表現的工具、限制或特殊條件。

  (二)學習任務分析

  教學設計通常開始於教程目的的識別與學習目標的任務分析。教學設計者最初提出的問題並非是學生要學什麼,而是學生學完後將指導什麼或會做什麼。

  任務分析的型別分為:第一類是程式任務分析,有時也叫資訊加工分析,第二類是學習任務分析。程式任務分析描述了完成某一任務的步驟。程式任務分析分解為學習者完成任務而必須執行的步驟。資訊加工分析主要有兩種用途:第一種是提供對終點目標的清晰描述,包括程式中所涉及的步驟。第二個用途是揭示了可能並不明顯的個別步驟。一旦終點目標確定,就可以用另一個分析來確定先決能力或使能能力。在教學設計中,終點目標和使能目標都需要考慮。

  《教學設計原理》讀後感2

  首先,加涅在第二章中提出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核心,我想這個說法我們都已經非常的清楚,但是究竟我們應該怎樣對教育技術學下一個準確的定義,我們應該如何去具體深刻的理解教育技術學作為一門學科它的真正意義。我曾經詢問過好多師姐師哥,想讓他們給我一個確定的答覆,但是他們的回答都真的令我非常的失望,至今為止我聽過的最多的回答就是教育技術是指透過技術手段來促進教學且這個技術手段基本是與媒體,資訊科技相關的硬技術。可能這是國內好多專家和學者都認同的觀點吧,但是加涅在這本書中給我們定義了一個等式:教學設計+教育技術=教育技術學,他講到教育技術學可以被定義為將理論和其他有組織的知識在教學設計和開發任務中的系統運用,它還包括探求有關人們如何學習和如何最好地設計教學系統和材料的新知識。他所認為的教育技術學更多的類似於國內教學論和課程論研究的範疇。我國教育技術學發展起步較晚,而且一些基本的理論都是吸取國外的專家的,但是畢竟東西方不只是在文化經濟等上有差異,在教育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差異的,所以我國的教育技術學是在汲取了國外的理論的基礎上又結合了本國教育的特色以及技術方面的發展情況而最終形成的。

  其次,加涅在緒論中認為教學設計具有系統性,因為在教學設計的每一個決策點上都要注意技術知識的一致性和相容性,這一點在我們曾經學過的《教學系統設計》(何克抗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的題目中就可以得出,這本書之所以成為“教學系統設計”而不是“教學設計”,就是吸取了加涅認為的教學設計具有系統性的觀點,他認為每一階段的輸出都是下一階段的輸入,這具有明顯的控制論的特點,反映出資訊加工理論受到計算機科學影響的特徵。

  第三,加涅用盡其畢生的精力總結出了學習結果的五種類別:智慧技能、認知策略、言語資訊、動作技能、態度,並從教學設計的觀點對學生心理結構做了詳細分類。因為學生心理結構就是我國教育人士所說的學生心理素質,所以我們把加涅的學生心理結構及其分類的觀點稱為加涅的學生素質觀。加涅認為,學生的這些素質和特徵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後天習得的,有些是在發展中形成的。學生的先天素質是由遺傳決定的與學習相關的個體的某些素質,學生在發展中形成的素質包括能力和人格特質,學生後天習得的素質就是加涅總結出的五類學習結果。因為學生的先天素質不能被教學所改變,教學只能避免超越它們,而發展中形成的兩類素質,由於具有相對穩定性,教學只能適應它們,因此素質教育是對學生習得的五類的素質教育。在我國流行的教育理論中,為區分作為教育目標的學習結果和自然發展中形成的素質,把教育目標針對個體在自然發展中形成的智力和人格特質。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的許多誤區正值得我們認真反思。

  第四,加涅是透過對學習發生的過程及學習發生所需要的內、外部條件來研究教學的,他認為教學是透過安排一系列符合學習者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事件)來促使學習的發生,這正是他對於教學理論的貢獻。他的教學理論是建立在堅實的心理學研究基礎上,具有更強的可靠性和更具體的指導性。加涅認為學習的行為是千差萬別的,千差萬別的學習行為都可以歸入上述五類習得的學習結果中。每類學習的行為表現不同,所需的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也不同。因此,我們應針對不同型別的學習進行教學設計,包括確定目標、任務分析、教學過程及結果測評。

  第五,加涅提出了“學習層級”這樣一種新的研究體系,由此提出了新的教學論體系,並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完整的教學設計原理與技術。我們設計智慧智慧序列時要以學習層次為基礎,這些層次是透過從終點目標倒推的方式獲得的,這樣做我們就能分析將要學習的技能序列,當學習者能夠回憶出構成新技能的子技能時,它們就會最順利的完成新技能的學習。

  第六,按照迪克和凱里的教學設計模式,作業目標是寫於任務分析之後的。加涅認為為了明確終點目標並對要學習的技能加以分類並做進一步的分析,作業目標是寫於任務分析過程中的。因此,我們先闡述作業目標,然後討論任務分析。

  以上六點就是我在閱讀此書的過程中的感想。作為對教育技術學有重大影響的人物之一,加涅的貢獻在學習理論、教學設計乃至教育技術學基礎理論的研究和構建上,並因其教學理論而聞名。他在心理學上的研究,不囿於某以流派思想,而採折衷主義兼取行為、完形及認知三方面的學習理論,並配合教學實踐構建了他的教學理論。透過閱讀對這本書,讓我對教學設計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好好的將這些理論運用到實踐中,並在不斷的反思中充實自己,建構自己的知識理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