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設計方案10篇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10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我的發現
這一部分是讓學生髮現漢字的一字多義的特點。教學時,可結合選擇字義,複習鞏固的方法。可安排以下教學環節。
1.讓學生讀一讀三句話,再讀一讀夥伴的提示語,想想這三句話中回字的意思。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
3.集體,瞭解回的幾中解釋。
(1)掉轉。
(2)從別處到原來的地方。
(3)量詞,指事情、動作的次數。
(4)回族。
(5)曲折環繞。
4.讀句子,選擇回在句中的準確意思。
句1:回是掉轉的意思。
句2: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3:回是量詞,指事情的次數。
5.擴充套件練習。教師再舉幾個例子或讓學生自己舉例,體會漢字一字多義的特點。
日積月累
這一部分包括讀讀認認、讀讀背背兩項內容。
讀讀認認是讓學生認讀八個表廚具名稱的新詞,從中認識九個生字。教學時可設計以下環節。
1.讓學生藉助拼音拼讀生詞,再讓學生髮現排列的規律,並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這些字跟偏旁有什麼關係,瞭解字義。如:
灶:燒火做飯的用具,跟火有關。
鋁鍋:金屬鋁做的炊具。
漏勺:讓食物留下,讓湯或水從中漏掉的用具。
湯:跟水有關。
2.認讀生字,指名說記字方法。
3.同桌互相檢測識字情況。
4.識字展示。
讓學生回家觀察家裡廚房的用具,看看是否都能說出用具的名稱,再積累積累一些新詞,學習新字,製作字卡、詞卡,拿到班上展示。
讀讀背背是四類成語的積累。第一組是關於團結合作的成語,第二組是關於取長補短的成語,第三組是關於錯誤思想方法的成語,第四組是關於學習的成語。教學時,可設計以下幾個環節:
1.讓學生自讀這些成語,邊讀邊想成語的意思。
2.在小組內讀成語,互相正音,並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語,提出不懂的成語。
3.分組比賽讀成語。
4.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背成語,在遊戲中展示自己積累的成語。
(1)成語接龍比賽。
(2)猜成語:老師說意思讓學生猜;同學互說互猜成語。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自我保護。教材給出四幅圖,提示了故事的開頭。交際的關鍵是先看懂圖意,再聯絡生活實際想想該怎麼辦。可設計下面的情境。
情境一:小組合作表演故事的開頭。
1.觀察圖畫內容,弄明白四幅圖連起來說的是什麼事。
2.根據圖畫內容,小組合作表演故事的開頭。
情境二:續編故事。
1.如果讓你扮演圖中的小朋友,你會怎樣把故事編下去呢?
2.把你的想法說給小組同學聽。
情境三:交際表演。
1.選擇較合理的想法,小組合作把故事編完整。編時注意:
(1)小朋友如果真的認識這位叔叔,確實是爸爸的朋友,他該怎麼辦呢?(禮貌待人)
(2)小朋友如果不認識這位叔叔,他該怎麼辦呢?(自我保護)
2.各小組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合作續編的故事。
3.小組互相評價,評出最佳合作獎。
情境四:感悟故事。
1.這個故事,讓你明白什麼?把你的體會說給大家聽聽。
2.聯絡生活實際說一說。
(1)怎樣有禮貌地接待客人?
(2)怎樣對待陌生人?怎樣自我保護?
口語交際之後,做畫畫寫寫的練習。內容由學生自定,目的是學生用畫、寫結合的形式,練習表達,提高寫話的興趣。寫好之後,相互展示和交流。
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設計了兩方面的展示內容:一是填字遊戲的展示;一是謎語展示。可提醒學生在課前做好有關的準備,鼓勵學生展示其他方面的本領。
(一)填字遊戲
1.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積累,把詞語補充完整。
2.讓學生自己設計填字卡片。
3.分小組合作完成填字遊戲。
4.填好後橫向讀一讀詞語,再豎著讀一讀填好的字(新世紀我能行),說說發現了什麼。
(二)謎語展示
1.展示自己收集的謎語。
2.小組互猜謎語。
3.集體猜謎語比賽。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匯入
出示填空:
我們愛你啊,
請學生在橫線上填入自己內心最愛的事物
引導: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文明史,地大物博的偉大國家,
華夏民族在這塊大地上繁衍生息,作為中國人,她是我們應該共同熱愛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詩歌――――1、我們愛你啊,中國!
齊讀課題,飽含深情地讀三遍
二、通讀全詩
1.佈置:請大家好好讀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讀後想想,你透過朗讀這首詩後,對祖國有無進一步地瞭解,你是否更加地熱愛祖國並和同桌好好交流一下還要注意後面的生字要會書寫,然後描紅臨寫
2.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點撥
3學生讀後進行交流,交流後用鋼筆描紅、臨寫
三、學習生字新詞(略)
四、指名分節朗讀全詩師生糾音注意讀通順
五、自主精讀全詩
師:我們已經通讀了全詩,對詩有了大概的瞭解現在說說你對詩的總體感受
指名學生說說
師:這是詩帶給我們的初步感受,你如果深入地讀,用心去體會,你會體悟到更多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細細地讀這首詩
1、佈置學生自己認真按要求學習本詩
要求:(1)細讀全詩,好好理解詩中的有關詞語,然後細細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讀懂後,展開想象,把自己想象到的、品味到的在書上作批註
2、學生按要求自主精讀全詩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佈置
1.朗讀全詩,儘量能夠背誦剛才沒有完成的批註回家做好
2.抄寫生字新詞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節日。
2、初步瞭解一些有關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及相關活動,初步感受民風民俗和民族傳統文化,激發愛國情感。
3、學習製作小紙粽子,練習正確運用剪刀等簡單工具。
4、在參與過程中,引導學生嘗試進行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1)提前瞭解學生對端午節的來歷、故事及相關活動認知狀況。
(2)收集有關端午節的來歷、故事、活動等相關資料和情境圖片。
(3)認真閱讀、瞭解有關屈原的故事,思考和研究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屈原的故事,敬佩屈原的愛國精神。
(4)準備製作工藝小粽子的工具和原材料。
2、學生準備
(1)把自己瞭解到的有關端午節的來歷或特色活動的情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2)有條件的話,可以參加一項端午節的特色活動或者品嚐一下粽子。
(3)準備製作工藝小粽子的原材料和簡單工具。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初步瞭解民族文化,感受民俗民風,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端午節的故事
1、夏天天氣炎熱,但植物茂盛、瓜果飄香、蛙唱蟬鳴。在這美麗的季節裡,還有一個傳統節日呢。你知道是什麼節日嗎?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
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2、你知道哪些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嗎?請你和同學們說一說吧。
3、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共同講故事。
A出示屈原影象 介紹屈原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年),戰國時楚國政治家,我國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出身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他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著名的文學家,他一生寫下了許多詩,遺留下來的只有二十多篇,其中《離騷》、《天問》、《九章》、《九歌》最為著名……
B出示有關屈原故事的連環畫。
C講故事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二、端午節的活動
1你還了解端午節裡的特色活動嗎?趕快介紹給大家吧。
A播放賽龍舟的情景,若有學生了解有關內容可讓學生自己介紹。
西湖的龍舟分為兩種 .其一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有小孩裝扮各種歷史、神仙人物,下層載有鼓吹手,敲鑼打鼓,兩傍坐著划船的水手,這種龍舟較具表演色彩 .競賽用的龍舟則繞著大龍舟周圍打轉,待大龍舟上拋下物件,小龍舟上的水手便
下水爭搶 .其中以錢、鴨兩物最難搶得,因為錢幣入水即沈,鴨子則會四處遊竄躲避 .
B掛蒲草和艾葉。
民間古來有門前懸艾、菖蒲之俗 .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 .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 .兩者皆可入中藥 .艾葉可制灸條,是傳統中醫針灸療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 .燃點艾條可灸治多種病症 .艾與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殺蟲防治病蟲害的農藥 .端午期間,時近夏至,天氣轉熱,空氣潮溼,蚊蟲滋生 ,疫病增多 .古時,人們缺乏科學觀念,誤以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故而節日一早便將艾蒿、菖蒲紮成人形,懸掛在門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 .其實, 真正起到淨化環境、驅蟲祛瘟作用的,還是兩草的香氣 .中國江南地區,有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藥用效能就更為直接 .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 .
C做香包
D掛彩線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 .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 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E吃粽子
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棕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簡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後漸用棕葉包米代替竹筒。
F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G寫符唸咒
中國古代將五月視為“惡月”,所以端午驅“鬼”在民間非常盛行。驅“鬼”的方法有許多,常見的一種,是在節前五月初一晚上插桃樹枝。當時,人們認為桃木能辟邪,所以日落之前折些桃樹枝,插在門前、窗上,以達驅邪的作用。另一種
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
H掛鐘馗像
在陝西南部與四川交界的一些地方,端午這天,流傳掛鐘馗像的習俗。掛鐘馗像,主要是為了消災避難。
I迎鬼船
江西南部的部分地方,流傳著迎鬼船的習俗。因為這一帶水淺,不能進行龍舟賽,故在五月初五這天,用紙紮成旱船,帶著去登高、遊街,謂之“迎鬼船”。 J滾雞蛋
在東北,端午節這天清晨,長者要將熟透了的雞蛋,在小孩肚皮上來回不斷滾動,爾後去殼讓小孩吃下,據說這樣可以免肚子痛。 冠軍,雅琪隊和沙岡美林隊分別獲得男女標準龍舟賽冠軍。
2如今社會進步了,我們可以怎樣繼承這些傳統文化呢?
A還向江河裡投食物嗎?為什麼?
B你願意參加龍舟賽嗎?
三、作業
回家學包粽子,下節課將自己的作品帶來。
板書設計:
2 過傳統節日?——端午節
紀念屈原---愛國
包粽子 賽龍舟掛香包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
1、讀讀背背,積累人際交往中常用的詞語。
2、閱讀短文,理解內容,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聯絡生活實際進行口語交際。
4、寫作,喚起學生對未來的憧憬和嚮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閱讀,理解文章內容。
教學難點 :
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時間:三課時
課前準備:實踐活動,購物講價。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讀讀背背,積累人際交往中常用的詞語。
2、閱讀短文,理解內容,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教學重點:
閱讀短文,理解內容,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
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教學過程 :
一、 讀一讀、背一背16個詞語。
二、朗讀《此地無銀三百兩》,理解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自學: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1、 學生圍繞問題自學短文,試著解決問題。
2、 討論交流:
(1) 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張三和王二自作聰明?
(2) 你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三、結合自己生活的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實踐生活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
一、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
二、要求:
1、 注意禮貌用語;年齡特點。
2、 語言簡單、明白、生動。
三、小組彙報
說: 每組向全班彙報。
說說你在購物時的好的經驗及上當受騙的例子。
聽: 同學們認真聽,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問。
四、總結:
表揚積極參與和有創見的同學,有機會進行一次實踐活動。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透過想象,以《未來的》為題,寫一篇習作。
教學重點: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性。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性。
教學過程 :
一、 指名讀題目要求,使學生初步瞭解作文內容。
二、讀題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對我們提出了什麼要求?
1、充分發揮想象力。
2、內容富有創造性,新奇而有趣。
3、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不寫錯別字。
4、自由交流,說說自己準備寫什麼,怎樣寫。
三、學生作文,教師巡視
四、個別面批,指導差生
五、學生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學生交流作文,
互相學習、批改。 學生自由結合,扮演顧客和售貨員,練習購物講價。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設計理念】
針對《搭石》這篇景美、境遠、情深的課文,採用以情境體驗為核心,以朗讀指導為重點的?導讀、練讀、評讀、賞讀?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對文字的"咬文嚼字",力求嚼在經典之處,運用“根據語境判別多音字的讀音”、“查字典、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抓住關鍵詞語體會畫面的美並讀出畫面的美”、“創編詩歌提升朗讀積累語言”“讀文句想畫面”等學習語言文字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努力體現語言迴歸課堂這一特色。
【年段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默讀;
2、能聯絡上下文體會關鍵詞句,能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文章中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本課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此基礎上,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3、積累文中喜歡的句子。
【教學重點】
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一)激趣匯入:
(課前聽歡快的音樂)師:快樂的心情你準備好了嗎?帶著這份心情,我們來到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課件配樂,師旁述)同學們請看,這是作家劉章爺爺的家鄉:這裡有連綿起伏的山巒,鬱鬱蔥蔥的樹木,一條清澈見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以及散落在小溪邊的風情民居,但讓作者覺得最美的還是家鄉的搭石。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麗的搭石。
(二)複習舊知:上節課我們已經熟讀了課文,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搭石?
(設計意圖:透過創設情境,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慾望;複習舊知,是為了從整體入手,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認識搭石,尋找美
(一)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怎麼過小溪呢?(脫鞋綰褲)理解“綰”。
(二)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你體會到了什麼?再讀什麼是搭石。
(三)讀了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生自由答。
(四)你們說得都不錯,和作家的心是相通的。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個描寫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
生:“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師隨機板書)。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意在找出學習課文的切入點,切入點找準了就能統領全文,學生的讀、疑、析、議也能輕易激出來了。)
三、重點精讀,品味美
師:搭石是怎樣的一道風景呢?咱們按課文的敘述順序來交流交流。
(一)品味“擺搭石”的美
1、你覺得這句美,美在哪?生自由談自己感悟的美。找你的好夥伴一起來讀讀。
2、(出示關鍵詞)感受老人擺搭石的美,師讀帶點的關鍵詞,生接句讀。
3、當老人急著趕路,卻發現搭石不穩時,他會怎麼想呢?指名說。
4、多麼淳樸善良的老人啊,他不僅這樣想著,還這樣做著:(課件出示句子)
他首先(),接著(),然後(),他深情地(),彷彿()。
5、你從老人的身上感悟到了什麼呢?指名說:奉獻美
(隨機板書:奉獻美)
6、想讀出奉獻美的同學,和老師一起來讀讀吧!(師帶生讀)
(二)品味“走搭石”的美
1、一行人走搭石
(1)指導讀準“行”、“協調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這些字詞。
(2)你們從哪兒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生自由說。
(隨機板書:協調美)
(3)理解“協調有序”:小組模仿走搭石。
(4)“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在文中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生談感受到的美,深情朗讀,重點體會“綽”字。
(5)指名朗讀此句,其餘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6)推薦同學朗讀“走搭石”的小詩,師評價總結:的確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2、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的句子。
(1)你們從哪兒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呢?生各抒己見。
(2)重點體會“讓對方先走”,感悟每一位鄉親都是這麼做的,都具有謙讓的美德。 (隨機板書:謙讓美)
(3)請兩位學生上臺模仿走搭石,體驗謙讓美。
(4)分兩個大組朗讀這幾句話,讀出感情。
3、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
(1)“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生答。引導多讀此句,說說哪個詞打動了你?
(2)師生角色扮演“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
(3)體會“理所當然”,感悟鄉親們的美好感情,更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隨機板書:助人美)
(三)展開想象,自由說句式:假如遇上……來走搭石,……。
(四)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
1、過渡:還有很多的“假如”,淳樸的民風已經在你心中播下了種子。真是石如其人啊!這樣的搭石(轉載於:搭石教學設計部落格)和這樣的鄉親,構成了一幅美妙的畫卷!讓我們讀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
2、在反覆的朗讀中,悟出無私的搭石正是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寫照,也是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情感的紐帶。
3、總的感悟搭石默默無語的奉獻美。
(隨機板書:愛)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抓住重點段、重點詞句反覆品讀,在讀讀悟悟、想象說話、角色扮演等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學生體會了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也體會到了課文表面寫的是搭石無私,其實讚頌的是鄉親們的默默無聞與無私奉獻。)
四、拓展延伸,聯絡生活
師:是啊孩子們,搭石這麼小的事物中都飽含著美,我們從這篇美妙的文章中發現了作者善
於觀察的好習慣,你發現我們身邊有美嗎?你發現了怎樣的美呢?
(生自由說自己發現的生活中的美。)
(設計意圖:把課堂延伸到我們的生活中,讓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觀察,去發現身邊的美,說說身邊的美,培養了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能感受到文中的人性美,更能感受到生活中身邊的人性美。)
五、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師:同學們,課文中的美和我們所說的美,其實都是愛的體現。讓我們以美的心去對待他人,以美的語言去溫暖他人,以美的行動去感動他人,我們將會發現世界處處充滿愛,人生是如此的美好!
(設計意圖:透過老師的激情總結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得到昇華。)
六、作業佈置
小練筆:寫寫自己發現的平凡事物中的美。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讓學生能活學活用,運用文中的寫法,抒發心中的情感,積累並學習運用優美的詞句,真正起到訓練學生語言文字的作用,彰顯語文特色。)
七、板書設計
21搭 石
奉獻美
家鄉的一道風景 協調美 愛
謙讓美
助人美
搭石(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的美好品質,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2、 學習作者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感悟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師製作ppt, 2、學生準備:讀懂課文
一、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透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搭石有所瞭解了,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這平凡而美麗的搭石,請同學們靜靜地默讀課文2-4自然段,用橫線畫出人們走搭石的句子。
(二)朗讀課文,體會美
1.師:剛才我看到許多句子都畫上了線,咱們來交流交流。
2.生彙報,師相機指導朗讀,讓學生從朗讀中感悟美。
投影句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師:這句話描寫了什麼人來走搭石? 生:上了點年歲的人。
(2)師:當上了點年歲的人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時,此時他的心情怎樣?(著急)心裡會想些什麼呢?搭石已經擺好了,她為什麼還要在上面踏上幾個來回?這時的心情又怎樣呢?(高興)心裡又想寫什麼呢?(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上了點年的人的行為美。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讓學生加深理解上了點年歲的人的行為美,為朗讀營造氛圍。
(3)指導朗讀 師: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這是什麼美?(板書:奉獻美) 師:這也是?? 生:家鄉的一道風景。
【設計意圖】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深深地感受老人的那種奉獻美。 老師過渡:還找到別的句子嗎?
投影句2: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師:剛才是上了點年歲的人來走搭石,現在是?(一行人來走搭石)一行人走搭石有人搶路嗎?動作是怎樣的?(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
(2)理解“協調有序”。 ①怎樣的動作才是協調有序的`呢?(生談) ②讓學生透過朗讀,試走搭石,感受協調有序的動作美。 師: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該是有人指揮吧。對,其實又沒有人指揮,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生:協調有序 師:體會得真好。這協調有序的動作美我們可以稱為和諧美(板書:和諧美)這也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設計意圖】讓學生透過自己走搭石,更好地體會“協調有序”的動作。
(3)你們還從哪兒體會到畫面的美呢? 生:我從“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體會到畫面的美,我感受到水波和人影都很美。
①師:“綽”是生字,它在字典中有三種意思,出示:
綽: A寬;不狹窄 B寬裕;富裕 C形容姿態柔美
想一想,“人影綽綽”的“綽”是什麼意思? 生:我認為是“姿態柔美”的意思。 ②師:不錯。
③感情讀這兩個詞語。
【設計意圖】滲透雙基訓練,使學生的基礎更紮實。訓練學生的想象與表達能力,同時透過這種方法加深學生對這兩個詞的理解。
④師:真美!這既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又像是一首清麗的小詩,你看!(點選變成詩的語段,音樂起) 每當 上工 下工 一行人 走搭石的時候 動作 是那麼協調有序 前面的 抬起腳來 後面的 緊跟上去 踏踏的聲音 像輕快的音樂 清波漾漾 人影綽綽
給人 畫一般的美感
⑤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中悟美。(師範讀,指名讀,女同學讀) 小結:是呀,這一行人在搭石上走出了音樂美、畫面美,這的確是家鄉的(指板書) 生:一道風景
【設計意圖】把文段詩化,給文字增添美,讓學生更容易讀出感情,體會美。 老師過渡: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那麼兩個人面對面走又是怎樣的情景呢?用文中的句子來說。 投影句3: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師: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有搶著過嗎?(沒有)那他們是怎麼做的?(招手示意,讓對方先過)我想請兩個同學出來表演一下這個情景。誰願意?
(2)生表演情景。
【設計意圖】透過表演,把文中情景再現,加深學生的理解。 師:從中你發現了什麼呢?生自由發言。師概括為:謙讓美(板書:謙讓美)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3)誰來讀讀這個句子?(指名讀、齊讀。) 老師過渡:那麼老人和年輕人一起來過搭石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呢?指名說。 投影句
4: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理解“伏”。 透過這個“伏”字,你體會到什麼呢?引導學生體會敬老美。
(2)理解“理所當然”。 ①鄉親們把什麼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②你認為我們生活中有
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呢?
③感情朗讀這句話,讀中體會鄉親們的美好情感。(齊讀) ④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小結:其實鄉親們的美好情感還有很多(板書:??)
3、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1)從 “任人走,任人踏”我們又可以感受到什麼呢?(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奉獻美
(2)這不緊是搭石所擁有的品質,還是鄉親們美好的品質。
(3)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讀中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
4、下面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閱讀,打破常規課堂閱讀模式,使學生樂讀,收穫更多。
(三)談收穫
師:是啊,美無處不在,有看得見的美,也有看不見的美,作者從平凡的搭石中發現了這麼多美,在我們生活中在哪裡也可以找到美?對不對? 教師播放課件
1、第一幅圖(下雨了,同學們沒帶傘,那哪些有傘的去遮他)——引匯出:謙讓美、關愛美 這也是一種美德,請往下看,這是什麼?
2、第二幅圖(同學籃球賽圖片)——引匯出:團結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 (四)拓展延伸——走向生活,發現美
1、播放“捐錢”的課件——充滿愛心
2、播放“清理校園衛生”的課件 既然有這麼多的美,你有沒有發現你身邊也有這樣的美,想一下,告訴大家,簡單地告訴大家我也有這樣的美。【美在我們身邊,點點滴滴,很容易找到。(指名回答)】 學生自由說自己生活中發現的美。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文字的理解,拓展到生活中,透過交流,激發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發現美,創造美。
(五)作業:(小練筆) 同學們,剛才老師每人發了一張紙,今天晚上把你發現的美用寫事的方法寫下來作為今天的作業。
(六)總結 師:也許有一天家鄉的搭石已經不見了,也許有一天家鄉鋪上路,搭上了橋,但是家鄉的人們走搭石那種美卻永遠的留在人們的心中。同學們,今天我們所學的這些美,其實都是我們這個單元所學的充滿一個字。齊說:“愛”。(板書:愛) 同學們,在往後的日子裡,希望大家用愛棉對生活,那我們的世界就更加美好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要求
知: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並能理解.
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德.透過學習課文,教育學生學習課文中小姑娘助人為樂,誠實淳樸的美好品質。
教學重點:透過課文中所敘述的具體事情,領會小姑娘的美好心靈。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敘述重點事情的重點詞,體會小姑娘的美好心靈。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錄音機、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課題
二、自己出聲讀課文,想:課文中主要寫的是誰?看圖說話(在金色的沙灘上,畫家遇到了一位拾貝殼的小姑娘。)
三、讀這篇課文要帶著什麼問題呢1.小姑娘為什麼不聽老伯伯的勸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畫家回來?2.小姑娘把落在海灘上的貝殼,一顆一顆撿起來還給畫家。畫家的眼圈為什麼紅了?
四、帶著問題再次讀書分段:第一段(1~6)第二段(7~12)第三段(13~21)
五、認準以下這些詞語的音(見板書。)
六、齊讀課文
七、把自己不懂的地方畫下來(詞或句子。)
八、作業:讀書,想一想,課文一共寫了幾件事
第二課時
導言:
你到過海邊嗎?你喜歡海灘上那些奇形怪狀、五光十色的貝殼嗎?但是在海灘上還有比貝殼更美好的東西,是什麼呢?讀讀課文你就知道了。
一、讀全文:請同學們邊讀邊想:發生在金色的海灘上的事情是一件什麼事?指名三人各讀一大段。
二、深入理解內容
(一)讀第一大段,說一說主要內容。(第一件事是小姑娘為畫家看衣服。)
(二)當小姑娘捧著貝殼讓畫家看時,畫家笑了笑,畫家心裡可能想什麼?(畫家看到小姑娘喜歡貝殼,又發現小姑娘在海灘上撿的貝殼不是很好看。心裡想我去給她撿點漂亮的貝殼。)
(三)畫家遊向礁石,是給誰拾貝殼去了?小姑娘知道嗎?她怎樣做的?(畫家是給小姑娘拾貝殼去了,小姑娘並不知道。她給畫家看著衣服。)
(四)找出描寫海灘美麗的句子,這是一個什麼句子?(比喻句)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聯絡上下文理解一望無際的意思。
(五)總結學法。(出示投影片。)
1.讀文知內容。
2.抓重點詞句。
3.分析與概括。
(六)用上述方法學習第2、3大段。
1.第二大段主要講什麼?(主要講小姑娘給畫家看衣服的經過。)要抓的詞語是焦急、緊緊地。
小姑娘為什麼不聽老伯伯的勸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畫家回來?(我答應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來。)課文透過天熱,時間長,老伯伯的勸說,體現了小姑娘的什麼品質?(樂於助人,認真負責的好品質。)小姑娘開始是焦急,當海水輕輕地漫上海灘時,她為什麼要緊緊地抱?
2.第3大段主要內容是什麼?引導學生找出兩件事來。(分成兩層。)畫家撿來的貝殼怎麼樣?為什麼小姑娘不要?抓詞語燦爛奪目什麼意思?(她給畫家看衣服,幫助別人不圖回報。)畫家感動之極,他怎樣做的?為什麼這麼做?結果怎樣?(故意丟殼,回報姑娘。)小姑娘把落在海灘上的貝殼,一顆一顆撿起來還給畫家。畫家的眼圈為什麼紅了?(被小姑娘淳樸、誠實的行為所感動。)
三、總結全文說說小姑娘的美好心靈?
四、創設情境,配樂朗誦
(一)文中有幾個角色?
(二)分角色朗讀。
(三)讀出感情。
本文抒情意味很濃,使學生在一種美好的情境中去領會那美好的心靈。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設計理念
1.有意識地開發和整合包括教材在內的語文教育資源,作文前引導學生廣泛查閱相關資料,豐富學生的積累;作文時引進相關資料進行補充閱讀,加強感性認識;作文後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強化認識,深化感情。
2.倡導自主探究學習,引導學生自行查閱資料,自讀自悟,在讀議練的過程當中掌握贈言的一般規律。
3.提倡合作學習,在互評互贈中提高寫作水平,陶冶情操。
二、教學目標
1.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能分辨出贈言的優劣,並能說出它優劣的所在。
2.能根據同學的特點,用比較生動、得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3.能感受同學之間真摯的友誼。
三、重、難點
重點:能分辨出贈言的優劣,並能根據同學的特點寫贈言。
難點:能選取合適的內容,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意。
四、課前準備
學生:廣泛蒐集、閱讀有關贈言,選擇幾則自己喜歡的贈言背誦下來;製作一張精美的贈卡。
教師:瞭解學生中流傳的贈言,選擇幾則典型的抄錄下來,製成錄音;準備幾則自己寫的或從其他資料中找到的優秀贈言。
五、教學流程及設計(節選)
1.激情匯入,出示課題
你認為在畢業臨別之前,什麼東西最能表達你對同學的情誼,最具有紀念意義?(小禮物、賀卡、贈言等,根據學生討論,相機出示課題——畢業贈言)
2.透過課前的閱讀,你認為畢業贈言該寫些什麼?(懷念、勸勉、警戒、希望、回憶等)
[這個提問的目的在於瞭解學生課前蒐集資料,閱讀資料所完成的知識的初期建構,以便調整學生的學習程序。]
3.提出聽辨要求:
我從同學們的畢業贈言中選了幾則,請大家聽聽,哪幾則寫得比較好,哪幾則寫得不夠好?為什麼?(播放錄音,附錄音內容:)
(1)丁侃:
你的文章“鳳頭豹尾”令我欽佩不已,相信進入中學以後經過努力,你的口才也能像你的文筆一樣清新、流暢。
同學 俞康康
(2)葉凱航:
我送你一個168,祝你財源滾滾,一路發發發!
好友 葛 強
(3)王政達:
願你是航船,在知識的海洋裡乘風破浪;
願你是水晶,永遠保持一顆純潔善良的心;
願你是雄鷹,經得起生活中狂風暴雨的考驗。
同學 胡世能
(4)胡舒婷:
今後的學習就像山路一樣坎坷,你不要被困難打倒,要用自己的力量戰勝困難!相信自己,你一定是最棒的!
同學 張和清
(5)邵韋蔚:
祝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同學 潘譜丞
[這裡選取的都是同學自己的贈言,具有更近的真實感,能夠引起學生討論的興趣。]
4.聽後同桌自由討論。
5.全班交流,教師從旁相機點撥。
總評:第1、3、4則抓住了同學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寫出了對同學真誠的希望和祝願。
第2則不符合小學生的身份,掙錢不能作為學生努力的方向。
第5則是套話,沒有抓住一個人的個性特點,針對性不強。
小結:從剛才幾則贈言中,你認為贈言可以寫哪些方面的內容?
(可以寫同學的性格、品質、興趣、理想等)
在語言表達上,可以用上什麼方法?
(可以適當應用比喻、比較、排比、對偶等等)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課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現方法,體會課文借白楊的特點,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
2.能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課文所要表達深刻含義,學習邊疆建設者無私奉獻的精神。
3.認識本課6個生字,摘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背誦爸爸介紹白楊的那段話。
課時安排
2課時
A案
課前準備
1.蒐集有關白楊的圖文資料。
2.蒐集有關新疆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圖文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談話匯入:在祖國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輝煌的絲綢古道,還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生長在茫茫戈壁灘上的白楊。
2.看課題激疑:課題是《白楊》,全文僅僅就是寫白楊嗎?
二、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讀: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把生字新詞標出,不理解的詞用“?”劃出,聯絡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決不了的可提出來請教老師或同學。
二讀: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現的三個問句並用“ ~~”標出。
(1)學生找出三個問句後全班交流。
(2)課件出示三個問句。
①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
②為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
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三讀:默讀課文,把找出的三個問句當成思考題,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嗎?請邊讀書邊思考邊在文中做適當的批註,把解決不了的問題做個記號。
(1)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老師巡視、點撥。
(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穫。
三、初步感知,交流體會
(1)對這三個問題的理解,能從課文的字面上大體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2)指導學生初步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示範書寫
(1)教師示範“疆”字,提醒學生注意相應筆畫。“陷”的右下部不好寫,注意與“滔、焰”區別。
(2)學生在寫字本上抄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抓住“沉思”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白楊》這篇課文。請同學們想想“沉思”是什麼意思?快速瀏覽課文,請找一找“沉思”這個詞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用“Δ”號標出,想想“沉思”是什麼意思?
二、抓“沉思”一詞學習課文
(一)學習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內容。
1.默讀1~4小節,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麼而陷入沉思。
2.課件展示,帶學生入境。
出示課件:畫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無人煙、飛沙走石的情景,老師畫外音:看!這就是車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並不那麼清晰,都是渾黃一體。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這就是鐵路沿線的一行白楊樹!(畫面上出現一排挺直的白楊樹)每隔幾秒鐘,窗外就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著這些戈壁灘上的衛士出神。就在這時,兄妹倆的一番對話打斷了他的沉思。
3.學習文章的5~13小節,分角色朗讀,以讀代講。
(1)提出讀書要求:請同學們分角色把兄妹倆的對話讀一讀。男同學扮演哥哥,女同學扮演妹妹,老師就讀爸爸說的話和敘述部分。注意要把兄妹倆爭論時那份天真、固執的語氣讀出來。
(2)學生分角色朗讀。
4.學習文章第14小節,細細品讀爸爸介紹白楊特點的三句話。
過渡:哥哥最後一個問話:為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引出爸爸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出示課件:
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1)提出讀書要求:自由輕聲讀一讀這段話,運用“抓關鍵詞品讀”的方法想一想你從每一句話中讀懂了什麼?
(2)學生抓關鍵詞品讀這三句話。
①學生品讀“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一句後,老師引導學生深入品讀“從來”一詞後,老師啟發學生:你從中讀出了白楊的什麼特點?
指導練讀:你能讀出白楊高大挺秀的特點嗎?
②學生品讀“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一句後,老師更進一步引導理解,老師啟發學生:從這一句話裡你又能讀懂白楊的什麼特點?
指導練讀:你能把白楊生命力如此頑強的特點讀出來嗎?
③學生品讀“不管遇到風沙還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啟發學生:從這一句話裡你還讀懂了白楊的什麼特點?
◇指導練讀:你能讀出白楊樹堅強不屈的品格嗎?
◇當堂完成課堂小練筆: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感悟白楊樹堅強不屈的特點,咱們來做一個小練習。
風沙刮來,白楊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雪打來,白楊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對乾旱,白楊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對洪水,白楊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感情朗讀第14小節。
5.學習第15小節,抓三個“只知道”體會爸爸的心。
過渡:爸爸的這番話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那爸爸的心到底是什麼呢?(板書:畫上一顆心的圖案。)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在心形圖案上畫一個“?”)
出示課件: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唸小學,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1)老師引讀“他們只知道……”後啟發學生: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麼到新疆去工作。你們知道嗎?請把爸爸的經歷和白楊聯絡起來考慮,談談自己的看法。
(2)老師引讀:“他們只知道……”
可他們卻不知道爸爸為什麼把他們接到新疆去,你們知道嗎?
(3)老師引讀:“他們只知道……”
可他們卻不知道新疆是個偏遠、艱苦的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瞭解作為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豐功偉績。
2、引導學生認識“礎、虐、毅、擒、妄、伐、緬”7個字。
積累“奠基、暴虐、慘烈、討伐、豐功偉績”等詞語。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瞭解作為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豐功偉績。
教學準備:
課前引導學生查詢關於黃帝的生平資料以及相關神話小故事,作為拓展性學習的閱讀資料。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1、在遠古時代,有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戰,為了天下安定,黃帝攜炎帝與蚩尤大戰於涿鹿,這場大戰殺得天昏地暗,異常慘烈,最終黃帝勝利,成為天下的共主。作為中華兒女,作為炎黃子孫,讓我們走進課文,去了解這位中華民族的始祖。
2、考查生預習效果
1)出示一組詞語,請同學認讀
A組,基礎、暴虐、毅然、妄動、擒獲討伐、緬懷
B組,異常聰慧,敦厚能幹、聰明堅毅、人文始祖、豐功偉績
二、初讀全文,感知內容
1、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想一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試用小標題概括每個自然段的重要內容。
1)中華文明創始奠基
2)姓氏稱號
3)大戰蚩尤被稱黃帝
4)壯大力量文化搖籃
5)人文始祖公祭緬懷
2、交流討論,理清脈絡。
1)這篇課文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黃帝的?
一、1)歷史地位二、2)姓氏稱號
三、3、4)傳奇經歷四、5)陵墓廟宇
※(引導學生理清脈絡的同時,要注意每部分的內在聯絡)。
三、深入品讀,感悟探究
1、為什麼說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
學習提示:
1)什麼叫始祖?
2)你從課文的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的?可先畫下來,再細細感悟。
要點:
1)黃帝時代一系列的燦爛製作、發明、為古代中國悠久文明和傳統文化奠定了基礎。
2)統一各部落,被擁戴為天子。
3)壯大力量繁衍生息,黃河流域成為中華文明的搖監。
4)堯、舜、夏、商、週三代帝王,均為他的後裔。
5)帶領中華民族從蠻荒時代進入文明時代。
6)幾千年來,被後人公認為“人文始祖”。
2、為什麼幾千年來,中華兒女都公認黃帝為“人文”始祖,你怎麼理解這個“人文”?
(提示:可聯絡全文內容,也可結合資料)
要點:(最重要的是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貢獻,使黃河流域成為中華文明的搖籃,帶領人民告別蠻荒。)
四、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1)師總結: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會忘記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那個時代的燦爛發明和悠久文化,歷經幾千年,依然散發著迷人的光芒,折射著今天的中華兒女,讓我們秉承祖先的聰慧與堅毅,為中華之騰飛而努力。
2)出示黃帝陵圖片,全班齊讀最後一段。
作業:1、課後第二題,寫在書上。
2、根據課文內容蒐集有關文字資料和圖畫照片,以小組為單位,辦一期介紹黃帝或黃帝陵的小報。
板書:
黃帝
人文始祖
歷史地位姓氏稱號傳奇經歷陵墓廟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讀懂句子含著的意思。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17個詞語的意思。
3、能給課文分段,寫出段落大意。
4、瞭解晏子出使楚國,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二、教學重點
理解句子含著的意思
三、教學難點
理解晏子反駁楚王的話,邏輯關係嚴密。
四、教學準備
電教媒體、掛圖、小黑板。
五、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㈠教學目標
⒈學會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⒉讀通全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聰明才智和善變的口才。
⒊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駁楚王的話,邏輯關係嚴密。
㈡教學過程
⒈揭題解題。
⑴、使:出使。
⑵、簡介晏子。(見“背景知識3”)
⑶、簡介“春秋”: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時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
⒉按要求自學課文。
⑴、輕聲讀,讀通文中的兩個長句子。
(“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腳碰腳。”“淮南的柑桔……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
⑵、自學生字,或聯絡上下文理解下面詞語的意思:大夫敝國、國勢、安居樂業,飲酒取樂。
⑶、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你覺得晏子是個怎樣的人?
⒊檢查自學情況。
⑴、指名朗讀,檢查長句子和是否讀通,隨機正音。
⑵、區別“大(da )夫”與“大(dai )夫”。
(前者指古代官職的名稱,後者指醫生。)
⑶、注意“敝、臣”的筆順及“淮、尊”的字形。
⑷、指名說說對思考題的理解。
(只作為檢察學生對內容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學生回答完全正確。)
⒋學習1、2、3、自然段。
⑴、讀課文,思考:
①、楚王為什麼要侮辱晏子?劃出文中有關句子。
②、晏子反駁楚王,結果如何?文中哪一個詞最能說明這一問題?(“只好”)
③、晏子並沒有要求一定要開城門,而當接待的人把他的話傳給楚王后,為什麼楚王“只好”吩咐開城門?
⑵、討論後教師作如下板書:
⑶、理解句子含著的意思,用“因為……又因為……所以……的句勢寫話。
⑷、扣“只好”,明關係。(楚王如果堅持要晏子鑽狗洞,也就承認了“楚國是狗國”;楚王當然不會承認,所以“只好”吩咐大開城門。)
⑸、小結:從中,你對“晏子”有什麼進一步的認識?
⒌做作業 本上1、2題。
㈢課後小結:
第二課時
㈠教學目標
⒈理解句子含著的意思,會說出楚王侮辱晏子時的話中之“話”和晏子反駁楚王時的話外之
“話”。
⒉理解第二、第三次晏子反駁楚王話中的邏輯推理。
⒊進一步認識晏子過人的才智和善變的口才。
㈡教學過程
⒈學習第4自然段
⑴、默讀思考,從哪幾個詞可以看出楚王對晏子的態度?
(從“瞅”、“冷笑”可以看出楚王對晏子十分輕蔑。)
⑵、劃出楚王侮辱晏子說的話,說說他的話中之“話”。
⑶、劃出晏子反駁楚王說的話,說說他的話外之“話”。
⑷、根據晏子說的話,仿照前一節課老師的板書,學生自己板書歸納,理解句之間的邏輯關係,寫出“結論”。
⑸、教師點撥:如果楚王認為晏子是下等人,也就等於承認楚國是下等國家;楚王想不承認,當然他的“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也就是廢話,所以他“只好”陪著晏子笑。
⒉學習第5自然段。
⑴、劃出楚王侮辱晏子的話,說說楚王怎樣侮辱晏子。
⑵、劃出晏子反駁楚王的話,理解兩個“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
(前者指氣候、水分,土壤不同,後者指社會風氣、社會環境不同。)
⑶、重點指導學生填些“結論”。(楚國的環境不好社會風氣差或楚國是擱強盜國。)
⑷、教師點撥:晏子先舉例,再針對楚王的侮辱,運用同樣的推理,駁得楚王“只好賠不是”。
⒊課堂小結:根據課文,說說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了晏子的過人才智?(讓學生自由發言。)
⒋作業 本上3、4題。
㈢課後小結:
第三課時
㈠教學目標
⒈能給課文分段,寫出段意。
⒉深刻認識晏子過人的才智和善變的口才。
㈡教學過程
⒈學習第6自然段。
⑴、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放在課文結尾有什麼作用?
(點明事情的結果,照應開頭,說明楚王改變了對晏子的態度。)
⑵、改雙重否定句為肯定句,比較語意。
(“從這以後,楚王很尊重晏子了。”書上原句比改後的句子意思更肯定,語氣更強烈。
⒉深刻認識“晏子”。
學習課文後,你喜歡晏子嗎?為什麼?
(有過人的才智,善變的口才,不畏強權,熱愛自己的國家。)
⒊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給課文分段,再寫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楚王仗著國勢強盛,想趁機侮辱出使到出國的晏子。(起因)
第二段(3至5自然段):晏子針鋒相對,三次反駁了楚王對它的侮辱,維護了齊國的尊嚴。(經過)
第三段(第6自然段):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結果)
⒋課堂作業 :完成作業 本三第5、6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