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蒹葭》教學設計範文(精選9篇)

詩經《蒹葭》教學設計範文(精選9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詩經《蒹葭》教學設計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詩經《蒹葭》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詩經》的基本常識。

  2、反覆朗讀,直至成誦。

  3、瞭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愛情的嚮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學重難點】

  品味詩歌的語言,體會詩中人物的情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同學們,大家剛才聽到的的歌曲優美嗎?誰能說出這首歌曲的名字?

  2、這首歌就是根據《詩經》中的《蒹葭》改編而成。板書“蒹葭”

  3、《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作品。《詩經》通稱為《詩》或《詩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為經典,才稱《詩經》。《詩經》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4、這節課,我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詩經》中的一首極其優美的抒情詩《蒹葭》。在學習的同時我們一起來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情感,來領略華夏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

  二、初讀,感受詩的音樂美

  1、請同學們認真看書,聽老師朗讀課文。大家拿好筆,在你不認識的字下面作標記。

  2、學生試讀。讀準字音,把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3、指名讀,正音,指導學生讀出節奏感,感受詩的節奏美。

  三、學生交流資料,譯讀全詩

  1、教師提問:這首詩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2、小組交流,自學全詩。

  3、彙報自學成果。

  四、再讀,感受詩的繪畫美

  1、唐朝詩人王維不僅是一個著名詩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畫家。蘇軾曾這樣評價她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蒹葭》之所以成為《詩經》中最經典的詩歌。就是因為這首詩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圖畫。

  2、播放背景音樂,教師描繪畫面,讓學生閉上眼睛感受畫面之美。

  五、三讀,感受結構美

  1、下面再請同學們再來讀一遍詩歌,你發現了什麼特點?

  2、全班交流。

  3、《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覆,只是在押韻處換幾個字表達逐漸強烈的感情。這種僅僅對文字略加改動的重疊是《詩經》中常用的手法。

  六、情讀,感悟詩中情

  1、詩人天剛放亮就來到河邊,直呆到太陽東昇。試想,他獨自一人久久徘徊在靜寂的曠野,面對茫茫秋水,等人不見,尋人不著,他的心情該是何等焦急和惆悵!請你在朗讀中將這種情感表達出來。學生練讀。

  2、指名讀,評議。

  3、全班誦讀。

  七、課堂小結

  1、《詩經》是古代勞動人民在生活中對情感的感悟,讓我們用心來吟誦這優美的文字,傳唱這古老的歌謠!

  2、全班齊讀。

  詩經《蒹葭》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蒹葭》是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語文》(人教版)第四冊第七單元的一首詩歌。它是《詩經?國風》中的名篇。《蒹葭》是一首愛情詩,採用重章疊句、反覆詠唱的章法抒寫了主人公對意中人的傾慕之戀,以及欲見而不得的惆悵、執著之情。

  學生分析

  八年級(初二年級)的同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詩歌欣賞能力。教師要善於引導。啟發學生,給學生營造音樂的氛圍,激發他們學習詩歌的興趣。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所以,教師注重營造特定的氛圍,透過富有感情的誦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培養學生感受、創造美的情趣。

  2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法,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把握全詩感情基調的基礎上,準確、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2、品味與賞析詩歌美的語言、美的意境。

  3、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他們創造美的動力。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投影儀、錄音帶和VCD碟片。

  2、詩詞曲賦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多讀多背必有好處。課前讓學生蒐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詩詞,以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增加積累。

  教學流程

  一、匯入新課

  (一)導語設計:

  師:同學們,當你聽到“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親愛的媽媽,流浪的腳步走遍天涯,沒有一個家,……”這膾炙人口的歌詞時,是否記起了那首遊子思鄉的千古絕唱《天淨沙?秋思》?當你坐在餐桌前享用精美豐盛的晚餐時,是否記起了父母“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囑咐?當你驚歎於戈壁灘的狂風吹沙時,是否憶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志豪情?古典詩詞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走進了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美麗與奇妙。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蒹葭》這首詩歌,再一次滋潤我們渴求的心靈。

  (二)初讀詩歌

  1、多媒體投影薄霧中的水邊蘆葦,蘆葉蕭蕭,茫茫蒼蒼。在這個畫面的襯托下,投影出詩歌原文。(藍色字幕)

  2、播放背景音樂(低聲地):播放小提琴曲《水邊的阿蒂麗娜》。

  3、學生初讀課文:藉助“預習提示”以及註釋,讀準字音,瞭解大意。

  【文采飛揚的導語,清新自然的背景畫面,悠揚恬靜的音樂,使課堂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美,使學生體驗了情境美、奠定了本堂課的基調。】

  二、品味賞析

  (一)整體感知

  1、配樂朗讀:在《水邊的阿蒂麗娜》的音樂聲中,教師範讀,學生仿讀。

  【樂曲播放與詩歌朗誦同時進行,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聯想,從而產生共鳴。】

  2、請同學說說選擇《水邊的阿蒂麗娜》的作為背景音樂的原因。

  【體會詩歌迷茫而略帶憂鬱的情感基調】

  3、詩歌中主人公為何憂傷?

  4、求而不得後主人公的態度如何?

  【整體感知詩歌的思想內容:嚮往和追求純潔的愛情和求而不得後,主人公依然執著追求的感情。】

  (二)品味語言

  1、上述體會你是從詩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

  【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本課文重章疊句的結構特色,品味詩歌樸素清新風格灑落的語言】

  2、創新設計:請同學把大螢幕上的詩歌中加點的詞改換一下,要求改後的詩歌整體風格不變。

  【這個設計遷移性、挖掘性很強,它點燃了學生創造性自主學習的火花。詩歌中的加點詞語為三段對應部分稍加變化的詞語,學生改換後的詞大多是貼切的、和諧的,多元的。在這創新的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受到美的陶冶是潛移默化的。】

  3、熟讀成誦。(採用男女聲交替讀、齊讀等各種形式)

  三、激發激情

  (一)深層理解:

  1、課後思考練習一: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目的讓學生掌握意象的概念,因為理解詩歌中的深層敘往往是從理解分析意象的作用為切入口的。】

  2、自由討論“蒹葭”“蘆葦”“道路”等意象的象徵意義。

  【讓學生極大地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透過相象和聯想,準確體會意象的象徵意義。】

  (二)激發學生創造美的激情

  1、多媒體投影出《在水一方》的歌詞,同時播放這首歌。

  2、思考:你認為這首改編自《蒹葭》的歌詞好嗎?為什麼?

  【在討論中,學生髮現歌詞將原詩中的渺遠迷茫、纏綿感傷的意境,反覆詠唱的形式等精華部分保留了下來。這一發現,加深了學生對原詩的理解。學生在這首優美的歌曲聲中,再一次地感受到了美的情感體驗。】

  3、您也許不是詩人,也許不是藝術家,但老師相信你有豐富的想象力。你能想象一下《蒹葭》這首詩歌的意境,藉助除文字和音樂以外的其他藝術形式來表現的情景嗎?(各學習小組之間合作、探究、討論)

  【這一設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這種開放型的題目極大地鼓舞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上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使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層出不窮,水到渠成地把學生創造的激情激發出來。】

  詩經《蒹葭》教學設計 篇3

  一、導語設計

  黑板邊書:“聆聽三千年華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東方文明輝煌”,同步播放鄧麗君《在水一方》,創設情境,為學習《詩經》選篇《蒹葭》作鋪墊。

  提問:同學們,大家剛才聽到的的歌曲優美嗎?誰能說出這首歌曲的名字?

  明確:電視劇《在水一方》的主題曲《在水一方》 。

  進一步提問:誰知道歌詞的出處?

  明確:根據《詩經》中的《蒹葭》改編而成。

  二、解題

  今天,我們又一起來學習《詩經》中的一首極其優美的抒情詩《蒹葭》。這首詩。主要是透過美讀來感受先人的情感美,來領略華夏民族文化的源遠流長。下面我們就進入第一個環節:

  三、讀題

  (一)、初讀,感受詩的音樂美。

  1.第一個環節透過初讀詩文,初步感受詩的音樂美。要朗讀好詩文,要注意讀好它的節奏。要讀出詩歌的音樂美,除了詩歌朗讀的一般要求外,尤其要讀出她的生氣,讀出她的音樂美。

  2.下面,請同學們認真看書,聽錄音朗讀課文。大家拿好筆,在你不認識的字下面作標記,第二個要求就是請同學們注意這首詩的韻腳,也就是詩中押韻的字。

  明確:第一章應該是蒼、霜、方長、央;第二章是萋、晞、躋、坻;第三章是採、已、汜、右、坻。

  3.學生試讀。

  師問:在我們朗讀時,同學們是否注意到了詩中“疊詞”的運用?

  明確:蒼蒼,萋萋,采采……

  (師生一同總結這首詩中的.疊詞特點。)

  (二)、再讀,感受是的繪畫美。

  1.導語:為了更深入地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們現在一起進入第二環節的學習。再讀詩歌,想象詩歌的繪畫美。唐朝詩人王維不僅是一個著名詩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畫家。蘇軾曾這樣評價她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蒹葭》之所以成為《詩經》中最經典的詩歌。就是因為這首詩本身就像一幅精美的圖畫。

  2.教師描繪畫面,讓學生感受畫面之美。

  金秋之季,拂曉之時,蘆花泛白,清露為霜,瑟瑟秋風,葦叢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煙波萬頃,空中霧靄迷濛,彎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時,一位痴情的戀者,躑躅水畔,他熱烈而急切地追尋著心上的戀人。那戀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他徘徊往復,心醉神迷,內心痛苦,不可言狀。

  3.分析比興手法,明確:比興—借景抒情,觸景生情,

  (三)、三讀,感受結構美(重章疊句的作用)。

  下面再請同學們齊讀一遍詩歌,請注意各章之間的特點。然後說說這幅畫中寫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節?

  明確:《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的章反覆,只是在押韻處換幾個字表示層層遞進。這種僅僅對文字略加改動的重章疊唱是《詩經》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覆中深化意境。

  為了把這首詩讀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詩人的情感。請同學們用一個詞語或句子來表達詩人追求伊人時的不同心情。

  第一章抒發了詩人對伊人____憧憬_____的情感。

  第二章抒發了詩人對伊人_____焦急____的情感。

  第三章抒發了詩人對伊人______失望___的情感。

  四、探究與研討,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點,深刻體會比興的藝術手法。

  學習這詩的主要表現手法是比興,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託。這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手法。這種手法的優點在於寄託深遠,能產生文已盡而意有餘的效果。

  這首詩還採用了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如“窈窕”是疊韻;“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並茂。

  詩的二、三章只換了幾個詞,內容與首章基本相同。但它體現了詩歌詠唱的音樂特點,增強了韻律的悠揚和諧美,使表達的情感愈來愈強烈。首章的“蒼蒼”,次章的“悽悽”,末章的“采采”,寫出蘆葦的顏色由蒼青至悽青到泛白,把深秋淒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為霜”、“未浠”、“未已”的變換,描繪出朝露成霜而又融為秋水的漸變情狀與過程,形象地面出了時間發展的軌跡,說明詩人天剛放亮就來到河濱,直呆到太陽東昇。試想,他獨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曠野,面對茫茫秋水,等人不見,尋人不著,其心情該是何等焦急和惆悵!

  描寫伊人所在地點時,由於“方”、“湄”、“”三字的變換,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詩人和詩人盼望與伊人相會的活動與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繪了出來,這樣寫,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另外,像“長”、“躋”、“右”和“央”、“坻”、“”的變換,也都從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尋見伊人困難重重,想見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若把三章詩所用幾組變換的詞語聯絡起來加以品味,更能體會到詩的雋永淳厚的意味。

  五、課堂小結

  《詩經》是人類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頭清水,開闊、豐盈、簡單、潔淨。這源泉處的草木,也跟淳樸的先民及其歌聲一樣簡樸優美。從詩經中走出的女子嫋嫋娜娜、款款盈盈遊歷在平原秀野風和日麗中。痴情的少年千迴百轉,卻找不到她的岸。讓我們乾乾淨淨與素心相通。吟誦這優美的文字,傳唱這古老的歌謠!

  蒹葭變化:蒼蒼——悽悽——采采環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白露變化:為霜——未浠——未已時間推移,心情焦急和惆悵

  地點變化:長——躋——右——央——坻困難重重,想見心情急切

  教學反思:

  今天講了《詩經》中的《蒹葭》,看著孩子們被吸引了,很是高興。現在大致回憶一下上課的過程:

  一同學讀課文,注意要讀準確。(先給別讀,再齊讀)

  二我把一些重點字詞寫到黑板上,讓學理解記憶(近義詞或反義詞放在一起,以便學生掌握詞義)

  蒼蒼萋萋采采未晞未已水之湄水之涘溯洄從之溯游從之躋右水中坻水中沚

  三邊讀邊口譯課文,兩人為一組交流。

  四透過讀,我們想到了一副美麗的畫面。用第一人稱或者第三人稱描繪一下,並寫寫自己透過讀感悟到了什麼。

  (在練習本上寫)

  學生們在回答時加上了一些想象。緊接著我讓他們談感受到了什麼?孩子們說到了主人對愛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

  還談到了他是惆悵的,對愛人感情是濃烈的,他是執著的。

  緊接著我又問可望而不可及是喜還是悲?孩子們說是悲,我談自己的觀點這也許是一種喜吧,因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我讓孩子們繼續思考:這裡的伊人僅僅是所愛的人嗎?學生們能談出這也許代表理想或者夢想。我說這又何嘗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寫照呀。一生都在追求夢想的路上。

  這時鈴聲響了,我還是問道:三小節的內容幾乎是重複的,那能不能去掉兩小節。學生說不行,那樣感情就不強烈了。我說這樣看似重複,實際又不是完全重複的寫法就是“重章疊句”,它的表達效果就是渲染感情,增加詩歌的音樂美。

  本來覺得一節課處理這首詩時間會很寬鬆,結果時間很緊張。看得出孩子們是在逐步進入文章,沒有當堂成誦實在是有些遺憾。

  所有的故事都是一個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我的故事。也許多年之後,他們經歷一些事後,再想起這首詩會會意的微笑吧。

  詩經《蒹葭》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①初讀詩歌,感受《蒹葭》一唱三嘆的節奏美;

  ②聽讀詩歌,聯絡文字深入體會《蒹葭》的景美和景中人的美;

  ③掌握詩經中的比興手法;

  ④齊讀詩歌,多角度品《蒹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透過意象感悟詩歌仍然是初三學生的一個重要訓練點,所以我的教學重點為目標②;學生可能只會將它視作一首愛情詩,所以教學的難點是目標④——如何將《蒹葭》中的伊人與生活聯絡起來,使學生獲得思想啟迪。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匯入

  中國古代每一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成就,明清的突出成就是小說,往前追溯是元曲、宋詞、唐詩、漢賦、楚辭,之前還有沒有呢?(設定PPT,以曲線圖形呈現,在教師的提示下儘量由學生自己回答)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一首詩經中的經典篇目《蒹葭》。

  二、一唱三嘆——讀《蒹葭》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讀課文,邊讀邊感受此詩所傳達出的感情。

  (學生隨便談初讀後的感受,並適時抽學生起來讀,體會)

  2.透過讀,你發現此詩在句式上有什麼特點呢?

  (儘量引導學生自己歸納:每句4字,句式整齊;分章節,每章只有幾個字不同,重章疊句,有一唱三嘆的音律美)

  3.採用重章疊句有什麼好處呢?

  (迴旋反覆,增強詩歌的音樂感、節奏感,感情更強烈;便於吟唱,插入對“風”的介紹)

  三、聯想想象——繪《蒹葭》

  1.蘇軾曾經評價王維的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今天我們學的《蒹葭》是否有這樣的特點呢?如果有,那麼畫中有哪些景,景又是怎樣的景呢?聽老師配樂朗誦,大家思考。

  ①評老師讀得如何。<師生平等對話交流>

  ②你看到了哪些景,景是怎樣的景?

  (蒹葭、白露、霜,總體說來是一種蕭瑟、綿長、迷茫之景,具體由學生進行描繪,透過追問引導迴歸文字)

  2.巧妙插入對季節和時間的追問,並讓學生從詩歌中找出原句。

  (秋,早上,含有白露和霜的句子都可以看出來)

  3.繼續追問早晨有什麼意味兒?

  (朦朧之感;“一天之計在於晨”,早上是充滿希望的)

  4.這些景有什麼作用?

  (蒹葭寫出環境的清冷;白露從“為霜”“未晞”“未已”的變換,形象勾勒出了時間發展的軌跡,說明主人公天亮就來到河邊,直到太陽東昇,獨自一人在河邊久久徘徊;寒霜濃重的淒冷景色,造成了一種渺遠迷茫的意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感傷和惆悵)

  5.畫中的景是如此美麗,那景中的人又是怎樣的呢?描述一下你腦海中所呈現的形象,從原文找出依據。

  (兩個人:伊人和追尋者。伊人十分飄逸,如夢如幻,文中“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可以看出;追尋者十分痴迷,如痴如醉,文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可以看出。越是追求越得不到,一種可望而不可即,呼而不應,求而不得。)

  6.由於伊人十分夢幻,反而使追求者更加如痴如醉,想象追尋者反覆追尋的情景,是什麼樣的情感讓追尋者如此痴迷?

  (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可以對文字進行細節的誇張。追尋的時間長,空間廣,說明他的執著,不畏艱險。

  7.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寫人,而要從景寫起?

  (比興手法,言此物以引出他物,插入對《詩經》中賦比興手法的介紹:“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也”通俗的說“賦就是鋪陳直敘;比就是比喻;興就是藉助其它事物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

  四、遷移拓展——悟《蒹葭》

  1.前面我們說了他從天一亮到太陽東昇一直沒有追尋到伊人,為什麼呢?

  (伊人不是真實存在的,她象徵著作者作者心中一切美好事物和理想,只存在於想象之中,如水中花,鏡中月,可望而不可即)

  2.從《蒹葭》中,你還能夠想到什麼呢?可以是以前學過的詩,生活中的人、事。

  (牛郎織女一年一見反而越益美好;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五、回味《蒹葭》,總結學習詩歌的方法

  ①老師放歌曲“在水一方”,讓學生在音樂中回味《蒹葭》餘音繞樑之美,並嘗試背誦;

  ②學生自己總結學習詩歌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背景、意象、意境、思想感情、寫作手法等方面談)

  結語: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夢想,要像詩中的主人公一樣,不畏艱險,勇敢追尋自己心中的夢想,老師相信,只要有夢想,就一定會實現,今天的課就上到這。

  詩經《蒹葭》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把握詩歌內容和情感,並在此基礎上能準確、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體味本詩優美的意境。

  3、掌握起興的手法及重章疊句的結構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品味賞析詩歌美的語言,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

  課前準備

  1、瞭解有關《詩經》知識。

  2、學生朗讀並疏通全詩。

  教學過程

  一、匯入本課

  1、匯入《詩經》,複習前課有關《詩經》知識。

  2、匯入《蒹葭》:吟誦三千年華夏優美文字,感受公元前東方文明璀璨。

  二、內容解讀 體味意境

  (一)靜心聆聽學生配樂朗讀。

  (古箏曲很適合本詩的意境,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優美的情境;身邊同學的朗讀更容易激發學生投入的願望)

  (二)談談這首詩給你的整體感受。(整體把握,各抒己見)

  填空:這是一首 的詩(朦朧悽美)

  (二)從詩句的哪些內容感受到的?

  (學生討論、交流,幻燈片一一呈現學生討論的結果:寫景句;追尋伊人的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深入解讀文字)

  1、寫景句(每章的第一、二句)

  (1)景物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學生自由發言)

  明確:蘆葦——叢生茂密。因秋來而變黃,因霜襲後會發白。秋風搖曳中更添淒涼。

  白露秋霜——潔白,晶瑩,觸感是涼的,給人以清冷之感。

  秋水——崎嶇、蜿蜒、清冷。成語有望穿秋水 一汪秋水。

  曉霧——拂曉之時水邊晨霧朦朧更添迷離之感。

  (2)這些景物創設了一種怎樣的氛圍?

  明確: 悽清、迷離

  (3)請你運用散文筆法描繪一下這幅畫面。

  2、追尋伊人的過程。

  在這蒼茫悽清的背景下,主人公出現了,他的心情如何?請結合具體語句體會。

  (1)在水一方 在水之湄 在水之涘

  ——一個 “在”字,主人公確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邊,堅定

  —— 方、湄、涘,地點空間的變化,說明他追尋得堅定而執著

  (2)溯洄從之 溯游從之

  ——匆忙而連續的動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和堅定、執著

  (3)“宛”字,好像 彷彿之意 ;央、坻、沚的變化

  ——說明追尋而不得時、可望而不可即的痛苦、惆悵、淒涼、孤獨的心情。

  3、那麼主人公追尋的伊人到底是誰呢?(對於課本思考與練習一的討論)

  ——主旨的多義性、模糊性,使詩歌更具一種朦朧美。

  總結:無論是從詩的寫景、具體事情的鋪敘、主旨的不確定性,都使本詩給我們留下了朦朧悽美、委婉有致的感受。

  透過以上環節,對詩歌的理解應該更深入了,再一次朗讀本詩,讀出感情,讀出個性化的理解來。

  朗讀的共同體會:

  ①讀前兩句時語速應該較緩慢;

  ②“溯洄從之,溯游從之”連續動作焦急急迫應該語速較急促;

  ③“道阻且長”等相同句式應慢以體現險阻重重;

  ④“宛在”三句讀出悵惘失望之情。

  三、技法探究 明確作用

  《詩經》的表現手法分為賦、比、興三種,另外,重章疊句、疊字、雙聲、疊韻等,也是《詩經》表現形式上的突出特點。這首詩反映出以上什麼特點?請具體分析。(見課本思考與練習二)(著重於起興手法和重章疊句的分析)

  1、起興手法的運用,使全詩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優美。

  2、重章疊句的運用,作用:

  (1)從樂調上看,一唱三嘆,增加了韻律的和諧迴環之美。

  (2) 從表達效果上看,反覆吟唱,使詩意逐步加深,詩所抒發的感情也越加強烈,加強了感染力量,給人留下深刻鮮明的印象。

  3、“蒼蒼”“萋萋”“采采”等疊字的運用,使描景狀物更細緻、更形象,也增強了詩歌的節奏感和音樂美。

  4、大多四言一句,隔句用韻,既顯得句式齊整,又富有變化,錯落有致,讀起來很自然。

  四、拓展延伸 觸類旁通

  閱讀下列詩句,完成後面練習。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採之②。采采芣苢,薄言有之③。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④。采采芣苢,薄言捋之⑤。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⑥。采采芣苢,薄言襭之⑦。

  【註釋】①芣苢(fu yi):植物名稱,即車前子,種子和草可作藥用。 ②薄言:發語詞,沒有實義。 ③有:採得。 ④掇(duō):拾取。 ⑤捋(luō):用手掌成把地脫取東西。 ⑥袺(jié):用手提著衣襟兜東西。 ⑦襭(xié):把衣襟別在腰間兜東西。

  1、《詩經》的手法是賦、比、興。本詩使用的手法是

  2、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採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歌中是怎樣具體表現出來的?

  3、前人讀這首詩說,反覆詠讀,“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景象,請加以描述。

  【點評】

  《蒹葭》雖屬經典中的名篇,但因其具有篇幅短小、容量不大、章句復沓等《詩經》篇目固有的特點,使得許多老師在教學時,總有“有勁使不出”之感,對怎樣處理課文,怎樣深入文字,怎樣品味意蘊,難以把握拿捏不準。

  這一設計,舉重若輕,遊刃有餘,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可圈可點頗多。

  以讀促教,涵泳品味。沈老師能緊扣文字特點,以讀為抓手,一讀再讀,以讀促教,值得肯定。顯然,學生於讀中有所感受,在讀中逐漸理解,在讀中品味涵泳,在讀中浸染積澱。這既為下一步教學的展開做了必要鋪墊,更為學生古典素養的形成添磚加瓦,可謂一舉多得。

  綱舉目張,凸顯主體。學生讀畢,沈老師出示了一個“填空”題,看似隨意而為,實則別具匠心。答案“朦朧悽美”四個字,既是本詩“主旨”,又是教學“總綱”。整節課就圍繞“追溯”這四字來源做文章。從“景物特點”到“情境氛圍”;從“追尋過程”到“主旨探究”,無一不為此展開。其中,學生必定處於積極、主動的探求之中,“不用揚鞭自奮蹄”,老師便成了十足的“領路人”和“旁觀者”, “主導”與“主體”的作用自然可得到具體生動地呈現。

  問君何能爾?不難發現,奧妙在那個看似平淡無奇的問題(“從詩句的哪些內容感受到的?”)上。可見,教學設計之關鍵在設計“問題”,關鍵看能否抓住核心,能否“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一點沈老師做到了。

  從容舒緩,激發想象。從容舒緩是指教學的各個步驟環節,從“聽讀”、“賞讀”、“議論”、“小結”到“拓展”,不徐不急、緩緩展開,其中又非同一步調,而是張(“議”環節)弛(“讀”環節)有度,很有節奏。加之多媒體音、像等手段的介入,使“課如其文”,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也給課堂營造了詩意的氛圍。學生的思緒也就像插上了翅膀,飛翔在朦朧悽美的意境之中,從而使有限的文字幻化出無限的空間,使教學收到了“尺水興波”、“尺幅萬里”之效。

  當然,本文教學設計,有些地方還稍欠翔實,有待進一步完善,比如,教者對相關環節的設想或意圖應做必要交代,以便人們一目瞭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詩經《蒹葭》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詩經》相關文學常識; 掌握朗讀四字詩的節奏,熟讀成誦。

  2、能力目標: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 把握“追求者”和“伊人”的形象。

  3、情感目標:體味詩歌的音韻美、畫面美、人性美、主題美、詩意美,培養和提高學 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感受詩歌畫面美。

  2、把握“追求者”形象,感受詩歌人性美。

  【教學難點】

  感受詩歌畫面美、人性美。

  【教學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附:在水一方歌詞)

  (二)、文學常識回顧

  1、詩經相關知識收集

  2、生字詞積累(提前板書字詞、注音,每章節詩句及重點字詞的解釋,翻譯,分組進行)

  (三)、聽讀課文,感受音韻美

  下面,我們就一起走地這個優美的愛情故事,去感受詩歌的音韻美,去感受那一份淺淺淡淡地哀傷。 [聽讀課文,配樂範讀 學生齊讀]

  自讀思考:找出你認為音韻美的幾個方面:

  (四)、賞讀課文,感受畫面美

  小組合作讀、思、討論下列問題

  ①、詩歌寫的是哪個季節的內容呢?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個時間呢?你又是怎麼知道的?

  ②、在同學們的眼中,這個季節是一個什麼樣的季節呢?

  秋天是一個( )的季節;秋天是一個( )的季節;秋天是一個( )的季節;秋天是一個( )的季節

  ③、詩中都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

  教師準備:蘆葦--( )。 白露秋霜--( )。

  河畔道路--( )。 秋水--( )。

  曉霧--拂曉之時水邊晨霧朦朧更添迷離之感。

  ④、現在你能否說說詩歌透過這些景物營造了一個什麼樣的意境?

  教師準備:營造了一個( )( )( )( )……的意境。

  3、展開聯想、再現詩歌意境

  同學們看大螢幕,選取幾種景物把你在腦海中形成的畫面用幾句話描繪出來。

  (屏顯詞語:蒹葭(蘆葦)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曉霧。)

  注意:只寫景,不寫人。

  示例: 深秋的清晨,霜濃霧重,在青蒼的天際下,河畔那一大片叢生的蒼蒼蘆葦。在蕭瑟的秋風中起伏搖曳,茫茫秋水之上,曉霧朦朧,煙水迷離...... (自己創作並展示):

  (五)、品讀課文,感受人性美

  1、剛才咱們描繪了詩中景,再來看看詩中人。這時候,主人公出現了,在這樣的氛圍下,他在做什麼?心情又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齊讀課文,小組討論)

  主人公在做什麼:“溯洄從之、溯游從之”--追求“伊人”、尋找“伊人”。

  “追求者”心情:

  ①“溯洄從之、溯游從之”--匆忙而連續的動作中,可以感受到“追 求者”的焦急,急迫。

  ②“宛”字,好像 彷彿之意--追尋而不得時心情如何?失望、悵 惘、痛苦。

  2、你感覺主人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你又是怎麼知道的?(自讀課文,小組討論)

  ①熱烈嚮往愛情、不畏險阻、百折不撓 依據:“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

  ②執著追求,堅貞不渝的人 依據:“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 一個“在”字,主人公確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邊

  教師總結:

  (六)、創讀課文,感受主題美

  詩中將“伊人”形象理解為愛人,實際上“伊人”的內涵可以有更為豐富的理解:人生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是我們執著追尋和嚮往的,你能舉個例子嗎?(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學生討論並回答:愛情、事業、親情、友情、理想、自由,還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個盡 善盡美的境界。

  (七)用現代詩的形式展示這首詩的內容,體會詩意美

  (學生自我創作,並展示,小組形式)

  課文小結:課文小結: 詩以清秋為背景,抒發了詩人企慕和悵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類永存的企慕情感。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類現實與理想的距離。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是尋求理想的艱難長途。

  “伊人”之境讓我們感到希望與理想乃是一個若有若無、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詩篇從哲學的高度反映了人類理想追求與個體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類對完美境界永無止境的追求。

  (八)指導背誦(在配樂背誦中結束本課)

  詩經《蒹葭》教學設計 篇7

  教學設想

  《蒹葭》是課文《<詩經>二首》的第二篇,此前已經介紹了《詩經》的常識,並學習了《關雎》。在此基礎上,本節溫故知新,側重運用啟發式和對比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認知主體地位和能力發展主體地位。

  採用“板塊推進,問題切入,層級展開,迴圈提高”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裡、按層面逐層加深對作品的體會和理解,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把問題貫穿於整個課堂,用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問設計由淺入深,體現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教學板塊

  溫故知新──整體感知──品味詩歌──探究總結──深思巧練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領悟詩的意境美;

  2.理解詩歌重章疊句,反覆詠唱的作用;

  3.領會詩歌思想和藝術特點,培養和提高學生鑑賞詩歌的審美情趣,激發他們創造美的動力。

  (二)過程和方法:

  引導學生反覆吟誦,掌握適當的停頓,節奏和語氣;掌握吟誦欣賞詩歌的技巧與方法;

  (三)情感和態度:

  瞭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愛情的嚮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分析《蒹葭》中的人物形象及領會賦、興的藝術表達手法的妙處。

  2、把握《蒹葭》中的重章復唱的特點。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的語言,準確把握詩中人物的情感。

  教學方法

  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法,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溫故知新

  1.請聆聽鄧麗君的《在水一方》。

  歌詞: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綠草萋萋,白霧迷離,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願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

  我願順流而下,找尋她的方向。卻見依稀彷彿,她在水的中央。

  我願逆流而上,與她輕言細語。無奈前有險灘,道路曲折無已。

  我願順流而下,找尋她的足跡。卻見彷彿依稀,她在水中佇立。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問:這首歌曲優美嗎?能說出這首歌曲的歌詞出處嗎?

  明確:這首歌曲的歌詞是瓊瑤根據《詩經蒹葭》改編而成的。

  2.填空: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 )總集,原名《詩》,或稱“詩三百”,共有( )篇。全書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間的作品。按樂調不同分( )( )()三部分,常用的表現手法有( )( )( )。《詩經》以( )言為主,兼以雜言。章法上多采用( )寫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板塊重點:掃除文字障礙,初步把握課文,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1.解題:

  《蒹葭》選自《詩經秦風》屬秦國民歌。“秦風”多言車馬田獵,粗獷質樸,而本詩卻神韻縹緲,引人遐想。這是一首懷人詩作。

  2.聽錄音,劃出韻腳,感受詩的音樂美。

  3.看註釋,讀懂字面意思。

  提問設計:(第一梯度)

  1.這首詩寫了什麼?

  2.這首詩的韻腳是哪些字?

  3.這首詩三章有何異同?

  4.這首詩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

  學生議論回答。

  板塊小結:讀懂大意,認識作品的二個藝術特點:興、賦表現手法,重章疊句的章法。

  三、再讀課文品味詩歌

  板塊重點:品味詩歌,感受並領悟詩歌的意境美。

  問題設計:(第二梯度)

  1.景物描寫有何特點?其作用是什麼?

  2.伊人指代什麼?

  3.抒情主人公是怎樣一個形象?

  4.表現了抒情主人公怎樣的思想感情?

  指名讀課文。

  品味詩歌:(著重運用比較法)

  每章1 、2句:以景起興,以興託情。

  時間:深秋清晨,淒冷。

  景色:秋葦蒼蒼、白露茫茫、寒霜濃重清涼。

  作用:渲染氣氛,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烘托人物淒涼、落寞的心境。

  正如《人間詞話》所說:“《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具有“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

  《關雎》以景起興,興中含比,比興自然。用雎鳩和鳴比喻男女真摯的愛情。而《蒹葭》每章1 、2句:以景起興,以景託情。

  每章3 、4句:追尋伊人,點明主題。

  伊人:深愛而思慕的物件。

  地點:“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皆因思念太深而生的幻境,表明追尋的物件飄忽不定。也暗示各種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際遇,意蘊開闊。

  《關雎》鮮明地指出追求的物件:窈窕淑女,是實寫,她就在河邊採摘荇菜。而《蒹葭》中伊人,即那個人,是虛寫,寫得朦朧而有韻致。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所謂”含有不便讓人知道意味。伊人在遙不可及的河水那一邊。朦朧和距離產生美,這正是這首詩的動人之處。

  每章後4句:追尋境況。

  道路:艱難曲折。

  抒情主人公:執著、堅定。

  心情:思而不得,求而難見的悵惘和遺憾。

  結果:追尋的物件飄忽不定,幻象迷離。抒情主人公可望難及。

  “宛”字表現出蒼茫的環境氛圍,迷茫的內心情感,隱約縹緲的身影,把詩人“欲即不能、欲罷不捨”的豐富內涵表現出來。

  《關雎》著重於“敘事”,我們從詩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夥子從愛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這樣一條線索。而《蒹葭》中卻沒有明確的故事,突出追尋之路的艱險與漫長,表現出主人公不能夠走近“伊人”,又永遠點亮希望的情感狀態。

  思想意義:

  表現對“伊人”的真誠嚮往、執著追求。

  表達思而不得的悵惘,求而難見的遺憾。

  涵容人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境遇。

  板塊小結:領會作品的思想意義,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四、三讀課文探究總結

  板塊重點:理解詩歌重章疊句,反覆詠唱等藝術特點;感受並領會詩歌的結構美。

  齊讀課文

  問題設計:(第三梯度)

  這首詩三章意思大致相同,為什麼不用一章?換言之,這首詩重章疊句,反覆詠唱的作用是什麼?

  學習小組討論,發言。

  (一)、探究研討:

  重章疊句一唱三嘆的作用:

  (1)蒹葭之“蒼蒼”、“萋萋”、“采采”這是景物層層渲染。

  (2)白露之“為霜”、“未唏”、“未已”表現了時間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時間的漫長與追求者的執著。

  (3)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在水中央”“在水中坻”“在水中沚”表現了空間的轉移,暗示了追尋物件的飄忽難覓及追尋者的無奈和惆悵。

  (4)道路的“阻且長”、“阻且躋”、“阻且右”從不同的角度,步步加深道路的坎坷曲折,暗示追求者的矢志不渝。

  小結:採用重章疊句,換韻復唱,不僅僅造成一唱三嘆、迴環往復的抒情效果,還深化了詩歌意境,把詩人的追求和失意表達得淋漓盡致。

  (二)、總結藝術特點

  1.重章疊句,深化了詩歌意境。

  2.意境朦朧、含蘊無盡。

  意境美體現在多重疊合的架構。

  (1)煙水迷離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難分難解。

  (2)深秋一派蕭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悵失意的心情渾然一體。

  (3)詩人的執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覓之無蹤的境界渾然為一。

  (4)“伊人”高潔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氣質,被蒹蒼露白、秋水澄明的景緻烘托出來。

  3.“賦”、“興”手法的運用。

  每章首兩句都是借景起興,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是先寫河畔蘆葦很繁盛,夜來清露結成霜的景物,以便更自然地引出本詩的主題:“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即詩人隔河企望,追尋“伊人”。

  每章三至八句是賦,直抒胸臆,表達主人公思而不得的悵惘,求而難見的遺憾。

  五、深思巧練創新思維

  板塊要點:拓展思維,形成能力。

  問題設計:(第四梯度)

  深思:學生各抒己見。

  1.你如何理解“伊人”?

  或情人、或友人、或賢人隱士,或美好的事物,如理想、信念等。

  2.這首詩對你有何啟發?

  做事要勇於克服重重困難。對理想要有執著追求的精神,學好專業課為理想而奮鬥,爭取達到目標。

  巧練:翻譯這首詩。

  參考譯文:

  河畔蘆葦茂蒼蒼,清晨白露凝成霜。我思慕的那個人,就在河水那一方。沿著彎曲的水道去找她,道路阻隔又漫長。逆著筆直的水道去尋她,彷彿隔在水中央。

  河畔蘆葦連著天,清晨白露還沒幹。我思慕的那個人,就在河水那一邊。沿著彎曲的水道去找她,水路升高又難攀。逆著筆直的水道去尋她,彷彿隔在小渚間。

  岸邊蘆葦滿河流,清晨白露未全收。我思慕的那個人,就在河水那一頭,沿著彎曲的水道去找她,水路迂迴又難走,逆著筆直的水道去尋她,彷彿隔在一小洲。

  小結:

  品味鑑賞詩歌的技巧:

  (1)從思想和藝術手法(如結構、語言等)兩方面去品味鑑賞詩歌。

  (2)要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去思索、探究。

  (3)反覆朗讀,運用聯想、想象體會詩中情感。

  結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以屈原詩句自勉!

  詩經《蒹葭》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讓學生在把握全詩感情基調的基礎上,準確、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2).品味與賞析詩歌美的語言、美的意境。

  (3).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他們創造美的動力。

  2.情感、態度、價值觀

  《蒹葭》塑造了一個不懈地追求心上人的執著的形象。教學中,對詩中所表達的男女純真愛情既不能迴避,也不可過分渲染,要把握好講授的分寸和尺度。

  教學重點:

  1.理解這首詩所抒發的思想感情,能夠順暢記誦、翻譯。

  2.掌握起興的手法及重章疊唱的結構特點。

  教學難點:

  品味與賞析詩歌美的語言、美的意境。

  透過歌曲《在水一方》和詩歌的比較,感受美。並能由此歸結出本文寫作特色。

  教學方法:

  透過創設情景匯入課文。

  採用問答法、小組討論法、比較法和圖表演示法學習課文。

  教學媒體:

  使用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中國古典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精華,是中國文化的寶藏。傷情離別,弔古懷今,社會生活,政治風雲,無不在詩詞中體現。任憑時光流逝,歲月更替,古老的詩詞仍以它無限的魅力超越時空。品中國古典詩詞,無不讓人沉醉心迷。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蒹葭》這首詩歌,再一次用詩歌滋潤我們渴求的心靈。(放幻燈片1)

  二.解題

  請開啟課本p165,指導看註解6。

  三.朗讀欣賞

  1.用心聽朗讀(課件影片播放朗讀)

  把自己認為應該注意的生字畫出來

  2.在讀的過程中你認為哪些生字詞應該注意的,說一說。(學生自由發言)

  3.教師認為學生應該掌握的生字詞多媒體展示。並集體讀兩遍。

  4.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或搖頭晃腦讀或淺吟低讀或高聲暢讀。

  5.集體朗讀。要求學生體會詩的感情,讀出詩的感情。

  四.詩意理解

  1.教師講解疏通每章詩重點詞語。

  2.學生髮揮聯想想象,談談對詩的理解,再現詩的美麗畫面和優美意境。(自由發言,各訴己見。幻燈片8)

  3.教師點評。展示自己的理解。師生共賞。(詩歌賞析投影顯示)

  秋風輕輕吹拂,蘆葦飄搖著柔柔的腰肢。我的心如霜如露,似夢似幻——我到哪裡去追尋你呢?你總是若即若離,日暮時分飄飄然泊在我的心湖上。

  河水清清,碧波盪漾,我彷彿看到了你在臨水梳妝。解挽柔長的秀髮垂落水裡,河面波紋裡流動著是你嬌羞的容顏。

  我遠遠地望著你,想要追尋你。你和我只有這一水的距離嗎?我沿著堤岸尋你,踏過泥濘沼澤涉過碧荷池塘,卻總是找不到你的方向。

  蘆葦抽穗,蘆花飛揚,冰冷的河水,無情地流淌,讓心兒蕩起雙漿,尋遍每一寸岸,尋遍每一處沙汀,只見白鷺向天飛,不知伊人在何方。

  白露結霜,濃霧迷茫。思念的淚光裡,總有你溫婉的身姿。是幻覺嗎?你是一朵清蓮,在我的心湖裡悄然綻放。我只能隔岸望著你——可望而不可求。那淡淡的憂傷啊,“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詩經《蒹葭》教學設計 篇9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課前播放秋水邊蘆葦畫面配《在水一方》二胡曲,課中以不同的畫面和需要低聲迴圈播放)

  1、導語: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中國古典詩歌燦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詩歌的源頭是哪嗎?是《詩經》。《詩經》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源頭,是人類文明的源頭清水,它開闊,豐盈,簡單,潔淨。詩歌賦予了我們柔情、豪情和激情!現在就讓我們溯洄而上,走進詩歌的源頭——詩經,去聆聽三千年華夏先民的吟唱,去感受公元前東方文明的輝煌!

  2、介紹詩經

  學習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詩經》,它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作品。《詩經》通稱為《詩》或《詩三百》,宋代儒家把它奉為經典,才稱《詩經》。《詩經》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詩經》是我國現實主義優良傳統的源頭,其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對我國文學,尤其是詩歌的發展有著深廣的影響。詩歌的形式,多數為隔句用韻,並普遍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覆詠唱的特點。

  你看,那從《詩經》中走出的女子嫋嫋娜娜,款款盈盈遊歷在秋水之畔曉霧朦朧中,痴情少年千迴百轉卻找不到她的岸。這節課讓我們走進《詩經》,走進《蒹葭》,吟誦這優美的文字,傳唱這古老的歌謠。(出示課題)

  3、解題

  《蒹葭》選自《國風秦風》,屬秦國民歌。“秦風”多言車馬田獵,粗獷質樸,而本詩卻神韻縹緲,引人遐想,也是一首優美的懷人詩作。

  二、感知朗讀,理解內容

  1、聽讀;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3、自由朗讀全詩,注意把握感情分寸。

  讀出悽迷之景,惆悵之情。

  4、指名朗讀;

  5、感受詩的音樂美

  音樂美:節奏、音調、聲情

  韻腳第一章:蒼、霜、方、長、央;

  第二章:萋、晞、躋、坻;

  第三章:已、涘、沚。

  疊詞蒼蒼,萋萋,采采……

  重章疊唱反覆詠唱,一唱三嘆,餘音嫋嫋

  重章疊句、一唱三嘆,是上古民歌,也是現代民歌常用的形式。它的美感價值,主要應從兩個方面去看:一是從情感方面看。十個重在以情動人。情感不是一次性概念告知所能奏效,須反覆感染方能起到動人心絃的效果。二是從音樂方面看。上古民歌都是口頭傳唱的,是以聲調和旋律來感染人的情感,唱者須反覆才能盡情,聽者須反覆才能動情。因此,一唱三嘆,迴環往復本身,就是在層層推進感情,就是在不斷強化美感效應,並非一定要在每章的內容上有了發展變化,才算是有了推進。這是應當意識到的。

  三、理解詩意

  1、同桌合作,結合註釋弄清詩歌大意,不明白的地方做標記,一會提出共同解決;

  2、共同釋疑:可能的問題①所謂:所說的,所思念的②白露為霜:白露變成霜

  3、把《蒹葭》翻譯成白話詩,體會其詩味。

  河邊蘆荻青蒼蒼,秋深白露凝成霜。意中人兒何處尋,就在河水那一旁。

  逆著河水去找她,道路坎坷險又長。順著河水去找她,彷彿人在水中央。

  河邊蘆荻溼漫漫,白露滴滴葉未乾。意中人兒何處尋,就在河岸那一端。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人在水中灘。

  河邊蘆荻密稠稠,清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兒何處尋,就在河岸那一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彎彎險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人在水中洲。

  4、哪位同學能概括詩歌內容?

  一個男子強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尋而不得的失望、惆悵的心理。

  四、賞析景物,感受意境

  1、詩歌寫的是哪個季節的內容呢?依據是什麼?

  教師準備:秋季而且是深秋。白露為霜。

  俗語說: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曹丕《燕歌行》中也說: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2、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秋天是一個什麼樣的季節呢?

  秋天是一個令人感傷的季節。仿句說如:秋天是一個蕭瑟肅殺的季節。秋天是一個思念的季節。秋天是一個淒涼的季節。……

  小結:自古以來,在多情人眼中,秋景肅殺,最為傷悲。自古逢秋悲寂寥,它悽美而令人感傷。

  3、大家能否看出是一天中哪個時間呢?

  清晨(拂曉)白露未唏白露未已

  4、詩中都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學生自由談。

  教師準備:蘆葦——叢生茂密。因秋來而變黃,因霜襲後會發白。秋風搖曳中更添淒涼。

  白露秋霜——潔白,晶瑩,觸感是涼的。

  河畔道路——崎嶇難行,險阻重重。

  秋水——柔和,沉靜,澄明,清冷。成語有望穿秋水一汪秋水

  曉霧——拂曉之時水邊晨霧朦朧更添迷離之感。

  5、現在你能否說說詩歌透過這些景物描寫創設了一種怎樣的氛圍?

  清冷孤寂悽美迷離

  6、同學們看大螢幕,選取幾種景物把你在腦海中形成的畫面用幾句話描繪出來。(配《在水一方》二胡曲屏顯詞語:蒹葭秋風白露秋霜秋水晨霧河畔道路水中沙洲。

  師生共同感受:深秋的清晨,霜濃霧重,在青蒼的天際下,河畔那一大片叢生的蒼蒼蒹葭,在蕭瑟的秋風中起伏搖曳,茫茫秋水之上,曉霧朦朧,煙水迷離……

  五、把握形象,拓展延伸

  這時候,主人公出現了,他時而痴痴凝望,時而上下追尋,飄風的蘆葦叢中伊人身影若隱若現。大家結合詩句體會一下主人公追尋伊人時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教師準備:

  ①在不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俟,一個:“在”字,主人公確信“伊人”就在水的那一邊

  ②溯洄從之溯游從之匆忙而連續的動作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急迫

  ③“宛”字,好像彷彿之意追尋而不得時心情如何?失望悵惘痛苦

  ④只剩一人佇立水邊時感受怎樣?孤獨寂寞

  小結:對於主人公來說驚喜只是暫時的,失望悵惘痛苦卻是綿長的,那蕭瑟的秋境正是主人公這種心緒的外化,這叫什麼寫法?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