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交往新空間》教學設計

《網路交往新空間》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網路交往新空間》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既不迴避也不沉溺於網路交往,恰當運用網路與網路交往,引導學生學會自我保護,遵守網路規則,享受健康的網路生活。

  2、能力目標:能夠正確地使用網路,使之為學習和生活服務,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

  3、知識目標:瞭解網路交往與傳統交往的不同,瞭解網路交往的兩大特點。

  二、教學重點:網路交往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享受健康的網路交往。

  三、教學難點:讓學生既正確認識網路的無限性,也認識到它的現實性,增強學生自治力,將網路作為工具,為我所用。

  四、教學方法:頭腦風暴法、情感體驗法、討論法等

  五、教學媒體:多媒體

  六、課時安排:4課時

  七、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

  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第1課時

  制定小組探究方案

  1、列出與本課有關的兩個主要論題(“網路的利與弊”;“網路交往”)

  2、指導學生分組,幫助提出與課程主題相關的有意義,值得探索的子問題

  3、提出目標和期望

  4、商討評價標準

  1、在兩個主要論題中選擇感興趣的論題,然後按照希望探討的問題分組

  2、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列出主論題下的子問題,並使之能夠成為每個成員的工作。

  3、商討評價標準

  透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探索的'問題,讓學生在自身知識結構上構建新的知識,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多維評價

  第2 課時

  組內交流

  資料整合

  1、瞭解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及困惑,給予適當的引導

  2、指導學生進行資料整合,篩選最適當的資料

  1、說出個人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困惑

  2、小組成員提出解決意見

  3、組內交流探究成果,並進行資料整合

  4、確定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放錄影、訪談、論文、課件等)

  教師可以根據“課標”要求進行指導和調控,讓學生在資料整合中體驗情感,增強能力,總結知識。

  第3課時

  研究

  成果

  展示

  1、組織展示

  2、指導學生進行評價

  3、幫助展示小組答疑

  1、小組展示研究成果

  2、其他小組進行評價及提問

  3、展示小組答疑

  進行“他評”時,學生可能會被問及探究過程中忽略的問題,透過思考、再探索,可以更全面地認識問題;還可以透過別人的探究來加深、擴大自己對問題的認識

  第4課時

  自我評價

  自我展望

  1、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2、指導學生從探究活動中發現規律、總結知識點

  填寫“自我評價表”“隨堂記錄卡”

  總結活動經驗,記錄自己成長的過程。

  附:1、自我評價表

2、隨堂記錄卡

  附1:自我評價表

  主要方案的自我評估

  姓名:

  方案名稱:

  其他小組成員:

  態度

  1、我尤其擅長於

  2、我正在xx方面取得進步

  3、我希望在zz方面多加努力

  工作習慣

  1、我將採用下面方式描述我的工作及合作:

  2、我經常用下面的方式參加每次聚會並作出自己的貢獻:

  3、其他小組成員對我提出的建議是:

  成績:對自己付出努力的評價(10):

  成績:對自己所作貢獻的評價(10):

  最終成績:為這項計劃所承擔的工作的評價(以上兩項成績的平均):

  附2:隨堂記錄卡

  隨堂記錄卡

  姓名: 日期:

  主題:

  我對於這節課的看法是:

  對於這節課,我喜歡的是:

  我參與最多的時候是:

  我參與最少的時候是:

  我想做一些變動包括:

  對課程概念的理解

  我將 定義為:

  關於 我所知道的一件事是:

  關於 我希望知道的一件事是:

  關於 我認為要求我們知道的一件事是:

  關於 我仍然存在的問題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