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和小草教學設計範文

大樹和小草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樹和小草教學設計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小草和大樹一樣,具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徵。

  大樹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植株的高矮、莖的粗細和質地。

  大樹和小草都有生長在土壤中,都有綠色的葉,都會開花結果,都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過程與方法:

  用簡圖畫出小草的主要形態特徵,能整理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到小草和大樹一樣,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體,具有愛護小草,不踐踏不草的意識。

  【教學重點】找大樹和小草的相同點,體會陸生植物生命體的特徵。

  【教學難點】學會比較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情分析】

  本課是透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過的許多植物,和以往觀察和描述以及栽培植物的實際體驗,進一步引領學生對植物進行觀察、比較和分類。透過對植物莖的比較,認識到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幾種常見的小草,最好有三葉草(黃花酢漿草)和狗尾草;一條樟樹枝和它的果實、葉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常見的小草

  1、師生交流:在校園裡不僅有高大的樹木,還有低矮的小草。我們認識這些小草嗎?這些小草長在校園的哪些地方?

  2、教師指導:對不知名的小草怎麼認識?提供認識的方法及資料。

  二、觀察記錄狗尾草

  1、教師引導:在校園、田野、路旁、果園中都能找到狗尾草,為什麼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實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雜草,各地都有分佈。

  2、觀察記錄要求:運用前面學過的觀察順序、觀察方法、記錄方法來觀察記錄一株狗尾草。

  3、小組學生活動:觀察狗尾草,我們用簡圖把它的樣子畫下來。上臺描述互相補充:這是我們觀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徵根莖葉果實大致畫下來即可。)

  4、組間活動:比較不同的草,找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啟發引導:從植物器官及生存環境、生長年限、生長變化規律等方面比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態,各有差異,但是它們之間存在著很多共同特徵,說說你對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雖小,但也十分可愛,我們應當呵護它們。

  三、比較樟樹和狗尾草

  1、引導討論:可以從哪些方面比較樟樹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處?2、比較完成《科學同步探究》P9對比表格。

  3、交流彙報:樟樹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導學生了解:像樟樹莖一樣的莖叫木質莖,像狗尾草一樣的莖叫草質莖。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1、比較彙報內容:總結大樹和小草的不同之處。

  2、全班討論:大樹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處。

  3、總結:從以上表達內容中我知道了樹和草的共同點有根莖葉,有的會開花、結果、有種子(基本形態結構相同);都長在土壤中,需要陽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環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還知道了樹和草的壽命不同,樹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們的具體結構特徵也各有不同。

  教學反思:

  本課的“草質莖”、“木質莖”、及“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概念的呈現上略顯生硬。可以在介紹完四種草後讓學生觀察它們的莖有什麼特點(莖軟、細),然後介紹說這樣的莖就叫“草質莖”,在請同學們說幾種草質莖的例子。然後對比我們之前學習的樹木,它們的莖是硬的,粗的,那麼這樣的莖就叫“木質莖”,然後再請同學們舉幾個木質莖的例子,這樣的過度的相對自然了。另外重點“維恩圖”的處理,是本節課的難點,我是把它放在最後講解,但其實更好的方法是在課進行的過程中先將小草的特點一點點的呈現,這樣等講解維恩圖的時候小草的特點已經在黑板上了,這樣便於學生講出大樹的特點,在前一段講小草的特點的時候教師可以適當的提示或者補充,但在講大樹的特點的時候就要放手讓學生去講,這樣有扶有放,教學方法上更全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