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教學設計(精選5篇)

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教學設計(精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教學設計 篇1

  堅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貫徹執行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的特點,以素質、創新教育為中心,強化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意識,落實安全措施,著重進行科學鍛鍊、心理健康、安全常識等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懂得在體育運動中如何保障人身安全,進一步減少、避免體育活動中傷害事故的發生。

  一、教材分析:

  體育運動存在著風險,體育運動安全常識的教學是讓學生“加強防範,學會自護”的教育思想,透過體育運動安全常識的學習,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育運動安全防範意識,掌握必要的體育運動安全防範知識與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學生在體育運動中能夠合理活動、科學鍛鍊,最大限度地預防運動事故的發生和減少安全事件對學生造成的傷害。

  二、學情分析:

  在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教學中,主要讓學生樹立安全觀念,瞭解安全基本常識,具備對危險的初步判斷能力,掌握躲避危險和自我保護的簡易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安全意識、自律意識和自護能力,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體育安全事故的發生。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心理與學習特點,採用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和交流習慣,透過豐富多彩的課堂實踐活動,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觸覺、聽覺,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和技能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體育運動傷害發生的原因及防範常識。

  2、技能目標:知道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防範方法,學會一些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和自我保護的技能。

  3、情感目標:對安全科學的鍛鍊身體有認識,明白體育運動要做到科學、合理、安全,有自我保護意識。

  四、重點難點:

  體育運動安全意識得到深化,防範知識技能在今後的體育運動中能夠自主運用。

  五、教學過程:

  (一)影片匯入(歐洲盃足球賽片段)

  1、導言:同學們,看過足球比賽後,有什麼感受?有沒有危險呢?

  學生各敘己見。

  2、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運動傷害發生的原因。

  學生討論交流,各自發表。

  1)認識不足

  對運動傷害預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積極有效地採取預防措施,或措施不當,及易導致運動傷害的發生。

  2)準備活動不足

  a、不做準備活動就進行激烈的體育活動,及易造成肌肉損傷、肌腱扭傷,韌帶拉傷等運動傷害;

  b、準備活動不充分,在運動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尚未達到適宜水平,就進行運動,易對器官功能造成傷害;

  c、準備活動內容不得當或準備活動過量,致使準備活動無效或身體功能有所下降。

  3)心理狀態不良

  在活動中由於急燥,恐懼、害羞、麻痺、缺乏經驗或不自量力,也容易導致傷害事故。

  4)氣候因素

  過高的氣溫和潮溼的天氣,導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發生凍傷或其它傷害事故。

  5)身體素質弱,體育基礎差,一時不能適應體育活動的需要,容易發生傷害事故。

  6)違反課堂紀律、活動要求和規定,也是造成身體傷害事故的原因。

  3、體育課與體育活動應該注意那些安全事項?

  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4、教師歸納出示課題: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運動前應該注意那些事項?(簡報)

  1、檢查自己的身體情況

  參加體育活動,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要學會自我監督,隨時注意身體功能狀況變化,若有不良症狀要及時向教師反映情況,採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臟病或其他不適合參與體育活動的疾病而隱瞞病情,勉強參加活動。

  學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狀,禁止參加體育活動:

  ①體溫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各種內臟疾病(心、肺、肝、腎和胃腸疾病)的急性階段;

  ③凡是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氣管咳血,鼻出血,傷後不久而有出血危險,消化道出血後不久等;

  ④惡性腫瘤;

  ⑤傳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⑥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學生,禁止參加長跑等長時間劇烈運動的專案鍛鍊

  2.為什麼運動之前要做準備活動

  人體是各器官系統構成的有機整體。進行體育活動時,看起來好像只有肌肉在活動,其實身體的呼吸、血液迴圈等器官都在參加活動,並且都要由大腦皮層來指揮協調。做準備活動正是為了提高大皮層神經細胞的興奮,準備活動還能使體溫略為升高,使肌肉、肌腱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彈性、伸展性都很好,不至於因為突然收縮而拉傷或撕裂,這在冬天尤其重要。

  3、怎樣正確使用體育器械

  (1)在進行單、雙槓活動時,先要檢查一下器械是否完好,是否會晃動,器械下面必須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體操墊。

  (2)在做跳箱、跳馬、山羊等跳躍活動時,器械前要放起跳板,器械後要鋪海綿墊,同時老師要在器械旁站立保護。在動作未掌握時,當老師不在或器械前後缺乏保護設施時不要跳躍。

  (3)進行投擲時,如投手榴彈、鉛球、實心球、標槍、壘球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行動,令行禁止,不可有絲毫的馬虎。

  (4)跳高、跳遠時,必須嚴格按體育

  老師的技術指導,跳躍前必須掘松沙坑並耙平,防止落地蹬傷或扭腳。背越式跳高,要備好厚度、寬度與長度符合要求的海綿包,防止落地時受傷。

  4.運動時發生傷害怎麼辦?

  (1)扭傷的處理方法

  扭傷多發生在四肢關節處。在扭傷當時,可以做冷敷。冷敷的具體操作方法是用毛巾沾冷水、擰乾後蓋在傷處,也可以有冷水淋洗傷部。冷敷可以每隔3~4小時做一次,每次5~8分鐘。

  (2)挫傷的處理方法

  身體被鈍重的體育器械或物體碰傷稱為挫傷。挫傷的急救方法與扭傷相同。

  (3)擦傷的處理方法

  擦傷是指身體的裸露部分與地面、牆壁或其他物體猛烈摩擦發生的傷害。

  處理方法是先止血,由於血有自行凝結的能力,所以輕度擦傷時的滲出性出血,在數分鐘內即可自行停止。重度的範圍大的擦傷出血量大,要立即送醫院搶救,在送醫院途中,要設法止血或減少出血量。

  在止血過程中,切切不能用髒毛巾、手絹等物擦洗傷處,以免細菌感染。

  (4)骨折的處理方法

  骨折是骨的損傷。

  正確的急救步驟是:首先除去壓在傷者身上或阻礙搬移傷者的障礙物,然後把傷者放平,固定傷肢,保暖,在移動傷者時動作要緩慢輕柔。然後迅速送醫院處理。切忌盲目翻動傷者的身體,以避免斷骨傷及肌肉、神經、血管等。

  (5)鼻出血處理法

  鼻部受到外力打擊,鼻內的血管破裂,可能發生相當嚴重的鼻出血。鼻出血的病人可暫時用口呼吸,同時頭要向後仰,在鼻部放置冷水毛巾。如果出血不止,可用凡士林紗布卷塞人出血的鼻腔內。

  5.師生共同總結: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明白了體育課的安全很重要,體育課應該注意什麼?

  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教學設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透過討論交流,我能說出上體育課前的準備。

  2.透過教師講解,圖片展示,我能說出參加體育課的注意事項。

  二、課前準備:

  製作課件,顯示有關內容及收集、查閱到的相關資料.

  三、教學過程

  (一)上體育課時衣著上的注意事項:

  上體育課大多是全身性運動,活動量大,還要運用很多體育器械,如單雙槓、鉛球……所以為了安全,上課時衣著有一定的講究。

  (1)上衣、褲子口袋裡不要裝鑰匙、小刀等堅硬、尖銳鋒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種金屬的或玻璃的裝飾物。

  (3)頭上不要戴各種髮卡。

  (4)儘量不要戴眼鏡。

  (5)不要穿塑膠底的鞋或皮鞋,應當穿球鞋或一般膠底布鞋。

  (6)衣服要寬鬆合體,最好不穿鈕釦多、拉鎖多或者有金屬飾物的服裝。有條件的應該穿著運動服

  (二)討論提高

  1.小組討論:為什麼不能帶硬質物品?

  2.師生共同總結並展示討論結果,以警示硬質物品的危害性,從而提高安全意識。

  (三)不同天氣,學生在體育活動時應注意的問題。

  (四)體育運動前的準備活動:

  進行鍛鍊之前,先熱熱身(特別在冬季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

  (五).體育課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體育課在小學階段是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重要課程.體育課上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因此特別要注意安全。

  1.短跑等專案要按照規定的跑道進行,不能串跑道。

  2.跳遠時,必須嚴格按老師的指導助跑、起跳。

  3.在進行投擲訓練時,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進行。

  4.在進行單、雙槓訓練時,器械下面必須準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

  墊子。

  5.在做跳馬跳高練習時,一定要有保護措施。

  6.在做墊上運動(前後滾翻等)專案時,要嚴肅認真,不能打鬧,

  以免發生扭傷。

  7.參加籃球、足球等專案的訓練時,要學會保護自己,自覺遵守

  競賽規則對於安全是很重要的。

  (六)參加運動會要注意什麼?

  運動會的競賽專案多、持續時間長、運動強度大、參加人數多,安全問題十分重要。

  1.要遵守賽場紀律,這是確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沒有比賽專案的同學要在指定的地點觀看比賽。

  3.參加比賽前做好準備活動,以使身體適應比賽。

  4.在臨賽的等待時間裡,要注意身體保暖,春秋季節應當在輕便

  的運動服外再穿上防寒外衣。

  5.臨賽前不可吃得過飽或者過多飲水。

  6.比賽結束後,不要立即停下來休息。

  特別注意:

  1.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案和運動量鍛鍊。

  2.劇烈運動以後,不應暴飲,也不可馬上洗浴.應做一些放鬆整理運動(如慢行舒腿等)。

  3.課間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4.飯前飯後不要參加體育運動。

  5.飯前飯後不要參加體育運動。

  (七)小結

  兒童少年正處在生長髮育的旺盛時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對身心的健康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只有注意運動衛生,科學地、合理地參加鍛鍊,才能達到健康的目的。

  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讓學生了解體育運動的不安全隱患。

  授課時間:

  20XX年4月21日星期一

  教學重點:

  1、球類運動和田徑運動的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

  2、如何預防球類運動和田徑運動的不安全因素教學難點:如何預防球類運動和田徑運動的不安全因素。

  教學方法:

  講授、討論

  授課過程:

  一、球類運動安全

  球類運動是青少年特別喜歡的體育專案,主要包括足球、籃球和排球。球類活動要求有一定的動作技術和身體活動能力,因此稍有不慎,容易引起大小不等的傷害事故,如挫傷、擦傷、扭傷、碰撞等。

  1.球類活動中有事故隱患

  (1)動作技術指導上的缺陷和錯誤。

  (2)場地裝置不安全。

  (3)動作粗野或違反規則。

  (4)組織方法不當。

  2.事故隱患的預防

  (1)加強思想教育,增強防範意識。

  (2)加強活動設施建設和管理。

  (3)做好準備活動、加強醫務監督。

  (4)加強保護措施。

  *不使用錯誤的推、拉、撞等危險動作。

  *使用必要的護具,如護膝、護腿、護踝等。

  *教給學生衝撞摔倒時的正確緩衝動作。

  二、田徑運動安全

  1.田徑運動的傷害事故隱患

  (1)場地不平整,設施不完善,操場是學校開展體育課教學,組織廣播操的主要場地,是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基礎。

  (2)活動安排不當。

  (3)學生的心理狀態不良,位能及時調整。

  2.事故隱患的預防

  (1)改善和規範活動場地、加強裝置的建設和維修。

  (2)教學和訓練、競賽活動必須嚴密組織、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提高質量。

  *教師要掌握學生合理的運動量,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放鬆。

  *加強紀律教育,培養學生自我保護意識。

  *重視課前準備。

  (3)建立運動監督制度。

  *學校運動場地、器械、裝置等要定期進行安全、衛生檢查。*損壞的場地、器械等要及時維修,維修前一律禁止使用。*教學過程應進行醫務監督,防止中暑、脫水等情況發生。

  三、學生討論問題

  1、運動時肚子疼怎麼辦?

  運動時發生肚子疼,只要用手揉壓一會兒就會逐漸消失的。有時不去管它,適應一會兒也會消失的,加深呼吸也可使肚子疼得到緩解。為了預防運動時肚子疼,首先要在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不要在運動前吃得過多,更不要喝一肚子水。如果在十幾分鍾內不能接觸肚子疼,就要停止運動,立即找醫生檢查。

  2、鼻子出血怎樣救治?

  如果是由於火氣過大發生鼻子流血,注意頭後仰(可坐在椅子上,頭後部放在椅背上)在鼻部放置冷水毛巾,並在後頸部用冷水清拍。如果在體育比賽中,鼻部受到器械碰或與他人相撞,使血管破裂,則須暫時用口呼吸,以免用鼻呼吸使出血程度加重。如果出血還不停止,可用凡士林紗布卷,塞入出血的鼻腔內,切不可用未消毒的紙巾或髒布塞入。

  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內容:

  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運動傷害事故的防範常識。

  2、技能目標:知道運動傷害事故的防範方法,學會一些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和自我保護的技能。

  3、情感目標:對安全科學的鍛鍊身體有認識,有自我保護意識。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體育運動的安全注意事項。

  難點:體育運動安全意識得到深化,能在今後的體育活動中自發的運用。

  四、教法與學法:

  1、讓學生自主探索

  2、啟發、誘導學生進入教學情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育鍛煉經驗以及活動經歷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五、課型:

  體育與健康室內理論研討課

  六、教學時間:

  20XX年3月26日

  七、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導言:同學們,你們看過足球比賽麼?有什麼感受?有沒有危險呢?

  (1)學生各變己見。

  (2)教師歸納出示課題。

  2、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體育課與體育活動應該注意那些安全事項?學生討論交流,各自發表。

  (二)學習新知識

  1、運動前的注意事項

  (1)檢查自己的身體情況

  參加體育活動,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要學會自我監督,隨時注意身體功能狀況變化,若有不良症狀要及時向教師反映情況,採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臟病或其他不適合參與體育活動的疾病而隱瞞病情,勉強參加活動。

  學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狀,禁止參加體育活動:

  ①體溫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各種內臟疾病(心、肺、肝、腎和胃腸疾病)的急性階段;

  ③凡是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氣管咳血,鼻出血,傷後不久而有出血危險,消化道出血後不久等;

  ④惡性腫瘤;

  ⑤傳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⑥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學生,禁止參加長跑等長時間劇烈運動的專案鍛鍊

  (2)檢查場地和器材

  要認真檢查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消除安全隱患。要注意場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場地是

  否平整,要清除石頭土塊;檢查沙坑的鬆散度、是否有石子雜物等;檢查體育設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不冒險,確保自身安全。

  (3)做好運動準備

  要穿運動服裝、運動鞋,不要佩戴各種金屬的或玻璃的裝飾物,不要攜帶尖利物品等。做好熱身準備活動。

  為什麼要做熱身準備活動?(合作探究)

  就是要克服內臟器官在生理上的惰性,以減低運動傷害發生的機會。

  運動前不重視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做得不充分、不正確、不科學,是引起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準備活動不充分,肌肉、內臟、神經系統機能不興奮,肌肉供血量不足,在這樣的身體狀態下進行活動,動作僵硬、不協調,及易造成損傷。

  如果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就會出現心慌、胸悶、肢體無力、呼吸困難、動作失調等現象。

  2、運動時的注意事項

  (1)要掌握動作要領

  在體育鍛煉活動中,瞭解和掌握動作要領及方法,不僅能夠在運動過程中發揮好技術動作,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而且還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懼,增強自信心,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2)要正確使用器材

  要了解熟悉掌握器材的效能、功能及使用方法。要嚴格遵守相關操作規程,在一些體育器械(如鉛球、實心球等)的使用中,要注意選擇適當場地,確保自身安全,同時還要注意不要傷及他人安全。

  (3)運動負荷要適當。

  參加體育活動要根據身體素質條件,選擇最有利於增強體質的運動負荷。可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從小到大。負荷過小,對身體作用不大;負荷過大,會損害身體;只有適宜的運動負荷,才能有效地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

  3、運動後的注意事項

  (1)認真做恢復整理活動

  做恢復整理活動的目的就是使人體更好的從緊張運動狀態過渡到安靜狀態,使心臟逐漸恢復平靜,放鬆身心。如果突然停止運動,就會造成暫時性的貧血,產生心慌、暈倒等一系列不良現象,對身心健康造成損害。

  (2)自我檢查運動反應

  如果感到十分疲勞,四肢酸沉,出現心慌、頭暈,說明運動負荷過大,需要好好調整與休息。運動後經過合理的休息感到全身舒服,精神愉快,體力充沛,食慾增加,睡眠良好,說明運動負荷安排比較合理。

  (3)適當補充能量

  參加體育運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在運動後(運動前也應適當補充能量)要科學飲食,保證身體的需要,確保取得最佳的鍛鍊效果。

  ①半小時至1小時後進餐

  ②避免喝含有KA啡因的飲料

  ③5至10分鐘後飲水(含鹽)

  (二)課堂小結:

  1、學生自評,知道多少知識?

  2、同學之間互評各自的表現,看誰學得多。

  3、再次記憶學到的知識。

  4、教師歸納總結

  科學而安全地進行體育運動,可以增強體質,促進我們的身心健康。相反,體育運動如果

  不能做到科學、安全鍛鍊,就不能達到運動目的,運動不當還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我們懂得一些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掌握一定的安全防範知識,養成良好的安全運動習慣,就會達到健康身心的目的。

  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口訣

  1、課外活動到操場,檢查場地和器材;

  2、運動服裝先換上,手錶飾品要摘掉;

  3、鍛鍊前要做熱身,活動四肢扭扭腰;

  4、運動前後喝點水,劇烈運動要適量;

  5、遵守規則講文明,危險動作杜絕掉;

  6、運動全部結束後,恢復整理要做好。

  (三)拓展延伸

  哪些體育運動少兒不宜過早參加?

  致使關節變形的專案、肌肉負重專案、負荷量大的專案、消耗能量大的專案等不宜過早參加。

  如:長跑、倒立、舉重、拔河、掰手腕等。

  九、板書設計

  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

  1、運動前的注意事項

  (1)檢查自己的身體情況

  (2)檢查場地和器材

  (3)做好運動準備

  2、運動時的注意事項

  (1)要掌握動作要領

  (2)要正確使用器材

  (3)運動負荷要適當

  3、運動後的注意事項

  (1)做好恢復整理活動

  (2)自我檢查運動反應

  (3)適當補充能量

  小學生體育運動安全常識教學設計 篇5

  為確保體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預防在體育課上出現人身傷害事故,特制定本預案。

  一、預案適用範圍

  在體育課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出現意外事故,啟用本預案。

  二、設立領導機構

  組長:學校校長

  副組長:副校長(分管安全)、副校長(分管教學)、體育教研組長

  成員:體育教師、各年級組長、各班班主任

  三、體育教學工作方面的安全要求

  1、在每一學期開學的第一節課即室內課上,應對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方面的安全教育,闡明各項體育活動中所存在的危險性和相應的防範措施,並對所教班級的所有學生進行體質健康調查,對於有嚴重疾病而不能參加劇烈活動的學生進行登記,並確保其不參加劇烈的體育競賽活動。

  2、體育教師要嚴格按照“學生體育課課堂常規”的要求,認真細緻地向學生講清各種注意事項。同時,嚴格按照要求上課,杜絕上體育課的隨意性,嚴禁上課脫崗。

  3、在實踐課當中,必須充分做好準備活動後實施新的活動專案,並教育學生嚴格遵守體育課課堂紀律,嚴格按教師所要求的練習方法進行練習活動。在教授體操、球類等有器械性活動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制定相關的保護幫助和安全防範措施,並提前對場地、器材的安全進行檢查。避免教學事故的發生,安全要求和防範措施應按要求在預案中體現出來。

  4、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加強學生課堂行為規範,教師要觀察學生的動態,瞭解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組織教學要得當,內容合適,練習強度科學合理,按規定學生體操、長跑等課程專案必須事先做好防護工作。

  5、高溫時段學生體育課因地制宜,或安排到室內,以防學生中暑。

  四、體育課意外傷害預案

  (一)體育課上容易發生的傷害事故

  1、體操課:學生在運用單槓時抓不穩,容易從上面掉下來。聯絡雙槓時,上肢支撐不穩,容易摔槓。

  2、球類課:可能場地不平,學生活動不夠,易出現摔倒或扭傷現象。

  3、田徑類:實心球等投擲專案,投擲時可能損傷其他人,跳躍、跑步時易損傷關節。

  (二)預防措施:

  1、堅持實施落實體育教師崗位職責,學校安全小組定期檢查。

  2、體育教師備課教案中必須體現出不同的專案活動中的安全防範措施。考慮到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

  3、體育教師必須學會體育課中出現的可能性安全防範技能。

  4、對技術方面的要求一定讓學生弄清、弄懂,掌握要領。

  5、球類:場地平整好,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6、對周圍人員進行隔離,選擇較軟的場地,充分活動好學生的各個關節。

  (三)應急預案

  體育課中如果出現上述風險,應採取如下措施:

  1、體操類:一旦學生從器械上摔下來,就具體情況進行救護,關節扭傷時,教師就扭傷情況給學生推拿救護,情況嚴重者可迅速送醫院治療。如果學生失去知覺,趕緊掐人中穴位,使其甦醒,結合情況趕緊送醫院進行搶救。

  2、球類:發現學生摔傷或扭傷,情況不嚴重者,體育教師自己可對學生進行冷敷、加壓包紮,或送醫院進行處理,情況比較嚴重者就立即送醫院進行救治。

  3、田徑類:教學中一旦發生有器械碰撞人的現象,就立即就所碰撞的人進行檢查,情況嚴重的立即送往醫院進行全方位的檢查。

  4、教學過程中若出現上述突發事件必須及時通知班主任和家長,並第一時間報學校安全領導小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