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小蝌蚪的成長教學設計

二年級數學小蝌蚪的成長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小蝌蚪的成長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數學小蝌蚪的成長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掌握筆算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簡便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知錯就改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三位數退位減法的簡便演算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2、學生準備:口算卡、數字卡片。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亮點:

  在學習了100內加減法和整百數、整百整十數的加減口算方法,本節課進行三位數的退位減法的學習,透過討論對列式探索總結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加強豎式計算中方法的掌握和應注意事項。引導學生探索掌握計算方法,並且鼓勵演算法多樣化,透過生活實際例子,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從而加強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在學生嘗試計算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主地感受、發現和交流,從而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

  2、用200、300、500這三個數寫出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演算法。

  3、提問:筆算三位數的減法要注意什麼?

  (二)探索新知

  1、三位數連續退位的減法。

  師:同學們,青山村村邊有東、西兩個池塘,池塘裡有好多好多的小蝌蚪,請看(主題圖)

  (1)你從表格中能發現哪些數學資訊?你能根據這些數學資訊提一個用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

  學生提問題,教師蒐集板書。

  (2)師:現在我們重點解決第一個問題,要求“東池塘有多少隻蝌蚪沒有變成青蛙?”應該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12—89、

  師:你同學們自己算一算,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你的演算法。

  學生彙報。

  教師重點來講列式計算。學生彙報講解。

  412

  — 89

  323

  師:同學們,你們說的都非常好,做的很正確,現在你們能不能獨立解決第2個問題。

  學生完成,完成後教師組織學生彙報。

  師:同學們請認真觀察這兩道算式,它們都是什麼樣的計算?和前面學的減法有什麼不同?(板書: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

  (3)小結:豎式計算三位數練習退位減法,要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

  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減。

  注意檢查和驗算

  青蛙媽媽看到同學們做的好,它們也學著同學們做了兩道題,同學們看看對嗎?

  526 482

  — 41 — 178

  116 314

  學生獨立完成,彙報時讓學生說一說錯在哪裡。

  被減數是整百數的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

  師:青蛙媽媽看著孩子們表現真棒,打算開次聯歡會,它買了300個氣球,已經吹好了76個,還有幾個氣球沒有吹起來嗎?

  (1)怎樣列式呢?先獨立在練習本上做一做,然後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演算法。

  (2)全班交流,彙報:

  (略)

  師:再次練習400—43=

  鞏固應用。

  1、教材P54第1、3題

  2、教材P55第2、5、8題

  自己審題,教師引導,獨立完成。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學完了,你有什麼收穫!怎樣才能算得又快又好?

  【板書設計:】

  小蝌蚪的成長

  用豎式計算注意問題:

  (1)相同數位要對齊;

  (2)從個位減起;

  (3)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個位上加10再減

  二年級數學小蝌蚪的成長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二年級下冊第53~55頁“小蝌蚪的成長”。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筆算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簡便計算。

  過程與方法: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和簡便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難點:三位數退位減法的簡便演算法。

  教法、學法:談話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課件,學習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你們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嗎?其實,由於各種原因,在100只小蝌蚪中,只有20只能變成青蛙。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關注小蝌蚪的成長,好嗎?(板書:小蝌蚪的成長)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說說數學資訊,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2、東池塘有多少隻蝌蚪沒有變成青蛙?

  (1)先獨立列出算式;(412—89)

  (2)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獲得計算結果;(412—89=323(只))

  (3)交流計算方法;(口算、數線、撥計數器、豎式等)

  3、西池塘有多少隻蝌蚪沒有變成青蛙?先獨立列式,再在小組內交流。(514—126=298(只))

  4、他們做得對嗎?和同伴說一說。(左邊的題是數位沒有對齊,右邊題是忘了退位)

  5、小結:豎式計算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時,要注意什麼?(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哪一位不夠減,要向前一位借1,借位點點清楚,哪一位頭上有一點要減1後再計算。)

  三、鞏固應用

  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四、回顧整理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能提醒同學們在計算時要注意些什麼嗎?

  板書:

  小蝌蚪的成長

  412—89=323(只) 514—126=298(只)

  二年級數學小蝌蚪的成長教學設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觀察興趣。

  2。幫助幼兒初步瞭解小蝌蚪的成長變化。

  3。引導幼兒嘗試用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小動物的感情。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重難點:

  透過觀察使幼兒初步瞭解小蝌蚪的成長變化過程。

  引導幼兒嘗試用多種形式表達對小動物的感情。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帶幼兒觀察小河、花草、樹木等在春天發生了哪些變化。

  2、小河的背景圖一幅,小花魚及小蝌蚪各個成長階段圖片。

  3、音樂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一、創設意境,引出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願望。

  溫暖的春天來了,睡了一個冬天的青蛙媽媽從泥洞裡鑽出來,跳進小河裡,在綠綠的水草旁邊產下許多黑黑的、圓圓的小蛙卵。過了幾天,這些小蛙卵慢慢活動起來,變成了大腦袋、長尾巴的小蝌蚪。(透過談話的形式,創設一種輕鬆愉快、和諧的活動氛圍,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透過多種形式感知小蝌蚪的成長變化。

  1。利用圖片演示,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小蝌蚪的成長變化過程。教師邊講故事邊提問,引發幼兒對小蝌蚪成長變化的思考及關注。

  ①小蝌蚪長的是什麼樣子的?

  ②小花魚發現小蝌蚪哪裡變了?

  ③小蝌蚪又長出什麼來了,小蝌蚪的什麼沒有了?它變成什麼了?(運用演示法邊看圖片邊欣賞故事,使幼兒對小蝌蚪的生長變化過程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為後面的活動環節做好鋪墊。)

  2.師幼共同回顧小蝌蚪的成長曆程,並用語言描述及肢體動作感受。

  ①小蛙卵慢慢變成小蝌蚪,過了一段時間它發生了什麼變化?

  ②教師和幼兒一起回顧:它先長出了兩條後腿,又長出了兩條前腿,最後變成了一隻小青蛙。

  ③引導幼兒模仿小蛙卵、小蝌蚪、長出兩條後腿的小蝌蚪、又長出兩條前腿的小蝌蚪、小青蛙的樣子。(在瞭解小蝌蚪的成長曆程基礎上,進一步運用情景教學法讓幼兒來透過語言描述及肢體動作模仿小蝌蚪成長中的各種形態,加深幼兒對小蝌蚪成長變化的印象,感受小蝌蚪變青蛙的樂趣。)

  三、遊戲:小蝌蚪變青蛙

  幼兒在教師帶領下玩“小蝌蚪變青蛙”的遊戲,並引導幼兒按口令做不同的動作:“我是小蛙卵”、“小蛙卵變成小蝌蚪了”、“小蝌蚪長出兩條後腿來了”、“小蝌蚪又長出兩條前腿來了”、“小蝌蚪的尾巴不見了,它變成小青蛙了”。 (本環節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小蝌蚪慢慢長大的快樂心情,加深幼兒對小蝌蚪成長過程的瞭解,使活動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隨時組織幼兒觀察飼養角的小蝌蚪,驗證其成長過程,並進一步激發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的教態自然親切、思路清晰,各環節過渡自然、流暢,達到了預期效果。這次活動的亮點是:

  1、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能夠根據幼兒的年齡和興趣特點,結合春天的季節特徵來選擇和設計活動,把科學領域的活動用故事情節貫穿下來,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在模仿小蝌蚪時,有位孩子搖著身體晃著腦袋邊走邊情不自禁地用濟寧話說:“真好玩,真好玩”。我接著引導說:“好玩嗎?後面還有更有趣的呢!”對幼兒積極的情感關注,更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注意建構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活動中創設了一種安全、愉快、寬鬆的外部氛圍,教師能夠深入、有效的參與和引導,並始終給予幼兒積極的關注,使他們的活動動靜結合,由欣賞故事——語言描述其成長變化——模仿、探索動作——到體驗遊戲,順應了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參與活動,把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

  3、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在設計活動時我注意使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演示法、遊戲法及情景教學法,能夠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維。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多通道參與法及體驗法。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引導幼兒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學一學、玩一玩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幼兒不知不覺對小蝌蚪的成長變化產生了興趣。而遊戲體驗法,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體驗小蝌蚪慢慢長大的快樂心情,進一步產生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拓展內容】

  小蝌蚪的成長反思

  《小蝌蚪的成長》是北師大版二年級教學下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小蝌蚪的成長》教學反思。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在學校已有豎式計算三位數減法的基礎上,學習三位數的連讀退位減法。教學目標是在學生理解連讀退位減法的算理的同時,能正確的計算三位數的減法。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具有以下特點:

  能夠把活動課與複習課有機的整合,使學生能夠在有趣的活動情景中運用所學的知識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使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得到內化。

  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線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不但有自己的觀察思考,更有小組的合作探討、合作學習,使學生在討論中明白道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交流中發展自我———讓學生在交流活動中,感受別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改變自己在認知方向上的單一,同時,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有助於完善自我認知方式,從而達到個性發展的目標,學生的主體性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教學反思《《小蝌蚪的成長》教學反思》。

  當然,本節課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和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方面是如何使教材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另一方面是如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一些知識整理與歸納的方法,潛移默化,掌握一些數學學習的方法,再次,情境圖,可以複習第二單元的“東南西北”。

  雖然本節課精心設計了小組分工協作:如二人合作中一人提問題並記錄,一人解答寫算式,然後交換。但是在實施中,出現一些學生代替其他學生答問題、做練習等現象。因此在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時,如何使每個學生都起來積極參與,是非常值得探討的。

  本節課的教學,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掌握了豎式筆算方法,但熟練程度不夠。再往後的學習中,加強練習,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