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一年級語文《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設計

一年級語文《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設計1

  一、課題:《雪地裡的小畫家》

  二、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一篇韻文,講的是一群“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事。“小畫家”們在雪地上留下不同的“作品”,而青蛙和他們不同,正在“睡覺”呢。課文形象地講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朗讀、背誦課文。

  難點:理解課文第三句(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有這樣一個好日子,夜裡下了一夜的大雪,早上起來一看,樹上、房子上、地上全是雪白的一片。這時候,小動物們都躲在房子裡睡懶覺呢,可有四個小朋友聽說今天葉老師給大家帶來了禮物,硬要我把它們給帶來了(出示四個小動物的幻燈片),你們認識它們嗎?

  其實呀,它們可不是一般的小動物,它們是(生齊說)“雪地裡的小畫家”。板書課題:12、雪地裡的小畫家

  (二)、自主識字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生字寶寶,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看看誰的記性最好?(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2、如果生字寶寶們不加小帽子你們認識它們嗎?(去拼音讀)

  3、單獨的生字寶寶大家都認識,如果老師給它找一個小夥伴,組成詞語寶寶,你們還能認出他們嗎?(在詞語中識字)

  大家的識字本領越來越厲害了,希望大家能和更多的生字寶寶們成為好朋友。

  (三)、理解感悟,品讀課文

  (1)、出示下雪圖片。

  1、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讀過了課文,現在就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字請拼音朋友來幫忙。

  2、出示圖片,師問:“你們看到了什麼?”

  生答,出示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

  3、指名讀第一句。

  4、讀出興奮的語氣。

  (2)、這時,雪地裡來了一群小畫家。

  1、這群小畫家指的是誰呀?(板書:小雞、小狗、小鴨、小馬)

  2、小畫家們分別畫了什麼?(齊讀課文並思考問題後指名回答。)

  3、小畫家們依次登場,分別出示小畫家的腳印,分別與“竹葉”、“梅花”、“楓葉”、“月牙”作對比,讀相關語句。

  4、再次齊讀:“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3)這些小畫家畫的畫為什麼不一樣?

  1、師問:小朋友平時是怎樣畫畫的?而這些小動物又是怎樣畫畫的?

  2、是啊,這些小動物只要用它們的爪子或蹄子在雪地上一踩,就能畫出這麼漂亮的畫,多麼令人佩服呀!(出示雪地上的腳印)請聽老師佩服地讀第四句。

  3、這麼美的雪天,小動物們都來到雪地上畫畫,怎麼沒有看見青蛙出來呀?它到哪去了?齊問:青蛙為什麼沒參加?(指導學生讀出問的語氣)

  4、原來青蛙在冬眠呢,青蛙是益蟲,請小朋友們不要打擾它,讓它美美地睡上一覺,等到睡醒後,它還會幫我們捉害蟲呢。

  5、請小朋友們輕輕地讀讀這句,不要吵醒了青蛙。(輕輕地讀:“他在洞裡睡著啦。”)

  (四)、達標深化

  看PPT試著背誦課文

  (五)、課後拓展

  課後請小朋友查閱相關資料,瞭解一下還有哪些小動物和青蛙一樣冬眠。

一年級語文《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設計2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韻文,講的是一群“小畫家”在雪地裡“畫畫”的事,課文形象的講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蛙冬眠的特點,課文語言簡練,內容淺顯易懂,充滿童趣。

  教學理念:

  依據課標精神,本節課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之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慾,給學一提供充分的參與活動時空,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生字,自讀自悟課文,提高認字,閱讀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合作精神,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讀11個生字和2個偏旁,學寫一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識記生字。

  教學準備:

  投影儀,錄音機,情境圖,各種圖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小雪花模型,有小雪花的語氣說話)我是小雪花,小朋友們好,秋去冬來,我又回到你們身身邊了,你們高興嗎?那你們願意和我一起到雪地裡去玩嗎?快看,我們到了!(出示情境圖)

  誰能說說你眼前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學生看圖描述)

  (師用小雪花在圖中飛舞演示)小雪花飄呀飄呀,飄在房子上,房子白了;飄在樹枝上,樹枝白了;飄在大地上,大地像鋪白色的地毯。在這白茫茫的世界裡,走來了幾位小動物,大家看是誰來了?(師在情境圖上貼上小雞,小狗,小鴨和小馬的圖片。)

  猜猜他們來幹什麼?(板書課題)

  二、自主識字:

  1、想知道課文中是怎麼說的嗎?開啟書,看課文。說說,在讀課文時,遇見不認識的字該怎麼辦呢?

  2、藉助拼音,試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3、自學生字:

  (1)比一比,誰是“火眼金睛”,找出藏在課文中的認讀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桌互相讀字,糾正字音。

  (3)用投影出示所有生字,齊讀。

  (4)請你們來當小老師,提出容易讀錯的字,請同學們注意。

  (5)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你是怎麼認識的?

  (6)想辦法把你不認識的字記下來,同桌間互相交流。

  (7)彙報記字方法,提出不好記的字。

  4、檢測自學情況:用小雪花出示不注音的字,讓生認讀。

  三、朗讀感悟:

  1、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指導讀,評價。

  (1)師範讀課文,同桌練讀。

  (2)指名讀。A誰能勇敢地說,我讀得好!B誰能誠實地說:我讀得還不夠好!

  (3)齊讀課文。

  3、演示,感悟課文內容。

  (1)師用圖片在情境圖中進行演示。(發出小動物的叫聲,隨之留下腳印。)

  (2)彙報:你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3)啟發想象:還有哪些小動物會到雪地裡畫畫呢?(引發學生想象)

  4、啟發談話,再讀課文。

  小動物們在雪地裡跑來跪去,多開心呀,你們也喜歡下雪的天氣嗎?下雪後,你們的心情怎樣?你們都幹些什麼?

  (引導學生帶著高興的.心情再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

  (略)

  板書設計 15 雪地裡的小畫家

  小雞 小狗 小鴨 小馬

  竹葉 梅花 楓葉 月牙

  一年語文上冊《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雪地裡的小畫家》這篇課文語言淺顯易懂,以詩的形式描寫了一群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事。小畫家們在雪地上留下了不同的作品,而青蛙卻正在冬眠呢!課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這篇課文極富兒童情趣,形象生動可愛,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我利用出示美x雪景圖,伴隨著教師生動的語言描述,把學生帶進了大雪紛飛的雪地裡,引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隨即,我問學生,看到這麼美的雪景,你的心情怎麼樣?你想怎麼表達你的高興心情呢?學生由於沒有親身的經過,無法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於是,我就出示了課文的第一句話:“下雪啦,下雪啦!”讓學生把自己的高興讀出來。學生在教師一次次的引導中,終於體會到了看到下大雪的高興心情了,“這美x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動物來作畫,他們是誰呢?他們在雪地上畫了些什麼呢?”帶著疑問,學生進入了一個如詩如畫般的雪地世界裡。

  二、自主學習,合作識字。

  在初讀環節中,我讓學生藉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在讀中初步識字。然後,把生字圈出來自己認讀。再同桌互助,互相檢查讀音。最後是大家交流識字的方法。在識字環節中滲透了多種的識字方法,如:加一筆、換一筆、換部首、形聲字規律識字等方法。我還設計“開小火車”、等多種遊戲活動鞏固識字,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也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三、以讀為本,自讀自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要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我留出了充分讀的時間,以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師生合作讀、引讀、男女問答讀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例如,在學習課文第四句時,我利用貼畫讓學生了解了動物作畫的成果。我問,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種小動物,你什麼都不用就畫出了這麼美的畫,你的心情怎樣?帶著你的心情來讀一讀。這樣不但讓學生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注重課內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樹立開放意識”是課改所倡導的理念之一,因此教師要合理地開發課外學習資源。在課外延伸環節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還有哪些動物像青蛙一樣要冬眠?”有的學生課外積累的知識很豐富,他們說出了“蛇、狗熊、烏龜”等動物。於是我讓學生仿編詩句,把課文最後兩句改成這些動物的名字。在一問一答中,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激起了學生的興趣。

  這課時設計的內容較多,雖然是按計劃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效果還可以,但總覺得教學過程有些匆忙,抓得不夠實。

一年級語文《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認識三個偏旁“、厶、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狀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4.透過課文學習,培養孩子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認識11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認識三個偏旁“、厶、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1.匯入:冬天到了,一場大雪過後,房子上、樹上全白了,在這樣一個雪白的世界裡,你最想幹什麼?在我們的森林王國裡啊,有一群小動物也迫不及待地跑到雪地裡玩耍,它們成了“雪地裡的小畫家”。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老師範讀課文。

  2.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3.組織學生分組讀課文,互相幫助,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連貫。

  4.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認讀生字。

  5.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三、指導書寫

  1.出示5個會寫字,引導學生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範寫。

  3.強調書寫要點。

  4.組織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佈置作業

  出示作業:抄寫5個會寫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引導學生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2.指名分句讀課文。

  二、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下雪圖片,引導學生看圖說話。

  2.過渡:下雪了,小朋友們高興嗎?小動物們要在雪地裡畫畫,看到下雪,心情怎樣?引導學生高興地讀第1句。

  3.課件出示文中四種小動物,引導學生了解它們的爪(蹄)的形狀,指導學生讀2、3句話。

  4.過渡:一群小畫家都有誰呀?他們畫了些什麼呢?

  5.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6.過渡:小畫家們“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是什麼意思?你是怎樣理解的?指導學生讀第4句。

  7.過渡:青蛙為什麼不到雪地裡和小動物們一起畫畫呢?

  8.引導分男、女生讀第5、6句。

  四、拓展延伸

  1.啟發學生思考:你還希望哪個小畫家來雪地畫畫,畫些什麼?

  2.引導全班交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