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父母的心》教學設計

八年級語文《父母的心》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最佳化。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語文《父母的心》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語文《父母的心》教學設計1

  一 教學目標:

  1掃清字詞障礙,理清文章基本脈絡。

  2 品析詞句,能夠對作者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情感有自己的體會。

  3 初步嘗試在遵循原作的基礎上改寫小說情節並加入合理想象。

  二 教學重難點:

  1 體悟詞句中蘊含的情感。

  2 對文字的改寫融入情感與想象。

  三 教學物件及課時:八年級 一課時

  四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

  五 教學流程:

  (一)匯入

  1 完成生字詞預習,全班齊讀。

  瀨戶 ( ) 襤褸 ( )

  女傭 ( ) 酬謝 ( )

  失魂落魄 ( ) 一妥百妥( )

  2 直接入題

  同學們,你們好。你們有沒有試過把一篇小說改成敘事詩?今天我們來嘗試一下改寫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

  有人曾這樣評價這篇文章:故事簡單,語言樸素。但是在簡單的故事背後有著複雜的矛盾關係,在樸素的語言背後又蘊含著多種真情。今天我們的學習就運用改寫小說的方式,圍繞著故事情節和語言這兩個話題來展開。

  (二)環節一 ——讀故事,體會簡單故事背後的矛盾衝突。

  1 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的1-5段,結合學案老師改寫的敘事詩填空,並觀察這些詞語間有什麼聯絡。

  2 請幾位同學搶答填空,並談談自己對詞語間關係的發現。

  總結:作者採用對比為我們創設了人物之間的矛盾。兩家人,一富一窮,一個孩子成群,一個膝下無子,一個到處討生計,一個衣食無憂。正是鮮明的對照讓我們的主人公在矛盾衝突中登臺,從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3同學們,如果我們要將小說改寫成敘事詩,一定要遵循文章原有的矛盾衝突。齊讀改寫內容。

  4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的6-15段,找找作者在這裡設定了哪些波瀾?

  5 請兩位同學起來說說。

  總結:故事的主要情節就圍繞在送與要的矛盾之間。作者在很簡短的篇幅中就製造了三次矛盾,在敘事手法上我們叫它“一波三折”。

  (三)環節二 ——品味文字,體會字裡行間蘊含的多層情感。

  1 請同學朗讀6-15段(開火車),並將自己喜愛的詞和句子畫下來。

  2 點評同學的朗讀。

  3 請同學起來說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詞語。

  總結:同學們找的詞往往都是刻畫人物神態的。作者雖然著墨不多,但卻運用神態的變化將人物送子要子時的痛苦表達地淋漓盡致。我們在改寫的時候一定不能忘記用上這些詞。

  4 請同學起來說自己覺得包含情感的句子,先讀,再說,再讀,力爭讀出情感。

  總結:這些樸素的語言沒有任何華麗辭藻的雕琢,但卻是父母的肺腑之言,感人至深,催人淚下,親子之愛是天下最純真的感情。

  5 請齊讀15段。

  6提醒同學注意兩個隱藏資訊。

  作者採用留白的方式,在文章的很多地方都給讀者留有想象空間,去推理故

  事中的情境和人物的感受,去體驗這對父母痛的深度。我們在改寫的時候,要注意補充合理的想象。

  7 請大家齊讀老師的改寫內容,並嘗試運用母親的口吻改寫要回小女兒的環節。

  8 同學展示作品。

  9 教師展示。

  (四)總結全文,這究竟是怎樣的一顆父母之心。全班齊讀。

  (五)佈置作業

  從貴婦人的角度改寫結尾,加入自己的合理想象和情感體驗。

八年級語文《父母的心》教學設計2

  一、匯入,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師匯入:我們今天學習日本作家,也是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川端康成的一則小說《父母的心》。

  板書課題:父母的心 川端康成

  師在黑板上畫出一顆紅心。問:若給這個紅心裡新增一個詞語,表達父母之心裡最為寶貴的是什麼,你覺得最適合新增的詞是什麼?

  明確:愛

  師:父母對於子女的疼愛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朱自清在散文《背影》裡,以執意送兒子上火車並給他買橘子來表達;林海音追憶小學讀書時一次雨天不想上學,被父親打,他又擔心我凍著送來花夾襖。在生活裡,你的父母之愛心又是怎麼體現的呢?

  師:思考,川端康成在《父母的心》一文裡,父母的心又表現在哪裡呢?

  引導概括全文內容:本文講述了窮人父母不捨得送掉自己孩子的故事。

  二、梳理文脈,理解父母之愛

  (一)認識到這個家庭的窮困

  師:這個家庭的窮困你從哪裡知道的?

  閱讀文章片段:

  1.有個四十歲上下的男人,他也引人注意:他帶著三個孩子,最大的七八歲。孩子們看上去個個聰明可愛,可是每個孩子的衣裳都汙跡斑斑。(這是做直接的外貌描寫。由此看出這個家庭孩子多,而且生活比較窘迫。師問:為什麼不用“衣衫破爛不堪”來描繪?明確,這個家庭雖然窮困,可是父母還是竭盡全力照顧好他們。只是孩子們調皮,加上母親懷裡還有小孩子佔著身子,衣服換洗不及或沒有換洗衣服)

  2.“哪裡的話,老實說,我還有一個吃奶的孩子。窮人孩子多了更苦。不怕您笑話,我們夫妻已沒法子養育這四個孩子了!但又捨不得拋棄他們。這不,現在就是為了孩子們,一家六口去北海道找工作啊。”(這是語言描寫。以父親的口吻,說出家裡的窮困狀況,已經到了無法養活這幾個孩子的地步了。)

  3.師:有的同學還會從別處文字裡,看到這個家庭的貧困——你能找到這裡嗎?

  明確:有位衣著華麗、引人注目、年近四十的貴婦人。女傭和打雜兒的片刻不離左右。

  與此成對照的是,有個四十歲上下的男人,他也引人注意。

  師:這是對比的寫法。以貴婦人的形象來襯托,在她的眼裡看出了兩層意思:這個家庭很窮困;一個有孩子的家庭才能享受天倫之樂。

  師:這時這個窮困家庭面臨一次轉機。這就是,貴婦人想要收養他們的一個孩子。現在讓我們理性分析一下,這個家庭的父母該不該送出自己孩子?

  對比分析:送出的話,這個孩子進入富貴家庭,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而且這個家庭的生活困難也可以得到緩解。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送出去是最正確的選擇。不送的話,他們的家庭可以保持完整,可是生活的困境要繼續下去。

  明確:送與不送,作為父母這是一個矛盾的選擇。這個矛盾性集中體現在本文中的三次反悔。

  (二)理解父母的愛心

  1.全文寫了三天的故事。梳理情節發展線:

  空出三次反悔內容,引導學生填寫(時間和轉變):

  第一天上午,貴夫人想收養孩子;傍晚送來大兒子——第二天清晨,又反悔,送來二兒子——當天傍晚再次反悔,用女兒換——第三天上午,快到北海道了,又反悔,想要回孩子。

  2.注意幾個時間詞:傍晚送來大兒子,第二天清晨就來換回(大兒子離開這個家庭一個晚上);當天傍晚再次反悔,用女兒來換回二兒子(二兒子離開這個家庭一個白天);第三天上午,船快到北海道了,他們決定要回孩子(小女兒離開這個家庭一個晚上多一點時間)。

  可知,送出每一個孩子,作為父母心裡都不好過。請你選擇一個孩子,猜想一下,送出他之後這個家庭會發生什麼故事?這是小說預留下的空白,也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空間。

  明確:清晨,是一早的意思;傍晚是天剛黑下來,這也說明時間很早。由此,可知父母的心情很焦急,迫切想要回孩子。而第三天上午,則寫時間很遲。說明他們這一對父母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也不好意思反悔,所以始終猶豫,最後是即將隔離的現實迫使他們下了最後的決心。不惜一切,也要要回孩子。不然,這個後悔將是一輩子的。

  2.注意,第一次送大兒子時,父母都在;第二次,因為反悔要用二兒子還回大兒子,這是父親來的;第三次,還是反悔,要用女兒還回二兒子,這是母親來的;第四次,因為想要回孩子,父母都來了。

  對於他們父母幾次出現,你怎麼理解?

  明確:第一次父母與孩子最有告別,他們以為從此再也見不到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是反悔,父母誰都猶豫,不肯出面,所以由父母雙方一方擔責;而第四次,則是他們表達對於收養人的歉意,也說明他們不惜一切也想要回孩子。

  3.文中在送出孩子一事上,這一對父母哭了兩次,這兩次描寫有什麼不同?

  明確:第一次,是送出大兒子,離別時“流著眼淚”。第二次,是想要回女兒,沒說話就放聲大哭。這兩次境況不同。第一次,寫痛苦還是淡淡的,畢竟主要想著孩子進入富裕家庭,會有更好的生活。第二次,則主要想到馬上就生死離別了,再也見不到了。所以擔心的情緒佔了上風。

  4.這父母對於兒女的不捨,還在哪些細節處可以看出來呢?例如,父親聽到貴夫人想要一個孩子。他說,回家商量。可見,他是猶豫的。母親送女兒換的時候,“難為情”,也是表露出一份歉意,覺得對不起人,可是又捨不得孩子。

  師:你是否可以理解了,題目中的父母之心是指什麼?

  明確,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不可割捨掉的“寶”。

  三、認知明暗雙線的結構

  師:文中只寫了這一對父母的心嗎?

  提示:文章還有一條暗線,在寫父母之心。

  明確,貴夫人,也希望有自己的孩子,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她最後還成全了這一對窮人父母,說明她也是理解父母之心的人。而且,也可以說,她雖然無子女,卻也有父母之心。

  師:這個貴夫人,她也有對於父母之心的理解,所以每一次換孩子,她都同意了,而且即使窮人父母毀約,她也沒有收回報酬。她這麼寬容和善待這個家庭,只是因為她也理解什麼是父母的不捨之心。

  四、昇華主題認識

  1.背景認識

  師:其實文章寫了三重父母之心。在明暗雙線之外,還有一層父母之心,更需要你潛心體驗,才能察覺。

  投影,關於作者的生活經歷。二歲喪母,三歲喪父,他被寄養,而且與自己的姐姐,也分開。他一生感到生命的孤獨,所以更渴望用文學藝術的描繪,來彌補生活裡所缺少的。

  討論,明確:

  這個特殊的成長經歷,讓他明白,一個孩子離開父母的呵護,與親人分離,是怎樣痛苦與不幸的。所以,他在渴望擁有幸福家庭生活的期待下,以小說的筆法,為自己圓了一個夢。他在這個故事裡,深刻理解了父母之心,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多麼想擁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呀?

  2.文字著力講述一個故事,為什麼還要加上一個開頭呢?這是不是累贅呀?

  請你聯絡《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的下面片段,來理解。

  投影:

  (在雨天上學後)老師叫我們先靜默再讀書。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後,閉上眼睛,靜靜地想五分鐘。老師說:想想看,你是不是聽爸媽和老師的話?昨天的功課有沒有做好?今天的功課全帶來了嗎?早晨跟爸媽有禮貌地告別了嗎?

  討論明確:文章開始,說,諸位,請你閉著眼睛想五分鐘。可見,在很多時候,作者就依靠這麼短暫的沉浸其中的想像,來滿足自己對於父母之愛的渴望。

  師:現在你可以用一句話,給作者認定的幸福生活,下一個定義了嗎?所謂幸福生活就是——

  明確,一個家庭,無論怎樣貧窮,只要父母與孩子不分開,他們就擁有了人類最美好的生活。因為他們彼此都深深地愛著對方。——有愛的生活才幸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