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精選3篇)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精選3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精選3篇),歡迎大家分享。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理解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內容.
2、品味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說出作者對聞一多的讚美敬重之情。
教學重點:
品味重點語句關鍵詞語,探究其內涵。
課前準備:
閱讀課文,預習生字、生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我們學習了《鄧稼先》這篇文章,我們無不為我國優秀知識分子為祖國默默奉獻的感人品質所感染。甘願為國為民而獻身,是我國曆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光榮傳統。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寫我國優秀知識分子的文章,讓我們在從聞一多身上感受這種崇高的精神境界。
檢查生字、生詞預習效果。
二、整體感悟:
1、一名學生朗讀課文,聽讀的學生思考如何歸納文章的中心內容。
2、合作學習小組討論一分鐘,然後全班交流。
3、教師評議學生髮言,歸納討論意見:本文敘述了聞一多先生不同階段在說和做方面表現的不同特點,熱情讚揚他救國救民的需要而說和做的愛國精神。
三、品味探究
1、聞一多一心救國救民的精神,最突出的表現在哪些事情上?
a.全班討論交流。估計不止提到老師預期的兩件事。
b.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每一階段中最突出的表現:苦讀寫作《唐詩雜論》,在李公樸被害後大無畏地參加群眾大會。
2、探究品味聞一多寫作《唐詩雜論》的部分:
a、齊讀三、四小節。
b、這部分文章敘述聞一多寫作《唐詩雜論》的目的以及他為了這一目的而苦讀鑽研的特點。請從文中找出表現這些內容的關鍵詞句的表達作用。
(四人合作小組討論,時間不少於三分鐘。
全班討論交流,教師隨時評議歸納學生的討論意見:
要給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深宵燈火“大開光明之路”,用比喻、擬人手法表達聞一多先生為探索救國道路而苦讀古籍的目的。
“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以整齊的句式,流瀉的激情,熱情讚美聞一多治學“潛心貫注、心會神凝”。
“無暇”“惜”,表現他治學專心致志的程度。“貪”,表現他治學如飢似渴的慾望。“辛苦”“凝成”,表現其治學成果來之不易。)
3、品味探究第二部分:
a.齊讀第二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段。
b.讀出自己最喜歡的語段,抓住關鍵語句,說一說他們表達中心內容的作用。
四、質疑問難
鼓勵學生提出還不明白的問題;鼓勵其他學生回答,也可由老師回答。課後練習二提出的問題,如果課堂討論未涉及,學生又未質疑,可提問學生,予以解決。
五、鞏固拓展
請你列舉一首聞一多的詩,說明他作為詩人也是憂國憂民的愛國者。
六、拓展延伸
1、回顧學習內容,自結學習收穫;自評參與學習的主動程度。
2、以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結束教學過程。
課後記:
本文主要圍繞聞一多先生的說、做兩個方面展開,在授課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把握他作為學者和作為革命家的不同,概括他在這兩個方面說和做的不同點,思考其深刻思想根源,進而更全面地把握人物的思想內涵。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2
一、匯入
第三單元是名人單元。我們先認識了霍金,又認識了鄧稼先,今天我們認識另一位優秀人物聞一多先生。
看影片簡介。學生注意抓關於人物的重要資訊。隨後說出來。
二、讀文探究
(一)整體探究
聽讀思考:
1.文章從哪兩個方面寫聞先生的說和做。找出中間銜接的語句,指出銜接語句所起到的作用
2.圍繞兩方面各寫了幾件事
3.作者如何評價聞先生(找出文中評價性語句)
學生解說。
板書展示:作為詩人學者和民主戰士的聞先生說和做的特點及其評價。
(二)人物形象解析
A.初步探究
分別找出關於聞一多先生作為學者和民主戰士相關語句,說出人物特點,給出讀者評價。
B.深入探究
質疑:怎樣理解作為詩人學者和作為民主戰士,聞先生的說和做中表現出來的不同特點?(這些特點放在同一個人身上不覺得奇怪嗎?)
解析:我們不妨把聞先生放在時代大背景中看待人物的成長變化。
1.瞭解聞先生生活的時代背景
聞一多(1889-1946)身處中國近現代,外敵入侵,國內風雨變幻,中國社會急劇動盪的時代。
期間中國社會的大事件: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國共內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2.探求聞先生成長的思想歷程
觀看影片:紅色地圖聞一多雕像
3.名人對聞先生的高度評價
教師小結:體現不同時期聞先生認識的不同,先學術救國,後革命意識,義無反顧。無論什麼樣的行為表現,本質上是言行一致的,核心精神在於愛國精神。
無論是潛心學術,還是民主展示,核心都出於愛國,如果生於和平時代,他是一個內心充滿熱情的詩人,潛心治學的學者,一個極具儒雅的文人。生逢亂世,心懷國家,民眾。轉身間成為一個民主戰士,振臂高呼“反對獨裁,爭取民主”是一個有勇氣有魄力的英雄。他做到義無反顧,捨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勇者姿態,令人欽佩。
三、拓展延伸:人生價值觀的探討
1.陶淵明與聞一多
陶淵明、王維、孟浩然等這些山水田園的詩人也像聞先生一樣,生活在政局多變、動盪的年代,他們也曾有著自己大濟蒼生的志向,最後卻都寄情山水。
耳聞一多先生憑藉自己的才識完全可以過上安逸的生活,也可以潛心研究學問,但最後他卻不顧自身安危走出來投入到革命中去,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這兩種做法你贊同哪一種?為什麼?
可參照:贊同後者。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先生心懷大義,沒有僅僅想到自己,想到的是為國家為民眾做點事,是值得欽佩的。
贊同後一種,這樣的人心懷天下,並且付諸實踐,中國的文人
歷來講究修身、治國、平天下。陶淵明等人只達到了修身的境界,而聞一多達到了治國平天下的境界,為自己的信仰付出生命,對於聞一多來說,他是幸福的。
2.近代中國的仁人志士
中國近代,風雲變幻,有許多如聞先生一樣的仁人志士為了國家振興,為了民主革命,為了迎接新中國的曙光,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我們都知道的:
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敢為戊戌變法流血犧牲的譚嗣同,從倡導三民主義,領導辛亥革命的孫中山,與聞先生同時代和他有著相似精神品質的魯迅先生。
他們的語錄:
譚先生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乃從容就戮。嗚呼,烈矣!
孫先生說:“驅除韃虜,振興中華。”
魯迅先生說:“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聞先生《一句話》:“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說不定是突然著了魔,突然青天裡一個霹靂爆一聲:‘咱們的中國!’”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後繼的戰鬥,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這些人多為文人,更是勇士,前仆後繼,引領時代的潮流,終於領來了新中國的曙光。他們是國民的靈魂,是國家的驕傲。向他們致敬。
四、寄語學生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當代的青少年學生要立志早日實現習主席倡導的中國夢。中國夢自少年起,少年強則國強。這樣也不枉先烈的流血犧牲換來的錦繡山河。
五、推薦影視作品
愛國歌曲《霍元甲》主題曲《我的中國心》;電影《十月圍城》。
不完全是史實,但革命黨人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的愛國之心與歷史使命感盡得體現。
影視的畫面視覺衝擊,讓我們體會什麼叫拋頭顱,灑熱血,一往無前、前赴後繼的慘烈與悲壯。
希望這種愛國心與使命感代代相傳,喚起激盪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弘揚我們民族的精神。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仔細閱讀課文,說出課文圍繞聞一多哪兩個方面寫作,把握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闡釋課文緊湊的結構。
2.抓住課文內容,說出作為學者的聞一多怎麼做、做了什麼,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怎麼做、做了什麼,學習圍繞中心選擇材料併合理裁剪材料的方法。在研讀課文的過程中,抓住課文對聞一多的記敘、描寫、議論,學習夾敘夾議的寫作手法。
3.根據文章內容,在研讀文章過程中,抓住文章的的關鍵詞句,說出聞一多治學的態度和愛國熱情,受到薰陶。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圍繞中心選擇、剪裁材料。
難點:品味關鍵詞句,學習夾敘夾議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說:“言必信,行必果。”一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關涉這個人道德修養的高低。只說不做,叫誇誇其談,這樣的人是行動的矮子,天長日久,終將一事無成。為此,我們要做一個言行一致的人。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談談課題的意思,揭示文章的文學樣式。
3.簡介聞一多和臧克家。
二、讀通課文,初步把握課文內容
1.抽學生分段讀課文,隨文學習生字詞語,讀後交流說出內容。
2.文章寫了聞一多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什麼?聞一多是如何“說”和“做”的?
3.引導學生概述文章的內容。
4.弄清文章的結構。
三、研讀文章,學習言語形式
(一)圍繞中心選擇材料。
1.文章寫作為學者的聞一多選擇了哪些材料?這些材料分別說了什麼?這些材料對中心有什麼作用?
2.文章寫作為革命者的聞一多選擇了哪些材料?這些材料分別說了什麼?這些材料對中心有什麼作用?
3.根據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說出如何圍繞中心選擇和剪裁材料。
(二)學習夾敘夾議的寫法.
1.研讀作者在文章中對聞一多先生做出的評價,學習議論的寫法。
2.抓住作者為了證明自己對聞一多先生的評價所選取的部分事例,說出事例寫了什麼,學習記敘的寫法。
3.明確事例和觀點之間的聯絡。
4.總結:作者為了證明自己對聞一多先生的看法,選取了典型事例進行證明。
(三)學習有詳有略安排材料。
1.材料的詳略解讀。
2.有詳有略安排材料的好處(避免平鋪直敘)。
四、抓住關鍵詞句,學習詩化的語言,感受人物品質
1.示例研讀課文第3、4自然段,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感受人物的品質。
2.學生根據示例研讀,從課文中其他地方抓關鍵詞句,感受並說出人物形象。
3.人物品質概括,明確課文結尾的總結作用、概括總用。
詩化語言:語言凝練、句式整齊、讀音鏗鏘,感情濃郁,震撼心靈。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根據板書進行總結,加強學生對文章言語形式的進一步感受。
2.閱讀聞一多現代詩《一句話》,進一步理解聞一多精神。
一句話
聞一多
有一句話說出就是禍,有一句話能點得著火。別看五千年沒有說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說不定是突然著了魔,突然青天裡一個霹靂爆一聲:“咱們的中國!”
這話叫我今天怎麼說?你不信鐵樹開花也可,那麼有一句話你聽著: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不要發抖,伸舌頭,頓腳,等到青天裡一個霹靂爆一聲:“咱們的中國!”
六、作業
學習了《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大家一定有不少的感觸,認識到言行一致對一個人來說極其重要。今天,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的日益富足,部分人價值觀、道德觀淪陷,讓人憂心忡忡。
請以《我的說和做》為題,選取你生活中的說和做的具體事例,說說你是怎樣說和做的?對自己的說和做做出較恰當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