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的控制教學設計範文
體溫的控制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體溫的控制教學設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材地位及學情分析
《體溫的控制》是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五節的內容,是學生在學習完“激素調節和神經調節”後給出的一個具體的生命活動調節的例子。學生在七年級已經學過動物的分類,對恆溫動物和變溫動物有一定的瞭解,但是對於恆溫動物具體到人類是怎麼維持體溫還是比較困惑的。前面學過的受力平衡、溶解平衡及生活中有關平衡的例子為學生理解本節中的'產熱和散熱平衡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此中的平衡思想也為今後學生學習質量守恆、能量守恆等原理做好鋪墊。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透過學習,可以說出“體溫恆定”的概念,瞭解產熱和散熱的部位、方式和方法及理解體溫平衡的調節過程。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讀圖、讀表,培養學生分析處理資訊的能力;透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讓學生明確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體會到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體會生命生存的複雜性,提高生命保護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產熱與散熱的動態平衡和體溫調節的過程。
2.難點:體溫平衡調節的控制過程。
四、教學過程
1.聯絡生活,問題匯入
教師提問:“如果室外現在烈日當頭或者寒風瑟瑟,你們會有怎樣的感覺?我們的體溫會不會隨外界的溫度變化而變化呢?”待學生回答問題後追問:“那是不是意味著人的體溫是恆定不變的?”學生舉例回答。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問,由舊知引出新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研讀圖表,得出結論
教師給出自己一天不同時刻測的腋窩體溫的表格、某位同學同一天相鄰很近的時刻測的身體不同部位的體溫表格和一天中某一個家庭所有成員的體溫變化曲線圖,引導學生小組展開討論,自行分析,得出人體體溫變化的規律:正常人體體溫會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波動,不同部位溫度不同,而且還受年齡、晝夜、性別等因素的影響。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分析資料、歸納總結的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和處理資料的能力,促進學生完成對體溫相對恆定理解的架構。
3.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教師以一杯熱水為例,提問學生:“如何維持這杯水的溫度不變?”學生同桌之間相互討論,給出自己的方案,如可以安裝一個自動加熱器,或是用棉布包裹杯子來保溫等。教師藉此引出人體體溫相對恆定的原因:產熱與散熱動態平衡。
[設計意圖]以一杯熱水為例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引出體溫相對恆定的機理做好鋪墊。
4.動手操作,發散思維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115頁的表3-6“人體幾種器官或組織的產熱百分比”,讓學生把表格轉化為扇形圖、條形統計圖,並在對比的基礎上得出三種不同資料表現方法的優缺點,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人在安靜狀態下或劇烈運動狀態下機體的主要產熱器官。
[設計意圖]透過讀表、畫圖,培養學生獲取資訊、處理資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建模思維。
5.聯絡生活,歸納總結
教師提問:“既然人體會產熱,那麼人體又是如何散熱來維持體溫的相對恆定的?有哪些散熱的途徑?”讓學生結合自己在不同的季節身體的散熱情況來回答。學生會說出心跳加速、滿臉通紅、渾身出汗等。教師進而播放高溫和低溫下皮膚血管變化的影片,同時請學生仔細閱讀課本第115頁的圖3-31,結合夏天劇烈運動過後手臂或頭上“青筋”爆出的現象幫助學生理解:人體表面的溫度可以透過血管的收縮和擴張來調節。教師最後總結當人體的體溫高於環境溫度和低於環境溫度時人體的散熱方式。
[設計意圖]聯絡生活,讓學生從實際出發感受人體散熱的方式,使得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形象,進而突出體溫恆定是產熱和散熱動態平衡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