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對稱性》教學設計
《圓的對稱性》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圓的對稱性》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圓的對稱性》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圓的對稱性》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9頁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平面圖形和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這是學生研究曲線圖形的開始,是學生認識發展的又一次飛躍。教材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啟用已經存在於學生頭腦中的經驗,促使學生逐步歸納內化,上升到數學層面來認識圓也是軸對稱圖形,體會到圓是軸對稱圖形且有無數條對稱軸。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材並沒有給出圓的對稱特徵的描述,但教材透過觀察與思考、畫一畫等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對此加以體會,為學生到中學學習圓的知識提供了感性認識和直觀經驗。透過對圓的有關知識的學習,不僅能夠加深學習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為以後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和繪製扇形統計圖打好基礎。
二、教學內容:教材59頁例3。
三、設計思想:
現代課堂教學是以現代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為指導的,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作為現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實現教學過程最最佳化為基本特徵的實踐活動。“圓的對稱性”的設計我力求體現:
1、數學於生活,中出示的幾種生活中的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圖形,很自然的就為學生創設了問題情境。
2、強化操作,在操作中探究,畫一畫、剪一剪、折一折,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圓對稱性特徵。
3、運用,用新穎的教學手段加深學生的印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揮圖象的效果,讓學生建立深刻的印象。
4、將知識還原於生活,運用於生活,不斷激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思維活動的發展,培養創新意識,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起源於生活,又能應用於生活。
四、學法指導:
動手操作,結合觀察、分析、推理和驗證
五、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圓也是軸對稱圖形。
能力目標:透過畫一畫,折一折,在實際操作中來體會圓的對稱軸有無數條這一特性。
情感目標:重視聯絡生活實際,為學生搭建欣賞數學對稱美的平臺。
六、教學重點:
能準確找出學過的平面圖形的對稱軸,能根據對稱軸畫出與給定圖形對稱的圖形。
七、教學難點:
畫出由多個圓組成的對稱軸。
八、媒體資源:
教師:多媒體。
學生:紙、剪刀、圓規、紅色剪紙。
九、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師:我們以前學過軸稱圖形,同學們還記得什麼叫軸對稱圖形嗎?生:自由回答,教師出示“軸對稱圖形”。
師:老師今天給同學們帶來了幾個圖形,(教師隨著學生回答滾動滑鼠演示)請同學們觀察在這些圖形當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師: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軸對稱圖形呢?(指名回答)
教師出示“生活中的對稱圖形”。(滾動滑鼠演示)
現在我們一起來剪一剪,好不好,看看這是不是軸對稱圖形。教師出示剪好的圖形。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圓,那麼圓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呢?
(二)、合作探究,初步體驗。
1.畫圓。
現在我們就一起畫一個圓,折一折,試驗一下好不好?
談話:請大家先在小組裡商量,然後用圓規畫圓,再折一折。
先小組討論,然後全班交流試驗後的結果論。
小結:沿著圓的任意一條直徑都可以將圓折成兩個完全重合的半圓。
【評析:利用學生自己操作,使學生在進一步熟悉使用圓規畫圓的基礎上,更能親身感受圓的軸對稱性】
小結:圓是也是軸對稱圖形。
2.教學圓的對稱軸
先讓學生在紙上自己畫一個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然後用紅色的筆畫出這種圖形的對稱軸。
(有的同學可能只畫出了一條,教師可提醒同學們:這幾個圖形都有幾條對稱軸,能不能都畫出來?)
生:出示自己畫的對稱軸,讓全班同學評判一下,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並請同學說一說對稱軸是根據什麼畫出來的。
師:同學們畫得都非常好。剛才我們透過試驗都知道了圓是軸對稱圖形,那麼圓的對稱軸是哪條,一共有多少條?同學們能不能自己畫出來?
學生自己動手,體驗畫圓的對稱軸。
教師巡視,並觀察同學們是如何畫的,是否規範。
教師可給與適當引導。
學生彙報交流,教師演示。
(三)、鞏固深化
1.根據對稱軸畫出給定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在下列各圖形中,你能分別畫出幾條對稱軸?
讓學生自己畫。對於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先自己畫出圖形,先折一折再在書上畫。
3.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對稱圖形。
4.小小設計師:請你畫出一個實際生活中你喜歡的軸對稱圖形。
(四)、總結延伸
談話:能說說今天你有什麼收穫嗎?同學們的收穫可真大呀,其實對稱給我們的生活創造了許許多多的美,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用心去研究,你會覺得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老師更希望你們能用學到的知識去創造更多的美。
十、教學評價:
利用學生自己操作,使學生在進一步熟悉使用圓規畫圓的基礎上,更能親身感受圓的軸對稱性。 教學中,教師抓住軸對稱圖形的特點,精心設計師生共同欣賞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尋找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設計你喜歡的軸對稱圖形等活動,引導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數學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透過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感受,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學數學能夠解決我們身邊的實際問題。練習設計由潛入深,有梯度。從實物圖形到抽象的數學圖形,再讓學生充當小小設計師,學生的認識得到了昇華,在練習中,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和推理能力。
《圓的對稱性》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圓是軸對稱圖形,理解圓有無數條對稱軸,並能正確找出圓的對稱軸,能根據圓的對稱軸確定圓心。
【過程與方法】
透過對圓的對稱性的探究過程,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受圓的對稱性,會找圓的對稱軸。
【難點】確定一個圓的圓心的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複習:帶領學生複習什麼是軸對稱圖形。組織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
由上節課學習的圓,引出圓的對稱性的探究。
(二)講解新知
1.圓的對稱性
教師組織學生以同桌之間交流的方式,利用準備好的學具圓形卡片,透過折一折,探究圓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如果是,又有幾條對稱軸,圓的對稱軸有什麼特點。
學生透過探究發現:將圓沿直徑對摺,正好兩邊完全重合,所以圓是軸對稱圖形,且圓有很多條對稱軸。
師生總結:圓是軸對稱圖形,圓的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對稱軸,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圓的對稱軸經過圓心。
2.對稱性的再理解
帶領學生回憶所學習過的所有平面圖形,並透過大螢幕展示,例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梯形、等腰梯形、平行四邊形……
組織學生以數學小組為單位,判斷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分別有多少對稱軸?並填寫書上表格。
學生彙報,教師總結:
針對較難理解的平行四邊形,教師進行整體展示,講解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3.圓心的確定
組織學生思考如何確定一個圓的圓心,並提供學具圓形卡片,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後,教師找同學彙報結果。
師生總結:將圓對摺兩次,兩次對摺的摺痕有一個交點,交點即為圓心。
(三)課堂練習
找出下列圖形的對稱軸。
針對較難理解的平行四邊形,教師進行整體展示,講解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3.圓心的確定
組織學生思考如何確定一個圓的圓心,並提供學具圓形卡片,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後,教師找同學彙報結果。
師生總結:將圓對摺兩次,兩次對摺的摺痕有一個交點,交點即為圓心。
(四)小結作業
小結: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作業: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軸對稱圖形?並數一數它的對稱軸有幾條,之後與父母分享。
四、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