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課文《四個太陽》教學設計

一年級下冊課文《四個太陽》教學設計

  課前透視:

  《四個太陽》是一篇極富兒童情趣的短文,文章語言簡潔、生動、優美,充滿童真。課文分4個自然段,結構清晰,“我”畫了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表達了四個美好的心願,同樣也讓讀者們感覺到了作者豐富的想象,獨特的創造和善良的心靈。內容催人向上,富有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

  太陽對於學生並不陌生,可是不同顏色的四個太陽,卻是學生見所未見。抓住文章內容充滿童趣、語文簡潔、優美的特點,圍繞著“動腦筋,有創新”設計教學,積極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讀入手,感知理解課文內容,進而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善於創造,善於表達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掛、街”等13個生字,會寫“園、因”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作者透過事太陽要表達的美好心願,體會作者想像之美。

  4.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善於創造、善於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認字。

  資訊資料:

  1.放大的文意插圖

  2.《種太陽》的歌曲磁帶和錄音機

  3.蒐集一些描繪四季景色的圖片或照片

  4.彩筆等繪畫材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現在是什麼季節?你喜歡太陽嗎?為什麼?(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挖掘學生的認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太陽的課文。(板書課題)

  2.聽歌繪畫:(播放歌曲《種太陽》的錄音),邊聽邊想怕這首歌曲中唱的是什麼內容?把自己喜歡的太陽畫下來好嗎?你們畫得太陽可真漂亮,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篇課文《四個太陽》(板書課題),看看文中的太陽是什麼樣子的!

  對話平臺:

  聽讀(聽讀思考,整體感知)

  1.啟發思考:說說聽讀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什麼?(認真傾聽、積極思考)

  2.教師範讀,啟發學生思考課文裡講了什麼?把你聽到的和同桌說一說。

  (聽的能力培養同樣也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培養傾聽,促進思考,互相交流,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內容,為進一步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自讀(嘗試讀文,找畫字詞,掃清閱讀障礙,進一步感知課文。)

  1.啟發思考:初讀課文要注意哪些事項,完成什麼任務?

  2.按大家說的要求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畫字詞,瞭解內容,發現問題。重點的字詞多讀幾遍。

  (低年級讀書方法的正確指導,對於促進學生會讀書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教師要有意識地瞭解學生的讀書習慣,培養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識字(多形式識字記字,突出教學重點。)

  1.同桌互讀課文,檢查字音情況,全對的,獎勵一面小紅旗。

  2.利用自己手中的識字卡片,同桌認讀生字,比比誰識得又快又準。

  3.教師利用識字卡,組織學生分組開火車讀生字,比一比哪組讀對的生字最多。認識的同學可以試著組詞。

  4.你還有哪個字不認識,請大家來幫忙。

  (透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形式,引導學生正確掌握字音,掃清生字障礙。同時發揮互助優勢,促進學生交流,把識字環節落實,突出教學重點。)

  選讀(學生自選段落讀課文,深入瞭解課文內容)

  1.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注意傾聽與評價。

  2.採用同桌、小組讀等形式,讓學生自由讀文,努力讀出小作者的心願。

  3.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

  (積極組織學生讀書,投身語文實踐,從讀入手,以讀促思,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充分感悟,體會小作者要表達的心願,多形式的朗讀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相互的評價和教師指導,促進了朗讀活動的高效。)

  寫字(交流記字方法,指導規範書寫。)

  1.出示生字:園、為、因、臉、光、陽。引導學生觀察,交流識字和記字的方法。

  2.引導學生寫一寫自己能寫好的字,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的書寫錯誤,發現學生的書寫困難,對於難點字,教師範寫指導。

  3、組織學生互相展示和評價書寫的字,如果好就獎勵給一顆小五星。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說話(利用圖片,激發興趣,練習說話,建立思維聯絡。)

  1.師生共同欣賞收集的四季的圖片,從美景中引導學生回顧課文內容,思考:小作者畫出的四個太陽都是什麼樣的?他為什麼要這樣畫呢?

  2.出示準備的放大的插圖,引導學生結合插圖進行說話練習。

  3、組內交流,練習說話。

  (充分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喜愛之情,結合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掌握,適時地引導學生藉助畫面,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文章內容。促進語言內化,提高表達能力。增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朗讀(抓住詞句,誦讀研究,理解課文。)

  以學定教,學生喜歡哪段,就指導學生學習哪段。

  綠綠的太陽------說說炎熱夏天、烈日當空時的感受和願望,體會它所帶來的清涼,指導朗讀。抓住“掛”字讓學生做動作體會。引導學生用“街道”說一個句子。

  金黃的太陽------想像秋日果園的景象,引導思考秋天都有什麼成熟了,味道如何?表演或用自己的話描述“落葉邀請小夥伴品嚐水果”的情景。

  紅紅的太陽------說說“漫天飛雪”的感受和心願,指導朗讀,體會它帶來的溫暖。

  多彩的太陽------聯絡畫面,描述春景,感悟想像之美,指導有感情地引讀、賽讀、齊讀。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語文課堂一定要尊重學生的自主地位,這樣的處理,從學生實際出發,融入語言文字的訓練,拓展學生思維,豐富學生的感知,激發學生的想像,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這種綜合性的語文閱讀活動中得到提高。同時,促進了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

  繪畫(自由畫太陽,練習填空,促進個性表現。)

  1.你想畫一個太陽嗎?利用你準備的材料,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太陽,想一想,你為什麼要這麼畫?(教師播放音樂《種太陽》)

  同時出示:我畫了一個()的太陽,獻給()。因為()。

  2.展示作品,引導學生按上面句子的形式練習說話,組織學生互相評價,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配樂畫畫,表達交流,把美術、音樂和語文學科有機結合起來,強化理解,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的良好構建。)

  背誦(昇華理解,促進語言積累。)

  1.配樂朗讀,並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教師引導學生按季節順序背誦課文。

  伴教錦囊:

  相關連結:

  太陽

  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太陽系裡唯一的一顆恆星,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恆星。太陽位於銀河系的對稱平面附近,距離銀河系的中心約33000光年。

  太陽的直徑為139.2萬千米,是地球的109倍;太陽的體積為141億億立方千米,是地球的130萬倍;太陽的質量約為2000億億億噸,是地球的33萬倍。

  在太陽形成以後不久,殘存在太陽周圍的一些氣體和塵埃,形成了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和諸多小行星和彗星等其他太陽系天體,其中包括了我們的地球和月亮。

  那麼,太陽會不會死亡呢?太陽是大自然的創造,既有生,也有滅,但那是再過50多億年以後的事。太陽的壽命約有100億年,現在正是它的壯年時期。

  地球上的四季

  春、夏、秋、冬的總稱。“春水滿泗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輝,冬嶺秀孤松”,這首小詩就是對四時景色的描寫。四季的變化是由地球斜著身子繞太陽公轉引起的。地球繞太陽公轉時並不像石磨一樣繞垂直軸旋轉,而是斜著身子旋轉的。它的自轉軸與垂直於軌道面的軸線傾斜成23°26′的交角,而且,自轉軸在星空裡的指向基本不變。因此,太陽光直射在地球上的位置,就產生有規律的變化:來往移動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一年往返一次,兩度越過赤道。

  每年6月22日前後夏至時,太陽光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接受太陽光最多,便是夏季。此後,太陽光直射點逐漸南移,北半球接受太陽光隨之減少。到9月23日前後秋分時,太陽光直射赤道,此時南北半球所受太陽光相等,北半球便是秋季。秋分後,太陽光直射點移到南半球,到12月22日前後冬至時太陽光直射南迴歸線時,北半球接受太陽光最少,便是冬季。地球不停地公轉,春、夏、秋、冬四季便不斷地交替出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