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母雞種稻子》教學設計
《小母雞種稻子》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知道勞動是光榮的,應該珍惜勞動成果,體會勞動的辛苦,培養勞動的習慣。
2、 識字15個,鞏固學過的字,並進行滲透性的識字教學,知道反犬旁、鳥字旁的名稱及表示的意思。
3、 用“願意”口頭造句。
4、 熟讀課文,並能創造性地表演。
二、教學重難點
1、 識字15個。
2、 體會勞動的辛苦,知道勞動是光榮的,應當珍惜勞動成果。
三、教學方法:
表演法、小組合作教學法、講授法
四、教具準備:
小母雞、小鴨、小貓、小豬的頭飾和小母雞、小鴨、小貓、小豬的對話卡片,以及磁
帶和錄音機。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課
1、 播放《勞動最光榮》的歌曲,問學生這首歌的題目是什麼?學生跟唱後,讀後知道了什麼?
2、 教師匯入: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小動物們都愛勞動,小母雞也愛勞動,她在種稻子呢?
3、 板書課題。
(二) 合作學習生字
教師導語:黑板上有許多小動物,你們願意跟它們交朋友嗎?這些小動物可挑剔了,它只喜歡跟聰明
的小朋友交朋友的'。每個小動物的身後都藏一個字,只有讀對了,才能成為它的朋友。
a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指名學生試讀,學生點評,受到教師表揚的學生,評為“小老師”帶領全班
同學讀。
B、分組學習,小組長教小朋友讀這些生字。
C、教師檢查學習情況,評出優勝小組,對不足之處有針對性進行指導。
(三)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 聽錄音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 學生彙報自己知道了什麼。
3、 找出生字,並畫上記號。
4、 標上自然段的序號,分組朗讀每個自然段。
(四) 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 精講第一自然
教師導 語:讀了這篇課文,你懂得小貓、小鴨、小豬為什麼臉紅嗎?小母雞找了誰種稻子呢?
A、 指名讀,其他同學找幾句話。
B、 分組讀句子。
C、 讓學生說說讀懂什麼?
D、 重點指導小母雞和小鴨的話。用“願意”說一句話。
E、 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疑。
F、 全班有感情朗讀。
G、 表演。
H、 學法指導(讀---說---問---演)。
2、 學生自學第二、三自然段
a、小組選自己小組的喜歡的自然段學習。
b、學習的方法跟第一自然段相同。
C、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3、 討論學習第四自然段
a、讀課文。
B、提問題:小鴨、小豬、小貓為什麼臉紅?
C、組織全班討論。
D、教師總結,滲透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果實的教育。
4、 創造性表演:又過一年,小母雞邀小鴨、小豬、小貓種稻子,他們會怎麼樣呢?試著演演。
(五)小結
a 、學生小結學習方法和課文內容。
B 、教師小結課文思想。
板書設計:
小母雞種稻子
生字
小母雞
種稻子圖
小母雞
鋤草圖
小母雞
收稻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