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說不盡的橋》教學設計
課文《說不盡的橋》教學設計
【活動目標】
1、全面地瞭解有關橋的結構、功能、建材等方面的知識,並能用說明性的語言介紹具體的橋。
2、領略我國豐富的橋文化,提高文化素養。
3、使學生養成藉助網路和圖書來查詢資料的習慣。
4、養成善於觀察、思考生活中的現象,從中獲得知識習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設想】
本課課型為綜合性學習課,關鍵在於培養和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併為學生收集資料提供一定的指導。將學生分成興趣小組,並幫助組長協調小組內成員間分工和合作。參與設計成果展示方案。
【課時分配】
第一課時:領略橋文化
第二課時:畫橋寫橋
【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討論探究子課題,各小組明確探究方向。老師為小組成員創造交流討論的機會。並給予必要的指導。
第一課時
領略橋文化
〖活動目標
1、全面地瞭解有關橋的結構、功能、建材等方面的知識。
2、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識。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像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確立四個探究方向:①橋樑大觀;②古橋佳話;③橋詩橋聯;④成語俗語歇後語。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圍繞自己的任務展開探究,整理彙報資料。教師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收集資料和篩選資料。
2、師生共同收集有紀念意義的或欣賞價值的橋的圖片
〖活動步驟
一、匯入
宋代範與求詩云:畫橋依約垂楊外,映帶殘陽一抹紅。
唐代杜牧詩云: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每首詩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橋,一處景緻,一個動人的故事。歲月流逝,世事變遷,不變的是那些橋的`風姿,向我們真情訴說今天就讓我們步人橋的世界,共分兩課時,我們一起來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橫生的橋文化。
二、各小組展示成果
1、橋樑大觀(配圖配樂講解式)
2、古橋佳話(配圖配樂講故事)
3、橋詩橋聯(配樂朗誦詩歌和講解式)
4、成語俗語歇後語(自編自演相聲表演式)
三、自我評價
四、活動延伸
1、對對子
大家現在所見到的是浙江境內的小江橋,它連線簫山與北後兩縣,並且有對聯寫道,大善塔,塔頂尖,尖如筆,筆寫五湖四海
這是下聯,請同學們對上聯。(配樂)
上聯:小江橋,橋洞圓,圓似鏡,鏡照山後兩縣
2、暢所欲言
看了這麼多的橋,你最喜歡那種風格的橋或哪座橋?為什麼?
3、放飛你想象的翅膀
有河的地方,就常有橋。當人們不耐於長久的舟楫,便架了木橋;當木橋朽壞時,便改為石橋;當石橋頹圮了,又築混凝土橋;混凝土裂了,再改成鐵橋,至於以後,肯定將有更新的橋,那就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想一想;未來的橋會是什麼樣子?並引入橋意新釋。
在此,橋已不僅僅是原本意義的橋了,在現實生活中,就的確存在許多這樣的橋,比如:
心橋:人與人心靈溝通的紐帶
商橋:商業溝通的途徑
書橋:透過書來溝通的方式
經濟橋樑:經濟上互通訊息的手段
五、結束語
今天我們坐在一起領略了無數名橋的風采。不論木、石、混凝土、鋼鐵,或是更新的材料,沒有永遠不朽的橋,但我們也知道:在這時代的洪流上,永遠會有一座生命、歷史、文化、藝術、心靈的橋。就讓我們一起去跨越時代的橋樑,去構架屬於我們自己的時代橋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