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精選6篇)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最佳化。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

  學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二年級學生新接觸的學習內容,對於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只有讓學生透過實物圖觀察,動手操作,體會感悟等方法,初步形成“乘法”概念,讓學生透過“列加法算式”體悟遇到這種情況用加法計算不方便,學生有了這種體悟後,引導他們去想更好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會寫、讀乘法算式。

  2.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比較、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

  3.感受相同數相加與乘法之間的聯絡,感受用乘法表示的簡潔性,體會所學內容的價值。

  教學重點:

  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把加法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小朋友們想和老師一起去公園裡的遊樂場玩嗎?一起看看這些小朋友都在玩什麼呢?

  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學生仔細觀察圖後說一說。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1、整體感知,初步認識乘法。

  遊樂場裡的小朋友玩得多開心呀!你能根據觀察到資訊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嗎?學生交流,師整理問題。

  課件出示旋轉小飛機圖。問:每架小飛機裡有多少人?(3人)

  一共有幾個同學在玩旋轉小飛機?

  學生分小組討論。

  指名上臺數一數,誰能解決這個問題?

  指名板演寫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人)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

  課件出示旋轉小火車圖。問:每個車廂裡有多少人?有幾個這樣的車廂?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嗎?指名板演寫出加法算式是:6+6+6+6=24(人)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

  課件出示過山車圖。過山車裡一共有多少人?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嗎?問:2+2+2+2+2+2+2=14(人)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

  (1)觀察這幾道算式,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3+3+3+3+3=15(人) 6+6+6+6=24(人) 2+2+2+2+2+2+2=14(人)

  師:數一數,這是幾個幾相加?(5個3相加,4個6相加,7個2相加。)

  (2)在2+2+2+2+2+2+2=14中,你知道算式裡面有幾個2相加?

  (3)如果給每人發2個蘋果?20個人一共發多少個蘋果呢?怎樣列式?學生說老師寫?看到老師寫你們有什麼感受?

  為了簡便地表示像這樣加數相同的連加算式,人們就用乘法來計算.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計算方法——乘法。(板書課題。)

  提問:2+2+2+2+2+2+2=14這個連加算式表示什麼?(7個2相加,和是14。)

  指出:這種加數相同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表示。可以寫成乘法算式是2×7=14或7×2=14。說明:“×”叫乘號,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乘法算式。

  2×7=14,讀作:2乘7等於14;7×2=14,讀作:7乘2等於14。(板書)

  2、把上面兩個加法算式改寫乘法算式。

  3+3+3+3+3=15算式裡面有幾個3?(5個3相加。)5×3=15,3×5=15,並讀一讀。

  6+6+6+6=24,這裡面有幾個6? (4個6相加。)6×4=24,4×6=24,指名讀算式。

  二、教學例2

  師:觀察,你還能找出那些物體的數量也是相同加數的,能用乘法列算式。

  課件出示例2氣球圖。

  (1)仔細看圖,指名說一說圖意(每組有5個氣球,一共有3組)讓學生多說幾遍。那麼一共有多少個氣球呢?

  (2)討論: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氣球,怎樣列示計算?

  加法算式:5+5+5=15

  乘法算式:3×5=15或5×3=15

  (3)介紹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我們知道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你們想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是什麼?

  乘法算式3×5=15或5×3=15中,5和3都叫乘數,15是這兩個乘數的得數,叫“積”。

  (板書) 5 × 3 = 15

  乘 乘 乘 積

  數 號 數

  三、鞏固練習

  1、擺圖形遊戲。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小棒,擺出你喜歡的圖形。如:擺三角形、小樹、小傘、……(例如:擺3個三角形)

  (1)擺好後,算一算自己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2)交流。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麼圖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分別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展示評議

  2、第48頁的“做一做”第2題:指名學生先說一說圖意,明確問題是計算“一共有多少把鑰匙?”獨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後,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寫的算式和想法。

  3、“做一做”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後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交流。

  師小結:今天我們初步認識了乘法,我們知道幾個相同的數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很簡便。請同學們課後到生活中找一找,你身邊還有哪些用乘法解決的問題?我們下節課再交流。

  板書設計:

  乘法的初步認識

  2+2+2+2+2+2+2=14

  7 × 2=14 讀作:7乘2等於14

  2 × 7=14 讀作:2乘7等於14

  5+5+5=15 5 × 3 = 15

  乘 乘 乘 積

  數 號 數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乘法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透過動手操作,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經歷幾個相同加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理解求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2、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初步瞭解乘法的意義,會讀、寫乘法算式,培養學生觀察、發現、解決能力。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乘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運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4、透過擺小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覺得數學學習是生動有趣的。培養和訓練學生動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事物是普遍聯絡”的思考方法。

  教學重點:

  知道乘法的含義。瞭解到“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學生找出這兩個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裡?

  學生回答後,教師說明:2+2+2這道算式的加數是相同的,那麼2就是這個算式中的“相同加數”(板書)。

  (2)數數看是幾個2相加?(3個)

  2.出示算式:5+5+5+5

  提問:這個算式中的加數相同嗎?這個算式中的相同加數是幾?幾個5相加?

  二、探究新知

  1、擺圖形遊戲

  學生分小組用小棒擺出圖形。(小傘、小房子、五角星、三角形、等等。)教師拍照,捕捉資訊。

  2、交流。

  說一說,擺出了什麼圖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①4個☆用了40根小棒。10+10+10+10=40

  ②5個△用了15根小棒。3+3+3+3+3=15

  ③3個□用了12根小棒。4+4+4=12

  教師小結:這些算式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板書)

  3、設疑:擺5個△是5個3相加,那麼7個3相加,怎樣列式?10個3呢?50個3、100個3、1000個3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長.

  4、引入:今天我們學習一種簡便的方法來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能使這些很長的算式縮短.這個方法叫乘法(板書)。

  教師出示教具加號“+”,然後向右旋轉成乘號“×”,貼在黑板上。

  5、介紹乘號“×”及其寫法。教師指×,這個符號誰知道叫什麼?(板書:乘號)教寫法:先寫左斜,再寫右斜。生書空。

  乘號象什麼?學生怎樣回答都有對,讓學生了解數學家在發明乘號時是把“+”歪一下。因為乘法和加法有關係。

  6、以4+4+4為例

  指著板書:4+4+4,問:幾個幾相加?(板書:3個4)

  師:就可以寫成4×3或3×4【“個”字改成“x”】

  教讀法,學生試讀,可能學生會把乘號讀作“乘以”,教師糾正,讀作“乘”

  板書讀作:4乘3。3乘4。生齊讀。

  師:這個算式就表示3個4相加。

  問:誰來說說,4表示什麼?3表示什麼?4×3表示有幾個4相加?

  多找幾個同學。

  請學生把另外的兩個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並說說算式中的數表示什麼,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然後再出示算式6+6=12,進行讀作練習,用以區別上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

  (目的:動手操作是現在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具體的教學中我發現象這樣的概念性教學,抽象性比較強,只有透過具體的動手操作才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概念,更好地建立數學模型。)

  三、鞏固

  1.出示香蕉圖。

  (1)先出示2個.提問:你們看,這是幾個香蕉?(2個)我們把2個香蕉看成一組.然後再出示2個,又出示2個.又出示2個.

  (2)提問:一共擺了幾組香蕉?(生:4組.)

  求一共有多個香蕉?,用什麼方法算?怎樣列式?

  (板書:2+2+2+2=8)

  2.出示遊樂園圖,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說說算式表示什麼意思?

  3.比較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

  請同學們觀察比較剛才我們寫的三道加法算式和三道乘法算式,討論下面幾個問題:

  (1)每組裡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有什麼相同與不同?

  (2)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哪種方法計算比較簡便?簡便在什麼地方?

  小結:透過比較我們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以後我們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時,要用乘法計算.(板書:求幾個相同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4.將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3+3+3+3

  4+4+4

  5+5+5+5+5

  3+3+3+3+3+3+3+3+3+3+3+3+3+3+3=45

  3×1515×3

  2.將乘法算式改寫成連加算式.

  19×450×3

  計算2×18寫成加法算式

  3.課前我們講的50個2、100個2、1000個2,怎樣改寫成乘法算式.

  4.算式4+6+9,能否改成乘法算式?為什麼?

  小結:只有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我們才能用乘法計算.

  5.能用上今天所學得知識嗎?5+5+5+5+5+5+4=34

  6.反饋判斷

  質疑歸納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問題嗎?

  6.1.凡是在加法算式中,每個加數都相同,就可以把這個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6.2.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四、課堂作業

  1.看圖先寫加法算式,再寫乘法

  2.把乘法算式與加法算式用線連起來。

  3+3+3+3     8×2

  9+9+9+9+9   3×4

  7+7+7      9×5

  8+8        7×3

  3.寫出乘法算式,再用小棒擺一擺.

  2個4連加;4個2連加;3個5連加;5個3連加.

  板書設計:

  加數相同

  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乘法×乘號

  2+2+23個23×2讀作:3乘2

  5+5+5+5+5

  小棒圖記錄

  (3例,寫出結果)讀作:幾乘幾等於幾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表內乘法(一)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學生之前已經認識了加法和減法,初步瞭解了加減法的意義,這節課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本節課一是讓學生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其中初步認識乘法的意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是本課的重點,識別相同加數、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是本節課的難點。

  設計理念

  本課在教學設計中力圖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不同的問題情境中,體會很多個相同加數連加給“聽、說、讀、寫”帶來諸多不便,從引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即“如何用簡便方法表示很多個相同加數連加?”激起學生的探索簡便寫法的慾望,在觀察、比較、歸納、推理中體會乘法的意義,積累學生思考的經驗,體會創造的樂趣,從而落實“四基四能”。

  學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初次接觸的學習內容,對於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只有讓學生透過實際操作,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

  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讓學生透過“列加法算式”體悟到這種情況用加法真的很麻煩,學生有了這種體悟後,引導他們去想更好的辦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動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讓學生經歷由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過程中創造出乘法的過程,從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絡和區別。能正確地讀、寫乘法算式。

  能力目標:讓學生從簡單的實際問題中抽象出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並能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培養學生有條理思考問題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並應用乘法的活動中,培養學生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建立乘法的概念,初步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

  初步體悟乘法運算的意義,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識別相同加數。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

  1.出示教材遊樂場主題圖: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

  2.觀察小火車遊樂場景:我們先觀察小火車上的情景,你看到了什麼?這裡面有幾個6?

  根據兩個已知條件,誰能提出一個問題?

  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計算幾個6相加?怎樣列式?

  板書:6+6+6+6=24(人)

  3.觀察旋轉飛機遊樂場景:每架飛機座幾人?一起數數是幾個3?誰來提個問題?怎樣列式?

  這裡一共有多少人就是在計算幾個幾?板書:3+3+3+3+3=15(人)

  4.觀察過山車遊樂場景:每節車廂裡座兩個小朋友,比較密集,我們一起數數是幾個?一共多少人就是解決什麼問題?

  我們來檢查一下,看加數夠不夠,比較長的加法算式寫起來不方便,容易寫錯。板書:2+2+2+2+2+2=14(人)

  這裡解決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解決什麼問題?

  板書:7個2

  【設計意圖: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數學問題意識。觀察是一種心理活動,伴隨思考、記憶、想象、推理等心理活動,由遠及近,由整體到細節的觀察,遵循了兒童心理發展規律,有利於學生掌握事物表象,建立記憶系統。】

  二、自主探究,認識乘法

  1.觀察算式特點:請同學們觀察我們寫出的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

  2.現在有10節車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算幾個幾相加?如果是20兩小火車,一共是多人?就是算幾個幾相加?你還會列加法算式嗎?

  【設計說明:讓學生經歷觀察、比較和概括的過程,從而抽象出若干個相同加數相加的的基本形式“幾個幾”,初步認識乘法的基本含義,培養學生抽象能力。】

  3.書寫20個2連加你有什麼感受?

  20個2連加,讀的時候你有什麼感受?

  如果是50個2相加呢?很麻煩,不簡潔,100個2連加呢?現在你最希望的是什麼?

  【設計說明:讓學生動眼看、動手寫、動嘴說、動腦想,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體驗到若干個相同加數連時,聽、說、讀、寫都很繁瑣,凸顯乘法學習的價值和必要性,認識到應用乘法求相同加數的和的簡潔性。】

  4.給學生創造機會:擇優板書,評價。

  5.介紹乘法、乘號及情感教育。

  介紹乘法:表示很多個相同加數的和的方法就叫做乘法。

  介紹乘號:乘法和加法都表示求總數,但是也有區別,和加、減號一樣,乘號是世界通用的數學符號。

  讀法:強調只讀出一個字“乘”。

  板書課題:

  6.意義:把黑板上幾個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結合題意說一說每個算式中的乘數表示的意思。

  7.對比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你有什麼感受?

  8.小結:像這樣相同加數相加的算式用乘法計算非常簡便。

  9.看書、質疑:

  10.練習身邊例項說乘法:乘法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想一想,哪些情況現在可以用乘法來表示?

  【設計說明:聯絡具體的問題說明乘法算式的意義,這既是數學《課程標準》對乘法意義教學的要求,也是學生深化對乘法意義理解策略。】

  三、實踐應用,深化認識

  1.讀法練習:

  5×2=10

  6×3=18

  4×5=20

  2.列式並說一說算式意義:

  3.把下列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8+8=

  4+4+4+4+4=

  9+9+9+9+9+9+9+9+9+9+9+9=

  4.乘法建模:

  【設計說明: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僅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義,還在觀察、比較、抽象的過程中,初步建立起了乘法的數學模型,內化了對乘法的認識和理解,落實“四基四能”。】

  四、學習反思,強化認識

  想一想這節課你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有哪些收穫?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透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乘法的含義。

  2、認識乘號、因數、會讀寫乘法算式。

  3、透過學習活動,進一步發展學生觀察、操作、比較、合作、交流等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4、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習數學的樂趣和信心。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時,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教學準備:

  小棒擺成的小傘圖,三角形圖,星星圖,花邊圖,小屋和樹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師生談話,透過“玩”的談話引出遊樂場,並出示情景圖。

  師:同學們,今天先談談玩的事情,有興趣嗎?誰給大家說說,國慶節放假期間,你去那些地方玩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遊樂場的圖片。(出示圖片)

  二、自主探究,認識乘法

  師:今天老師就帶小朋友們去遊樂園逛一逛。

  1、老師想請你們幫數一數:摩天輪上共有幾人?

  2、分小組討論一下:怎樣數?怎樣算?

  3、請分組彙報說說你們是怎樣算的?

  板書:略

  4、師小結:用上面演算法來算,你覺得怎樣?

  太麻煩了。算式太長了,胳膊都寫酸了。

  5、有什麼好辦法嗎?為了更簡便地表示像這種有很多個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用小學生比較熟悉的公園裡的一些娛樂活動,提供素材,為認識乘法作準備。透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讀法、意義與乘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學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學習內容,是學生剛剛接觸的學習內容,對於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只有讓學生透過實物圖等,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讓學生透過“列加法算式”體悟遇到這種情況用加法真的很麻煩,學生有了這種體悟後,引導他們去想更好辦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動力。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在動腦、動手、動口中體會乘法的意義。

  2、認識乘號,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重點、難點】

  重點:乘法的意義,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難點:把加法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

  【教學具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哪兒玩?一起看看這些小朋友在什麼地方玩得這麼開心?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他們在玩什麼?讓學生觀察後說一說。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學例1

  1、整體感知,初步認識乘法。

  (1)遊樂園裡的確很好玩,其實在這裡還藏著很多數學秘密呢!

  a)課件出示旋轉小飛機圖。根據觀察到的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小飛機裡共有多少人?一起來數一數。問:一共有幾架小飛機?一架小飛機裡有多少人?(3人)一架小飛機就是1個3,數一數,有()個()相加?有5個3,寫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

  b)課件出示旋轉小火車圖。問:小火車裡共有多少個人?那你能不能用剛才數小飛機的方法來數一數小火車的人數?一個車廂裡有多少人?(6人)有幾個這樣的車廂?(4個)想:()個()相加,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嗎?(6+6+6+6=24)

  c)課件出示過山車圖。過山車裡共有多少人?(每排是2人,有7排,那就是7個2。)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嗎?(2+2+2+2+2+2+2=14)

  (2)觀察這幾道算式,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這些算式的加數都一樣。)3+3+3+3+3=15 6+6+6+6=242+2+2+2+2+2+2=14

  (3)這三個式子最長的是哪個?看到老師寫你們有什麼感受?為了簡便地表示像這樣的連加算式,人們就用乘法來計算.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計算方法——乘法。(板書課題)提問:2+2+2+2+2+2+2=14這個連加算式表示什麼?(7個2相加,和是14。)指出:這種加數相同的`加法,還可以用乘法表示。寫成乘法算式是2×7=14或7×2=14。說明:“×”叫乘號,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乘法算式。2×7=14,讀作:2乘7等於14;7×2=14,讀作7乘2等於14。(板書)

  2、用乘號算式表示。同學們數一數“3+3+3+3+3=15”裡面有幾個3?(5個3相加。)你能寫出乘法算式嗎?學生試著寫出:5×3=15,3×5=15,並讀一讀。6+6+6+6=24,這裡面有幾個6,你能寫出乘法算式嗎?學生試著寫出:6×4=24,4×6=24,指名讀算式。

  三、鞏固練習

  1、“找朋友”遊戲,拿著乘法算式的同學去找拿著相應的加法算式的同學;

  2、智力大比拼,共四關。

  3、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的第1—3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收穫到什麼了?小結:求幾個相同的數連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其實呀,我們平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乘法算式,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

  教師總結: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希望同學們用心去觀察,相信你一定會成為小小的數學家。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6

  【設計理念】

  本課基於《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培養學生“符號意識”的目標要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符號產生的必要性,進而透過再創造的數學活動引出乘法運算,在理解與運用符號的學習過程中感悟符號的簡潔性、抽象性與統一性,瞭解符號的使用是數學表達和進行數學思考的重要形式。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蘇教版)二年級上冊P1-3。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認識”的內容在編排上分為兩個層次:首先是以具體情境為背景,生成相同加數相加的式子,從而引出乘法運算;其次是溝通同數相加與乘法的關係,說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教材預設的學習路徑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產生學習的動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學情分析】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學習內容,對於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因此,只有讓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據學生形象思維為主的認知特點,整節課的教學緊緊圍繞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沿著“藉助直觀、展示過程、啟迪思維”的教學程式展開教學。

  【教學目標】

  1、透過再創造的學習過程,體會乘法與加法的聯絡及區別,理解乘法的意義。

  2、經歷觀察、分類、嘗試、抽象等數學活動,培養符號意識,感悟符號化思想。

  3、在初步認識乘法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

  培養符號意識,感悟符號化思想。

  【教學過程】

  一、觀察中發現問題

  1.生成算式: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列算式。

  2.觀察算式:觀察這些算式,你們有什麼發現?

  二、分類中提出問題

  1.算式分類:讓學生將算式按照加數是否相同進行分類。

  2.提出問題,點明本課的學習任務。

  【設計意圖:以明快而簡潔的節奏點明學習任務,從學生的學習基礎出發,透過分類得出加數相同的算式,滲透分類的數學思想。】

  三、嘗試中分析問題

  1.嘗試創造。

  出示情境:怎樣準確而快速地表示出“20個3相加”呢?請同學們獨立思考,看誰的辦法好。

  學生嘗試用符號以自己的方法進行再創造。

  2.有序展示。

  預設方法一:3+3+3+......3

  預設方法二:20個3相加

  預設方法三:20×3

  四、抽象中解決問題

  1.方法比較:引導學生對生成的各種方法進行比較與評價。

  2.符號統一:透過觀察與比較讓學生明白數學符號統一的必要性。

  3.強化抽象:讓寫出“20×3”的學生闡述“是怎麼想的”。

  4.揭示課題:在解決加數相同的加法計算時,可以用乘法表示。(板書課題)

  5.認識乘法各部分名稱

  【設計意圖:本課引導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再創造,努力讓學生經歷“×”這一符號產生的過程,體驗符號的意義與價值,感悟符號表達的簡潔性與統一性,進而發展符號意識。】

  五、溝通中整體建構

  1.看圖寫出算式。

  2.看圖提出問題。

  3.看式想象圖形。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在“生活情境——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數學模型”之間穿梭與轉換,從而建構整體化、系統化的知識圖式與結構。】

  六、總結中拓展延伸

  1.總結:今天這節課只是初步地認識了“乘法”這個新朋友,希望孩子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多留心乘法在生活中的應用,真正和它成為親密的好朋友。

  2.延伸。

  板書設計:

  乘 法

  6+6=12 2×6=12 2個6相加8+8+8+8=32 4×8=32 4個8相加×3=60 20個3相加 20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