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設計模板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設計模板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是在學生已經系統掌握了加以內的進位加法和整十數加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既是前面已學加法知識的進一步發展,又是今後進一步學習多位數加法的基礎。下面給大家分享了《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三課時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65頁例2,做一做1-2,66頁練習十五4、5、6、7、8題。

  【教學目標】

  1、藉助小棒、計數器等直觀學具的操作,使學生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演算法,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透過探索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多樣化的過程,培養學生。

  3、透過方法的比較和分析,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的計算內容、不同的計算方法之間是有聯絡的。

  4、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難點】理解“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表示數位的盒子

  【教學過程】

  侯課時間:計算小遊戲:“對對碰”(旨在練習20以內進位加法)

  一、複習鋪墊,促進遷移。

  1、師:昨天老師佈置的“生活中找數學”的作業是——在生活中找兩個數相加的例子,用算式的形式表示出來,你找到了嗎?先和你的同桌互相分享一下!

  2、請學生代表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1)一位數加一位數的加法;

  (2)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法;

  (3)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加法;(說演算法)

  (4)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加法。(說演算法)

  3、師:同學們掌握了這麼多兩個數相加的知識,一定能夠解決很多的生活實際問題吧?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班裡聯歡會邀請到了30位家長來參加,張老師一共準備了這些瓶礦泉水,每人1瓶,夠嗎?生猜測:夠或是不夠。

  師:要解決“夠,不夠”這樣的問題,我們通常是用哪三步走?

  突出方法的指導(列算式、比大小、下結論)

  (2)師:怎樣列式?24+9=(板書)

  2、操作體驗,探索方法。

  (1)實際操作,建立表象。

  師:24+9這道題應該怎樣計算?請同學們嘗試用小棒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看誰原意充當今天的“小老師”,能一邊擺一邊給同學們講清楚這道題是怎麼算的!如果你想好了,可以先嚐試著給你的同桌講講看。

  (2)組織小組討論計算方法;

  師:把你的擺法在小組內說一說,選出能代表你這一組的計算方法。

  學生中有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

  ①先在左邊擺24根小棒,再在右邊擺9根小棒。左邊的4根和右邊的6根合起來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30加3等以33。

  ②先在左邊擺24根小棒,再在右邊擺9根小棒。左邊的1根和右邊的9根合起來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23加10等以33。

  ③先在左邊擺24根小棒,再在右邊擺9根小棒。左邊的4根和右邊的9根合起來是13根,我把13根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3根,20加13等以33。

  3、多種方式,理解算理

  (1)看——在學生交流的同時,教師利用課件演示操作過程;

  (2)想——讓學生閉眼睛想一想上述操作過程;

  (3)說——讓學生將上述操作過程說一說;

  (4)填——讓學生根據操作過程,填一填計算要點。

  (5)思——圖中的2捆小棒怎麼變成3捆的?為什麼要打捆?

  用同樣方法進行第二種演算法的理解。

  4、比較異同,體會演算法。

  (1)結合板書上的口算過程,讓學生分別說一說兩種演算法分別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2)結合小棒圖讓學生說一說:兩種演算法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師總結:進行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可以先算幾加幾,加得的得數和原來的整十數相加;也可以先把兩位數湊成整十數,再加餘下的數。當個位的數相加滿10後,需要向十位進一。

  6、尋找方法之間的聯絡。

  師:解決這個新知識,我們都用到了哪些前面學過的舊知識呢?說一說。

  三、練習鞏固,及時反饋

  1、做一做第1題

  圈一圈,算一算,仍然是藉助實物進行演算法的鞏固。

  2、填一填,說一說

  沒有直觀小棒的幫助,透過數的分解組成來填一填演算法,鞏固算理。

  3、填出方框裡的數

  45+8=□3     36+5=□1      6+24=□0

  68+9=□7     36+2=□8      7+31=□8

  區分進位和不進位的方法。

  4、生活中的數學:

  “愛心學具店”購物,四樣新學具:轉筆刀15元,學具盒9元,油畫棒28元,三角尺4元,自己試著提出問題,並列式解答。

  5、互測

  每個同學寫出三道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算式,考考自己的同桌,然後進行批改。

  四、全課總結,完善新知

  透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設計2

  目標預設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的過程,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進位加法的演算法,並能用數學語言表達計算思維過程。

  2.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培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意識,在合作交流中培養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數學思維。

  3.讓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進位加法“滿10進1”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週末,小明、小亮、小玲和小紅到郊外遊玩,休息時,他們正一起互相欣賞各自所帶的`畫片。

  (課件出示情境圖)仔細觀察,從圖上你知道了什麼?(小明有9張畫片,小亮有24張畫片,小玲有5張畫片,小紅有6張畫片)根據這些資訊,你能試著提幾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預設:(1)小明和小紅一共有多少張畫片?

  (2)小亮和小玲一共有多少張畫片?

  (3)小亮和小紅一共有多少張畫片?

  (4)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張畫片?

  2.提問:小朋友能列式解決上面的問題嗎?

  學生彙報,教師板書:9+6,24+5,24+6,24+9

  3.我們班小朋友們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能列出相應的算式!在這些算式中,哪幾道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得多少?用的是什麼方法?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本環節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數畫片情境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因此,透過看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由自己解決問題,這樣的引入清新自然,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學習興趣。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重溫了舊知,為接下來進位加演算法的探索作鋪墊。】

  (二)動手操作,探究演算法。

  1.遷移類推,嘗試學習。

  (1)24+6等於多少,你想怎樣算?先獨立思考,有困難的小朋友可用小棒去擺一擺,想好的小朋友同桌之間互相說說自己的想法。(師巡視指導)

  (2)集體交流方法:你怎麼知道等於30呢?你是怎樣想的?

  (3)誰願意上來用小棒擺給大家看看。(投影展示學生擺小棒計算的過程)

  提問:原來幾捆?怎麼多出來1捆?(請臺上小朋友帶著下面的小朋友將6和4合起來的10根小棒紮成一捆)

  追問:你們先算的幾加幾?你們是怎麼想到先算4+6的?

  (4)讓我們跟著課件再來回顧一下這個計算過程。先要把24分成20和4,先算4+6=10,再算20+10=30。教師板書24+6分解式。

  (5)提問:24十位上是2,為什麼24+6的得數十位上是3?這多出來的1個十是怎麼來的?(課件紅色突出表示出2和3)

  要求學生將書上例1算式填寫完整,並提醒學生:這是一道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寫完得數後別忘記寫出單位名稱。

  (6)這個方法你學會了麼?請小朋友們看著黑板上的分解式,同桌兩人快速的互相說說24+6的計算方法。指名說一說。

  【設計意圖:《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本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主動探索和與他人合作探究中發現規律建構新知,又在自我驗證中得出結論。本環節設計始終以學生動手實踐為主導,透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等實踐活動,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批判與反思能力及自學能力。】

  2.自主操作,合作學習。

  (1)你能先估一估24+9的得數是幾十多?你是怎樣估算的?

  (2)24+9又等於多少,請拿出作業紙,在作業紙上的小棒圖先圈一圈,再同桌間說一說你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3)交流彙報:誰願意把自己的好方法分享給大家?(教師有選擇性的挑選出代表性的作業紙展示出來,並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師一邊用課件演示一邊板書:24 +  9=33   24  +  9  =33

  20 4                6   3

  13          30

  (4)仔細觀察這兩種方法,儘管計算過程中拆分的加數不同,但是他們都是為了把一個數拆開後變成整十數再相加,這就把新的加法算式轉化成了前面學過的加法算式。計算24+9的幾種方法中,你喜歡哪種方法?(演算法最佳化)

  (5)對比總結:觀察比較24+5、24+6、24+9這三道算式在計算時,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教師結合學生回答梳理歸納:24+5、24+6、24+9都是兩位數加一位數(板書),而24+5的得數還是二十幾,今天學習的24+6、24+9的得數卻是三十和三十幾,十位上多了1個十,這多的1個十是哪裡來的?生回答後教師規範語言“個位滿10向十位進1”板書(進位),揭示本節課課題。

  【設計意圖:學生利用學具操作,自己去探索、去發現,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再透過反饋結合圈法說說不同的演算法,給學生髮表見解和敢於提出不同問題的機會。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從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索,在具體的操作中進行獨立思考,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三)分層練習,鞏固應用。

  今天學習的計算方法同學們掌握了麼?下面我們就透過練習來檢驗一下吧!

  1.我會填。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38+2、26+7。

  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彙報:結合分解式說一說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2.我會比。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先口算第一組題中的三題:7+3=、7+43=、7+83=。

  (2)觀察比較:仔細觀察這一組三題,你發現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絡?都是先算3+7=10。也就是說這三道題都是先把個位上的數相加,再把加得的得數與整十數相加。用這種方法,快速算算第二組、第三組。(左邊同學第2組,右邊同學第3組比賽)

  3.我會解決問題。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盒子裡原來有37張畫片,又放進3張,現在一共有多少張?

  學生列式,交流:為什麼用加法?37+3你是怎樣算的?

  【設計意圖:練習時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的重要手段。本環節練習的量並不是很多,但注重層次性,從知識到能力再到應用,由淺入深。練習內容注意了綜合性、靈活性和趣味性,既讓學生鞏固所學的新知識,又有意識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全課小結,拓展延伸。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應該怎樣計算?

  (2)想一想:35+□=3○,□裡可以填哪些一位數?其中最大應該填幾?35+□=4○,□裡可以填哪些一位數?其中最大應該填幾?

  其實,只要同學們善於觀察,多動腦筋,用心去思考,你就會發現: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做學習的小主人,生活中的有心人!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教學設計3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64頁。本節課教學的是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不進位的情況,它的基礎是整十數加一位數、整十數加整十數和10以內的加法。教材創設了學生寫字的情境,根據兩位同學的寫字情況,自然引出兩個數學問題,一個是兩位數加一位數,一道是兩位數加整十數,藉助小棒教具的動手操作,直觀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的道理,透過比較的方法,更加強調了計算的本質,這是後面學習兩位數、多位數、乃至小數、分數計算的基礎。

  (二)核心能力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經歷學習的過程,探究加法的計算方法,培養運算技能力。

  (三)學習目標

  1.透過動手操作小棒,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加)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並會正確地進行口算。

  2.學生透過小組合作,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計算方法,掌握口算方法。

  3.透過2道例題的對比,發現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計算方法的聯絡,並會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四)學習重點

  理解並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五)學習難點

  建立數位的概念,懂得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字才能相加。

  (六)配套資源

  《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課件、小棒等。

  二、學習設計

  (一)複習舊知

  口算,說一說你是怎麼算的。

  20+20= 60+30= 30+50=

  20+7= 40+5= 30+8=

  前面我們學習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的口算,在口算時應該注意什麼?

  (二)互動新授

  1.出示主題圖,創設情境。

  師:小朋友們認真看一看,圖上畫的是什麼?這兩個小朋友在說些什麼?你能讀一讀嗎?

  師:從兩位同學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麼資訊?

  生:小林寫了25個字,還要再寫2個;小紅寫了20個字。

  師: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生1:小林要寫多少個字?

  生2:小林和小紅已經寫了多少個字?

  ……

  2.探究演算法。

  (1)探究25+2=□的計算方法

  我們先來解決小林寫了多少個字的問題。

  師:你想怎樣解決呢?

  生列式:25+2

  師:怎樣計算25+2=□的問題呢?想必有的同學已經算出了結果,不要著急,請同學們利用小棒來擺一擺,邊擺邊想你是怎麼算的。

  師:誰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

  生:先把單根的合起來,5+2=7,再把整捆的和單根的合起來,20+7=27。

  師:為什麼先把單個的合在一起?能直接合嗎?

  課件演示,理解算理

  師:看課件演示,想操作過程,並結合操作過程說一說計算過程。

  師:誰能結合小棒的操作來說一說25+2應該怎麼計算?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藉助學生熟悉的練字這個情景,引出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選取富有童趣的學習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藉助動手操作,經歷口算過程,理解算理,從具體到抽象,使學生的思維過程更清晰、有條理。】

  (2)探究“25+20”的計算方法。

  師:剛才我們研究了25+2的計算方法,知道了先把個位上的5和2合起來,再把個位和十位合在一起。接下來我們解決小林和小紅一共寫了多少個字的問題。誰會列式?

  生:25+20

  師:該怎樣計算呢?請你們動動小腦筋,可藉助小棒來說明你計算的方法,再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一下吧。

  四人小組討論演算法,請小組派代表回答。

  生:2捆加2捆是4捆,就是40根,再用40根加5根就是45根。

  師:誰來說一說25+20的計算方法?

  師:誰有問題要問嗎?

  (3)比較“25+2”和“25+20”演算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師:“25+2”和“25+20”它們的計算方法是怎樣呢?結果又是多少呢?同學們想一想,然後同桌交流一下。(教師巡視)

  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不同點:“25+2”是兩位數加一位數,先算個位上的數加個位上的數;而“25+20”是兩位數加整十數,先算十位上的數加十位上的數,然後再加上個位上的數。

  相同點:先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即幾個十加幾個十、幾個一加幾個一。

  【設計意圖:從寫字的情景出發引出兩個實際問題,列出兩個有聯絡的加法算式後,讓學生透過操作理解算理,探索演算法。教材在編寫上也採用了左右對比的編排方式,演示算理的小棒圖和表示口算過程的算是對照,使學生“理清算明”。最後在透過比較計算時的不同,再一次體會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直接相加。】

  (3)鞏固練習

  ①看圖列算式。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師:怎麼解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的問題?怎麼計算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兩位數加一位數

  ②小青蛙過河

  師:小青蛙要過到河的對岸去找小鴨子玩,你能幫幫它嗎?一定要認真計算喲。

  ③填一填。

  師:透過計算這兩組題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麼?

  ④解決問題

  師:快來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這個班有多少名學生的問題吧。

  (三)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我們學了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不進位)加法,把你學到的好方法說給我們聽一聽,好嗎?學生個別彙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