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3篇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3篇

  音樂時可以減輕主觀疲勞感,變得舒心放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1

  活動目標:

  1、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2、感受新年快樂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重點:幼兒感受歌曲旋律內容,學唱歌曲。

  難點:初步學會唱歌曲裡的附點節奏。

  活動準備:

  多媒體、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根據音樂旋律和節奏表現相應的動作,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進場律動《小雪花》,幼兒能跟著音樂旋律做動作。

  2、複習歌曲《新年好》,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3、師生談話互動,感受新年快樂的氣氛。

  提問:

  馬上就要過春節了,我們小朋友春節的時候都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呢?

  除了穿新衣、戴新帽;吃年夜飯、吃元宵以外,春節見面說些什麼祝福的話呢?

  小結:新年到,真熱鬧;穿新衣、戴新帽;吃元宵和年夜飯;家家戶戶放鞭炮。

  恭喜恭喜新年好,快快樂樂哈哈笑,恭喜恭喜新年好,過年真是好熱鬧。今天我們就來聽一首新年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恭喜恭喜》。

  二、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

  1、教師播放歌曲《恭喜恭喜》,幼兒完整欣賞,熟悉歌曲旋律。

  提問:

  歌曲的名字叫什麼?這首歌聽上去感覺怎麼樣啊?

  歌曲裡面唱了些什麼呢?讓我來唱一唱。

  2、播放歌曲伴奏,教師跟著伴奏演唱歌曲《恭喜恭喜》,幼兒欣賞第二遍。

  提問:

  歌曲裡面唱了些什麼?(幼兒回答,教師唱出歌詞)

  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會唱的小朋友可以跟著一起唱。

  3、教師彈琴演唱歌曲,幼兒輕聲跟唱。

  幼兒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歌曲裡面是怎麼拜年的?出示節奏圖譜,幼兒學唱附點節奏。

  馬上要過年了,讓我們和自己的好朋友還有那麼多的客人老師高高興興地來拜年。

  4、播放多媒體,幼兒演唱歌曲,鼓勵幼兒跟著音樂做動作。

  三、韻律:新年快樂

  幼兒與同伴在“新年快樂”的舞曲中大膽表現,感受新年快樂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專家點評

  在整個活動中老師的眼神關注每個幼兒,呵護每一顆童心,表情跟著音樂走,體態隨每個音符跳動,營造了輕鬆的氛圍,讓每個孩子都能真正地享受到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設計意圖:

  結合“過新年”的主題,在活動中孩子們透過感受音樂情境———反覆聽賞歌曲————學唱重點節奏————完整表達表現,學唱《恭喜恭喜》這首歌曲,並能跟著音樂學唱歌曲,並隨著歌曲節奏做動作,也體驗到了過新年互相祝福所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理解歌詞,學會聽間奏,初步學唱歌曲。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3、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及活潑開朗性格。

  活動準備:兔子頭飾1個:吹泡泡用具若干:吸管1支:場地上佈置大小圓圈;錄音機及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練聲

  透過複習歌曲《小鬧鐘,快唱歌》來練聲。

  二、熟悉歌詞

  1、教師以兔媽媽的形象和幼兒一起吹泡泡、玩泡泡,為理解歌詞打基礎。

  2、教師以遊戲形式朗誦歌詞,幫助幼兒整理歌詞。

  3、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4、幼兒朗誦歌詞。

  三、熟悉歌曲旋律

  1、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按節奏邊拍手邊朗誦歌詞。

  2、完整地欣賞音樂。教師依次在幼兒前面經過,邊走邊吹泡泡,幼兒可以想象自己變成了各種各樣的泡泡。

  3、在歌曲旋律伴奏下朗誦歌詞。

  遊戲《裝泡泡》:幼兒聽音樂邊走邊朗誦歌詞,走成一個大圈,音樂停,幼兒立即站到地上的圈圈裡。

  四、學唱歌曲

  1、幼兒自己嘗試把歌詞填到歌曲旋律裡。

  2、教師清唱,讓幼兒完整地感知歌曲。

  3、分句練習,加深對歌詞的印象。讓幼兒說出自己喜歡哪一句,分句練習。

  4、瞭解歌曲中的間奏,演唱歌曲。告訴幼兒歌曲中有兩個地方不唱歌詞,只有旋律,叫間奏。師生一起演唱歌曲。

  五、嘗試創編歌詞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對泡泡的感知,創編歌曲中的第二句“有大也有小”。

  六、幼兒隨歌曲錄音,自由吹泡泡,結束。

  創新點:讓幼兒自己學唱歌曲。本次教學活動打破了傳統的歌曲教學中分句教唱和整體教唱的模式,充分利用了歌曲本身簡單、生活氣息濃,富有情趣的特點,採用遊戲性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在玩中理解和學習歌詞,隨著遊戲活動的深入,幼兒興趣逐漸高漲,抓住這個時機,讓幼兒嘗試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填詞演唱,使幼兒在輕鬆自然的環境裡自主地學唱歌曲。

  幼兒自主地學習、活動提供更大的空間。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引導者,教師在引出吹泡泡的主題後,就以兔媽媽的角色參與到遊戲中,根據幼兒在遊戲中的反應來引導幼兒學習歌曲,然後逐步退出引導者的位置,讓幼兒自主地遊戲、學習、使幼兒在體驗遊戲活動快樂的同時也感受到歌唱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音樂課教學設計3

  動前的思考

  教材的分析:《加油幹》這首勞動號子是產生並應用於勞動的民間歌曲,曲調明快簡單,易學易唱;節奏是四二拍子,強弱分明;氣質風格上直爽、豪邁、熱情、高昂;語言方面簡單明瞭,富有節奏。

  非常適合進行打擊樂活動的嘗試和表現,培養幼兒感知和表現歌曲速度和力度變化為了更好地將節奏樂和勞動的音樂融合。在設計教案時,我考慮到幼兒打擊樂的水平有限,選擇讓孩子在充分欣賞音樂以後,採用先採用指定配器方案進行練習演奏,接著讓幼兒自主配器,旨在讓孩子在嘗試演奏中,喜歡上打擊樂,體驗合作的快樂。在幼兒學唱歌曲的同時結合手部動作,更加讓幼兒體會到歌曲"加油幹"的有力特點,運用打擊樂器對該節奏樂活動進行演奏,不僅能充分體現雄壯有力形象的藝術作品所帶來的精神振奮的愉悅情緒,還能讓幼兒對打擊樂的參與和創作性更深一步的加深。

  幼兒分析:藝術層次目標所提出:中班幼兒應達到的認識多種打擊樂器,用固定的`節奏為熟悉的歌曲或樂曲伴奏。在我們組織過的音樂遊戲和身體節奏樂活動中,發現單純的遊戲和節奏樂還不能完全滿足孩子對雄壯有力形象的體驗、不滿足於用歌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運用打擊樂器對該節奏樂活動進行演奏,更能充分體現雄壯有力形象的藝術作品所帶來的精神振奮的愉悅情緒,滿足幼兒對打擊樂器的好奇與幼兒創作參與的需求。

  活動重點:《綱要》指出:"中班幼兒能獨立使用某一種固定節奏型隨樂曲演奏","能在集體演奏中始終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和節奏型","養成集中注意力看指揮的要求作出積極反應的習慣"。所以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會看圖譜演奏兩種不同的節奏型。

  活動難點:與同伴進行合作演奏。由於幼兒的年齡較小,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很難在集體演奏中去服從集體的需要。大多數幼兒需要經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並經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這是教學的難點所在。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勞動風格,在熟悉歌曲的基礎,透過整體模仿動作學習演奏樂器。

  2、根據音樂的快慢變化拍出節奏型,並嘗試分配不同的樂器匹配歌詞和襯詞的部分。

  3、在相互加油的情境中體驗相互合作演奏音樂及用眼神交流的愉快。

  活動準備:

  1、打擊樂樂器:鈴鼓、碰鈴、圓舞板。

  2、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韻律入場,感受音樂。

  1、聽《加油幹》音樂做律動進音樂室,讓幼兒在感受勞動性質的音樂。(要求幼兒隨音樂有節奏地做出乾重活的動作)教師:孩子們地裡的紅蘿蔔收成了,我們一塊拉大車到地裡去撥蘿蔔。譁,小朋友真能幹,撥了這麼多紅蘿蔔。唉,都很累了,我們一塊找個座位休息一下吧。

  (二)學習做整體模仿動作(要求幼兒合拍、有節奏地學習整體模仿動作)

  1、讓幼兒回憶歌曲的風格。

  教師:小朋友,還記得剛才那首歌曲的名稱叫什麼嗎?(小朋友一齊回答)這首曲子在幹什麼的時候唱的?我們在唱"加油幹呀麼……"我們怎樣來唱?在"老師和小朋友們……"高興的地方又怎樣來唱?

  小結:在乾重活時應該有力慢一點的。在高興的時候應該輕快一點。

  2、出示節奏圖譜,幼兒熟悉歌曲節奏。

  教師:那我們幹活也要有節奏,這樣活幹得更利索,那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指節奏圖)教師:剛才你們聽到的節奏一樣嗎?(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哪裡不一樣?(有快有慢)哪裡快?哪裡慢?(PPT節奏)哦!這裡快,誰會用動作來表示呢?(一名幼兒)我們跟著她來試一試。除了這個節奏,你還聽到了哪些不同的節奏(慢)慢的節奏又是怎麼樣的呢?誰會用動作來試一試,(一名幼兒)幹活的時候,真的很累,慢一點。還有哪裡和它是一樣的?(結尾)(依次練習兩個節奏型。)

  3、師幼隨音樂拍節奏。

  教師:請小朋友用手來拍節奏,記住哪裡要慢一點,哪裡要快一點。

  4、(出示動作圖譜)教師:節奏有快有慢,我們可以用哪些身體動作比較合適?為什麼?請你們討論一下。"嗬嗨"的可以用哪個動作表示很用力呢?(跺腳)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幹活很有力氣。(喊出來)

  5、在熟悉的基礎上聽音樂做模仿動作。

  (三)分聲部做模仿動作。

  1、在整體模仿的基礎上,各小組分別做各種固定的模仿動作。

  教師:現在我們分開來做動作。這組的小朋友你們想做什麼動作(選擇相應動作)這組呢?(聽音樂看指揮做動作)

  2、聽音樂看教師指揮做模仿動作(培養幼兒看指揮做動作)

  (四)出示圖譜,動作與打擊樂匹配。

  1、出示配器圖,幫助幼兒熟悉該動作的打擊樂(教師:現在我們用樂器來代替剛才我們的動作,看看都有哪些樂器(碰鈴、鈴鼓、圓舞板),看這個符號是什麼?(笑臉)對了,就是表示碰鈴和鈴鼓、圓舞板一起來演奏的意思,跺腳的地方表示在演奏時用力點。(看圖譜指揮演奏一次,在嗬嘿處大力點)

  2、看圖譜指揮演奏二次(教師在嗬嘿處大力點)

  3、交換樂器再次演奏。

  (五)改變打擊方案與累加,培養幼兒看指揮能力。

  1、改變打擊樂方案,嘗試演奏。

  教師:除了剛才配樂器方法,還可以怎麼配呢?幼兒自主配器,再次演奏。

  2、累加大鼓教師:看,老師帶來了什麼?(大鼓)可以加在哪裡呢?試一試把它在"嗬嘿"地方加進去,聽聽這首歌變得怎麼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