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教學設計(通用10篇)

觀滄海教學設計(通用10篇)

  《觀滄海》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詩。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觀滄海教學設計1

  一、教學準備:

  相關時代背景,曹操《步出夏門行》《苦寒行》等詩歌。

  二、教學目標:

  1、結合時代背景,瞭解詩人的心態。

  2、結合詩歌內容,把握詩歌的精神。

  3、結合相關詩歌,瞭解詩人的氣度。

  三、教學過程:

  1、匯入:

  這是一首傳誦千古的描寫大海著名詩篇,那麼這首詩究竟有什麼力量,可以讓人千古不忘呢?我們來看這首詩。

  2、開宗明義,直面主題:

  通讀全詩,說說這首詩中,最能體現出詩人情懷胸襟的詩句是什麼?(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表現了什麼樣的胸懷?(包容萬物,胸懷宏大)

  3、條分縷析,漸入主題:

  那麼詩人在此之前描寫了什麼景物來襯托這一胸懷呢?請大家讀詩歌的前八句,看看可以分成幾個層次,歸納一下內容並思考這些描寫與詩人宏大胸懷之間的聯絡。(學生回答,總結)

  提示:“日月之行”四句描寫的是想象中的景物,那麼現實中是什麼景象?“觀滄海”這一題目在詩人如何點明?詩人腳下的碣石山什麼樣?

  “東臨……竦峙”交代觀海的地點及環境。

  提示:①在這幾句詩中,有哪些詞語的含義相關?(臨,登上。竦峙,聳立。均能感受到觀海的地點之高。)

  創作背景1:

  走向人生巔峰的曹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戰勝袁紹,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曹操摧毀了袁紹在河北的統治根基後,其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勾結烏桓貴族多次入塞為害。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曹操採用謀士郭嘉的意見,率師北征,一戰告捷。

  總結:此刻,站立於高山之上的曹操統一了經歷了多年戰亂的北方,正處於自己人生的巔峰之中。

  ②曹操眼前的大海什麼樣?(“水何澹澹”,起伏不定)為什麼曹操不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去描繪大海的廣闊或平靜,而是描寫這樣的景象呢?結合背景來看。

  補充材料:平定北方的戰爭經歷了整整七年時間,雖然官渡一戰獲勝,但戰勝袁紹及其家族還是極其艱險的。特別是在北方進軍的過程,曹操甚至開挖了兩條運河來運送物資。為此,他曾經寫下了著名的《苦寒行》來記載這次艱苦的行軍過程: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登上高聳的太行山,陡峭道路艱險難行!羊腸小路彎曲盤旋,車輪顛跛屢次摧折。幽幽深林冷落淒寒,北風哀號催人心碎!)

  那麼,起伏不定的大海與曹操的內心有什麼關聯?

  總結:表現出曹操起伏不定的內心。

  “樹木……湧起”描寫眼前的景物

  提示:①從中你瞭解了什麼內容?(季節,海島的環境)

  ②什麼季節?(秋天剛到,草木還很茂盛)

  ③但秋風吹來,從“蕭瑟”一詞中,你可以發現,眼前鬱鬱蔥蔥的一切很快會發生什麼變化?(凋零)“洪波湧起”,說明此刻風很大,才能捲起巨浪,剛才還只是起伏不定的大海會在轉瞬間湧起巨浪嗎?(這是曹操內心的反應)那麼是什麼在他的心中激起了如此大的浪濤呢?

  創作背景2:此刻曹操雖然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特別是在他獲勝之後,他最重要的謀士郭嘉因病去世,年僅37歲。在官渡之戰前,由於勢力相差懸殊,曹操也曾經猶豫過,是郭嘉幫他分析了他與袁紹之間的優劣之勢,堅定了他必勝的信心。在進軍北方的時刻,面對艱難的道路他也曾遲疑過,又是郭嘉敦促他不能給袁氏兄弟以喘息之機,最終使他贏得了最後的勝利。郭嘉的去世對曹操打擊極大,在第二年赤壁之戰中曹操失敗。這是他軍事生涯中最慘重的失敗,此前他雖然也失敗過但都能東山再起贏得勝利,可此戰失利後,他也曾幾次進兵南下但都無功而返,統一天下的機會就此失去。赤壁之戰敗後,曹操就痛哭郭嘉,認為如果郭嘉還在自己不會有如此之慘敗。

  總結:眼前的景物讓曹操看到了生命的無常與脆弱,在飛逝的時光中,曾經茂盛繁華的一切轉瞬間都會凋零、消失。

  4、延伸閱讀,深究主題:

  面對變幻無常的生命,曹操又拿出了什麼態度?請大家看《步出夏門行》的另一章《龜雖壽》:(學生朗讀,並依據註釋理解詩意)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烈士:有節氣有壯志的人。盈縮:指壽命。養怡:謂保持身心和樂。)

  曹操以什麼態度來面對無常的生命,飛逝的時間?(樂觀積極的心態)

  為什麼他會拿出這樣的心態?(統一天下的重任還未完成,他還要追求更高的人生價值)

  我們再來看結尾的幾句詩,“日月之行”,還可代表什麼?(飛逝的時間)“星漢燦爛”還可代表什麼?(浩翰無垠的星空)曹操胸懷博大,他還包容了什麼?(時間與萬物)他不在意時間的流逝,而帶著包容萬物的胸襟試圖去建立更大的功業。

  5、總結: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起伏不定的大海與曹操有什麼關聯?(是他心態的表現)島上的景物讓他聯想起了什麼?(時間的飛逝,生命的脆弱)面對這一切,曹操表現了什麼樣的情懷?(包容時間萬物,建立偉業的期望)

  我們知道,在第二年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失敗,三國鼎立的局面由此形成。但曹操親歷了東漢末年的亂世,親眼目睹了“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狀,因此把重整山河,再現盛世作為自己的責任。儘管在寫作《觀滄海》時曹操已經步入暮年(曹操時年52歲,終年65歲),但依然是昂揚的精神試圖書寫生命的新篇章,這才是這首詩的價值所在。

  四、教後記:

  《觀滄海》已經教過多次,我感覺到,作為一個政治家,曹操的詩歌與他本人的政治、軍事生涯是無法割裂的。因此,在教學中,有意識地讓學生們瞭解曹操,對於理解詩歌也有著極大的幫助。同時,曹操的詩歌的風格大體是統一的,因此引用其它相關內容的詩歌,也有助於學生的理解。

  在教學中,朗讀自然是重中之重。在朗讀時,我注意啟發學生將朗讀的高低起伏與詩歌中詩人心情的起伏對應,以此來感受詩歌的情感變化。從教學效果上看,學生的朗讀效果很好。平時,我要求在早讀時也要注意朗讀有語調的變化,堅持下去,學生是能夠透過朗讀來感受詩歌的魅力。

  觀滄海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體會詩人廣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慨。

  2、體會宏偉壯麗的景象。

  3、寫實與想象。

  【教學重點】

  目標1、目標2。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寫作背景匯入

  該詩寫於東漢建安十二年(207)秋。當年的.夏五月,詩人率軍北征烏桓,七月出盧龍塞,九月大獲全勝。班師途中經過碣石山,詩人登高望海,留下了這千古傳頌的名篇。

  二、簡介作者,揭示目標

  曹操,字孟德,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曾歷任大將軍、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曹操是一位傑出的詩人。

  三、新授內容

  1、師範讀,生跟讀。

  2、生自由朗讀,解決生字詞。

  3、生齊讀。

  4、分析課文內容:

  ⑴分析字義:

  臨:登上,有遊覽的意思。

  滄,通“蒼”,青綠色。

  海:渤海。

  觀:看,統領全篇。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洪:大。

  行:執行。

  若:如同。

  星漢:銀河。

  志:理想。

  ⑵內容:

  A、詩的前兩句寫什麼?最後兩句是寫什麼?中間十句寫了什麼?

  敘事  合樂時所加,與正文內容無關    寫景

  B、寫景部分採用_____________手法,勾畫了洶湧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聳立海中的_____________,島上繁茂的_____________,給人以如畫的感覺。

  C、“日月之行”四句採用了什麼手法?(想象、誇張)寫出了觀滄海時的什麼感受?

  D、寫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借景抒情,表達詩人博大的胸襟。

  四、總結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內容

  先突出寫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聳立,節令雖是晚秋,山上卻生機盎然,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吹來,林呼山喚,草木共鳴,海中的波濤呼嘯翻騰,上欲接天,風助浪勢,浪壯風色。從“水何澹澹”到“洪波湧起”寥寥數語,便勾勒出一幅壯美的海山秋色圖,敏銳的觀察,開闊的視野,統攬全域性的謀篇,顯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學識。

  寫完眼前的山海,詩人虛走一筆,把不同時空段內滄海託舉日月星漢的壯麗景象切換過來,使這海山秋色圖平添出一股浩蕩磅礴的氣勢。這是詩人英武壯闊胸懷的進一步拓展。太陽、月亮給人類送來溫暖和光明,是詩人拯救蒼生於水深火熱之中、一統天下宏大政治抱負的真切比擬;燦爛的銀河則是詩人文武兼備、雄才大略的生動寫照。

  五、作業

  1、完成書後習題。

  2、背誦默寫課文。

  3、預習下一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