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達》課文教學設計範文
《蝙蝠和雷達》課文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能借助工具獨立認識本課生字8個“蛾、鐺、蒙、障、礙、摩、熒”。能聯絡上下文理解“啟示”、“證明”、“摹仿”。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藉助板書說說蝙蝠和雷達的關係。
3、瞭解飛機靠雷達在夜間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的啟示,初步懂得事物之間有著普遍聯絡,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瞭解“仿生學”,揭示課題
1、讀片語,瞭解詞語之間的關係。
出示: 草和鋸
鳥和飛機
蝙蝠和雷達
輕聲讀讀這些片語,有什麼發現嗎?
2、瞭解“仿生學”。(副板書:仿生學)
3、瞭解雷達:
雷達就是仿生學的產物。(板書:雷達)
4、雷達的發明正是從蝙蝠身上受到了啟示,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
補齊課題:(板書:蝙蝠和)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 發現的現象。
1、讓我們先來看看人們從蝙蝠身上發現了一個什麼現象?(副板書:發現)
1)自由地朗讀全文,找到相關的小節。
2)出示:蝙蝠在夜裡飛行,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麼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麼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2、引讀:蝙蝠喜歡在夜間活動,在飛的同時,還能??,而且無論??。夜裡可是漆黑一片,什麼都看不見。蝙蝠飛行時可能會遇到??一幢幢、一棵棵……(板書:樹木、房子……),即使??(板書:電線)。房子、樹、電線這些都是阻礙蝙蝠安全飛行的物體,我們稱之為??板書:障礙物(指導書寫)人們發現即使是再小的障礙物蝙蝠也能??板書:避開,“避開”換一個詞就是??繞開,這樣一來,它就能在黑暗中??板書:安全飛行。
3、根據板書的提示,用上“無論……都……”,簡單地用一句話來把蝙蝠夜行的特點講清楚(板書:無論……都……)
(二)揭示“秘密”
1、自讀第6節,讀通句子,讀懂內容。
2、指名交流,教師畫示意圖:
3、藉助示意圖來說說蝙蝠的飛行奧秘。
4、小結:同學們我們就是透過讀讀、畫畫、講講了解蝙蝠夜間安全飛行的秘密,你們知道嗎?蝙蝠能在1秒鐘內捕捉和分辨25組回聲,而且它能根據反射回來的訊號,分辨出是食物還是障礙物,多麼神奇呀!難怪蝙蝠在夜間飛行時,無論??都??
(三)瞭解雷達是如何摹仿蝙蝠探路的。
過渡:揭開了這個秘密後,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發明了雷達??(副板書:摹仿)
寫摹時注意:下面是個“手”,讀(摹仿)??換一個詞(出示詞卡:模仿)??對,就是木字旁的模,這兩個詞意思相同。
1、自己讀讀7,圈一圈雷達的什麼相當於蝙蝠的嘴巴、耳朵、超聲波。
(板書:天線 無線電波 熒光屏)
2、再讀讀第7小節,邊讀邊記,以小雷達的口吻,藉助圖示把你如何為飛機導航的秘密告訴大家。
(四)如何揭開秘密。
1、反饋預習,瞭解試驗內容,隨機正音,理解“橫七豎八、矇住、封住”。
2、聯絡上下文推測科學家們做第2、第3次試驗前的猜想,並仿照第1次試驗的敘述方法介紹後兩次試驗。
3、引導發現,瞭解寫法。
1)剛才同學們把兩次試驗的條件、方法和結果分別做了介紹,看起來好像很具體,但課文卻是這樣寫的??仔細讀讀,你有什麼發現?課文為什麼這麼寫?
2)引讀:科學家??又做了兩次試驗,由於這兩次試驗的條件不一樣,所以作者分開介紹,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讓它在屋子裡飛。)??兩次試驗結果相同,作者就一併寫道??(蝙蝠就像沒頭蒼蠅似的大處亂撞,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
3)小結:重複相同的內容並不是寫具體,我們要用簡潔、明瞭的語句把句子表達清楚,同時讓人讀起來富於變化。
4、瞭解研究過程的漫長、複雜。
1)科學家從三次試驗中證明了什麼?
出示: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裡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板書箭頭)
2)那麼是否是科學家做了三次實驗後就發明了雷達?
(科學家在這三次試驗後又經過反覆研究,弄清了蝙蝠耳朵的複雜結構,以及它的嘴巴耳朵究竟是如何配合的。這是一個漫長、複雜的研究過程。)
三、總結課文
板書
嘴 (天線) 靈巧避開
25、蝙蝠 和 雷達 超 聲 波 障礙物
(無 線 電 波) (房子、樹、電線……)
耳 (熒光屏)
安全飛行
(無論……都……)
副板書:仿生學
發現
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