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自然資源》教學設計範文
《中國的自然資源》教學設計範文
一、設計思想
本節課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挖掘學生自身體驗,透過討論和成立資環小組等方式,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樹立珍惜、合理利用並倡導節約的資源觀。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自然資源及其分類,瞭解自然資源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絡和重要性,以及我國的資源國情,培養學生用例項分析歸納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透過引導學生自己討論分析得出結論,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合理利用和保護資源的觀念。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會舉例說明自然資源與我們日常生活、生產的聯絡;
2、懂得節約利用和保護資源的重要性。
難點:
1、會區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理解可再生資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護,也將變成非可再生資源;
2、能夠根據有關資料資料概括出我國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且破壞嚴重的國情現狀。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出示圖片:閃電。思考閃電是不是自然資源?
(二)探究新課
1、自然資源的特徵
[自學探究] P60第一自然段,思考什麼是自然資源。
生: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和水能等等我們把它稱為自然資源。
師: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提取出自然資源的第一個特徵:天然存在,沒有經過任何加工或者人工的培育;第二:對我們有利用價值。
師:我再看看閃電有沒有符合這兩個條件?它是不是自然資源?找一同學發表看法。
生:我認為不是。因為它是一種自然災害。
師:回答不錯。閃電雖然符合天然存在的特點,但目前它更多的是一種自然現象或自然災害。但如果某天我們能把閃電利用起來,它必將也是一種自然資源。
[活動]請判斷以下哪些不是資源是自然資源。
土地、水稻、太陽能、鋼鐵、石油、野生動物
2、自然資源與我們
[你說我說]請結合自身觀察說一說我們身邊的物品與哪些自然資源有關?(利用現場教學——教室,透過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觀察能力。)
師:例如我們上課用的課本,它離不開哪種自然資源?
生:森林。
師追問:身邊還有哪些自然資源?
師:同學們的觀察真仔細。水、土地、陽光、森林等是我們最常見的自然資源。
3、自然資源的分類
[過渡]在剛才提到的自然資源中,石油和森林資源哪種可以在短時間內更新、再生?
生:森林
師:石油更新再生時間要多長?
生:幾十年;一億年……
師:石油的更新、在生至少需要幾百萬年甚至上億年,我們在座任何一位同學都不可能看到它更新、再生,所以我們把它稱為非可再生資源,而能在短時間內更新再生的我們就把它稱為可再生資源。
[活動]請判斷以下哪些是非可再生資源。
A、鐵礦B、生物C、石油D、煤炭 E、土地 F、天然氣
[轉折]對於非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就會少一點,我們應該怎麼辦?
[觀點碰撞]觀點一:可再生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觀點二:可再生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你同意哪種觀點?
[展圖] 再次感受我國的自然資源遭到破壞的情況。
[小結]強調可再生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那我們該如何對待可再生資源呢?
4、然資源的基本國情
[過渡]我們國家是一個人口大國,為更好發展經濟,我們必須要合理利用每一種自然資源,那麼下面我們一起看看我國自然資源的國情是怎樣的?
[出示表一]培養學生根據資料分析問題的能力。
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面積礦產資源耕地面積
我國各類資源總量在世界上的排位36634
結論: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出示表二]培養學生根據資料分析問題的能力。
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面積礦產資源耕地面積
我國各類資源總量在世界上的排位36634
我國人均量是世界人均量的1/31/41/51/21/3
結論:自然資源人均佔有量少。
[師] 強調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並引導學生了解我國人口和資源矛盾越演越烈的原因。
[調查活動]調查一: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調查二:一次性飯盒的使用
調查三:家庭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轉折] 我們人類在破壞資源的同時,我們也在破壞我們的環境;在破壞環境的同時,其實我們就在傷害我們人類自己。
[影片] 《人類災難,大自然的懲罰 》
[過渡]保護和節約資源,我們究竟能夠做些什麼?
活動:成立小小資源保護隊
過程一:明確要求:1、設計一句具有號召性的環保口號;2、針對身邊 資源
(水、森林、土地、礦產等)利用不合理的現象提出建議。
過程二: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做指導。
過程三:分享交流
(三)課堂小結 :略
(四)板書設計
天然性
中 特徵
國 有價值
的 自然資源
自 可再生資源 合理利用、保護
然 分類
資 非可再生資源 珍惜、節約
源
國情:總量豐富、人均不足